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分析 | 2021年西財會是大年還是小年?

2020-09-06 西財考研網

經常會有同學在群裡討論考研大小年,如果碰到大年考取難度就會更大一些,碰到小年考取就會相對容易一點;還有就是數學如果是碰到大年就會很難,如果是小年可能會簡單。那麼,到底什麼是大小年?就西財而言,2021是大年還是小年?


今年我們就大家關心的這個問題來做簡單分析:


什麼是大小年?


每年,各個專業的分數線都會有所變動,有些年份相對高一些,有些年份相對低一些,如果某個專業在某個年份,由於報考的人數比較多,考試難度大或者分數線高,導致考取難度比較大,一般來說將這個年份稱之為大年,反之則是小年


分數線是比較重要的指標,假設各年度考試難度完全一致,那麼分數線高就代表考取難度大,但從實際情況來看,各年度考試難度是不可能完全一致的,特別是專業課,由於是自主命題,不可能像政治、英語、數學命題那麼考究,出題老師有時候手重了一點,可能就導致考生們分數普遍很低,比較典型的就是2020年的經濟學二,難度實在比2019年大了很多,導致分數普遍比2019年低了15-20分,加之2020年數學三的難度也有所增加,所以,雖然2020年經濟類相關專業分數線比2019年低,但其實考取難度是更大的。


考生人數也是比較重要的指標,在招生人數不變的情況下,一般來說某個專業考生人數越多,競爭越激烈,考取難度越大,但也不是絕對的,同樣是100個考生考某個專業,如果都是學霸,那麼競爭肯定更為激烈,考取難度是更大的,但我們認為一般來說同一個專業考生整體實力是相對比較穩定的,各個年份不會有太大的波動;而專業和專業之間,特別是熱門專業和冷門專業的考生整理實力應該是有一定差距的,這也很好理解,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肯定是有一定實力才會選擇難度更大的專業的。


全國曆年考研人數與錄取人數



:以上數據來源於網絡,部分數據不一定完全準確,特別是近幾年的錄取人數,不同的數據來源之間的出入還比較大,我們經過多方對比,選擇了我們認為較為可信的數據。


西財歷年考研人數與錄取人數



:以上2020年的報考人數並非準確數據,網傳有2.4萬的,也有2.5萬的,我們暫取中值24500人,一般來說上一年的數據官方在6月底公布,但今年受疫情影響遲遲沒有公布,預計在9月份開學之後才會公布。


為什麼會出現大小年?


在上面提到,同一個專業不同年份考生實力大致相當,如果某個專業上一年度分數特別高,或者考試難度特別大導致考生的普遍分數比較低(大年);那麼第二年報考的學生就會望而卻步而紛紛改報其他專業,從而導致報考人數減少,考取難度降低(小年);而第三年的考生看到第二年分數低、報錄比低,則又會聚集到這個專業來,考取難度自然又會升高(大年),以此大小年循環往復。


當然實際情況不會這樣簡單:


首先,總的考生人數是在增加的,並且在18、19、20年還有較大幅度的增長。這就意味著在這些年份,各專業的考取難度不會只是此消彼長,而是整體難度都會有所增加,只是看哪個專業增加的多,哪個專業增加的少而已,運氣好的話碰到某個專業爆冷,考的人很少,但那也只是運氣。


其次,考生在選擇專業的時候也是理性的,也會考慮到可能存在大小年的規律,因此並不是所有人都會一窩蜂的去報考上一個年分數線低、難度小的專業,也不是所有人都會放棄上一年分數線高、難度大的專業。比較典型的例子就是金融中心,金融中心是西財的王牌專業,無論是名氣、平臺、師資、就業還是發展機會等方面都是數一數二的,可以看看我們之前的一篇文章:獨家 | 從初試到複試,對西財各學院金融學深入比較分析,以前也有很多年份分數線非常高,但從2014、2015年以來,分數線就持續保持低位,並不是說這個專業本身就不好了,出現這種情況的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家都怕這樣一個不錯專業因為上一年分數線低,會吸引大量的考生報考,導致分數線暴漲。


