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商品研究所:2021年黃金是最值得投資的大宗商品

2020-12-17 新浪財經

來源:環球外匯網

全球股市正保持在接近歷史高位的水平,日益高漲的積極投資情緒正對金價構成壓力。不過,一家研究公司說,2021年黃金仍將是最值得持有的大宗商品。

英國商品研究所(CRU)董事總經理Paul Robinson在接受Kitco新聞電話採訪時表示,明年波動性和不確定性將足以支撐金價在未來三到六個月重回2000美元/盎司。上述言論發表之際,金價正艱難地維持在1800美元/盎司上方。

「明年上半年,黃金將受到強勁的基本面支撐。」他稱,「黃金前景很好。它的價格方向很好。仍有理由持有黃金。」

Robinson稱,在2021年上半年大宗商品排名中,他預計黃金仍將是最值得持有的資產,其次是銅,接著是白銀和鉑金等其他貴金屬;排在第四位的是其他工業金屬,如鎳和鋅。排在最後的仍是能源大宗商品。

儘管Robinson看好明年上半年的金價,但他補充稱,市場可能已接近頂峰。他表示,想讓金價全年都保持在2000美元的水平,就必須出現嚴重問題。

「想讓金價維持在2000美元/盎司,我們就需要看到疫苗出現一些問題。」他稱,「全球經濟需要面臨災難性的狀況,未來12個月金價才會持續高於2000美元。

自2020年初以來,Robinson一直看漲黃金;同時,他一直極度看跌石油,因為新冠疫情已經對市場造成了毀滅性影響。Robinson表示,投資者應該遠離石油,不到一個月後,市場看到了歷史性的負價格走勢。

Robinson稱,他預計油價今年將達到50美元/桶的峰值。他補充稱,即使有了疫苗,且投資者恢復樂觀,全球經濟仍舊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完全從疫情中復甦。

「我們仍然認為,到2021年底,全球經濟規模將小於疫情之前規模。」他稱,「這將對油價構成壓力。」

Robinson補充稱,隨著油價上漲,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將更難維持減產。他還指出,如果油價上漲,美國的頁巖油生產將恢復正常。

Robinson表示,儘管明年世界經濟規模看起來略小,但他看好銅,因為市場繼續面臨著供應萎縮。

「我們看到產量連續三年頗為平穩。」Robinson稱,「銅市場更有可能是陷入短缺,而不是出現供應方面的意外。」

提及賤金屬甚至白銀,Robinson表示,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當選的總統實施其綠色能源政策的速度。

