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最該教會孩子的3件事

2020-08-28 青菜吃白粥

No.1

幫助孩子學會樂觀

抑鬱在人的一生中具有普遍性,也就是在人的一生中至少都發生過一次抑鬱。抑鬱症的趨勢仍在加速,而且首發的年齡越來越小。

長大後,我們會發現在面對生活的挫折很多人都會陷入很悲觀的情緒,這會影響我們往前走,甚至在遭遇挫折時被一擊就倒。

父母希望孩子一生健康快樂,但是人的一生總會遇到很多困難。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就應該教會孩子在面對挫折時如何保持樂觀,如何在困難面前學會堅強。

樂觀是一種能力。一種需要從小就培養的能力。在《教出樂觀的孩子》一書中講述了學習樂觀的四個技能。

第一是「捕捉思維」,(捕捉負面感受)

第二是對這些思維進行「評估」,(從多個角度解釋事件本身)

第三是在壞事情發生之時找到「更正確的解釋」,來挑戰自己的自動思維,

第四是化災難性的思維。(正確歸因)

樂觀是可以習得的,樂觀的人在人生的道路上會走的更遠更輕鬆。

圖片來自《小豬佩奇》

No.2

幫助孩子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

絕大部分家長都是追在孩子的屁股後面讓他們學習,而這很可能會讓孩子有逆反的心理。

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如果這個老師自己從來不讀書學習,卻一直逼著孩子讀書學習,孩子肯定難以從心底裡真的喜歡讀書這件事。

培養孩子讀書的習慣應該從孩子開始識字的時候。父母可以在每天有空閒的時候拿出書來讀,家裡也要儘可能多的放置各種類型的書,孩子在這樣的氛圍下成長,也會對知識有了一定的求知慾。

多陪孩子參加一些關於學習的有趣的課外活動,也能幫助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獲得快樂。

很多孩子長大成人後,脫離了規定內需要讀的書,就幾乎不再多讀一本書。這就是的從小沒有養成自主讀書學習的好習慣。

學無止境,父母即使工作再忙也不要放棄讀書學習,孩子也會從中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圖片來自《小豬佩奇》

No.3

教會孩子以禮待人,懂得感恩

人們常說:「父母的教養,便是孩子的教養」,我們也經常聽到的別人說:「沒有教養的孩子」,其實說的沒教養就是指孩子的父母沒有教養,是父母的沒教養才會教出沒教養的孩子。

首先,父母就要做一個有教養的人,孩子的言行都是從模仿父母開始的。

在對待他人時,不管是貧窮還是富有,不管是年長還是年幼,都要禮貌相待,儘量不打擾到別人,不給他人帶來煩惱和不便。

好的教養體現在日常的生活小事中,作為父母一定不能忽略這些看似小的事情。

當過馬路時,我們要教孩子嚴守交通規則,否則會發生意外;當別人亂扔垃圾時,要告訴孩子這種行為是不對的,然後應該怎麼做;當有人在公眾場合大聲喧譁時,要告訴這樣子會打擾到別人而且讓人討厭。

再者是感恩。不要事事都為孩子包辦,而是要讓子參與到家庭勞動中,當孩子幹好了某件事,要對孩子說他的參與讓你很開心並謝謝他;教會他當受到別人幫助時一定要說一聲「謝謝」;利用各種節日讓孩子親手製作禮物或者為別人做一件事表示感恩。

