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元換150000點讚、22400觀看量加「真人」互動!一場直播,華麗數據的背後,是百萬級別的灰色群體...

2020-11-28 央視財經

應用豐富的智慧型手機,的確改變了很多人的生活,也極大地推動了網絡直播的興起。一部手機,一位主播,就能打造一個帶貨的直播間。然而,隨著網絡直播的風生水起,「刷量」亂象也是愈演愈烈。

所謂「刷量」,其實就是流量造假。當下網絡直播帶貨大火,部分直播間動輒粉絲數百萬,銷售額數千萬甚至上億,一個個「數字神話」,難道都是真實發生的嗎?

直播「刷量」愈演愈烈

華麗數據從何而來

△央視財經《經濟信息聯播》欄目視頻

在多個包含「直播漲粉」等字眼的聊天群裡,記者看到,有不少聲稱可以在各大主流平臺上提供刷觀看、漲粉絲等服務的廣告。每一項服務都明碼標價,從幾元到上百元不等。

一名刷量人員告訴記者,任意時間、任意觀看人次都可以刷,還可以有真人互動。為了一驗真假,記者隨機挑選了一家直播店鋪,讓刷量人員在1小時內完成新增2萬觀看量,15萬個點讚,並增加15個真人互動。隨後,記者完整記錄下了這一過程。

這個直播間觀看數顯示只有不到200人次,與他們平時的關注度相差不大。

從刷量開始後,屏幕左上角的觀看數正在以幾百的速度跳漲,僅20分鐘,觀看數就突破1萬了。

1小時後,該直播間總觀看數達到了22400人次,點讚數15.92萬。在此期間,互動區不時出現新用戶反覆提問和評論。

而在此後的10分鐘裡,觀看數隻增加了20人次,又恢復到正常狀態。

刷量人員告訴記者,增加2萬觀看量外加15個真人互動,總共只需53元。為了展現實力,刷量人員分享了過去在不同平臺上操作過的案例,並表示每逢電商促銷節點時,會有很多老客戶的業務,工作量很大。

建立自動「腳本」 批量養號批量操作

和記者親身經歷的情況相似,最近有新聞曝出,某帶貨直播間數百萬粉絲中,僅有10%是真人在線觀看,剩下的90%全部都是機器刷出來的數據。這具體是怎麼操作的呢?

工程師王嘉義表示,初期刷流量,首先要通過沒有綁定身份證,也就是未進行實名認證的所謂「黑手機卡」,在各大平臺進行註冊。再通過建立自動腳本,也就是書寫相應的程序代碼,進行批量養號、批量操作。最終實現為需求方提供虛假流量,以此牟利。

隨著網絡市場越來越大,早期非實名認證的手機號,早已遠遠無法滿足刷量所需。因此刷量平臺又盯上了實名認證的手機號碼。號稱只要把帳號授權登錄在掛機平臺上,供平臺用於網絡直播刷粉絲數、刷銷量等,就可以輕鬆賺取收益,這對於一些人來說的確很有吸引力。

於是,刷量平臺就用這種辦法,吸納了大量真實帳戶,供其牟利。這就是在「群控」基礎上,再度升級的所謂「掛機刷量」。這樣做一方面,平臺方無需再購買和維護大量帳號,而是直接以佣金分成的方式吸引用戶、獲取帳號;另一方面,用戶也無需再勞心勞力地搶單接單,親自執行刷單任務,只需給平臺授權帳號使用權即可賺取佣金。

因此「掛機刷量」目前規模巨大,有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國內的網絡掛機用戶已達百萬級別。

「掛機刷量」看似「躺賺」 實則後患無窮

所謂的「躺賺」背後,其實蘊藏著巨大的風險。在專家看來,無論是交出帳戶用以刷量的網民還是購買了刷量服務的商家和平臺,其所得到的,遠遠比不上失去的。

清華大學網絡研究院副教授 張超:對於提供帳號的真實用戶而言,最大的危害是信息被洩露給中介了。因為各個平臺註冊都是實名制,有身份信息、手機號信息,拿著這些信息,去借貸、開信用卡都可以。又因為他們提供刷量服務,有可能被拿去做黑色產業鏈,使帳戶提供者成為幫兇。

而對於購買刷量服務的商家和平臺而言,虛假流量破壞了商業的誠信體系,大量劣質內容通過刷量的方式被推薦,而優質內容卻被淹沒,這將直接導致平臺秩序的混亂、用戶體驗的下降、用戶資源的流失以及競爭優勢的削弱。

有數據顯示,我國目前各類刷量平臺已有超過1000家,刷量產業人員規模累計達到900多萬人。法律專家表示,涉及數據造假的刷量行為,其實是一種不正當競爭行為,涉嫌虛假宣傳,在我國《網絡交易管理辦法》和《反不正當競爭法》中都有明確規定。

戳視頻,看專家解析↓

轉載請註明央視財經

(編輯 張曉璇)

