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說2021年考研,趕上了最好的「小年」?

2020-08-25 中國教育在線西北站

考研的同學不管是哪一屆的考生,

可能都會覺得「今年是史上最難的一年」。

雖說每一年的考研都堪稱慘烈,

但是20考研還是牢牢佔據了C位。

有人說,21考研真的是趕上「大年」了!

真的嗎?

今天跟著小手掌一起看一下吧~

01、什麼是考研「大小年」?

我們先來搞懂「大年」、「小年」究竟是什麼意思:

大年:指某學校或專業在某年內特別火,報考人數特別多,分數線也就水漲船高了,這年就是它的「大年」;

小年:與「大年」相反,由於報考人數少,分數線降低

另外,也一個院校「大小年」的說法。

就是說,每所高校每年即使是同一個專業,錄取分數線也會高低不同。

02、考研「大小年」是否真的存在?

一般來說,「大年」、「小年」是相隔一年或兩年交替出現的。是否真的存在呢?

從試卷難度上看:

公共課:

相對來說題目難度一直比較穩定,特別是政治和英語的考試難度,每年變化都不大,最能區分大小年的是數學。

在2017年之前考研數學的難度都不算大,平均三四年會有一年的考研數學難度相對提高。一般來說,偶數年的考研難度會增加,奇數年的考研數學會稍微簡單些。從近幾年考研數學的平均分也能看出一二。

專業課:

大多是由學校自主命題,所以在題目難度的調整上也就擁有更多的自主權和靈活性。

比如,當題目相對比較容易,考生得高分自然也不難,這就會導致錄取線也高居不下。

另一方面,對於降分來說,有時候只是表象。如果是評分標準更嚴格或者題目難度增大導致降分,意味著考生要學的更深才能成功上岸。

這些變化反映到數字上,就能觀察出大小年的「規律」了,所以,迷信大小年是沒用的,還是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建議大家在選擇院校的時候,一定要多參考幾年的錄取分數線和報錄比情況,並且將分數線變化和真題難度變化進行一下對比。

03、大小年,能決定考研結果嗎?

分數線是我們評判大小年的主要依據,我們大家在說考研的時候,也總是會說「考高分」。

實際上,決定我們上岸的是分數線的高低嗎?

是,也不是。

考研和高考一樣,分數決定排名,但是真正的競爭不在於分數,而是排名。

院校在制定複試線的時候,依據的並不是我們要多少分以上的學生,而是我們要前多少名的學生,最後一名的成績就是複試分數線。

比如:

400分,聽起來就是高分,但是如果你的競爭對手都考420分,那400分還高嗎?

350分,聽起來不算極高,可如果你的競爭對手都只能考300分呢?

04、21考研是「大年」還是「小年」?

先上結論,21考研是小年。

首先,今年研究生招生擴招至111.4萬。

另外,按照上面考研數學奇偶年的分析。2021年是奇數年,難度會稍微降低。

綜上所述,2021年應是考研小年。

但是,別高興得太早!雖然剛說2021應是「小年」,但這並不意味著上岸容易哦!

考研人數逐年攀升已是常態。特別是今年,疫情和經濟下行的影響下,即便是擴招,也不能解決大多數的就業問題。

往屆生以及二戰考生,甚至包括因疫情導致失業、降薪等影響部分在職人員會繼續選擇考研。

所以,大家不要迷信地覺得今年該到考研小年了,題目會容易些,複習時可以稍微省省力……

小手掌還是建議大家把2019的難度當做自己的考研標準,考數學的可以借鑑2018年,以這個難度為基本標準,再往上進行自我提升!

最後,甭管大小年,別過多的去想它,給自己徒增心理壓力。再難的題也有人會做,再簡單的題目也有人會做錯。

雖然同學們都有趨利避害之心,但我們可控的因素只有自己,比如自己的學習狀態、學習進度、學習效率等等。

只有自己複習好,才是王道。

如果你現在還沒有目標,沒有重點,那更要抓緊時間了!

