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建於東漢時期的普光寺再度向公眾敞開大門 重現1800年前古剎

2020-12-18 瀟湘晨報

為完善建築布局及使用功能,增加一些配套建築,仿唐建築高大宏偉。 楊佩佩 攝

中新網太原5月19日電 時隔近百年,山西太原西緝虎營15號,始建於東漢時期的普光寺再度向公眾敞開大門,重現1800年前古剎。在沉寂多年後,這座山西創建最古老的寺院經過修繕保護,延續歷史文脈。

「每次路過,都會被這座古色古香的寺廟建築所吸引,但從未了解過它的歷史。」從小生長於斯的梁志剛已年過七旬,得知普光寺對外開放的消息,專程前來參觀,重新認識這處被民眾遺忘的古建。

在沉寂多年後,這座山西創建最古老的寺院經過修繕保護,延續歷史文脈。 楊佩佩 攝

據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陽曲縣誌》記載,該寺始建於東漢建安年間(196年-220年),距今約1800年,唐初被命名為普照寺,為避武則天(武曌)諱改為普光寺。普光寺是中國歷史上中印文化交流和傳統友誼的象徵,是中國儒、佛、道三教合一的歷史見證。

太原市雙塔博物館館長冀美俊介紹,據記載,普光寺在唐宋元明清各代均有不同程度的修葺,現存主要建築為明清遺物。該寺坐北朝南,原為二進院落布局,保存有大殿、後殿及西廂房。大殿為明代時期建築,後殿、西廂房為清代建築。

這座歷史悠久的千年古剎在近百年前就不再以寺廟對外開放,被淹沒在周邊建築中,不為人知。新中國成立後,普光寺便被學校佔用,曾是西緝虎營小學教師的辦公室,後來還當過宿舍、倉庫,也曾一度用作民居,被建築圍擋、雜物堆壓,早已失去其1800年前的模樣。

開放之時,普光寺推出以「力量、信心」為主題的抗擊疫情見證物展。 楊佩佩 攝

加之年久失修,寺內建築殘損嚴重,亟待修復。2009年,普光寺列為「太原市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太原市人民政府正式啟動修繕(復)普光寺工程。經過近7年的修繕,普光寺重現往日恢宏。

該寺擴建為三進院落,在保留明清建築的同時,為完善建築布局及使用功能,增加一些配套建築,仿唐建築高大宏偉,並加入彩塑、壁畫、彩繪等。2020年初,普光寺交由太原市雙塔博物館管理。

普光寺的再度對外開放,吸引眾多同梁志剛一樣慕名前來的民眾。現年76歲的梁銘為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幾十年來,一直用鏡頭記錄歷史變革。「太原有2500餘年建城史,有很多同普光寺一樣的古建,而我就用鏡頭記錄這些古建,留住歷史遺蹟。」

時隔近百年,山西太原西緝虎營15號,始建於東漢時期的普光寺再度向公眾敞開大門。 楊佩佩 攝

近年來,太原在快速推進城市建設的同時,保護、修復大批文物古建,塑造「活著的城市記憶」。梁銘坦言,對一座城市來說,這些古建承載著極其珍貴的歷史記憶。只有將其展示,才能體現這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厚重感。

開放之時,普光寺推出以「力量、信心」為主題的抗擊疫情見證物展,展出百餘件抗「疫」一線工作人員提供的請戰書、手寫日記、馳援湖北紀念物等,記錄此次戰「疫」。民眾在參觀展覽的同時,了解這座歷史古建。

冀美俊表示,將普光寺打造成為一座集建築、雕塑、繪畫藝術為一體,致力於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民眾「身邊博物館」,以及民眾開展交流文化的城市會客廳。正因如此,普光寺以展覽為開場,重新走進公眾視野。此後,還將陸續推出一系列傳統文化展覽。

