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一夏#
去年6月份的一個新聞報告,印度東部比哈爾邦陸續有超過百名兒童因急性腦炎死亡。
調查顯示,這些兒童中絕大多數是在過量食用荔枝後造成低血糖誘發急性腦炎,即俗稱的「荔枝病」,同樣的悲劇曾多次在該地區上演。
對於這個新聞,我們也要辯證地去看待,不要被嚇到,並不是說吃了荔枝是引發腦炎的主要原因。
但是在印度,大部分兒童營養狀況是比較差的,長期處於肝糖原儲存很差的狀態,無法維持血糖水平,這就使得低血糖症狀得到放大。
而夏季又是腦炎高發季節,低血糖更加誘發了腦炎的發病。
也就是說腦炎的發生與吃荔枝的關係並不大,但是對於長期血糖偏低的人群,短期內吃較多荔枝,的確會引發荔枝病,出現低血糖的症狀。
一般輕度低血糖症狀若救治及時會在短時間內緩解,但人體在長時間低血糖狀態下會引起全身性代謝紊亂,繼而出現能量代謝障礙、昏迷以及多臟器功能衰竭。
由於腦組織的能量代謝全部依靠葡萄糖供能,且腦組織儲存的葡萄糖非常有限,長時間的低血糖昏迷將對腦細胞造成嚴重的不可逆傷害,導致痴呆甚至死亡。
關於荔枝病
那麼我們來仔細地了解一下荔枝病,荔枝病就是某些人進食大量鮮荔枝後,出現頭暈、出汗、面色蒼白、乏力、心慌、口渴、飢餓感等症狀,重者可有四肢厥冷、脈搏稀疏、血壓下降,甚至抽搐和突然昏迷等症狀。
原因是由於大量進食鮮荔枝後,機體胰島素分泌過多引起的低血糖反應。輕者口服糖水即可恢復正常;重者應送醫院搶救。
如何正確食用荔枝?
專家表示,荔枝不建議空腹吃,如果空腹狀態下,體內的血糖本就不高,本身有低血糖的人,更加不建議食用,最好是在飯後半小時再食用。
我們都知道物極必反的道理,所以呢,荔枝不宜多吃,成年人每天吃荔枝一般不要超過300克,對於個數來說,網上所說的最好吃5顆以內其實也不太嚴謹,顆數還需要根據所買的荔枝個頭大小,如果荔枝比較大顆,其實3顆就可以了。
在吃荔枝前後適當喝點鹽水、涼茶或綠豆湯,或者把新鮮荔枝去皮浸入淡鹽水中,放入冰櫃裡冰後食用。這樣不僅可以防止虛火,還具有醒脾消滯的功效。
哪一類人群不宜吃荔枝?
對荔枝過敏的人、糖尿病患者及陰虛火旺者要禁食或慎食荔枝。
我國居民膳食指南中指出,2歲以前孩子對於水果的建議是「不斷嘗食多種蔬菜水果」;
2-4歲水果建議量100-150g;
4-7歲水果建議量150g;
7-11歲建議150-200g。
哪些食物最好不要空腹吃?
除了荔枝以外,其實有一些食物也是不建議空腹吃的,比如:
西紅柿:含有大量的果膠、柿膠酚、可溶性收斂劑等成分,容易與胃酸發生化學作用,凝結成不易溶解的塊狀物。這些硬塊可將胃的出口——幽門堵塞,使胃裡的壓力升高,造成胃擴張而使人感到胃脹痛。
山楂:山楂是很多人喜歡的一種水果,尤其是製作成山楂糕﹑山楂片﹑山楂卷等一些口感好的食品等,同時山楂還具有行氣消食作用,但若空腹食用,不僅耗氣,而且會增加飢餓感並加重胃病。
柿子:含有柿膠酚、果膠、鞣酸和鞣紅素等物質,具有很強的收斂作用。在胃空時遇到較強的胃酸,容易和胃酸結合凝成難以溶解的硬塊。小硬塊可以隨糞便排洩,若結成大的硬塊,就易引起「胃柿結石症」,中醫稱為「柿石症」。
紅薯:紅薯是一種對人體很好的食物,很多人都喜歡吃,只不過大多數人吃了之後都會有胃酸噁心的感覺,尤其是空腹吃的時候,這種情況更加明顯一些,所以空腹的時候也是儘量不要食用紅薯的。
香蕉:香蕉口感好比較軟,可以治療便秘,還可以補充各種微量元素,包括鎂和鉀等,可是在空腹食用的時候,人體內的鎂元素會升高,所以不建議空腹吃,同時,香蕉吃完飽腹感會很強,對於很需要營養的人群,不建議空腹吃,會影響正常的飲食。
桔子:桔子含有大量糖分和有機酸,空腹時吃桔子,會刺激胃黏膜。
夏天到了,又到了吃各種各樣水果的季節,但是可不要貪心,一次吃太多,也要注意適量喔!
關注【健康醫刻】,了解更多實用健康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