那到底還存在大小年一說嗎?我們認為還是存在的,只不過不一定大小年就一定是交替出現,可能是大-小-大-小,也可能大-大-小-小-大-大


以金融學院的金融學和金融工程(紅色和黃色的線條)這兩個專業為例,從2015年到2019年,分數線基本都是高低交替出現,是有比較明顯的大小年的特徵的,雖然2020年比2019年分數線降低了,但2020年比較特殊,2020年專業課明顯比以前年度難,且數學三難度也比較大,把這個因素考慮進去之後,2020年的分數線是高於2019年的,也就是說2019年、2020年都可以算作大年。





圖片來源:獨家 | 一篇文章說清楚西財金融專碩



圖片來源:獨家 | 多角度全方位解析西財保險專碩



圖片來源:獨家 | 全方位解析西財稅務專碩



資評的分析文章尚未發布,敬請期待!


和金融學一樣,除了2019年和2020年都算大年之外,從2015年之後,以上幾個專業也存在大小年交替出現的特徵,2015年之前西財的專碩考生人數較少,幾乎專業分數線幾乎都是國家線,沒有太明顯的大小年。


其他專業的情況大家可以自行加以分析,大家可以去「西財考研app」(可掃描文末二維碼安裝)上查看各年度的分數線以及報錄比等數據。


那麼重點來了


2021年西財將會是「大年」還是「小年」?


我們先拋出觀點:我們認為2021年西財將會是小年!


可能很多人會不太相信的我們這個觀點,按照這兩年的趨勢,加上今年疫情可能會影響到找工作以及出國的行情,網傳2021年考生人數將會達到400萬人。


我們倒是認為對待考生數量應該更加理性一些,連續兩年的高增長之後,繼續保持高位增長的可能性不大,畢竟2015、2016、2017大學生的錄取人數均為700萬左右(如下圖所示),2019考研主力是2015年入學的大學生,2020考研主力是2016年大學生,2021考研主力是2017年大學生,大學生錄取人數沒有明顯的變化,也就是說考生基數沒有太大的變化。



那麼為什麼2019年和2020年考研人數暴增呢?原因應該是比較複雜的,說兩個主要的原因:1、由於中國經濟不斷發展,不少考生家庭經濟壓力小,對就業的要求變得更高,在沒有理想工作的情況下,選擇考研或者出國;2、最近幾年考研競爭激烈程度逐漸激烈,二戰甚至三戰的考生比例越來越高,這也是近幾年考生人數快速增加的主要原因,據教育部統計:2017年,往屆生88萬,所佔比例43.8%;2018年,往屆生107萬,所佔比例45%;2019年,往屆生137萬,所佔比例48.23%;2020年,往屆生比例沒有查到,據說已經達到50%。


根據經驗來看,二戰同學比較普遍,三戰的同學也不算特別少,但四戰的同學很少,畢竟四戰的壓力很大,考研成本也過高了,也就是說往屆生考研的比例不會無限制的增加,從最近幾年的趨勢來看,增長速度也是放緩的,2020年的50%比例估計已經是快到了天花板。我們預測,2021年的考生人數增幅會減少,如果非要給出一個比例,10%吧。


另外,招生規模也在不斷擴大,2020年因為疫情的原因,研究生招生人數增加18.9萬,是增加的比較多的一年,但實際上研究生招生人數一直在增加,從2016年的60萬,到2020年的100萬(也有數據說是110萬)短短幾年的時間增加了很多,而全國研究生錄取比率一直在30%左右徘徊,說明國家也會隨著教育資源的不斷增加會儘可能的滿足大家讀研的需求的,可以預見的是,2021的招生規模還會繼續擴大。


總結來說:2021年全國研究生招生的人數會繼續增加,而考生人數不會像網傳增加的那麼多,形勢可能沒有有些自媒體說的那麼嚴峻!


