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隱形欺凌」頻發,父母教會孩子這3件事,不做「軟柿子」

2020-12-20 騰訊網

近些年,幼兒園「隱形欺凌」頻發,給不少父母都提了一個醒,別看幼兒園的孩子小,真做起「惡事」來也能帶來不小的傷害。

什麼是「隱形欺凌」?

很多家長認為「欺凌」就是孩子被「打」、身體受到傷害,但其實在幼兒園中的「隱形欺凌」更常見卻也更容易被家長忽視。

孩子在受到孤立、言語辱罵、嘲笑、否定、貼惡意標籤(起外號)等多種心理傷害時,就是受到了「隱形欺凌」。因為孩子身體沒有受傷,不容易被發現,也不容易受到老師和家長的關注。

甚至孩子可能誤以為自己真的「有問題」不會主動尋求幫助。

而且,這種「隱形欺凌」帶來的傷害並不比身體欺凌小!

「隱形欺凌」帶來的傷害

4歲的美美是個和善的小姑娘,美美媽總是說「生女兒就是好,是個貼心的小棉襖!」可是自從上了幼兒園之後,美美媽發現孩子越來越不喜歡說話、而且很脆弱、容易哭,以前很喜歡出門、很活潑的女兒,現在走在路上經常會低著頭!

後來美美媽用了好多種方法終於從女兒口中「套」出原因,原來幼兒園裡有個女生經常欺負美美,趁老師不注意搶美美玩具、和其他小朋友組成「小團體」孤立美美,經常說美美是「小傻子」……

美美不明白其中的原因,就漸漸的以為是自己有問題,所以變得沉默寡言、沒有自信,而且也不好意思告訴老師和家長,一直默默的受著傷害。

孩子在「隱形欺凌」的影響下,會逐漸對幼兒園甚至人多的地方有恐懼感,容易做噩夢、性格變得孤僻、失去自信、變得軟弱。

如何應對幼兒園「隱形欺凌」?

一、樹立孩子的自信

幼兒園「隱形欺凌」最可怕的地方就是會慢慢摧毀孩子的自信心,尤其是在幼兒階段,孩子缺少自我評價能力,很容易因為他人的「惡言惡語」開始覺得是自己「有問題」。

所以應對「隱形欺凌」所帶來的傷害,第一步就是要樹立孩子的自信心!

家長用「賞識」教育,對孩子的努力、成就進行表表揚和肯定,找到孩子的優點、對孩子表現出信任和尊重。來自家長的賞識對重塑孩子的自信心是能起到決定性作用的。

二、從小教孩子拒絕

很多幼兒園「隱形欺凌」都是在搶玩具、搶東西、搶吃的等「小事」上開始的,但由於很多家長從小就教孩子「謙讓、分享」,所以孩子即使有不滿的情緒也不願意表達,只是默默承受,慢慢地「欺凌者」就會變本加厲。

家長應該教給孩子正確的「分享觀」:自己願意、對方友好、互相分享、有「謝謝」、肯歸還。如果自己不想分享也可以勇敢的拒絕!

對於參與「隱形欺凌」的孩子來說,有大半是跟隨者和欺軟怕硬而已,只有讓孩子自己懂得拒絕才能不被當成「軟柿子」!

三、告訴老師

孩子在幼兒園老師就有一定的看護責任,家長應該讓孩子明白,將自己的委屈說給老師聽、回家告訴家長是很正常的事情。

這樣才能避免「隱形欺凌」被老師忽視甚至是一些老師「和稀泥」的情況出現,在老師加以幹預的情況下,孩子也更容易受到保護。

退一萬步講,如果在老師已經知道孩子受到「隱形欺凌」的情況下,卻沒有合理解決,那家長也真的應該考慮換老師或者幼兒園了!