【來源:中國小康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山西東漢普光寺時隔近百年重現1800年前古剎
    【解說】時隔近百年,始建於東漢時期的普光寺再度向公眾敞開大門,重現1800年前古剎。在沉寂多年後,這座山西創建最古老的寺院經過修繕保護,延續歷史文脈。  【解說】據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陽曲縣誌》記載,該寺始建於東漢建安年間(196年-220年),距今約1800年,唐初被命名為普照寺,為避武則天(武曌)諱改為普光寺。
  • 巍然古剎普光寺
    原來,這便是剛剛修復完成、即將開放的千年古剎——普光寺。普光寺位於西緝虎營15號,緊鄰後小河小學。據清道光《陽曲縣誌》載,普光寺始建於東漢建安年間。普光寺坐北朝南,原為二進院落布局,佔地面積1200餘平方米,中軸線有大殿、後殿,兩側有廂房。大殿為明代遺構,後殿為清代建築。大殿五開間,懸山頂,琉璃脊。
  • 普光寺部分向市民開放
    5月26日,始建於東漢時期、距今1800年的省城最古老的寺院普光寺因舉辦抗擊疫情圖片實物展,向市民敞開大門,其中過殿、達摩殿、伽藍殿、鐘鼓樓等已開放,大殿、藏經樓、文殊殿和普賢殿還在收尾修繕中。普光寺位於太原市西緝虎營,此前年久失修,寺內建築殘損嚴重,亟待修復。2013年9月,太原市政府修繕(復)普光寺工程開工,工程內容包括土建安裝、彩塑、壁畫、彩繪等。據清道光《陽曲縣誌》記載,該寺始建於東漢建安年間(196年—220年),距今約1800年,唐初被命名為普照寺,為避武則天(武曌)諱改為普光寺。
  • 距今1800年山西東漢普光寺耗時7年修繕竣工
    中新社太原4月2日電 (記者 胡健)始建於東漢時期、距今1800年的山西創建最古老的寺院普光寺修繕工程已竣工驗收,該工程耗時近7年,對研究汾河流域的佛教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劉玉偉 攝普光寺位於太原市杏花嶺區督軍府舊址附近,此前普光寺一直被居民住宅所包圍,由於年久失修,寺內建築殘損嚴重,大殿地面變形,凸凹不平。後殿牆體因長期受潮,大面積鬆散剝離,出現裂縫,亟待修復。
  • 金山第二工業區公眾開放日 敞開大門向公眾開放
    與化工為鄰,聽起來並不是件美好的事,頻頻見諸報端的環境安全事故引發輿論高度關注,加劇了公眾對化工企業的疑慮。  為了加強與公眾的溝通交流,增強公眾對化學化工的認識和理解,2月26日,金山第二工業區開展公眾開放日活動,25位來自周邊區域的居民及政府機關代表被邀請走進園區和企業,零距離接觸化學和化工。
  • 邯鄲的「千年古剎」有哪些?收藏一下,春節就去這裡燒香祈福吧!
    今天一出門陽光明媚,頓時萌生了去周邊千年古剎轉轉的想法。「千年古剎」指的就是元代之前的寺廟,趁著手頭工作不忙,小編把邯鄲的千年古剎認真梳理了一遍,待春節放假,就帶家裡老人去這些地方敬香祈福!南北朝時期是中國北方佛教發展最鼎盛的時期,而邯鄲鄴城做為多個北朝國家的都城邯鄲的佛教文化得到了空前的發展,邯鄲現存的千年古剎大都是北朝時期的古蹟。邯鄲地區的千年古剎可分為古蹟現存和重修後的千年古剎兩大類。小編就按照知名度和年代梳理一番。古蹟現存的千年古剎1、媧皇宮,始建於北齊。
  • 博物館日實拍:首次亮相的「東漢」普光寺和封閉改造的太原解放路
    據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陽曲縣誌》記載,普光寺始建於東漢建安年間,距今己有1800餘年的歷史,是華北地區最古老的寺院。其後歷代節有修繕,至上世紀二、三十年代還香火旺盛,發揮著寺廟的作用。這個大殿是修繕前的普光寺僅存的大殿。大殿上的木構和精美彩繪依舊保持原樣。
  • 洛陽白馬寺真的是唐玄奘時期才有的古剎嗎?
    在洛陽城東邊約12公裡的白馬寺鎮,有一座千年古剎---白馬寺,很多朋友看過電視劇《西遊記》,在西遊記裡面有記載,唐玄奘從天竺國,帶回來的佛教佛經,安放在洛陽城東白馬寺,同時在白馬寺講解佛經。白馬寺門口有石馬兩匹,分左右在白馬寺門口,所以很多人誤以為,白馬寺就是唐朝時期才有的,白馬寺出名也是因為西遊記中唐玄奘西天取經歸來而出名。相傳東漢皇帝劉莊,在東漢永平十年(公元67年)的某天晚上,漢明帝劉莊做了一個夢,夢見一位神仙,金色的身體有光環繞,輕盈飄蕩從遠方飛來,降落在御殿前,漢明帝非常高興。
  • 千年古剎天宮寺 為何建在水鄉裡
    [原標題]千年古剎天宮寺:見證兩漢時期揚州佛教文化(圖)早在東漢初年,揚州就受到了佛教的影響,但在現存史籍中很少見到有關記載。1981年,在儀徵胥浦趙山發掘的六朝墓葬裡,出土了塑有佛像的魂瓶,這是現知有關佛教與揚州的最早的實物,它彌補了史籍的不足。而近年來發現的始建於東漢永平年間的千年古剎——寶應縣射陽湖鎮天宮寺,如同一扇歷史之窗,不僅透射和見證了兩漢時期的揚州佛教文化,還洞見著兩千年前揚州經濟文化發展的軌跡。
  • 揭開珠寶鑑定神秘面紗,國家珠寶檢驗中心首次向公眾敞開大門