以上是宏觀層面的分析,下面我們再來說說西財,我們認為西財2021是小年的主要依據有:


1、在2020年競爭白熱化的情況下,西財很多專業的分數線都前所未有的高。大部分專碩的專業分數線都比2019年高出不少,特別是稅務專碩國際商務這兩個專業分數線高達390多分,即便是這兩個專業的專業課本身難度不大考生分數比較高,經濟類聯考396的分數普遍也比較高,但要考到390分以上,題再簡單也會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金融專碩雖然分數比2019年稍微降了一點,但今年431的分數普遍比2019年低了10分左右,加之數學三也比2019年難,金融專碩實際的分數線應該是高於2019年5-10分的;經濟類的學碩專業和金融專碩類似,並且有過之而無不及,雖然分數線下降,但802比去年難了太多,如果考生802的成績與2019年差不多的話,經濟類學碩的很多專業分數線都會高出20分以上,之前還有同學說2021的經濟類學碩專業會不會因為分數線比較低,吸引很多人來考,這是低估了大家獲取信息的能力,其實恰恰相反,我們之前與很多同學交流的過程中就發現,很多打算考的同學都在考慮是不是要換成別的專業,大家都知道經濟學801802的分數低的這個情況,害怕到時候自己忙活大半年也只能考個八九十分;會計學院學碩也是如此,分數線已經創歷史最高紀錄,招生人數也一直在縮招,從2010年左右的200多人,縮減到現在的50人左右,會計學、財務管理的考錄比也早就是西財最高,2019年就已經達到恐怖的30:1,估計2020年還會更高。2020年分數線高,考取難度大就會從一定程度上勸退一部分考生,但這並意味著2021年考生人數就一定會減少,下面我們要說的第2點更具有參考價值。


2、從我們目前了解到的情況來看,2021年西財很多專業的熱度比起2020年要低,比如說各種西財考研群的人數,各種資料和教材的銷售數據,各種西財考研討論話題的數量和熱度等等,這些數據從側面顯示2021年西財很多專業的熱度開始降低,加之最近這十來年,經管類的專業的熱度本身也在降低(熱度上升的阿里、騰訊、華為為代表的科技巨頭大量需要的理工科專業),我們認為2021極有可能成為一個轉折點,熱度和難度都會有所減小,當然,西財作為財經類中比較有競爭力的一個院校,在全國考研人數高居不下的情況下,想要很容易考上還是不現實的。


總結一下:通過我們目前了解到的信息,我們認為2021年西財不少專業的熱度將會有所下降(不是所有專業),這對於現在正在備考的同學來說是個好消息,希望大家能認真備考,抓住這個機會一舉考研成功!


以上分析還是有很多推測的成分,為了更加準確的了解今年西財各專業的報名情況,請大家進入以下小程序,登記自己要報考的專業,登記之後也可以看到你要報考的專業有多少人報考,後期我們會結合去年和千年的數據來進行對比分析,那個數據會更有說服力一些!