最後,身教大於言傳,你說一百遍,不如親自做一遍。

相關焦點

  • 想要孩子智商高,父母一定要教會孩子這四件事?
    想要孩子智商情商高,在忙碌的家長在教育板塊都不允許缺席,我們必須教會三件事,擁有4顆心!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們慢慢的長大,而忙碌的父母總是沒有時間,但不成想,孩子的教育是完全沒有辦法進行彌補的,稍微有點忽略,將會付出更大的精力和代價來糾正。高智商的孩子擁有這4顆心,會讓他終身受益,感恩一生!!
  • 這兩件事上,父母要教會孩子自私,"裝大方"只會耽誤孩子
    在教育孩子這件事上,每個父母都有自己的想法,不過毋庸置疑的是,無論是哪種教育觀念,都要根據孩子的個性來為孩子制定。有些父母會希望自己家的孩子是個完美寶寶,這樣的想法其實是很難實現的,畢竟孩子都有自己的缺點,父母如果不能接受娃的缺點的話,也會生活的非常辛苦,所以在育兒路上父母一定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不要太焦慮。
  • 教會孩子三件事,可保孩子一生安穩
    導讀:教會孩子三件事,可保孩子一生安穩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教會孩子三件事,可保孩子一生安穩!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有女兒的家庭,從小要教會孩子3件事,長大後才不容易被欺負
    從小到大父母就教養自己孩子男孩要「窮養」女孩要「富養」,對於女孩不只是在生活上富養還有精神與思想!有女兒的家庭要注意了,在孩子小的時候從小要教會孩子3件事,長大才不容易被欺負。1、給孩子肯定和尊重孩子的勇氣都是父母給的,當孩子自己處理問題疑惑的時候,家長就要給予孩子支持和肯定告訴孩子你可以!你能行!你是最棒的,這些都是讓孩子能夠儘快的適應獨立生活!
  • 女兒第一次「生理期」,媽媽該教會女兒這3件事,女兒受用一生
    導讀:女兒第一次「生理期」,媽媽該教會女兒這3件事,女兒受用一生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女兒第一次「生理期」,媽媽該教會女兒這3件事,女兒受用一生!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教會孩子三件事,可保孩子一生安穩
    教會孩子三件事,可保孩子一生安穩
  • 孩子上幼兒園前,父母教會孩子這幾件事,才能讓娃少受很多委屈
    想讓孩子適應幼兒園的生活,父母教會孩子這幾件事,能讓娃少受很多委屈。孩子上幼兒園前,父母教會孩子這幾件事會清楚表達自己需求這一點非常的重要,孩子在家的時候家長一定要教會孩子最基本的語言表達能力,平時跟孩子跟你在一起的時間最長,他們的一舉一動家長都明白是什麼意思,但是,孩子到了幼兒園之後,他們表達不清晰的話,老師是根本就不明白的,這樣會導致孩子很難受。
  • 優秀家長注意:教會孩子4件事,他將來一定會感激你
    孩子未來的人生到底會是什麼樣?其實很大程度決定在父母的身上,父母如何教育孩子,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父母一定要教會孩子下面這四件事,孩子將來一定會感激你。孩子孤獨的時候,書籍來陪伴他;孩子困惑的時候,書籍來引導他。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對於父母來說,無論教會孩子多少知識,多少生活技能,都不如教會他自主學習的本領。這是他可以享用終生的隱形財富,也是你最富裕的資產。就如畢淑敏所說——讓孩子愛上閱讀,必將成為你這一生最划算的教育投資。
  • 家長必須教會孩子的幾件事,任何人無法替代。
    家長必須教會孩子的幾件事培養一個優秀的孩子是每一個家長的心願,如果你只把培養孩子的任務交給老師,那麼你耽誤的可能就是孩子的一生。以下幾件事,是老師也教不了的:1、健全的人格一個孩子,可以學習成績差,但行為習慣,人格品質必須健全。這是需要家長從小去培養的。
  • 父母最應該教會孩子的是什麼?
    從孩子出生開始,父母的一言一行就開始影響孩子的每一步的成長,孩子將來成為什麼樣的人?取決於父母都教會了孩子什麼。父母需要教給孩子的東西很多,那麼,父母最應該教會孩子的是什麼呢?如果孩子在成年之前,沒有教會孩子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獨立生存的能力,已經成年的孩子如果依然不能離開父母去獨立的生活,那麼父母的教育可以說是失敗的。所以,父母最應該教會孩子的第一件事就是讓孩子學會自食其力的獨立生存能力。
