新出來的,兩頭婚」到底是啥意思呢?

2020-12-23 騰訊網

在江浙一帶出現了一種新的婚姻形式。結婚雙方都沒有嫁娶的意思,既不屬於男娶女嫁,又不屬於女招男入贅,這種婚姻模式叫「兩頭婚」!

那麼,這個「兩頭婚」到底是啥意思呢?

簡單來說,就是一對男女要結婚了,但是倆人都是獨生子女咋辦?於是兩個家庭就在婚前商量好,婚姻實行AA制,男方不用出彩禮,女方不用陪嫁妝,兩邊都辦喜事。

結婚以後兩頭跑,夫妻倆要生兩個小孩,一個跟爸爸姓,主要由爸爸這邊的家庭撫養;一個跟媽媽姓,主要由媽媽這邊的家庭撫養。因此,雙方老人也沒有外公外婆之分,統一都叫爺爺奶奶!

因此,這種新的婚姻形式,在某些地區也被稱為「兩家親」、「兩家並」、「兩頭呆」、「兩頭蹲」等。著實是為很多獨生子女家庭,解決了不少的問題!

首先就是這彩禮和嫁妝。

最近幾年,關於「天價彩禮」的新聞那是層出不窮。許多小情侶本來感情很好,在一起好幾年,眼看就要結婚了,最後卻因為女方彩禮要的太高,男方覺得不合理而分手。甚至還有人在崩潰之下大打出手,鬧得個不歡而散!

現在的獨生子女,基本上都是嬌寵著長大的,父母和子女的感情本來就很深。家裡是男孩的還好,如果只有一個女兒,在女兒出嫁以後,父母總有一種失去女兒的感覺。尤其是按照我國的傳統,逢年過節一般都是在男方家裡過,這時女方父母的失落感會更加嚴重。所以,現在的小夫妻,總是因為過年過節到底回哪邊而爭吵!

老一輩的人基本上都有傳宗接代的想法,在他們心中,有一個自家姓的下一代,就是血脈得到了延續。以前只有女兒的家庭,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會選擇「招上門女婿」。但是在古代,贅婿的社會地位極其低下,當上門女婿對於門第觀念極強的古人來說,相當於奇恥大辱!

即使到了現代,上門女婿也經常會被人看不起,總是被人稱為「娶獨女、吃絕戶、吃軟飯的」,對男性的自尊造成了極大的傷害。再加上孩子也不跟自己的姓,因此上門女婿一般很難對家庭產生責任感,有的甚至還會對嶽家產生恨意。

但是「兩頭婚」就不一樣了,既不需要男方入贅,又不需要女方徹底跟原生家庭剝離,生了孩子一家一個,啥問題都解決了!

但是「兩頭婚」也有不少弊端。

比如,有的小夫妻不是按照今年去娘家,明年去婆家,或者娘家住幾天,婆家住幾天的方式來過年。而是選擇,你回你家,我回我家,甚至平時日常生活中,也經常會「各過各的」。這樣一來,對於夫妻感情來說,肯定就會產生一定的影響,甚至還會影響到兩個孩子之間的感情。

而且,十個手指頭還不一樣長呢,是個人都會偏心,連父母都會有偏有向,更別提爺爺奶奶,姥姥姥爺了。所以,施行「兩頭婚」的家庭中,經常會有一種現象就是,雙方老人各自偏向姓自家姓的孩子。

另外,就算提前說好,生兩個孩子一個跟爸爸姓,一個跟媽媽姓,還是可能會產生矛盾。第一胎跟誰的姓?如果兩胎寶寶性別不同,那麼男娃跟誰的姓?萬一生完第一個娃以後,第二個娃沒來或者不想生了,又該怎麼辦?

總的來說,「兩頭婚」的婚姻形式,有利也有弊。但到底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還得根據各家不同情況來看,不能一概而論。

在江浙地區,能施行「兩頭婚」的,基本上都是本地人。兩家離得不是特別遠,還必須得門當戶對,雙方家庭也都是能夠認可這種觀念,和婚姻方式的。否則,婚前兩家人坐在一起商量的時候,不早就談崩了!

不管是正常嫁娶,還是「兩頭婚」,結婚的前提,不都應該是兩個人有感情,想要在一起生活嗎?這樣的兩個人組成一個家庭,共同贍養雙方老人,生兒育女,過好自己的小日子,又有何不可呢?

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對於個人而言,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如果是你,你會選擇這種婚姻方式麼?你對這種婚姻方式有何看法?歡迎評論區留言!

來都來了,點個關注在走唄!

