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真的分「大小年」?21屆考研將是大年還是小年?

2020-08-20 河北文都考研

Hi 小可愛們大家好

我是你們的文小嘟

每年接觸到考研,大家都會聽到考研大小年,奇偶年等,聽到最多的就是大年數學會很難,小年會相對簡單等,每年準備考研時因為大小年也會特別給自己增加些壓力。

那究竟是不是像傳說的那樣呢?今天我們就來一探究竟!


大小年之說

大小年是什麼?2021年考研是大年還是小年?

每年,國家線都在變動,每個院校的初試線也不同,而往往這種變化都是有規律可尋的。我們稱之為「大小年」。

大年:就是該校該專業今年「爆了」,報名人數多,錄取分數線高;

小年:就是該校該專業報名人數降低,錄取分數也較低。

大年小年往往隔一兩年交替出現。


這也很好理解,同學們都有趨利避害之心,今年錄取分數太高,第二年就會有很多人望而卻步,自然報名人數就下降了。

若今年錄取分數太低,自然第二年就很多同學一擁而上,分數自然就上去了。

院校大小年也會受到考試難度的影響。雖然英語每年都有同學出來喊難,但根據專業老師評測,近幾年的英語難度並無太大差別。政治更是相對平穩。

當然,大年小年也不能僅僅只看錄取分數,畢竟錄取分數也會受到客觀環境的影響。例如,今年山大法碩複試分數線為330分,這並不是因為山大「小年」,而是受疫情影響,山大取消了今年的調劑。

要說大小年,首先就要看看國家線,畢竟國家線是各校的「最低線」,若國家線上漲,自然影響各個學校學院的複試線。

首先來看看考研人數變化:

據教育部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報名人數增幅達21.85%。繼2019年碩士研究生報名人數高漲之後,2020年碩士研究生報名人數再次打破紀錄,達到341萬人,較2019年增長17.59%。

可見最近幾年考研人數每年都有加大幅度的增長,尤其是近兩年,每年都能增加近50萬人參加考研。

所以,如果你所打算報考的院校線與國家線持平,那麼無論大小年,國家線上升的概率都比較大。


院校的大小年

可是相信很多同學報考的院校分數線並不完全取決於國家線。比如北大人大之類的自主劃線院校,也比如中國政法大學、西南政法大學等院校每年分數線遠高於國家線。

對於這些院校,即便每年考研人數增多,但是如果報考該院校的人數降低,分數線還是很有可能下降的。

不過大部分的院校每年報考人數並不會有太大的變化,尤其是法學實力雄厚的院校,每年的報名人數都相對穩定。

比如中國人民大學,每年分數線雖有浮動,但變化並不大。所以能夠明顯出現大小年的院校往往集中於B區。

當然,若該年份院校出現擴招或者增設新的學院/項目,分數線也會有波動。例如2017年人大擴招,很多同學就「撿漏」了。

對於2021年考研來說,雖然沒有明確通知,但很多院校都在自家官網上宣布擴招,所以今年「撿漏」的機會還是大大滴有~


如何預測2021考研分數線?

預測某一院校未來分數線的變化,不妨參考以下幾個問題:

◆(1)該院校歷年分數線?

如果歷年分數線穩定在一個數值左右,那麼明年的分數也不會偏離該數值太遠。

◆(2)該院校今年分數線是否有大的變化?

如果該院校今年分數線一出,人人高呼太高,那麼明年下降的概率就較高。

◆(3)今年分數線是否受疫情影響?

如果受到了疫情影響,那麼今年分數線的參考值就打了折扣。

◆(4)2021考研出題難度增加怎麼辦?

先不用著急,大家都考的一樣,你難其他人也難;你能拿高分,其他人的分數也不會低到哪裡去。所以對於試卷難度,無論題難還是簡單,都和你的考研難度(是否能考上)沒有多大關係。

因此,考試難度主要與你的複習情況有關!如果你能踏踏實實複習,熟練掌握所考的知識點,在考研這個選拔性考試的面前,無論試卷簡單還是難,你都足夠把其他人甩一大截。

◆(5)2021競爭更加激烈怎麼辦?

今年受疫情的影響,2021考研的報考人數大概率會繼續攀升,所以這就帶來了更大的競爭。那麼該如何應對呢?

對於考研來說,考研初試拿高分,可以極大提升我們的競爭優勢,但高分並不代表一定能考上,每年都有不少400 初試被刷的案例。

考研採用的是差額複試,10個統招名額,可能會有12-20個複試名額。如果你的競爭對手有20多個也是400 ,哪怕你考研拿到了400分的高分,也不一定穩過!

競爭程度和也和兩個因素有關:招生名額和競爭對手

其中招生名額是客觀確定的,和報考的學校和專業有關;而競爭對手是具有不確定性的,它們來自全國各地,你不知道你的競爭對手究竟有多少人,也不知道它們究竟有多強!

