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心自卑的人,會用這3種方式來懲罰自己

2020-12-11 心理相先生

內心自卑的人,總是會覺得自己不行,自己不好,這樣的感覺往往是在他小的時候,在和父母、老師等大人的關係裡形成的。

比如有個小孩,他的母親經常忽略他的情緒感受,父親經常責罰他,他在學校裡,由於學習成績不好,老師也會貶低他,那麼他長大後就會很自卑。

自卑是一種自我感知,也是一種自我評價,他感到自己不好,所以經常會無意識地做一些事情來懲罰自己,這就是我們俗稱的「自虐」。

根據心理諮詢的案例總結來看,內心自卑的人,會無意識地用下面三種方式來懲罰自己:

1、內心自卑的人,會用自責、內疚的方式來懲罰自己

內心自卑的人,最常見的懲罰自己的方式就是自責、內疚,這種方式在心理學上被稱為自我攻擊,但這樣的分辨是專業人士,作為一個旁觀者才看出來的,內心自卑的當事人他是意識不到他在攻擊自己,懲罰自己。

而他之所以這樣與他小時候的經歷有關,比如下面這個心理諮詢的例子:

來訪者潘靜(化名),她是一位家庭主婦,丈夫做生意,經常不回家,婆婆抱怨她不會照顧家庭,她也覺得自己一無是處,是自己不好。

潘靜的習慣就是一遇到糟糕的事情,先是自責、內疚,抱怨自己,覺得都是自己不好,而她這樣的習慣就來自她的原生家庭。

她是家裡的老大,下面有一個弟弟和一個妹妹,全家人都特別疼愛這個弟弟,父親也很喜歡妹妹,所以只要他們一犯錯,或者哭了、鬧了,最先責罰的就是她這個老大。

有什麼好東西也是弟弟妹妹優先,家裡人很少關注她的情緒和需求,就這樣她變得自卑起來,覺得自己不被愛,都是因為自己不好,所以只要有不好的結果,她就覺得是自己的問題,為此自責、內疚。

通過上面這個例子,我們可以看出來,內心自卑的人,覺得自己不值得被愛,是自己不好,所以會用內疚、自責的方式來懲罰自己,攻擊自己,這與他的原生家庭有關。

2、內心自卑的人,會讓別人遠離自己,用這樣的方式來懲罰自己

除了用內疚、自責的方式來懲罰自己,內心自卑的人,還會用破壞自己的人際關係,讓別人遠離自己的方式來懲罰自己。

說到這裡,可能會有人感到疑惑,大多數人不都是想擁有一個好的人際關係,讓別人靠近自己嗎,為什麼還有人會破壞自己的人際關係,讓別人遠離自己呢?

