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編姚燚
譯者張文宇
2008鳳凰文庫版
2009單行本
2020精裝全譯修訂本 本版圖片由譯林出版社提供
2020精裝全譯修訂本
讓讀者惦記了很多年,讓讀者苦惱了很多年,讓讀者震撼了許多年,以上這些,《萬有引力之虹》都做到了。
這部極具爭議的20世紀後現代主義史詩巨著,1997年將中文版權交給譯林出版社,2008年翻譯完畢首版面世,後絕版多年。原價幾十元的單行本在舊書網上售價高達200至1000元,讀者多年來不斷發聲,希望此書再版。2020年4月,醞釀打磨十餘年的精裝全譯修訂本《萬有引力之虹》重磅歸來,掀起熱議。它的歸來,並不是換個包裝「新瓶裝舊酒」,而是編者、譯者、修訂者以及無數讀者拼命努力「用愛發電」才得到的美好果實。
現代快報+/ZAKER南京記者 鄭文靜
1973
出版後引起極大爭議,導致普利茲小說獎空缺一年
《萬有引力之虹》到底寫了什麼?這個問題實在太難回答了。
譯林出版社推出的2020年精裝全譯修訂本,內容簡介是這樣寫的:《萬有引力之虹》是後現代主義文學中的經典之作,在世界20世紀文學史上有著獨特的地位,曾引起巨大爭議。這部巨著故事情節複雜,夢境一般的幻想中充滿了撲朔迷離、錯綜複雜的交叉關係,五花八門、古怪零亂的敘述,似是而非的議論以及物理學、火箭工程學、高等數學、心理學、國際政治的描寫。小說的背景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德軍的V-2火箭頻襲倫敦,英美諜報機關發現美國的一位情報軍官發生性行為的地方往往是火箭的落點,便對這種現象進行研究,由此吸引和牽連了許多人和事。
讀者評價這部書:「偉大之作,必有其可恨之處」「奇書一本,不求甚解」「預言人類命運走向的經典」「虛無、深奧、野心勃勃」「每次只能看個幾頁,然後就要歇好半天」……
實際上,1973年誕生後,該書引起巨大爭議。1974年,普利茲小說獎評審團的3名評委支持《萬有引力之虹》獲獎,但另外11人組成的委員會認為其「傷風敗俗,不堪卒讀」,推翻了這個決定。當年的普利茲小說獎因此空缺。
撲朔迷離的情節、晦澀艱深的寫作、龐大的知識體系,讓這部作品四十多年來一直深陷讀者和文學評論界的話題中心。
2008
譯林社啃下這塊「硬骨頭」,填補了中國翻譯界空白
能寫奇書的,當然是位奇人。《萬有引力之虹》作者託馬斯·品欽,有人說諾貝爾文學獎應該是他的,諾貝爾物理學獎也應該是他的。他曾在康奈爾大學攻讀工程物理學,在美國海軍服役兩年後,又轉入康奈爾大學,獲得英語語言文學學位。1974年,他因《萬有引力之虹》被授予美國全國圖書獎,但拒絕領獎。
成名後,他消失了,雖然仍健在,但四十多年來從未有一張他的照片流傳於世。
謎一般的品欽所寫的《萬有引力之虹》,內容從社會學、歷史學、性心理學,到數學、化學、物理學、彈道學、軍事學,幾乎無所不包;作品中有400多個人物出場,涉及將軍、士兵、科學家、技術精英、財閥、特工、妓女等;寫到70多個場景,遍及南北美洲、非洲、中亞、東歐和西歐。
這一切,使得國內的出版機構不敢輕易涉足,直到譯林出版社決心啃下這塊「硬骨頭」。
作為鳳凰出版傳媒集團旗下出版機構、國內最具影響力的出版社之一,它曾成功引進並翻譯了《尤利西斯》《追憶似水年華》這樣的高難度佳作。2008年,由張文宇翻譯的中文版《萬有引力之虹》由譯林出版社出版,填補了中國翻譯界空白,首次現世,該書被收錄於鳳凰文庫叢書中。
2009年,應讀者需求,譯林出版社又為該書出版單行本。這個版本,是眾多普通讀者買到、讀到的版本。
2020
讀者千呼萬喚始出來,修訂超過兩千處
在國外,《萬有引力之虹》一直啟發著最酷、最前衛的靈感,《猜火車》《駭客帝國》《生活大爆炸》《星際穿越》《利刃出鞘》等熱門影視作品中,都能找到它的痕跡。