相關焦點

  • 21年考研,大年or小年?
    我們先來搞懂「大年」、「小年」究竟是什麼意思:大年:指某學校或專業在某年內特別火,報考人數特別多,分數線也就水漲船高了,這年就是它的「大年」;小年:與「大年」相反,由於報考人數少,分數線降低。這些變化反映到數字上,就能觀察出大小年的「規律」了,所以,迷信大小年是沒用的,還是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建議大家在選擇院校的時候,一定要多參考幾年的錄取分數線和報錄比情況,並且將分數線變化和真題難度變化進行一下對比。
  • 為何說2021年考研,趕上了最好的「小年」?
    我們先來搞懂「大年」、「小年」究竟是什麼意思:大年:指某學校或專業在某年內特別火,報考人數特別多,分數線也就水漲船高了,這年就是它的「大年」;小年:與「大年」相反,由於報考人數少,分數線降低。這些變化反映到數字上,就能觀察出大小年的「規律」了,所以,迷信大小年是沒用的,還是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建議大家在選擇院校的時候,一定要多參考幾年的錄取分數線和報錄比情況,並且將分數線變化和真題難度變化進行一下對比。
  • 考研真的分「大小年」?21屆考研將是大年還是小年?
    ,奇偶年等,聽到最多的就是大年數學會很難,小年會相對簡單等,每年準備考研時因為大小年也會特別給自己增加些壓力。大小年之說大小年是什麼?2021年考研是大年還是小年?每年,國家線都在變動,每個院校的初試線也不同,而往往這種變化都是有規律可尋的。我們稱之為「大小年」。
  • 為何說21年考研,趕上了最好的「小年」?
    我們先來搞懂「大年」、「小年」究竟是什麼意思:大年:指某學校或專業在某年內特別火,報考人數特別多,分數線也就水漲船高了,這年就是它的「大年」;小年:與「大年」相反,由於報考人數少,分數線降低。另外,也一個院校「大小年」的說法。就是說,每所高校每年即使是同一個專業,錄取分數線也會高低不同。
  • 為何說21年考研,趕上了最好的「小年」?
    我們先來搞懂「大年」、「小年」究竟是什麼意思: 大年:指某學校或專業在某年內特別火,報考人數特別多,分數線也就水漲船高了,這年就是它的「大年」; 小年:與「大年」相反,由於報考人數少,分數線降低
  • CPA考試有大小年之分嗎?2020年CPA是大年or小年?
    大小年的意思是:考試難度大、通過人數少我們就稱之為大年,反之則稱之為小年。2020年CPA考試在即,相信有不少的考生都聽說過CPA考試也有「大小年」之分,那,2020年到底是「大年」還是「小年」呢?(註:越接近5,難度越高,越接近1,難度越低)以上是近幾年CPA考試的整體難度,還是比較遵循
  • 小年大年都是年,小年溫馨祝福句子精選,小年快樂
    小年到來恭賀新禧!2小年大年,都是過年。早拜晚拜,都要拜拜。簡訊長信,祝福就行。平安如意,缺一不利,喜樂安康,都要送上。臘月廿三,祝你小年快樂,年復一年!3小年到來,萬喜臨門:送你一件開心棉,貼心貼愛貼關愛,送你一個聚寶盆,裝金裝銀裝財神,送你一把如意傘,擋風擋雨擋困難,送你一頂順風帽,順心順意又順利,甜甜蜜蜜過小年!
  • 最強考研「小年」已經到來,你是否抓的住
    雖說每一年的考研都堪稱慘烈,但就目前來20考研考研人的遭遇還是牢牢佔據了C位。就大小年來說,21考研人今年真是個上岸契機!什麼是考研「大小年」?考研中的「大年」、「小年」究竟是什麼意思:大年:指某學校或專業在某年內特別火,報考人數特別多,分數線也就水漲船高了,這年就是「大年」;小年:與「大年」相反,由於報考人數少,分數線降低。
  • 你可能趕上了最好的「小年」
    考研中的「大年」、「小年」究竟是什麼意思:大年:指某學校或專業在某年內特別火,報考人數特別多,分數線也就水漲船高了,這年就是「大年」;小年:與「大年」相反,由於報考人數少,分數線降低。這些變化反映到數字上,就能觀察出大小年的「規律」了,所以,迷信大小年是沒用的,還是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建議大家在選擇院校的時候,一定要多參考幾年的錄取分數線和報錄比情況,並且將分數線變化和真題難度變化進行一下對比。
  • 過小年迎大年|「小年」到,年味足!小年習俗早知道!好運連連來!
    
