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氣溫的節節攀升,炎炎夏日已經來到身邊,要說夏季的暢銷水果,大家第一想到的肯定是西瓜。相比較西瓜,荔枝似乎更令部分人青睞。荔枝自古有之,有關荔枝的不少著名詩句大家也是耳熟能詳的,比如蘇東坡的「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做嶺南人」,還有杜牧的「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可見荔枝的歷史悠久。
荔枝雖好吃,吃多了卻有可能會出現低血糖。很多人覺得奇怪,水果都是甜的,含糖量很高,吃多了不應該是血糖升高嗎?怎麼會出現低血糖?這是因為荔枝中富含果糖,果糖是不能直接為人體所利用的,必須經過肝臟轉化為葡萄糖,才能為人體的代謝提供能量。當人體過量食用荔枝之後,便出現了大量的果糖在體內積存,進而需要肝臟進行轉化,期間肝臟提供的果糖轉化酶就會出現相對缺乏。在一些人群,尤其是兒童對果糖的轉化能力較差,低血糖出現的可能性就更高。同時果糖還可以刺激胰島β細胞,迅速釋放大量的胰島素,更加加重低血糖反應。而且吃了較多的荔枝之後,會有飽腹感,還會影響人的食慾,影響其他食物的攝入。這幾方面因素會引起體內血糖下降,從而出現「突發性低血糖」症狀,輕者頭暈、噁心、心慌、手抖、出冷汗,嚴重的甚至會發生昏迷、抽搐、心律不齊等症狀。特別是兒童以及糖尿病患者要謹慎。
在坊間有這麼一個說法,「一顆荔枝三把火」,這是因為荔枝糖分高,果肉容易塞牙,高糖分殘渣給口腔內的細菌提供生存的養料,容易出現牙齦浮腫、口腔潰瘍甚至牙痛等症狀。此外高糖分還會讓口腔處於高滲脫水狀態,讓人感到口乾舌燥。
怎樣科學的吃荔枝?
1.不要吃未熟透的荔枝,不熟的荔枝含有一定毒素。
2.不要空腹吃荔枝,保證吃荔枝的前要攝入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餐後半小時吃荔枝比較合適。
3.荔枝食用要適量,一天別超過15顆。
4.糖尿病患者儘量不要吃荔枝,兒童一次吃不宜超過3-4顆,吃完後要及時漱口。
5.有咽炎、扁桃體炎、發熱、有陰虛火旺、口腔潰瘍等症狀的人也不宜食用。
6.吃荔枝前可以喝點淡鹽水,不喜歡鹽水可以選擇冬瓜湯、綠豆湯、苦丁茶、蒲公英等清熱降火。
7.荔枝可以搭配西瓜一起吃,西瓜屬於涼性水果,水分含量高。
8.吃荔枝後如果出現心慌、手抖、頭暈,有可能是低血糖,可以趕緊喝一點葡萄糖水,症狀嚴重者要及時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