相關焦點

  • 直播「刷量」美麗數據是如何炮製出來的?53元能增2萬觀看量
    直播「刷量」美麗數據是如何炮製出來的?僅需53元就能增加2萬觀看量從最早的公眾號閱讀10萬+,到後來的各種活動投票,再到如今的直播帶貨刷單,網絡數據造假早已成為了公開的秘密,而且愈演愈烈。在多個包含「直播漲粉」等字眼的聊天群裡,記者看到,有不少聲稱可以在各大主流平臺上提供刷觀看、漲粉絲等服務的廣告。每一項服務都明碼標價,從幾元到上百元不等。一名刷量人員告訴記者,任意時間、任意觀看人次都可以刷,還可以有真人互動。為了一驗真假,記者隨機挑選了一家直播店鋪,讓刷量人員在1小時內完成新增2萬觀看量,15萬個點讚,並增加15個真人互動。
  • 直播帶貨刷單53元能增2萬觀看量 建立自動「腳本」批量養號批量操作
    直播「刷量」美麗數據是如何炮製出來的?僅需53元就能增加2萬觀看量從最早的公眾號閱讀10萬+,到後來的各種活動投票,再到如今的直播帶貨刷單,網絡數據造假早已成為了公開的秘密,而且愈演愈烈。在多個包含「直播漲粉」等字眼的聊天群裡,記者看到,有不少聲稱可以在各大主流平臺上提供刷觀看、漲粉絲等服務的廣告。
  • 抖音快手直播刷量起底:25元100人氣,58元1萬粉絲
    據業內人士透露,在直播行業刷數據並不奇怪,直播刷人氣、刷量都在可操作範圍內。一場10萬+觀看人數的直播,有多少水分?「只有不到100個真人。」某直播平臺的技術運營王凱給出了這樣的數字,他的工作KPI是「優化」直播間內人數。
  • 網紅直播刷單調查:"1288贊+88條真人評論+10萬播放」只要30元
    增粉100隻要8元、「1288贊+88條真人評論+10萬播放」只要30元……更有甚者,僅靠一個刷單軟體,粉絲評論、互動、銷量甚至發言的間隔時間,便可以隨意設置。  「刷單已經是行業內的普遍現象了。」這是多位行業內人士無奈的共識。
  • 一場流星雨,視頻號直播首次突破100萬人觀看
    數據顯示,李政霖13日-14日直播當晚,累計觀看人數超過百萬,最高峰值時同時在線人數1.5萬+,點讚量超過230萬。評論達17.9萬次,分享次數12.7萬次。新增粉絲2.1萬,並且帳號數據仍在上漲中。視頻號「流星雨」影響力仍在發酵,目前微信平臺基於直播的話題互動,有500+參與。直播流星雨為何能引發一百多萬人觀看?憑藉流星雨直播一夜成名的李政霖何許人也?
  • 一場流星雨,讓視頻號直播首次突破100萬人觀看
    數據顯示,李政霖13日-14日直播當晚,累計觀看人數超過百萬,最高峰值時同時在線人數1.5萬+,點讚量超過230萬。評論達17.9萬次,分享次數12.7萬次。新增粉絲2.1萬,並且帳號數據仍在上漲中。視頻號「流星雨」影響力仍在發酵,目前微信平臺基於直播的話題互動,有500+參與。直播流星雨為何能引發一百多萬人觀看?憑藉流星雨直播一夜成名的李政霖何許人也?
  • 公眾號刷粉、在線租人、直播打賞暗藏灰色產業鏈
    公眾號刷粉、在線租人、直播打賞暗藏灰色產業鏈 原標題:   支付、下單,不到兩小時微信公眾號閱讀量就能上漲1000……  「太快了,兩個小時就充好了」、「刷量還送點讚,物美價廉」……2017年1月,在完成交易後
  • 淘寶教育第一主播婷婷姐姐直播首戰告捷 破400萬點讚和百萬在線觀看
    日前,婷婷心選直播首秀在眾多家長的期許中開始,又在各種讚許中結束了。整場直播觀看量超過110.22萬,突破400萬點讚,首創沉浸式教育直播,微博話題130萬!直播中,這些大牌教育產品補貼低至個位數:火花思維,6節數理思維課補貼至3元;學而思網校,小初暑期數學提分特訓班補貼至9元;VIPKID北美外教聽說課補貼至9.9元;子曰語文作文提分集訓營補貼至9.9元;婷婷姐姐漢語識字卡單盒44張,補貼至9.9元;婷婷姐姐小學必背古詩詞75首古詩書補貼至9.9元;婷婷姐姐24節氣筆記本補貼至9.9元;早教益智拼圖補貼至9.9元。
  • 刷量系統操控的直播帶貨:數據注水嚴重 90元買500個機器粉
    河南鄭州一家傳媒公司的測試機房內,銷售經理李飛正盯著眼前的上百臺手機,向遠道而來的客戶講解公司開發的雲控系統如何控制直播間流量。在他身後,技術人員一番操作,原本黑屏的手機齊刷刷進入同一個直播間。如果不出意外,這套系統能晝夜不歇地對支架上的所有手機,同時執行「關注主播」、「發言帶節奏」、「點讚送燈牌」等命令。銷售人員展示的直播引流系統後臺操作頁面。