相關焦點

  • 在幼兒園遭受「隱形欺凌」,父母教會孩子這3點,拒絕做軟柿子
    「校園霸凌」是我們總能接觸到的一個詞,但是有一種我們並不在意的,有時候反而還會訓斥自己的孩子,說他做的不對,才會受到這樣的對待,那就是「隱形欺凌」這種問題在幼兒園很常見通常是指孩子在受到孤立、言語辱罵、嘲笑、否定、貼惡意標籤(起外號)等多種心理傷害時就是受到了「隱形欺凌」。因為孩子身體沒有受傷,不容易被發現,也不容易受到老師和家長的關注。甚至孩子可能誤以為自己真的「有問題」不會主動尋求幫助。而且,這種「隱形欺凌」帶來的傷害並不比身體欺凌小!
  • 「校園欺凌」頻發,父母應教會孩子這3步,才能保證孩子不被欺負
    導讀:「校園欺凌」頻發,父母應教會孩子這3步,才能保證孩子不被欺負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校園欺凌」頻發,父母應教會孩子這3步,才能保證孩子不被欺負!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幼兒園存在的隱形欺凌,但是很多父母都疏忽了
    提起校園欺凌,小編一直認為只有到了初中或者是高中才會出現,幼兒園的孩子那麼小,是不可能出現這個現象的。在小編的心目中,孩子在發生爭執的時候,最多就是打鬥幾下,沒有什麼實際殺傷力。並且,一旦發生這種現象,老師也都會制止。在小編的心目中,幼兒園就是歡樂的聖土,欺凌根本就不可能。
  • 為啥孩子「不大氣」?父母做不到這3點,孩子只會成「軟柿子」
    近年來,校園欺凌和校園霸凌事件層出不窮,當孩子受到不公平待遇和欺凌時,他們會選擇默不作聲,獨自承受這些傷害,但是有的孩子也會向家長哭訴自己的遭遇,有的家長卻對孩子的哭訴說句:「你怎麼是個軟柿子,別人打你,你都不知道還手?」
  • 幼兒園常見「隱形欺凌」,許多孩子在默默承受,家長卻糊塗不知
    幼兒園其實也是一個小社會,裡面肯定會有矛盾,比如,這些幼兒園常見的「隱形欺凌」,許多孩子留在默默承受,可惜的事家長卻糊塗不知。被同齡人在背後惡意說長道短、散播謠言別以為只有成人私下才會使用惡意不實的語言攻擊別人,其實幼兒園的小朋友早就輕車熟路了。
  • 校園欺凌中,這3類孩子最容易被當「軟柿子」,跟成績沒有關係
    校園生活並不比社會生活要簡單,孩子校園裡的人際交往,不僅影響學習成績,更影響身心健康。校園欺凌中,欺凌者多是面孔單一的「惡霸」,被欺凌者是特色比較鮮明的「軟柿子」。孩子成績突出,卻也遭校園霸凌,家長和老師皆始料未及曾在育兒群注意到一位寶媽傾訴的煩惱,關於孩子遭遇校園欺凌的事情。
  • 這兩件事上,父母要教會孩子自私,"裝大方"只會耽誤孩子
    在教育孩子這件事上,每個父母都有自己的想法,不過毋庸置疑的是,無論是哪種教育觀念,都要根據孩子的個性來為孩子制定。有些父母會希望自己家的孩子是個完美寶寶,這樣的想法其實是很難實現的,畢竟孩子都有自己的缺點,父母如果不能接受娃的缺點的話,也會生活的非常辛苦,所以在育兒路上父母一定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不要太焦慮。
  • 幼兒園常發生的4種「隱形欺凌」,老師雖不明說,家長要知道
    所以父母也一定要正確看待孩子上幼兒園這件事,不能因為怕孩子受到傷害而拒絕讓孩子接觸外面的世界。孩子在幼兒園過得好不好,父母可以從很多方面都可以探知出來,剛上幼兒園的孩子,一定會有一些不適應,所以孩子情緒失落,有分離焦慮都是可以理解的。
  • 「校園欺凌」現象,幼兒園同樣存在,父母應該這樣做
    校園欺凌這個詞大家都不陌生,但是更多的是關注的初中學校等等,可是你知道嗎?幼兒園也存在校園欺凌,雖然它是隱形的,難以被察覺的,但它是確確實實存在的,儘管幼兒園孩子們天真爛漫乖巧可愛,但是這樣做的話,也同樣會讓受害者有童年陰影。
  • 孩子愛心泛濫,長大容易變成「軟柿子」,家長要教會孩子這五件事
    此般懦弱性格一旦養成,便會伴隨孩子一生,成為孩子受欺負的導火索。由此可見,為了避免孩子「軟柿子」性格的養成和被欺負事件的發生,家長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一定要「禁踩」以上雷區。​同時,還應當教會孩子以下五件事。
  • 孩子在幼兒園被小朋友「打頭」,家長應該怎麼做?3招遠離欺凌