相關焦點

  • 「兩頭婚」是什麼意思
    近年來,江浙一帶興起了一種「平權婚姻」結婚新的模式,被稱為「兩頭婚」。兩頭婚的意思是指,男女兩者結婚時,男方不用付彩禮,女方也不用陪嫁妝;婚後,雙方都可以生活在各自的原生家庭,夫妻倆孩子也生兩個,一個隨父親姓住在父親家主要由父親撫養,一個隨母親姓住在母親家主要由母親撫養。孩子也不用分外公外婆,管父母的父母都叫爺爺奶奶。
  • 是「兩頭婚」還是「兩頭混」?洪晃:你想到孩子的感受嗎?
    聽到「兩頭婚」這個概念,剛開始的時候,我是一頭霧水,這男婚女嫁自古有之,誰又弄出這麼一出來?這「兩頭婚」到底啥意思?針對這個現象,洪晃發文稱兩頭婚的孩子基本上是被單親了,我們需要兒童心理學家去研究這種新生活方式,別大人舒服了,委屈了孩子。洪晃的眼光果然獨到,一語中的,看到了問題所在,這「兩頭婚」盛行,我認為不是什麼好事。
  • 杭州人:「兩頭婚」在蘇浙很普遍,沒啥奇怪
    本來大家都這麼做著,沒啥奇怪。但經學者專項研究並發布之後,越來越多的人好奇這種新婚姻形式。 我的朋友的劉晴現在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兒子頭胎跟媽媽姓,女兒二胎跟爸爸姓。由於她和老公都是本地人(城北相鄰的隔壁村),他們是高中同學,彼此交流都用方言,感情基礎比較牢固。現階段經濟壓力不大,兩口子做點小生意即可,平時孩子交給兩方老人帶,很省心。
  • 眾人熱議的江浙兩頭婚究竟解決了什麼問題?淺說兩頭婚背後的故事
    兩頭婚,對於很多人而言,都是第一次聽到這種說法。在大多數人的眼中,婚姻更應該是像大家平常所看到的那樣,男女雙方結合成一個新的家庭,共育自己的子女,與原生家庭雖然依舊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卻是相對獨立的「單元」、「個體」。然而,兩頭婚卻顛覆了幾乎所有人關於婚姻的認知。那麼,兩頭婚究竟是什麼樣的呢?
  • 「兩頭婚」的背後真相到底是什麼
    文/黑擇明近年來,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了「兩頭婚」這種婚姻組成的家庭小兩口通常在成家後依舊各住各家。一般會生育兩個小孩,第一個隨父姓,由男方撫養為主,第二個隨母姓,由女方撫養為主。在兩頭婚家庭裡,沒有外公外婆的概念,小孩對爸爸媽媽的父母都叫爺爺奶奶。這種婚姻方式的優點是顯而易見的。首先,兩頭婚家庭商定好生育兩個小孩,此舉是積極響應國家的生育政策,對社會老齡化是重大利好。此外,沒有彩禮和陪嫁門檻,大幅減輕了男女雙方的經濟壓力,由此提高了年輕人的結婚意願。何況,生育兩個小孩既隨父姓又隨母姓,還避免了姓氏和撫養方面的紛爭。
  • 如何看待兩頭婚?
    浙江地區興起一種新的婚姻習俗「兩頭婚」這也是我近日在熱搜上看到的,兩頭婚姻是什麼意思?如何看待兩頭婚?有多少人能接受兩頭婚?一瞬間就引發了熱議,說什麼的都有,贊同的,不認可的。我們今天就來說說這個話題。
  • 「兩頭婚」刷新傳統傳宗接代觀——江浙「兩頭婚」親歷者自述
    近日,江浙地區「兩頭婚」婚姻形式廣受關注,相較於傳統的嫁娶婚姻形式,「兩頭婚」常見於獨生子女家庭,夫妻雙方皆是婚娶婚嫁,既不是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夫妻兩頭走,一般會生育兩個孩子,分別和父母姓,也沒有外公外婆的概念,夫妻雙方父母都是「爺爺奶奶」。
  • 最近流行的「兩頭婚」到底婚姻的進步還是退步?
    不知道身在江浙的你是否注意到這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 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而這為何稱之為「兩頭婚」,其最重要的特點是:1、婚姻實行AA制,男方不付彩禮,女方不出嫁妝;2、婚後要生兩個孩子,一個隨父姓,一個隨母姓名。 隨著「兩頭婚「的逐漸流行,這背後折射出的其實是幾個不容忽視的社會問題。 問題一:冠姓權
  • 江浙興起兩頭婚:男不娶女不嫁 兩頭婚什麼意思?和傳統婚姻有何不同?
    這種婚姻形式,是近年來在江浙地區悄然興起的一種新形式——兩頭婚,即當地人俗稱的「不來不去」「不進不出」「不嫁不娶」「兩家拼拼」,意味著「我家不是嫁女兒,你家也不是娶媳婦」,小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  為什麼會興起兩頭婚?兩頭婚有何利弊?兩頭婚未來的發展趨勢如何?帶著這些問題,日前,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和律師。