  • 過小年在臘月二十三,還是臘月二十九?都別爭了!農曆六月過小年
    過年的「年」到底是什麼意思?「年」其實寫作「秊」,《說文解字》裡說:「秊,谷熟也。」《春秋》記載,「(魯宣公十六年)冬,大有年。」在中國古代,五穀大熟為大有年,大有年即大豐收之年,因為農作物一般是每歲一熟,所以「秊」就是地球圍繞太陽公轉一周的時間,春、夏、秋、冬四季為一年,四季循環一周即一個回歸年,365天5小時48分46秒。
  • 利用線差以及「大年小年」進行報考,準確快速找到你的理想大學
    還是有規律可循的。用「大年小年」報考當近幾年的「」線差「」較大的年份,我們稱為大年,比較小的年份我們稱為小年。像清華和北大這樣的大學,幾乎沒有大小年之分,每年的線差幾乎相差不大。但是有的學校就會波動較大,利用波動就可以指導我們的報考。
  • 小年過後是大年!臘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五的年俗知識點,老師家長講給...
    來源:「人民日報」微博臘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五的年俗知識點,講給孩子聽!小年,代表著年節準備正式開始,從這一天起,家家戶戶開始忙起來,採買年貨、打掃房屋,準備切換過年模式。人民日報整理了臘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五的年俗知識點,一起來看看,感受一下傳統的年味吧!由於我國歷史悠久,地大物博,各地區的年俗也有一定差異。你們那裡的年俗有哪些不同?歡迎在留言區交流分享!
  • 2020年小年是哪一天?描寫小年的優美句子祝福語大全
    今天是2020年1月17日,星期五,農曆小年。今日小年意味著人們開始準備年貨,準備乾乾淨淨過個好年,表示新年要有新氣象,表達了漢族勞動人民一種辭舊迎新、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那麼,描寫小年的優美句子、溫馨祝福語有哪些呢?整理70句關於小年節日的句子和祝福語,祝大家小年快樂!1、樓臺亭閣換新顏,白牆青磚碧瓦亮。
  • 「小年」小年文化習俗,過了小年就是過新年了
    像北方,在南宋以前都是政治中心,受官氣影響較重,因此小年多為臘月二十三;相反,南方遠離政治中心,小年便為臘月二十四;而鄱陽湖等沿湖的居民,則保留了船家的傳統,小年定在臘月二十五,「無論是哪天過小年,人們辭舊迎新的願望卻是一致的」。)(四川和貴州等部分地區臘月三十為小年,正月十五為大年),在山東部分地區小年為臘月二十二。小年被視為過年的開端。
  • 「春節過大年」是Spring Festival,那「過小年」用英語怎麼說?
    不過,在過大年之前,我們一般都會提前一星期過小年。大家都知道,「春節過大年」是Spring Festival,那「過小年」用英語怎麼說?1)「過小年」用英語怎麼說?「過小年」其實很簡單,你首先想到的是啥,那它就是啥。
  • 考研大小年是什麼?今年是什麼年?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高考有【大小年】之說。那你知道嗎?考研跟高考一樣,也有【大小年】之分。哦~聽起來很神秘的樣子,可是還是沒明白學姐說的是什麼!別著急,聽學姐慢慢跟你說。所謂的考研【大小年】指的是當年考試難度的大小和錄取人數的多少。如果考試難度大、錄取人數少我們就稱之為大年,反之則稱之為小年。另外,還有一個院校【大小年】的說法。每所高校每年即使是同一個專業,錄取分數線也會高低不同。
  • 南方和北方的小年差一天的原因 小年習俗差異2020小年微信文案
    小年是臘月二十三還是二十四?每年這時候,南方和北方的小夥伴就要關於小年的時間進行一次激烈的討論——小年北小年南是哪一天?中國地廣物博,不同地方都有自己獨特的傳統民俗,傳統佳節在不同地區也略有區別,一起來看看南北方小年差一天的原因、小年的由來,以及小年微信朋友圈的文案吧!
  • 小年是哪一天?農曆小年是什麼意思?
    小年是哪一天?農曆小年是什麼意思?今天翻過檯曆,看見角標上掛著小年,愣了一下,長這麼大很少關注過小年,隨手翻過一頁,角標上還是掛著小年,前後翻了翻,發現今天的小年下注了北,明天的小年下注了南,腦補了一下,原來小年的時間南北不一樣,相信不少人和小編一樣有疑問,小年是哪一天呢?為什麼南北小年的時間不一樣?農曆裡的小年是什麼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