在國內,《萬有引力之虹》擁有許多大咖讀者。劉慈欣就曾公開推薦這部骨灰級科幻小說:「現代文學的頂峰之作,內容很科幻,夢幻般的複雜情節中充滿了物理學、火箭工程學、高等數學、心理學等科技元素,其後現代文學那凌亂晦澀的夢囈,以及八百多頁的長度,是對閱讀的一個考驗。」
面對無數讀者「何時再版」的詢問,2020年,譯者、修訂者和出版社付出巨大心血的精裝全譯修訂本《萬有引力之虹》出版,修訂超過兩千處,算得上是「千呼萬喚始出來」。該書在京東、噹噹預售後迅速登上新書熱銷榜。譯林出版社還準備了300本毛邊本限量版,在豆瓣上架後秒光。目前,各地讀者正陸續收到這部新鮮出爐的重磅好書。
揭秘
編者:百度百科裡的品欽照片,不是品欽
絕版多年,讀者想買,可為什麼《萬有引力之虹》多年未曾加印?很多讀者因為等得太久,甚至誤以為版權已經不在譯林出版社。
對此,責編姚燚在接受現代快報記者採訪時談及原因。「對《萬有引力之虹》這樣一本經典、迷人又難懂的文學巨著來說,詮釋是永無止境的。無論是編輯還是譯者甚至讀者,都希望不斷完善,更好更完美,所以竭盡所能去做這本書。但是難度真的太大了。」姚燚表示,因為翻譯難度和資料缺失,國內一些帖子、報導也存在錯誤。「百度百科上品欽詞條裡的照片就不是他,而是作家蓋瑞·施耐德。」
其實,《萬有引力之虹》等品欽幾部作品的版權,譯林出版社1997年就拿到了,由當時的社長章祖德主持引進,當時譯林出版社提的口號是「一流作家一流作品」,賠不賠本完全沒有考慮。然而手握版權的譯林,卻先後被三位翻譯家拒絕,直到年輕的譯者張文宇接下這個挑戰,然而過程無比艱巨。章祖德2005年退休時,該書依然沒能面世。直到2008年,首版才誕生。
譯者:全力投入翻譯,一度放棄博士學業
在姚燚的眼中,譯者張文宇和作者品欽氣息相投,也是一個執著的人。2003年,張文宇考入廈門大學數學系攻讀「人工智慧技術及其應用」方向博士學位,當年年底,他接到譯林出版社的邀請,希望他翻譯《萬有引力之虹》。對這部作品他心嚮往之,欣然答應,並全力投入,甚至為此放棄了人工智慧的博士學業,也耽誤了職稱晉升。「翻譯《萬有引力之虹》的機會只有一次,博士可以再讀。」
完成翻譯後,張文宇重新出發,拿到了廈門大學英語語言的文學博士學位。然而,對《萬有引力之虹》,他放不下。
2013年品欽作品版權到期續籤,張文宇告訴姚燚,他想重新修訂《萬有引力之虹》。
只有不斷修訂,才能向完美靠近。抱著這樣的信念,他們開始了第二次「啃硬骨頭」的過程,直到2020年才完成修訂。「日後如果有機會重版,我還會繼續修訂下去。」
修訂者:曾經挑刺很兇,如今用愛發電
但漢松、蔣怡、陳以侃、付裕、陳宇欣、陳暢、劉惠寧、孫佳慧、李張凌、胡小藝、曉風、廖爾瓊、周弦、胡呈欣……這些名字,對於《萬有引力之虹》的歸來,同樣至關重要。背後的故事,也非常有趣。
迷上品欽的中國讀者,曾在豆瓣上組建小組給《萬有引力之虹》挑刺,找出了不少翻譯上的錯誤。2016年底,責編姚燚找到其中一位挑刺很兇的讀者、南京大學英文系副教授但漢松,問他是否願意做全本譯文的校對。「這是一個『將軍』的時刻——你們不是一直抱怨譯文差嗎?現在給你機會修補了。」但漢松在微博上如此調侃自己。
他臨危受命拉了一個校對團隊。「有報酬,但極少,完全要靠熱愛去驅動。找了當時和我一起挑譯文刺最兇的幾個ID,找有翻譯功底的微博網友,找與我有私交的優秀研究生……一起用愛發電,在接下來四個月犧牲了大量的個人時間,共同完成了對《萬有引力之虹》的全書校對。」
但漢松覺得,找到一些新鮮有趣的冷知識,幫助譯者改善譯文質量,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過程。另一方面,他也漸漸從中體會到譯者苦行僧般的虔誠、努力和聰明。「真正慢下來去讀品欽,不再是放下筷子罵娘,我們開始發現一個問題:讀不懂,到底是你的問題,還是品欽的問題,或是張文宇的問題?」
(責任編輯:何一華 HN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