  • 今天立秋,「六月立秋,兩頭不收」,這到底是啥意思?
    今天要分享的話題是:今天立秋,「六月立秋,兩頭不收」,這到底是啥意思?雖然今天立秋了,但氣溫依然較高,關於今年立秋有一些不同的說法,尤其是農村一些老人有一些這樣的傳言,說是六月立秋,兩頭不收,那麼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呢?
  • 兩頭婚:和未婚同居育兒相比,只是多了一個證而已
    「兩頭婚」這個詞出現的時候,我開始以為是兩邊都辦婚禮的意思,畢竟現在條件好了,尤其異地結婚的,可能兩個地方都要隆重辦一下。但「兩頭婚」真實的意思並不是這樣。所謂的兩頭婚,既不是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
  • 什麼是「兩頭婚」? 定義是什麼?
    「『兩頭婚』充滿了協商性,包括孩子跟誰姓」澎湃新聞: 什麼是「兩頭婚」?定義是什麼?趙春蘭:首先我想要澄清一點,之前媒體報導的所謂「兩頭婚」中提到「兩頭」是指各自住各自家,這點是不準確的,不是各自住各自家。而是兩邊都有婚房,都有生活的空間。
  • 現代婚姻新模式:「兩頭婚」,江浙一帶非常流行
    兩頭婚。兩頭婚是什麼意思呢?意思就是說,雙方aa制的婚姻。簡單一點兒來說就是搭夥過日子。所以又被稱為並婚。現在這個社會。獨生子女比較多。一個家庭就一個孩子。那麼家庭家產的繼承。香火的延續。都將是一個大問題。
  • 「兩頭婚」是昏了頭?對於新形式,無需「捧殺」和「棒殺」
    在江浙一帶民間獨生子女中興起一種新型婚姻形式——"兩頭婚"。這在當地是獨生子女家庭的正常需求,是相對於"倒插門"後的一種優化方案,在兩頭婚中,男方無需付彩禮,女方也無需陪嫁妝,不屬男娶女嫁,且都有隨自己姓氏的孩子。江浙地區的民間較為富裕,很多家庭都只有一個孩子。
  • 「不嫁不娶,兩頭拼拼」,「兩頭婚」結合模式的興起,是好是壞?
    而結婚的方式正是當地這幾年興起的「兩頭婚」。 「兩頭婚」講究的是「男不娶,女不嫁」既不是娶媳婦也不是倒插門。 雙方成立家庭後,依然會與原生家庭保持一定的「粘性」。
  • 浙江兩頭婚遭熱議,網友納悶:你不娶我不嫁,男的圖娃女的圖啥?
    兩頭婚,你不娶我不嫁,男的圖娃女的圖啥?  今天,來自中國婦女報的一篇報導,讓在浙江一帶悄然興起的新婚姻形式「兩頭婚」遭受熱議。  如果換個解讀理解,也就是非常適合80後、90後、00後這些正處於談婚論嫁年齡的獨生子女。  拋開專家觀點不談,我想從自己的角度來理解一下所謂的兩頭婚。
  • 別大人舒服了,卻委屈了孩子:「兩頭婚」,真的是四全其美嗎?
    文丨靜月驕陽這個冬天不太冷,尤其是江浙一帶,最近因「兩頭婚」而沸騰全國。何為「兩頭婚」?這是這個時代的新產物---指的是夫妻雙方不要彩禮和嫁妝,結婚後,依舊各回各家,各找各媽,大部分時間生活在原生家庭裡,有需要時才住在一起。
  • 兩頭婚與北俱蘆洲
    在兩頭婚家庭裡,沒有外公外婆的概念,小孩對爸爸媽媽的父母都叫爺爺奶奶。通常,兩頭婚的雙方都是獨生子女家庭,而兩頭婚恰好可以相對平等的解決獨生子女家庭中老人贍養與遺產繼承的問題。關於兩頭婚的爭議主要有兩方面:兩頭婚在外人看來就是在一切從簡的情況下生了兩個孩子,而在生孩子這件事上女方付出很多,所以並非平等。同樣一對夫妻的兩個孩子,從小就不是一個姓,往往在雙方的家庭中也會受到不同的待遇。
  • 江浙興起「兩頭婚」,男方不給彩禮,女方不給嫁妝,到底咋回事?
    「兩頭婚」在江浙一帶十分流行,主要是男方不給彩禮,女方不給嫁妝,相當於男不娶,女不嫁。同時,兩頭婚的夫妻通常都要生兩個孩子,一個隨父姓,一個隨母姓。 對於這個婚姻形式,有人覺得很好,這樣父母也不用擔心自家的女孩子遠嫁了。但也有人覺得這種婚姻方式實在太過沒有人情味。 明明是夫妻,卻活的像兩家人,孩子都是各姓各的。
  • 「兩頭婚」在蘇浙很普遍?隱憂已浮現
    「兩頭婚」,一個在蘇浙地區並不算稀奇的婚姻形式,最近上了熱搜。「兩頭婚」又被稱作「並婚」或「兩家並並」,類似於AA制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小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一般按照事先約定生下兩個小孩,隨夫妻倆姓各一個,由兩個原生家庭各自撫養。在杭州,很多本地青年以這樣的形式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