Robinson稱:「2021年,貴金屬可能比賤金屬有更大的上行潛力,因為政策難以轉化為實際需求。」

相關焦點

  • 2021年買什麼?大宗商品或將迎來牛市
    2021大宗商品牛市? 2020即將結束,大牛們輝煌了一年,2021年又該買什麼? 從宏觀來看,大放水之後,貨幣政策的邊際收斂已成共識,股市估值偏高,債市不確定性仍存,目前最值得期待的或許就是明年大宗商品的走勢。
  • 大宗商品在牛年還會走牛?2021年投資期貨這樣操作
    不僅如此,今年的大宗商品行情是一個單邊走勢,很多品種都像推土機似地向上漲。在一片漲聲中, 2020年大宗商品走出了大牛市。暮然回首,疫情是繞不開的話題,流動性泛濫是幕後推手。2021年是中國農曆的辛丑年,又是一個牛年,牛年還會有大牛市嗎?近期各大期貨研究機構紛紛出版年度研究報告,展望2021年的大宗商品投資機會。什麼品種最被看好?什麼品種有戰略做空的價值?
  • 從實證主義出發:玩了大宗商品這麼久,你知道自己是在投資還是在...
    從上面的援引中你可以看到,在凱恩斯看來,投資和投機最主要的區別在於主體需要預測的對象,是內在回報(yield),還是市場情緒(psychology)。   基於以上邏輯,我將目前資本市場上最常見的投資標的分為兩大類:投資和投機。
  • 大宗商品盛宴-理財頻道-和訊網
    澳大利亞是中國最重要的鐵礦石供應國,中澳關係持續緊張引發對鐵礦石供給的擔憂。近期,世界主要鐵礦石供應商淡水河谷宣布減產對鐵礦石供給擾動也不小。12月10日,淡水河谷表示,預計2021年鐵礦石產量在3.15億-3.35億噸之間,低於市場預期。  2020年以來,銅供給減少,銅庫存一直保持較低水平。9月初LME銅庫存低於7.4萬噸,創下了2006年以來的新低。
  • 高盛前CEO:現在或許是投資大宗商品的好時機
    來源:環球外匯前高盛集團執行長Lloyd Blankfein周三表示,眼下大宗商品價格較低,或許是投資的好時機。彭博大宗商品指數今年下跌近11%,相比之下MSCI全球指數和iShares TIPS債券ETF的回報分別為2.1%和8.8%。Blankfein的評論呼應了價值投資者Kopernik Global Investors LLC的觀點。後者管理著約33億美元的資產。
  • 大宗商品價格的這種暴漲真的可持續嗎
    大宗商品今年下半年以來的亮眼行情令市場瞠目。從黃金、白銀等貴金屬到銅,再到煤炭、鐵礦石,大宗商品似乎正以「齊飛」的勢頭宣告正式殺回。未來經濟復甦以及通脹率上升的預期,為商品價格提供了支撐。年內新冠肺炎疫情暴發至今,在亞洲購買狂潮刺激下,銅、鐵礦石和大豆價格已升至6年多最高水平。如今隨著疫苗取得進展,更大範圍經濟復甦的期望提振了全球投資者對大宗商品的樂觀預期。也有機構認為,隨著各國以交通電氣化、可再生能源增長為目標的政策導向提振對金屬的需求,轉向大宗商品的投資仍處於初級階段。
  • 大宗商品:從瘋狂的「石頭」到瘋搶的「煤炭」,商品大牛市已至?
    最近華爾街知名投行高盛頗不甘寂寞,高盛商品市場分析師Jeffrey Currie在英國金融時報發言稱,多項利好因素將推動商品進入持久大牛市,其理由有幾個方面,包括美元疲弱、投資不足、政府刺激措施及能源轉型等,都有望全面推動大宗商品需求,高盛預測石油在2021年底的目標價格為65美元/桶,並預計需求將迅速復甦。
  • 高盛:投資大宗商品,不可不知的風險、收益與配置方法
    導讀:英文原版為2007年由高盛大神Jeffrey Currie所作。本報告闡述了將大宗商品作為一類資產來看待應該從哪些角度切入,以及我們可以如何提高自己的投資組合收益率。   將大宗商品視為一種資產類別  近年來,隨著從原油到銅的大宗商品價格再創新高,市場對大宗商品投資的興趣大幅上升。
  • CMC Markets強化投資者教育 實現大宗商品交易市場健康發展
    近些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老百姓投資理財需求高漲,大宗商品交易市場也隨之蓬勃興盛,但遺憾的是:「非理性投資」、「被誘導投資」、「盲目投資」的現象普遍發生,市場對投資者教育,尤其是投資者風險教育提及甚少。
  • 潤迪投資:大宗商品市場發展促進投資增長
    對於世界經濟的預測,專業外匯公司潤迪投資認為可參考世界銀行發布的《全球經濟展望》。近日,世界銀行發布了相關預測。潤迪投資認為,2017年以來,市場回暖,貿易和製造行業得到了新的發展,大宗商品價格趨勢漸漸趨於穩定,這極大地增強了市場參與者的信心。形勢向好,市場得以恢復增長,其中出口大宗商品的新型市場呈現穩步發展之勢。
  • 最容易被忽視的風險?通脹或報復性反彈 有機構增持大宗商品……
    包括英國央行前官員Charles Goodhart在內的經濟學家,以及法國巴黎銀行資產管理公司在內的投資者,都在懷疑全球經濟的廢墟之下是否隱藏著通貨膨脹的風險。這些逆向思維者懷疑,超寬鬆的貨幣和財政政策、大宗商品短缺、供應鏈受損以及全球化剎車的環境可能成為消費價格飆升的沃土。