相關焦點

  • 為何說21年考研,趕上了最好的「小年」?
    雖說每一年的考研都堪稱慘烈, 但是20考研還是牢牢佔據了C位。 有人說,21考研真的是趕上「大年」了! 在2017年之前考研數學的難度都不算大,平均三四年會有一年的考研數學難度相對提高。一般來說,偶數年的考研難度會增加,奇數年的考研數學會稍微簡單些。從近幾年考研數學的平均分也能看出一二。
  • 為何說21年考研,趕上了最好的「小年」?
    有人說,21考研真的是趕上「大年」了!  03  大小年,能決定考研結果嗎?  分數線是我們評判大小年的主要依據,我們大家在說考研的時候,也總是會說「考高分」。  實際上,決定我們上岸的是分數線的高低嗎?
  • 21考研人請注意!你可能趕上了最好的「小年」
    據說今年是最好的「小年」?讓小班長帶你一探究竟~~1、什麼是考研「大小年」?另外,也一個院校「大小年」的說法。就是說,每所高校每年即使是同一個專業,錄取分數線也會高低不同。要說大小年,首先就要看看國家線,畢竟國家線是各校的「最低線」,若國家線上漲,自然影響各個學校學院的複試線。
  • 21年考研,大年or小年?
    有人說,21考研真的是趕上「大年」了!在2017年之前考研數學的難度都不算大,平均三四年會有一年的考研數學難度相對提高。一般來說,偶數年的考研難度會增加,奇數年的考研數學會稍微簡單些。從近幾年考研數學的平均分也能看出一二。
  • 21考研人,經歷了2020的「難」題後,終於趕上了「小年」
    不管是哪一屆的考生,都會覺得自己是史上最難考研年,其實說到底還是考研競爭更加激烈了。尤其是在2020年,經歷了疫情過後,大家都預測國家線會降,結果卻是升了不少,再加上研究生擴招,使得20考研的同學們更是難上加難。現在正值暑假,21考研也進入黃金備考期,除了複習以外,21考研人最關心的問題就是今年考研會不會難出新高度?
  • 考研真的分「大小年」?21屆考研將是大年還是小年?
    大小年之說大小年是什麼?2021年考研是大年還是小年?每年,國家線都在變動,每個院校的初試線也不同,而往往這種變化都是有規律可尋的。我們稱之為「大小年」。院校大小年也會受到考試難度的影響。雖然英語每年都有同學出來喊難,但根據專業老師評測,近幾年的英語難度並無太大差別。政治更是相對平穩。當然,大年小年也不能僅僅只看錄取分數,畢竟錄取分數也會受到客觀環境的影響。例如,今年山大法碩複試分數線為330分,這並不是因為山大「小年」,而是受疫情影響,山大取消了今年的調劑。
  • 獨家分析 | 2021年西財會是大年還是小年?
    經常會有同學在群裡討論考研大小年,如果碰到大年考取難度就會更大一些,碰到小年考取就會相對容易一點;還有就是數學如果是碰到大年就會很難,如果是小年可能會簡單。那麼,到底什麼是大小年?就西財而言,2021是大年還是小年?
  • 最強考研「小年」已經到來,你是否抓的住
    考研中的「大年」、「小年」究竟是什麼意思:大年:指某學校或專業在某年內特別火,報考人數特別多,分數線也就水漲船高了,這年就是「大年」;小年:與「大年」相反,由於報考人數少,分數線降低。另外,也一個院校「大小年」的說法。就是說,每所高校每年即使是同一個專業,錄取分數線也會高低不同。考研「大小年」是否真的存在?
  • 「我落榜了,因為考研大小年。」
    雖說每一年的考研都堪稱慘烈,但是20考研還是牢牢佔據了C位。有人說,20考研真的是趕上「大年」了!在2017年之前考研數學的難度都不算大,平均三四年會有一年的考研數學難度相對提高。一般來說,偶數年的考研難度會增加,奇數年的考研數學會稍微簡單些。從近幾年考研數學的平均分也能看出一二。
  • 考研真的有大小年之分嗎?21考研是什麼年?
    大小年、奇偶年等說法  但是很多人還不太了解這到底意味著什麼  據說今年是最好的「小年」 讓小助手帶你一探究竟~~1、什麼是考研「大小年」?大年指某學校或專業在某年內特別火,報考人數特別多,分數線也就水漲船高了,這年就是「大年」; 小年與「大年」相反,由於報考人數少,分數線降低。另外,也有一個院校「大小年」的說法。就是說,每所高校每年即使是同一個專業,錄取分數線也會高低不同。 2、考研「大小年」是否真的存在?
  • 考研大小年是什麼?今年是什麼年?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高考有【大小年】之說。那你知道嗎?考研跟高考一樣,也有【大小年】之分。哦~聽起來很神秘的樣子,可是還是沒明白學姐說的是什麼!別著急,聽學姐慢慢跟你說。所謂「大年」就是指某學校或專業在某年內特別火,報考人數特別多,分數線也就水漲船高了,這年就是它的「大年」。而「小年」正好相反,由於報考人數少,分數線降低。一般來說,「大年」、「小年」是相隔一年或兩年交替出現的。那21屆到底是「大年」還是「小年」呢?2021是「大年」還是「小年」?
