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浙一帶出現了一種新的婚姻形式。結婚雙方都沒有嫁娶的意思,既不屬於男娶女嫁,又不屬於女招男入贅,這種婚姻模式叫「兩頭婚」!
那麼,這個「兩頭婚」到底是啥意思呢?
簡單來說,就是一對男女要結婚了,但是倆人都是獨生子女咋辦?於是兩個家庭就在婚前商量好,婚姻實行AA制,男方不用出彩禮,女方不用陪嫁妝,兩邊都辦喜事。
結婚以後兩頭跑,夫妻倆要生兩個小孩,一個跟爸爸姓,主要由爸爸這邊的家庭撫養;一個跟媽媽姓,主要由媽媽這邊的家庭撫養。因此,雙方老人也沒有外公外婆之分,統一都叫爺爺奶奶!
因此,這種新的婚姻形式,在某些地區也被稱為「兩家親」、「兩家並」、「兩頭呆」、「兩頭蹲」等。著實是為很多獨生子女家庭,解決了不少的問題!
首先就是這彩禮和嫁妝。
最近幾年,關於「天價彩禮」的新聞那是層出不窮。許多小情侶本來感情很好,在一起好幾年,眼看就要結婚了,最後卻因為女方彩禮要的太高,男方覺得不合理而分手。甚至還有人在崩潰之下大打出手,鬧得個不歡而散!
現在的獨生子女,基本上都是嬌寵著長大的,父母和子女的感情本來就很深。家裡是男孩的還好,如果只有一個女兒,在女兒出嫁以後,父母總有一種失去女兒的感覺。尤其是按照我國的傳統,逢年過節一般都是在男方家裡過,這時女方父母的失落感會更加嚴重。所以,現在的小夫妻,總是因為過年過節到底回哪邊而爭吵!
老一輩的人基本上都有傳宗接代的想法,在他們心中,有一個自家姓的下一代,就是血脈得到了延續。以前只有女兒的家庭,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會選擇「招上門女婿」。但是在古代,贅婿的社會地位極其低下,當上門女婿對於門第觀念極強的古人來說,相當於奇恥大辱!
即使到了現代,上門女婿也經常會被人看不起,總是被人稱為「娶獨女、吃絕戶、吃軟飯的」,對男性的自尊造成了極大的傷害。再加上孩子也不跟自己的姓,因此上門女婿一般很難對家庭產生責任感,有的甚至還會對嶽家產生恨意。
但是「兩頭婚」就不一樣了,既不需要男方入贅,又不需要女方徹底跟原生家庭剝離,生了孩子一家一個,啥問題都解決了!
但是「兩頭婚」也有不少弊端。
比如,有的小夫妻不是按照今年去娘家,明年去婆家,或者娘家住幾天,婆家住幾天的方式來過年。而是選擇,你回你家,我回我家,甚至平時日常生活中,也經常會「各過各的」。這樣一來,對於夫妻感情來說,肯定就會產生一定的影響,甚至還會影響到兩個孩子之間的感情。
而且,十個手指頭還不一樣長呢,是個人都會偏心,連父母都會有偏有向,更別提爺爺奶奶,姥姥姥爺了。所以,施行「兩頭婚」的家庭中,經常會有一種現象就是,雙方老人各自偏向姓自家姓的孩子。
另外,就算提前說好,生兩個孩子一個跟爸爸姓,一個跟媽媽姓,還是可能會產生矛盾。第一胎跟誰的姓?如果兩胎寶寶性別不同,那麼男娃跟誰的姓?萬一生完第一個娃以後,第二個娃沒來或者不想生了,又該怎麼辦?
總的來說,「兩頭婚」的婚姻形式,有利也有弊。但到底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還得根據各家不同情況來看,不能一概而論。
在江浙地區,能施行「兩頭婚」的,基本上都是本地人。兩家離得不是特別遠,還必須得門當戶對,雙方家庭也都是能夠認可這種觀念,和婚姻方式的。否則,婚前兩家人坐在一起商量的時候,不早就談崩了!
不管是正常嫁娶,還是「兩頭婚」,結婚的前提,不都應該是兩個人有感情,想要在一起生活嗎?這樣的兩個人組成一個家庭,共同贍養雙方老人,生兒育女,過好自己的小日子,又有何不可呢?
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對於個人而言,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如果是你,你會選擇這種婚姻方式麼?你對這種婚姻方式有何看法?歡迎評論區留言!
來都來了,點個關注在走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