    作為四川省「質量月」活動的重頭戲,國家珠寶檢驗中心是全省「質量開放日」活動的主陣地之一,這也是該中心首次向社會公眾敞開大門。來自成都多家大型商場、珠寶企業相關負責人以及高等院校、新聞媒體和消費者代表等共計50餘人,共同走進這家被稱為「最具含金量」的技術機構,揭開珠寶鑑定的神秘面紗。
  • 德媒:德國仍向華為敞開大門
    「德國仍向華為敞開大門」,德國《經濟周刊》25日報導稱,德國政府正在醞釀中的「信息安全法2.0」草案沒有排除華為。這份長達92頁的草案規定,華為、愛立信和諾基亞等電信設備製造商必須發布保證書,確保其技術不會給網絡攻擊者留下任何後門。此外,這些供應商還將接受「政治信任度檢查」。
  • 中國科學院90餘個研究所14、15日向公眾敞開大門
    15日,2011年全國科技活動周拉開帷幕,中國科學院第七屆公眾科學日活動同時舉行——中國科學院分布在全國20多個省、直轄市、自治區的90餘個研究所在今明兩天對公眾敞開大門。    在數學和系統科學研究院,科學家撩起了數學的神秘面紗。林群院士給大家講解了微積分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石鐘慈院士向大家介紹了中國計算數學的發展。應用數學的成果則更加直觀。
  • 國字號大門仍向他敞開 亞運會自我救贖?
    眼看著禁賽處罰即將解除,張修維也出現在了公眾的視野之中。據媒體報導,張修維在昨晚出現在重慶萬州酒店,那裡是U23國足入駐休息的地點。這一信號表明,國字號球隊的大門,依舊對這位年輕人敞開。8月份的亞運會,或許是他實現自我救贖的好機會?去年聯賽中期,張修維因為「醉駕」被警方拘留,醉駕事件發生後,外界又爆出張修維涉嫌年齡造假的消息。
  • 敞開的大門也是城市的胸懷
    近日,杭州街頭的不少便利店、快餐店都貼出了一張服務單,向環衛工、外賣小哥等戶外工作者敞開大門。這些店鋪,或提供開水、歇腳點,或提供飯菜打折、免費熱飯等服務。這個愛心舉動成為寒冬裡的一股暖流,網友們評論:「人不在杭州,心卻為這份溫暖感動。」寒冬裡的一杯熱水,風雨裡的一處歇腳點,雖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卻著實暖在了環衛工、外賣小哥等戶外工作者的心頭。
  • 巴黎一藝術博物館向裸體主義者敞開大門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5月7日以《巴黎博物館向裸體主義者敞開大門》為題對此進行了報導。現編譯如下:資料圖法國巴黎東京宮藝術博物館5月5日舉辦了一次裸體參展活動,允許參展者裸體參觀。參展者將衣服寄存在衣帽間後,可以裸體在館內盡情欣賞雕塑作品和畫作。為了避免意外遭遇,此次裸體參展活動安排在東京宮藝術博物館正式開門進行。
  • 古剎華峰寺
    羊城晚報訊 3日上午,千年嶺南古剎———華峰寺大雄寶殿奠基動工儀式在蘿崗區永和街道禾豐村華峰山華峰寺原址舉行。華峰寺復建佔地總面積17356平方米,將力爭建成廣東乃至華南地區最好的寺廟。華峰寺始建於唐中宗神龍元年,至今已有1300年歷史。
  • 澳大利亞主動向中國人敞開大門,美國卻被拒之門外
    澳大利亞向中國敞開大門,美國遭到拒絕本月12日海外網消息,澳大利亞在新冠疫情的衝擊下經濟方面已經出現了十分嚴重的損失,而對於澳大利亞來講,旅遊業稱得上是澳大利亞重要支柱產業之一,面對十分不樂觀的經濟狀況,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此前為了重振旅遊業也做出了表態,表示澳大利亞已經敞開大門,歡迎中國遊客前往。
  • 南京民國公館區老建築群向社會敞開「神秘大門」
    南京民國公館區老建築群向社會敞開「神秘大門」 2014-12-23 18:13:24、政要、各國大使的花園洋房到擁擠了300多戶人家的居民大雜院,再從「神秘」的「高檔酒店」到向社會開放的歷史風貌街區……23日,記者來到南京頤和路的頤和公館歷史文化街區,採訪了酒店負責人和南京著名學者、片區文化顧問薛冰,一探這處剛剛獲得2014年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亞太地區文化遺產保護獎」、經歷了百年風雨的民國「公館區」。
  • 繼續敞開大門搞建設
    原標題:繼續敞開大門搞建設 「我們將繼續敞開大門搞建設。」面對當前多變的世界經濟形勢和揮之不去的貿易霸權主義威脅,習近平總書記在剛剛結束的金磚國家工商論壇上給出了擲地有聲的答案。不懼眾流,方為江海。中國發展離不開世界的開放,世界發展需要開放的中國,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
  • 法國駐滬總領事官邸首次敞開大門迎接詩歌
    此次活動是疫情以來,上海首個中法合作的面對面文化交流活動,也是法國駐滬總領事官邸巴賽別墅首次敞開大門向民眾開放。法國駐滬總領事官邸巴賽別墅首次向民眾開放。 張亨偉 攝詩人高明現任法國駐華大使館文化、教育與科學事務公使銜參贊,其作品《鳥姑娘的飛翔》於2020年獲得「克思·雅各布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