  • 對衝基金為何瘋狂買漲金屬大宗商品?
    目前這些對衝基金並沒有見好就收的打算,反而仍在加碼大宗商品買漲頭寸爭取更高回報。值得注意的是,金屬類大宗商品持續飆漲正引發金融市場對通脹預期快速回升的擔憂,歐美央行貨幣寬鬆政策構成新的困擾。前紐約聯儲銀行行長Bill Dudley近日表示,鑑於銅等大宗商品價格快速飆漲等因素,美國通脹率可能會以更快速度回升。
  • 大宗商品投資需控制下行風險
    本報訊(記者車莉 通訊員陳熙蕾)近期國際油價一度刷新6年來新低,市場分析認為,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和美元走強是國際油價走低的關鍵因素。嘉豐瑞德理財師預測,後市國際油價面臨進一步的下行壓力,原油價格很可能繼續往下探底5至10美元左右,對於大宗商品包括原油的投資者,需注意油價下行風險。
  • |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日照|現貨交易|大宗商品|瀚奇科技
    當事人自2017年7月至2018年4月,以上述方式發展會員1000人,會員之間形成15個層級,會員投資金額20050061元,支出12037980元,結餘8012081元。目前,該公司已經註銷。>日照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受害者真實案例(經受害者同意後撰寫):今年4月份我在公眾號裡認識到一位投資老師劉玲。
  • 香港交易所大宗商品論壇貴金屬專題論壇將於7月15日下午召開
    來源:金融界網站為期三天的香港交易所大宗商品論壇將於2020年7月14日至16日舉行,屆時將深度剖析貴金屬,有色金屬和黑色金屬的市場前景展望。與會嘉賓還將探討全球大宗商品市場的最新趨勢和機遇。研討會 2是貴金屬專題論壇最重要環節,此次研討會的議題為《連通産業-貴金屬市場的挑戰與機遇》,並將有四位業內專家、行業精英帶來演講。其中,世界黃金協會東協區及公共事務主管Andrew NAYLOR先生,負責監督世界黃金協會在東協、澳大利亞、日本和韓國的業務活動擴展,包括重新關注投資方面。同時還是世界黃金協會公共事務的全球負責人,負責理事會的監管和政策計劃。
  • 工行緊急暫停抄底原油 大宗商品投資損失或超三成
    3月18日,工行突然連續發布公告:一是宣布對大宗商品的交易靈活調整點差;二是終止商品帳戶大額非正常交易,農行、建行也相繼靈活調整帳戶商品交易點差。 工行這一非常舉措引發投資者和市場的關注。 3月20日,工行總行相關負責人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有關此次事件「具體內容以公告為準」。
  • 中美重磅數據云集 大宗商品迎來新一輪洗禮
    中國海關總署表示,今年以來,我國原油、糧食等主要大宗商品進口量增加,鐵礦砂、煤、成品油進口量減少,主要進口商品價格普遍下跌。重要大宗商品進出口數據方面,5月原油進口下降10.9%、銅材進口下滑6.4%。經濟下行壓力依舊嚴峻,此前年內祭出的兩次降息及兩次降準政策均未明顯奏效。
  • CMC Markets分享帖:大宗商品交易知識集錦分享
    > 對投資交易新手來說,投資理財是一門技術活,需要付出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因為新手不像老手或者一些已有經濟學、金融學等方面相關專業知識的投資者操作那麼熟練、靈活,他們大多不太懂其中的原理,也對各種理財產品感到陌生。
  • 世界銀行發布報告預計 2020年多數大宗商品價格將大幅下跌
    本報紐約電 記者高偉東報導:世界銀行近日發布的4月期《大宗商品市場展望》報告預計,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造成的全球經濟衝擊將導致2020年多數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下跌。能源和金屬類大宗商品受全球經濟嚴重放緩影響最大,包括石油在內的大宗商品出現了最大降幅。
  • 淺談原油與其他大宗商品的相關性和溢出效應
    如今,國際原油貿易格局逐步完善,其對金融與商品市場的影響程度更加深入。隨著上海原油期貨上市,研究原油與宏觀、大宗商品市場之間的相關性和溢出效應,對把握原油市場發展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一般而言,以美元定價的原油等大宗商品價格應當與美元走勢呈負相關性,投資組合效應體現於美元貶值、美元資產收益率下降,促使投資者轉向投資石油以及其他風險資產,所以油價和美元呈現負相關性。不過,從近幾年美元與國內外油價的變動趨勢上可以看出,這種邏輯在短周期內可能出現反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