  • 別再讓孩子當「聖母」,吃虧不一定是福,父母該教會孩子「自私」
    一般來說,當對方要求孩子送玩具時,孩子都會不樂意,可是小萬孩子不同,再捨不得的東西,他多摸摸,也就送出去了。這樣不會拒絕,一味順從的孩子,讓我們既心疼,又覺得自責。顯然,是因為家長的教育和影響,他們才會這麼委屈自己。所以,父母別再讓孩子當「聖母」了,吃虧不一定是福,父母該教會孩子「自私」,他們需要保護自己。
  • 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性?父母做好三件事很關鍵
    沒有主見:有些孩子不相信自己能夠獨立做好自己的事情,總是去問爸爸媽媽「你覺得我行嗎」、「這件事怎麼辦呀」、「那件事怎麼辦呀」。沒有自信心:還有些孩子總是擔心自己做的事是錯的,不被支持的,擔心出錯會被懲罰,所以做什麼事情都不主動,也沒有信心。那麼作為父母,我們又該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呢?
  • 若不想娃被人當成軟柿子,家長要教會孩子3件事,將來不容易吃虧
    因此,如果您不希望孩子是個「軟柿子」、「小慫包」,渴望孩子成為一個堅強勇敢的人,家長就需要教會孩子3件事。習慣性寬容壞人的孩子,長大後就可能會成為軟柿子,被人拿捏得死死的,特別吃虧。第二件:教會孩子「說不」生活中,你會發現,有些小孩子不懂拒絕,特別好說話。
  • 孩子被人瞧不起,父母要做到3件事,影響孩子一生格局
    所以,當你的孩子被人瞧不起,父母一定要做到這3件事。所以,父母一定要教會孩子用獨立思考面對他人的嘲笑。如果孩子不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就會輕易地被他人左右,做出錯誤的判斷。對於純粹提出物質要求的孩子,我們應該積極引導,幫助其建立更強大的內心。內心不夠有力量的孩子,往往不自信,容易因一兩件小事物而自卑,希望在攀比中獲得自信。人和人之間的差距是客觀存在的。重點在於,父母自己要擺正心態,才能引導孩子以平常心看待攀比。如果父母不以貧窮為恥,孩子也不會認為金錢是衡量地位的標尺;如果父母自怨自艾,孩子自然也會感覺低人一等。
  • 教會孩子三件事,可保一生安穩!
    用一句大白話說,就是要教會孩子知道好歹。知道了好歹,孩子本性中的善良,就會指引他去做好的事情,拒絕做壞的事情。孩子的優良品質,就是在這個過程中慢慢培養出來的。將來孩子踏入社會,這些品質也能起著定盤星和指路燈的作用,能讓孩子不走歧路、邪路,並得到善良所應有的回報。
  • 11名幼兒被老師扎針,避免孩子被虐待,提前教會孩子三件事
    截止到28日,一共有八名家長在孩子身上、頭部發現不明針眼,這些孩子都是呼和浩特市鼎奇幼兒園昭君園喔喔(3)班的學生。尤其是幼兒園小班的孩子,好動、語言表達能力欠缺,難管理,如果不能碰到有耐心的老師,是最容易被虐待的。作為家長我們不能24小時陪著孩子,但是在孩子上幼兒園前,一定要教會孩子三件事,避免孩子在學校被虐待。
  • 哈佛大學發現,好父母讓孩子從小就做這件事!
    中國著名作家楊絳先生的父親說:教育孩子獨立,勝過當第一。的確,不獨立的孩子,再優秀也很難活得幸福自在。可偏偏我們中國父母最喜歡包辦一切。因為愛,也因為省事。小時候,孩子不會穿衣,父母寧願每天花時間幫他們穿戴整齊,也不願意去教會他們自己穿;孩子不會自己吃飯,父母就每天花幾個小時去餵他吃;孩子鞋帶鬆了,父母的下意識行為永遠是蹲下幫他們系好,而不是告訴他自己弄。
  • 孩子受欺負被打,教會孩子做這三件事比「打回去」更有意義
    但是父母要記住教會孩子:好欺負不代表懦弱,善良要有光芒。父母要明白,眼前的「受欺負」「被打」並不代表孩子永遠就是吃虧的一方,所謂傻人還有傻福呢,但是,不打回去也不代表自己就是慫的。在育兒路上,父母要懂得做孩子的「領路人」,而不只是「消防員」。當孩子遇到社交問題時,我們應該想想,該怎麼藉助這個機會教會孩子,學會更成熟的人際交往能力。
  • 孩子受欺負父母要做的不是責備,而是這3件事
    鄰居家小孩從小比較調皮搗蛋,整天跟別人打架,他的父母也經常被叫家長,他們對於孩子整天的惹是生非已經免疫了,哪天他家孩子安安靜靜的不惹事他們還覺得不正常呢!聽家裡人前段時間這個孩子家裡還出了不小的事,連派出所都驚動了。
  • 想要孩子變優秀,父母一定要「忍住」的4件事
    在養娃的道路上我們總是想要想盡一切辦法把孩子培養的更優秀。有些媽媽輕輕鬆鬆就養出了出類拔萃的孩子,而又有些媽媽累死累活也養不出好孩子,這是為什麼呢?因為要想孩子更優秀,一定要「忍住」4件事。 第一件事:忍住妥協。 在商場中我們經常能看到,許多孩子哭鬧著想要某一樣玩具,有些家長堅持著不買,把孩子抱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