相關焦點

  • 內心"自卑"的人,常常會說的5種話
    內心&34;的人,常常會說的5種話經常說以下5種話,可能是源於內心的&34;一個人的性格和人格的組成,是由他的內在,以及他所經歷的各種事情,慢慢培養和組成。性格和人格,在一個人遇到問題時,會從他處理事情,以及說話的方式表現出來。所以我們會發現,有著某些性格特徵的人,在特定條件下,容易做出某些事情。
  • 這3種懲罰,會讓孩子記一輩子,家長再生氣也不能有!
    聽說了這樣一則事情,一名在校女生因為早戀和學習差的原因,被老師約談家長,而家長在得知孩子在校的劣跡後當著很多同學的面打了孩子,孩子內心無法承受選擇了輕生,斷送了自己的生命。無法想像家長在事後是何等崩潰的心情,孩子的內心遠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強大,即便孩子已經長大,但畢竟只是孩子,在選擇懲罰方式的時候,家長一定要注意避免以下3點。
  • 教育孩子要注意方法,這3種懲罰方式不可取,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
    教育有原則,這3種方式不可取1、在大庭廣眾之下教育孩子,尤其是當著孩子朋友的面孩子都有自尊心,而且懂事之後,更會隨著年齡增長越來越強,所以千萬別在公共場合或者人多的時候批評、懲罰孩子,尤其是當著孩子朋友面的時候。
  • 內心自卑的人,有這5種表現,準到驚人
    性格和人格,在一個人遇到問題時,會從他處理事情,以及說話的方式表現出來。所以我們會發現,有著某些性格特徵的人,在特定條件下,容易做出某些事情。有些時候,我們說出口的一些話,其實也暗藏著自己的性格特徵。內心「自卑」的人,常常會說的5種話。
  • 你自卑嗎?心理學:真正自卑的人,最常見的3種表現
    自卑可能是來自於對大自然的崇敬,也可能是來自於對於命運的敬畏,可如果我們內心的自卑感過於沉重,形成了一種自卑情結,那麼就會在生活中產生過多的恐懼與焦慮情緒。阿德勒認為,自卑是我們超越自己的種動力,而自卑情結,則是我們成長路上的一種阻力。
  • 心理學分析:有這3種表現的男人,內心往往很自卑
    一個自卑的人,往往生活比別人更艱難,他們常常要承受著比他人更多的負面情緒和心理壓力。今天我們可以藉助心理學的理念分析一下,生活中有這三種表現的男人,內心都比較自卑。運用心理學的理念分析,一個男人如果突然陷入自我否定的心理中,覺得自己能力不足,不能更好的完成工作,這時候往往不是他能力的問題,而是內心深處的自卑在作祟。他是一個不自信的人,長久以來習慣這種心理狀態,有了問題和難關不是想著攻克,而是想著逃避。這是自卑的表現。如果對自己常常又這種表現,說明他自卑程度較嚴重。
  • 《自卑與超越》:在與世界的互動中,大多數人都有這3種自卑表現
    當我們遭遇挫折或者失敗的時候,內心總會冒出一個聲音追問:人為什麼活著?生命的意義到底是什麼?曾經,我在《思維的囚徒》這本書裡找到了一個比較滿意的答案:生命的意義在於去做「有意義」的事情。「意義」是指與自己的本性或核心本質達成的共鳴。而今天,《自卑與超越》這本書給了我一個更滿意的答案,那就是:沒有人知道生命的絕對意義。有多少人,就有多少種生命的意義。
  • 父母的這3種「教育方式」,容易養出自卑的孩子,需要及時糾正
    文|文竹媽媽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教育方式,不能夠讓孩子因為錯誤的教育方式而產生心理問題,比如說讓孩子產生自卑的心理。一個自卑的孩子,無論是在生活還是學習上,都難比其他同齡人做得更好。種「教育方式」,容易養出自卑孩子·打壓式教育有的父母奉行打壓式教育,認為誇獎使人退步,只有批評才能夠給予孩子足夠的壓力,讓孩子把壓力轉化為動力。
  • 有這「5種表現」的人,大部分內心都是極度自卑,是否有你呢?
    大家好,歡迎來到斟一壺老酒聽故事,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內容是:有這「5種表現」的人,大部分內心都是極度自卑,是否有你呢?一個人如果經常有這5種表現,那說明他有可能就是一個極度自卑的人,一起來看一下吧,學會認識真正的自己。
  • 這三種懲罰方式,會讓孩子記一輩子,家長再生氣也不能嘗試
    作為家長,很多時候都會被孩子的無理取鬧而惹怒,對孩子所犯的錯誤做一些過分的「懲罰」。可是我們必須要考慮到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要因為這些懲罰導致嚴重的後果。心理學中的精神分析學派認為幼兒經驗會對成人行為產生重大影響。經常被父母打罵的孩子會變得自卑、懦弱,情緒激動的時候會偏向於使用暴力,在感情方面也會和父母逐漸疏遠。