名校的統招名額有限,競爭激烈,且競爭對手實力強;普通一點的學校名額相對多,競爭沒那麼激烈,且競爭對手的實力也相對弱一些。

從20考研形勢來看,21考研競爭有可能是有增無減的,隨著疫情影響,就業情況不容樂觀,這時一些沒有合適崗位的畢業生也有可能加入考研大軍繼續進修!

總之,從近幾年考研形勢來看,由於當下經濟環境背景的改變,選擇考研的人越來越多,考研「大小年」的說法已經逐漸不適用當下的考研形勢了。

特別像20年遇到疫情,就業環境急轉直下,21考研形勢緊張程度也可能繼續加劇,所以加入考研大軍的勇士們,其實如果你已經決心考研,像「報考人數增加」、「考研大小年」等等這樣外界變化的幹擾因素一定會有,但這些都是我們無法控制的,我們可控的因素只有自己,比如自己的學習狀態、學習進度、學習效率等等,只有複習好,盡力考到高分,才有機會去和這些外在因素較真!

首先把握住自己,最後才能把握自己的人生!

(本文綜合整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21年考研,大年or小年?
    有人說,21考研真的是趕上「大年」了!02考研「大小年」是否真的存在?一般來說,「大年」、「小年」是相隔一年或兩年交替出現的。是否真的存在呢?另一方面,對於降分來說,有時候只是表象。如果是評分標準更嚴格或者題目難度增大導致降分,意味著考生要學的更深才能成功上岸。這些變化反映到數字上,就能觀察出大小年的「規律」了,所以,迷信大小年是沒用的,還是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 考研真的有大小年之分嗎?21考研是什麼年?
    大小年、奇偶年等說法  但是很多人還不太了解這到底意味著什麼  據說今年是最好的「小年」 讓小助手帶你一探究竟~~1、什麼是考研「大小年」?大年指某學校或專業在某年內特別火,報考人數特別多,分數線也就水漲船高了,這年就是「大年」; 小年與「大年」相反,由於報考人數少,分數線降低。另外,也有一個院校「大小年」的說法。就是說,每所高校每年即使是同一個專業,錄取分數線也會高低不同。 2、考研「大小年」是否真的存在?
  • 21考研是「大小年」中的「小年」?考研難度將增加?
    小年:而考試難度小、報考人數少的年份考研一年容易一年難,一般來說是奇數年容易,偶數年難。考研大小年是命題專家根據往年的考生考試情況,進而做出的靈活變動。當某個學校上一年的題目出得比較難,下一年報考人數可能就會受到影響,學校考慮到之前出題的問題,根據報考人數來適當降低考試的難度或者在批卷時給適當放水,讓更多人能夠過線。2.考研「大小年」存在嗎?
  • 為何說21年考研,趕上了最好的「小年」?
    雖說每一年的考研都堪稱慘烈, 但是20考研還是牢牢佔據了C位。 有人說,21考研真的是趕上「大年」了! 另外,也一個院校「大小年」的說法。 就是說,每所高校每年即使是同一個專業,錄取分數線也會高低不同。 02 考研「大小年」是否真的存在?
  • 為何說21年考研,趕上了最好的「小年」?
    有人說,21考研真的是趕上「大年」了!  我們先來搞懂「大年」、「小年」究竟是什麼意思:大年:指某學校或專業在某年內特別火,報考人數特別多,分數線也就水漲船高了,這年就是它的「大年」;小年:與「大年」相反,由於報考人數少,分數線降低。另外,也一個院校「大小年」的說法。就是說,每所高校每年即使是同一個專業,錄取分數線也會高低不同。
  • 「我落榜了,因為考研大小年。」
    雖說每一年的考研都堪稱慘烈,但是20考研還是牢牢佔據了C位。有人說,20考研真的是趕上「大年」了!21考研會是「大年」還是「小年」呢?一般來說,「大年」、「小年」是相隔一年或兩年交替出現的。是否真的存在呢?從試卷難度上看:公共課:相對來說題目難度一直比較穩定,特別是政治和英語的考試難度,每年變化都不大,最能區分大小年的是數學。
  • 為何說2021年考研,趕上了最好的「小年」?
    考研的同學不管是哪一屆的考生,可能都會覺得「今年是史上最難的一年」。雖說每一年的考研都堪稱慘烈,但是20考研還是牢牢佔據了C位。有人說,21考研真的是趕上「大年」了!另外,也一個院校「大小年」的說法。就是說,每所高校每年即使是同一個專業,錄取分數線也會高低不同。02、考研「大小年」是否真的存在?一般來說,「大年」、「小年」是相隔一年或兩年交替出現的。是否真的存在呢?
  • 21考研人請注意!你可能趕上了最好的「小年」
    考研中的「大年」、「小年」究竟是什麼意思:大年:指某學校或專業在某年內特別火,報考人數特別多,分數線也就水漲船高了,這年就是「大年」;小年:與「大年」相反,由於報考人數少,分數線降低。2、考研「大小年」是否真的存在?一般來說,「大年」、「小年」是相隔一年或兩年交替出現的。是否真的存在呢?