  • 我們是直播刷單人:在YY語音培訓,25元換2萬播放量
    在數據為王的世界裡,大家都在買數據,不買你就比不過別人。直播帶貨經濟帶來的泡沫,讓數據流量成為衡量主播人氣的唯一標準。漲粉、刷直播人數、刷銷售數據,買流量,上熱門,甚至平臺也變相售賣數據。相比很多購買軟體刷量的公司,我們也算是很認真的做數據了,我們有自己的工程師。業務拓展方面,主要就是各種加好友私信。雖然刷量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但是對於各個平臺來說,還是要稍微避諱些。畢竟是造假,會對他們真實的生態壞境數據採集有影響,但他們也離不開我們,虛假數據讓平臺看起來繁榮。
  • 311萬粉絲互動量只有11萬是真的!直播刷單是如何實現的?
    「雙11」剛過,許多電商平臺與網絡直播的頭部主播紛紛曬出亮眼數據。比如,天貓公布的「雙11」成交額同比增長85%。有數據顯示,11月10日,薇婭直播間觀看人次8200萬,當場直播(包含0點後數據)銷售額超過11億元。「雙11」期間,淘寶直播誕生了28個成交超1億元的直播間。
  • 僅次於薇婭李佳琦,這家美妝店7月直播觀看量是如何做到1.6億的?
    僅160萬粉絲,卻創造了超1.6億的觀看量直播眼統計的最新的店鋪主播月榜中,ZLCA植露萃岸旗艦店位居第一。◆淘寶店鋪主播月榜top10這家美妝品牌店鋪,雖然只有160多萬粉絲,但7月直播觀看量超1.6億人次!
  • 其實,音樂直播是個「坑」
    精品live燒錢換流量早在2月4日,摩登天空在B站進行了一場「宅草莓不是音樂節」的線上音樂節,吸引了27萬網友在線觀看。播出內容有2019年草莓音樂節的現場視頻,也有音樂人自己在家錄製的視頻內容。雖然在「宅」的主題下,音樂人也偶爾在視頻裡吃播、教跳舞、玩遊戲,但相比秀場直播,這種視頻更接近於live演出的形式。
  • 直播綜藝新思路,鬥魚《加油吧 小姐姐》將互動貫徹到底!
    彈幕禮物化身直播特效 這是直播間的日常《加油吧 小姐姐》是一檔競技類綜藝節目,6位主播齊聚線下進行真人遊戲pk,真人實時對抗,現場廝殺,比分一見高下。5、並且每場比賽主播都會獲得絕殺卡一張,在比賽結束後統一使用為指定主播減10分6、最終整季比賽結束後,第一名將獲得價值150000元EP一張(三首歌),第二名價值60000元單曲+MV,第三名價值30000元單曲一首,前三名都將獲得顏值分區資源獎勵。
  • 「刷」出來的直播帶貨虛假繁榮:90元可買500人互動1小時,大主播買...
    如果不出意外,這套系統能晝夜不歇地對支架上的所有手機,同時執行「關注主播」、「發言帶節奏」、「點讚送燈牌」等命令。銷售人員展示的直播引流系統後臺操作頁面。受訪者供圖2020年,直播帶貨成為經濟領域的新風口,各路網紅、達人、明星紛紛擠進直播間,給消費者「種草」,也從中收割流量。在利益驅使下,像李飛這樣批量炮製流量數據的灰產人士應運而生。
  • 700元/月就能變成帶貨小網紅 刷單等行為讓直播變得魚龍混雜
    &nbsp&nbsp&nbsp&nbsp一場冷冷清清的直播是無法撬動銷售的,觀看直播的網友,需要氛圍帶動。隨著直播帶貨的興起,刷單在直播中的體現是刷人氣、刷數據。瀟湘晨報記者調查發現,如今直播刷單,購買渠道易找,服務以套餐為主。
  • 從時薪8元到年薪百萬,遊戲主播行業正經歷一場「造星運動」
    互相成就少囧是某平臺的熱門主播,從遊戲內測時就開始接觸「吃雞」類遊戲,到現在遊戲時間已經超過2000個小時,每次直播都有百萬級別的觀看量,在行業裡算是頭部主播。與大多頭部主播不同,少囧並非直播《DOTA》《英雄聯盟》《王者榮耀》這類「流量網遊」出身,而是做了將近兩年的主機遊戲主播。
  • 當當網奇妙博物館之旅,四場直播觀看人數超百萬
    首頁 > 傳媒 > 關鍵詞 > 當當網最新資訊 > 正文 當當網奇妙博物館之旅,四場直播觀看人數超百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