  • 《自卑與超越》:一個懂得感恩的人,通常會有這3種表現
    在讀了《自卑與超越》之後,我總結歸納了以下3種懂得感恩之人通常會有的表現。也就是說,真正行為表現很傲慢的人,其實他們內心是非常自卑的。而為了掩飾隱藏這種自卑情結,他們便會刻意強調自己,以免被他人「看不起」。當這種「傲慢」形成習慣之後,感恩當然就不復存在了。
  • 你還在用「懲罰」的方式管教孩子嗎?看完你就知道自己大錯特錯
    更多的家長都會以最嚴苛的方式加以管教,因為他們認為懲罰可以達到立刻糾錯的效果。 雖然看起來管用,但是時效性太差。就比如我家大寶,因為是男娃,平時特別的調皮搗蛋,又不愛吃飯、偏愛零食。平時出去玩,回來就變個泥娃娃,而且還不好好走路,蹦躂蹦躂地回來,搞得家裡地板秒變溜冰場。吃飯的時候挖一勺飯,用舌頭粘幾粒在嘴巴還吧唧吧唧出洋相。
  • 心理學家:內心越軟弱,越喜歡幹這2種事,這樣的人骨子裡太自卑
    2、性格是一個人用來保護自己的方式,是一種外在防禦,軟弱、自卑的人更需要保護,所以性格更加突出,更加明顯。3、我們之所以認為別人是壞的,自己是好的,之所以不喜歡別人的某些特質,是因為我們無法接受完整、真實的自己,我們把自己身上不喜歡的特質投射到了別人身上。
  • 這5種懲罰方式,一個也別用了!
    當眾斥責會極大打擊孩子的自尊,讓他們變得敏感、不敢表達、更容易遭遇校園暴力、面對失敗很難應付,越做越錯。這是父母無力管教孩子時,對挫敗感的逃避。它不解決任何問題,卻寄望於讓孩子自己發現問題並改正。和別人家孩子比較,以及極力向孩子訴說自己的不容易,或許可以達到讓孩子懂事、努力的目的,但同時也會可能會讓孩子變得自卑、內向甚至更叛逆,從而走向另一個極端。
  • 這3種「懲罰」方式,既能讓孩子長記性,又不傷害身心健康
    家長們想要通過一定的懲罰方式來約束孩子的行為,讓他們擺脫不好的習性,能夠更好地成長,只是苦於使用什麼樣的懲罰方式。懲罰的太狠了害怕傷害到孩子,效果反而更不好,懲罰的太輕達不到約束的效果,孩子不會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那麼,孩子老是不長記性怎麼辦?
  • 人在面對強大對手時會產生自卑,而優越感則是為了彌補內心的自卑
    生活中,你一定有過這樣的體驗:在一個新環境裡,你時常覺得自己無足輕重,不敢跟人提要求,不敢接受別人的幫助;在人多的時候不敢主動發言,認為沒有人會贊同自己的意見;有時,甚至不敢穿得太時髦、不想引人關注,因為別人的注目會讓你手足無措,默默無聞時反而覺得輕鬆自在……而所有這些困惑,都是源於內心的不自信,深深的自卑會讓心靈蒙上一層灰
  • 你真會管教孩子嗎?毀掉孩子的不是遊戲和懶惰,是這3種教育方式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最普遍的,孩子沉迷於遊戲、懶惰等問題,這些問題都會讓家長感到非常頭疼,覺得這些東西會影響到孩子的未來,於是會嚴厲斥責孩子。但殊不知,比起遊戲、懶惰而言,作為父母的以下這3種方式更是會對孩子引起嚴重的影響。
  • 用這6種方法,讓你徹底改變,自卑情結
    每個人都有自卑感,這是一種當一個人面對他無法適當應對的問題的時候,產生的情緒體驗。與自然萬物相比,人類常常在很多方面顯得無力,比如華南地區剛剛過去的颱風山竹,會讓人深深體驗到自身的渺小和卑微,這是導致人類普遍存在深層自卑感的原因所在。
  • 心理學:內心極度自卑的人,大都有這五個現象,你中了幾條?
    心理學:內心極度自卑的人,大都有這五個現象,你中了幾條?自信的人從外表都是可以看出來的,她們的眼神往往很堅定,不會因為別人就受到影響,自卑的人眼神總是會躲躲閃閃,顯示了她內心的不自信。自卑的人往往都存在於生活中的各個行業,她們甚至抗拒正常的生活,不喜歡和別人面對面的交流或者害怕和別人接觸。
  • 懲罰孩子讓人唾棄,心理學家:正確懲罰,恰好是成功的幼兒教育
    但在許多心理學家眼中,懲罰孩子讓人唾棄,已經不是什麼明智的選擇了,他們認為,當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行為後,能夠汲取教訓,自我改正,家長要慎用懲罰,要學會正確懲罰。但家長也有自己的道理,孩子可能會一而再,再而三地犯錯,怎麼辦?不採取一些嚴厲的措施,孩子是不長記性的,還有一些「熊孩子」,簡直就是好了傷疤忘了疼,必須要有能夠加深孩子印象的措施來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