    不過如果孩子去幼兒園上學的話,不在家長的視線內,家長就看不到孩子的動態了。這個時候家長們就會有點擔心了,如果小朋友在幼兒園發生什麼意外的事情怎麼辦?家長這種擔心其實還是有道理的,之前一家幼兒園就發生了類似的事情。小萌的女兒今年四歲,剛剛上幼兒園。
  • 孩子上幼兒園前,父母教會孩子這幾件事,才能讓娃少受很多委屈
    想讓孩子適應幼兒園的生活,父母教會孩子這幾件事,能讓娃少受很多委屈。孩子上幼兒園前,父母教會孩子這幾件事會清楚表達自己需求這一點非常的重要,孩子在家的時候家長一定要教會孩子最基本的語言表達能力,平時跟孩子跟你在一起的時間最長,他們的一舉一動家長都明白是什麼意思,但是,孩子到了幼兒園之後,他們表達不清晰的話,老師是根本就不明白的,這樣會導致孩子很難受。
  • 從小被灌輸這3種思想的孩子,多半自卑懦弱,被人當「軟柿子」捏
    父母不要把孩子培養成一個「軟柿子」的性格有人說「軟柿子」的性格是天生的,但其實不完全是這樣的,孩子將來會養成什麼樣子的性格可能會有一部分先天基因在裡面,但更多的孩子在於後天的所受到的教育和影響。有些父母總在擔心自己的孩子性格軟弱,會不會受到欺負什麼的,但是卻不知道孩子這樣「軟柿子」的性格正是一點一點被父母「捏」出來的。
  • 廣東幼兒園女童午睡時間死亡,幼兒園裡這3件事父母應提前準備
    對於家長而言,最關心的莫過於孩子的教育和安全。相比教育,我相信大多數家長更關心孩子的安全問題。近幾年兒童被虐待和校園欺凌的案例時有發生,很多家長對孩子在學校的安全也是更加關心,生怕下一個受傷害的就是自己的孩子。11月26日廣東揭陽一幼兒園女童,午睡時間死亡。
  • 廣東幼兒園女童午睡時間死亡,幼兒園裡這3件事父母應提前準備
    這樣一個幼小的生命離我們而去,我相信這樣的事情放在哪個家長身上,那都是一輩子的傷痛,很可能有的家長就走不出這個痛苦。所以我們應該引以為戒,在孩子入園前做好這3件事。1.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技能幼兒園是孩子第一次離開父母,所以孩子肯定會有很多不適應和不習慣。所以作為父母,我們要給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技能。飯前便後要洗手,早睡早起都是好的生活習慣,父母們應該在孩子入園前幫孩子養成習慣。另外,上了幼兒園不比在家裡,雖然老師會照顧孩子,但是因為孩子太多了,老師不可能像父母一樣那麼細心地照顧孩子。
  • 不想讓孩子被當「軟柿子」捏,請給孩子的善良插上這3道「鋒芒」
    每個孩子對父母來說,都是掌中寶,心尖肉,誰也不想看到自己的寶貝被外人欺負,不過在越來越多元化複雜化的社會環境中,孩子將來總要自己去面對未來的人生之路,應對各式各樣的人,想要讓孩子在集體中,不被當作「軟柿子」捏,就要讓孩子自己強大起來。
  • 孩子上幼兒園前家長讓學會這幾件事,孩子少受委屈
    孩子上幼兒園前家長讓學會這幾件事,孩子少受委屈孩子進入幼兒園的那一刻起,就是從家庭走向社會的第一步,孩子們在進入幼兒園的前2、3年中,都是和父母一起生活的。而對於突然要進入幼兒園孩子來說,要讓他們在陌生的環境和陌生的老師、小朋友相處,甚至吃飯、睡覺、便便等,這種變化對於寶寶們來說是非常巨大的,他們會面臨很多的挑戰,需要去適應新的變化。
  • 孩子受欺負了怎麼辦?除了教孩子「打回去」,這件事也要和孩子說
    除了教孩子「打回去」,這件事也要和孩子說杜先生的兒子今年剛剛上初中一年級,由於兒子的性格從小就比較內斂,剛開學沒多久杜先生就注意到兒子似乎心情不好,變得比平時更內向了。在杜先生的再三追問下,孩子才吐露了實情,原來孩子遇到了校園暴力。
  • 父母最該教會孩子的3件事
    父母希望孩子一生健康快樂,但是人的一生總會遇到很多困難。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就應該教會孩子在面對挫折時如何保持樂觀,如何在困難面前學會堅強。樂觀是一種能力。一種需要從小就培養的能力。在《教出樂觀的孩子》一書中講述了學習樂觀的四個技能。
  • 孩子默默承受的幼兒園「隱形暴力」,父母不容忽視
    父母將孩子送到幼兒園後,有幼兒園老師幫著照顧孩子,相比孩子在家,自然省心省力了不少,但是,孩子們之間的摩擦和小問題,同樣不容忽視,作為父母,要時刻警惕幼兒園裡的「隱形暴力」。「隱形暴力」,父母能做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