  • 21考研是「大小年」中的「小年」?考研難度將增加?
    :而考試難度小、報考人數少的年份考研一年容易一年難,一般來說是奇數年容易,偶數年難。考研大小年是命題專家根據往年的考生考試情況,進而做出的靈活變動。當某個學校上一年的題目出得比較難,下一年報考人數可能就會受到影響,學校考慮到之前出題的問題,根據報考人數來適當降低考試的難度或者在批卷時給適當放水,讓更多人能夠過線。2.考研「大小年」存在嗎?
  • 考研今年是最難一年?是真的嗎?
    考研圈「大小年」的說法流傳已久,有人說20年考研真的是趕上「大年」了,這個「大年」又是什麼意思呢?考研的同學不管是哪一屆的考生,可能都會覺得「今年是史上最難的一年」。那麼大小年是真的存在嗎?21考研會是「大年」還是「小年」呢?
  • 考研的「大小年」和考研數學「奇偶年」,今年是什麼年?
    每所高校每年即使是同一個專業,錄取分數線也會高低不同,考研人把這種現象稱之為「大小年」,所謂「大年」就是指某學校或專業在某年內特別火,報考人數特別多,分數線也就水漲船高了,這年就是它的「大年」。而「小年」正好相反,由於報考人數少,分數線降低。一般來說,「大年」、「小年」是相隔一年或兩年交替出現的。
  • 合肥小年節日習俗一覽 南北方小年為何存在時間差異?
    小年並非專指一個節日,由於各地風俗,被稱為小年的節日也不盡相同。小年在各地有不同的概念和日期,北方地區是臘月二十三,南方地區是臘月二十四,江浙滬地區把「臘月廿四」和「除夕前一夜」都稱為小年,南京地區稱正月十五的元宵節為小年。合肥地區皖中,與江南過小年的時間不同,遵從淮河以北的習慣,小年是臘月二十三。
  • 為何南方和北方的小年不是同一天?俗語「官三民四船五」啥意思?
    小年是臘月二十三還是二十四?為什麼南方和北方過小年差一天?文/農夫也瘋狂「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這是婦孺皆知的一首童謠了,如今臘八節已過了,這也意味著離過年的時間更進一步了。中國人都知道,就和小寒大寒,小暑大暑一樣,過年也是有大小年之分的,在過大年之前,前面還有一個小年。其中過大年的時間在國內都是統一的,但是過小年的時間卻並不是同一天。在南方普遍都是在臘月二十四日,而在北方則是在臘月二十三日。有的人就疑惑了:小年到底是哪一天?臘月二十三還是二十四?為何南方和北方的小年不是同一天?小年作為一個傳統的節日,又被稱為祭灶節、灶王節。
  • 2020小年是哪一天幾月幾日?過小年的傳統習俗介紹
    民間把每個農曆的臘月二十三日稱為「過小年」,也同時稱為小年、小年節。過小年雖然不是過年但卻是在預示著新年即將到來,也是十分重要傳統節日。那麼2020小年是哪一天幾月幾日?以及過小年的傳統習俗介紹分享給大家,一起來看看。2020過小年是哪天幾月幾日?
  • 臨考才發現考研改革了?2021年考研黨注意:這些都是在做無用功!
    臨考才發現院校考研改革?2021年考研黨注意:這些都是在做無用功!有位考生諮詢小水考研更換學校的問題,由於她沒有及時了解目標院校的信息,她選擇的學校更改了考研內容,之前的複習都是在做無用功,所以在糾結要不要換一所學校考研。
  • 今天是臘月二十三小年,過了小年就是年,農村和城市過小年有什麼不同?
    今天已經是農曆臘月二十三了,今天也是我們北方地區的小年,而這天作為農村祭灶王爺的重要日子,一直以來都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日子,只不過小年到底是臘月二十三,還是臘月二十四,這個與地域文化有關,在阿冰河北老家一直都是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南方一些地區則是臘月二十四。只不過傳統意義上小年這天並不是節日,而是一種民間的習俗罷了。
  • 小年大年都是年,小年溫馨祝福句子精選,小年快樂
    小年到來恭賀新禧!2小年大年,都是過年。早拜晚拜,都要拜拜。簡訊長信,祝福就行。平安如意,缺一不利,喜樂安康,都要送上。臘月廿三,祝你小年快樂,年復一年!3小年到來,萬喜臨門:送你一件開心棉,貼心貼愛貼關愛,送你一個聚寶盆,裝金裝銀裝財神,送你一把如意傘,擋風擋雨擋困難,送你一頂順風帽,順心順意又順利,甜甜蜜蜜過小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