  • 考研大小年是什麼?今年是什麼年?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高考有【大小年】之說。那你知道嗎?考研跟高考一樣,也有【大小年】之分。哦~聽起來很神秘的樣子,可是還是沒明白學姐說的是什麼!別著急,聽學姐慢慢跟你說。所謂的考研【大小年】指的是當年考試難度的大小和錄取人數的多少。如果考試難度大、錄取人數少我們就稱之為大年,反之則稱之為小年。另外,還有一個院校【大小年】的說法。每所高校每年即使是同一個專業,錄取分數線也會高低不同。
  • 考研的「大小年」和考研數學「奇偶年」,今年是什麼年?
    每所高校每年即使是同一個專業,錄取分數線也會高低不同,考研人把這種現象稱之為「大小年」,所謂「大年」就是指某學校或專業在某年內特別火,報考人數特別多,分數線也就水漲船高了,這年就是它的「大年」。而「小年」正好相反,由於報考人數少,分數線降低。一般來說,「大年」、「小年」是相隔一年或兩年交替出現的。
  • 最強考研「小年」已經到來,你是否抓的住
    考研的同學不管是哪一屆的考生,可能都會覺得「今年是史上最難的一年」。雖說每一年的考研都堪稱慘烈,但就目前來20考研考研人的遭遇還是牢牢佔據了C位。就大小年來說,21考研人今年真是個上岸契機!什麼是考研「大小年」?
  • 21考研人,經歷了2020的「難」題後,終於趕上了「小年」
    不管是哪一屆的考生,都會覺得自己是史上最難考研年,其實說到底還是考研競爭更加激烈了。尤其是在2020年,經歷了疫情過後,大家都預測國家線會降,結果卻是升了不少,再加上研究生擴招,使得20考研的同學們更是難上加難。現在正值暑假,21考研也進入黃金備考期,除了複習以外,21考研人最關心的問題就是今年考研會不會難出新高度?
  • 21考研真的太難了,報考人數或超400萬
    距離2021考研初試越來越近,如今各個省份及院校陸續發布的研究生教育改革,以及疫情的影響,讓我們對於2021考研充滿了疑問:21考研會擴招還是縮招呢?難度會不會增加呢?聽說考研有大小年的說法,2021考研是大年還是小年呢?
  • 考研今年是最難一年?是真的嗎?
    考研圈「大小年」的說法流傳已久,有人說20年考研真的是趕上「大年」了,這個「大年」又是什麼意思呢?考研的同學不管是哪一屆的考生,可能都會覺得「今年是史上最難的一年」。那麼大小年是真的存在嗎?21考研會是「大年」還是「小年」呢?
  • 獨家分析 | 2021年西財會是大年還是小年?
    經常會有同學在群裡討論考研大小年,如果碰到大年考取難度就會更大一些,碰到小年考取就會相對容易一點;還有就是數學如果是碰到大年就會很難,如果是小年可能會簡單。那麼,到底什麼是大小年?就西財而言,2021是大年還是小年?
  • CPA考試有大小年之分嗎?2020年CPA是大年or小年?
    大小年的意思是:考試難度大、通過人數少我們就稱之為大年,反之則稱之為小年。2020年CPA考試在即,相信有不少的考生都聽說過CPA考試也有「大小年」之分,那,2020年到底是「大年」還是「小年」呢?(註:越接近5,難度越高,越接近1,難度越低)以上是近幾年CPA考試的整體難度,還是比較遵循
  • 2020考研全國平均分公布!21考研多少分才有希望?
    考試要考察的各項能力要求在《考試分析》裡都有說明及題型示例,除此之外,還有大家非常非常關心的試題難度數據和各科平均分。 前段時間,20考研的《考試分析》也出了,胖嘟今天就為大家來詳細解析一下,看看能從中發現哪些規律,一起預測一下21/22考研初試成績到底需要達到多少分,才能上岸不發愁~
  • 原定的66萬留學生將把目光轉回國內?21年考研大軍或將暴增!
    這是高分考生的狂歡,也是低分學子的無奈。至少就今年的調劑而言,完全不存在低分考生在二三輪調劑過程中撿漏的情況,甚至在一輪調劑中,撿漏的概率較往年而言也有大幅度降低,因為距離和時間,已經無法限制高分考生參加複試的場次。因此,對絕大多數高分考生來說,只要不挑今年上岸還是比較容易的。
  • 利用線差以及「大年小年」進行報考,準確快速找到你的理想大學
    還是有規律可循的。用「大年小年」報考當近幾年的「」線差「」較大的年份,我們稱為大年,比較小的年份我們稱為小年。像清華和北大這樣的大學,幾乎沒有大小年之分,每年的線差幾乎相差不大。但是有的學校就會波動較大,利用波動就可以指導我們的報考。
  • 2016考研英語閱讀每日精選:臘月二十三小年的故事
    在考研英語中,閱讀分數可謂是佔到了總分的半壁江山,正所謂「得閱讀者得考研」。對於備考2016考研的同學們,在平時的複習中一定要拓展閱讀思路,各類話題都要關注,這樣才能在整體上提升考研英語閱讀水平!新東方網考研頻道考研分享《2016考研英語閱讀精選》,一起來學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