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的P2P平臺都在忙著轉型成助貸模式,那麼到底什麼叫「助貸」?

2020-12-20 中國質量萬裡行

很多人說因為監管的問題,P2P落下了帷幕,大批量的平臺將往助貸模式發展,那麼說爛了的助貸模式到底是個什麼鬼?

我們知道傳統的P2P分為借款人和投資人,雙方彼此都沒有見過面,依靠網際網路的宣傳和雙方對平臺的信任,完成了兩個完全不認識人之間的借款過程。

那麼助貸模式是啥呢?

其實很好理解,P2P模式其實就是匯聚星星之火,他們的投資人可以看成是散戶,那麼助貸模式就可以看成是抱上了大腿,網貸機構的融資渠道不再受限於個人,而是依靠大機構的資金來源。比方銀行、信託。

之前P2P雷潮爆發,導致個人破產、跑路、被騙的例子太多,相對來說,持牌機構的抗風險能力就遠遠要比個人強得多。

很多人沒看懂,大批硬實力不夠、沒有持牌的網貸機構被叫停後該如何存活?未來網貸行業是否會「消亡」?

這裡其實大家搞錯了一個概念,監管只會打沒有「資質和實力」的網貸,真正意義上持有「網絡小貸牌照」的機構依然存在。所以只能說:P2P行業的市場會縮水,淘汰了大批量小公司。但是借貸行業其實並不受影響,因為大批量沒有「過關」會成為導流機構。

你可以這麼理解,它們自己已經沒有放款權限。但不妨礙它們依然可以成為那些資方的獲客渠道,風控以及貸後管理等等。(不過信審好像不會外包授權)

總之除了融資端的對象產生了變化之外,整體運作模式並無太大差別。雙方各司其職,優勢互補。其實這樣做最大的好處就是我們未來不會再看到那麼多跑路新聞了!當然,出於平臺的經營風險與聲譽考慮,那些消費金融和助貸機構目前都還在市場磨合期,未來怎樣,還得觀望。

特別申明:未與作者取得聯繫,如有侵權,請原作者速與我們聯繫,我們將第一時間刪稿並給予酬勞!

相關焦點

  • 助貸是P2P突圍的正確方向嗎?
    在一片風聲鶴唳之下,即使背景深厚、資金充實的頭部平臺亦不免草木皆兵。就是這個「人心唯危」當口,助貸業務仿佛那方流淌著奶與蜜的迦南美地,張開懷抱吸引這些在西奈荒野惶惶不可終日的遊子。表面看來,P2P轉型助貸既可充分利用機構自身前期發展的業務基礎,又符合監管指出的轉型方向,還契合服務實體經濟、助力普惠金融的政治氣候。
  • 上海醞釀「三降」從嚴舉措 P2P平臺急尋轉型助貸新方案
    麥子金服一名人士透露,目前平臺主要做好兩件善後工作,一是以協議轉讓方式按原始充值本金統一受讓出借人的債權,二是加快對逃廢債借款人群體進行批量訴訟進度,爭取儘早催收回款兌付給出借人。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多方了解到,除了落實P2P業務相關後續工作,目前上海多數P2P平臺還在急切尋找業務轉型方向,包括轉型助貸機構、金融科技輸出公司以及申請網際網路小貸牌照等,都在他們考量範疇內。
  • P2P遭遇「致命一擊」:助貸已成過去式,消費金融拿牌難
    對此,北京市網絡法學研究會副秘書長車寧對投中網坦言:「即使監管不直接把助貸作為轉型路徑的一種予以剔除,單從轉型的操作方式和如何衡量結果來說,轉型助貸都是非常艱難的。甚至可以說,即使能「成功」轉型助貸也未必是一個終極的結果。」
  • 9年老平臺「你我貸」宣布告別p2p 母公司嘉銀金科轉型為金融科技...
    9年老平臺「你我貸」宣布告別p2p 母公司嘉銀金科轉型為金融科技公司 每日經濟新聞 2020-11-13 16:
  • 拍拍貸:已完成存量業務清零和退出 轉型助貸平臺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拍拍貸:已完成存量業務清零和退出,轉型助貸平臺作者:謝水旺 近日,拍拍貸在官網發布公告稱,自互金整治工作開展以來,拍拍貸積極響應和配合監管「三降」要求,截止到2020年9月,拍拍貸在監管指導下,基於保護出借人和借款人雙方利益的原則
  • 拍拍貸宣布完成網貸業務清零和退出:已經成功向助貸平臺轉型
    來源:澎湃新聞拍拍貸宣布完成網貸業務清零和退出:已經成功向助貸平臺轉型澎湃新聞記者 葉映荷原網貸平臺,現轉型更名為信也科技(NYSE:FINV)的拍拍貸成功清退網貸業務,成為首家完成清退的上市網貸機構。
  • 深度解讀P2P轉型小貸:你投的平臺能「活」到第幾集?
    二、轉型,有些平臺直接「輸」在起跑線 之前,山東、湖南、河南、重慶地區已經對P2P進行全部的「清退」,可以說是「團滅」。這些地域的P2P平臺已經完全不存在,那麼還能轉型小貸公司嗎? 答案是不能!
  • 「助貸機構」是啥意思?今天正經科普下
    而聯合放貸就有點複雜了,就是由助貸方(中介)和資金方(放貸機構)一起出錢,收入和風險呢,按雙方的出資比例以及其他約定來獲取和承擔。 今年以來,一些網貸的頭部平臺,都宣布將大力發展助貸業務;還有很多金融科技公司,也都開始相繼發力助貸業務。 看來這個助貸業務,是真的火啊。
  • 薩摩耶金服等全面放棄信用卡代償,轉型助貸會是好生意嗎?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文|消金界一位接近省唄的人士近期向消金界透露,薩摩耶金服旗下借款平臺省唄,已全面退出信用卡餘額代償業務。「餘額代償已經轉型給銀行做助貸業務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些銀行助貸、信用報告檢測、保險類產品等業務。事實上,不單是省唄,包括維信金科、小贏科技在內的一眾曾經輝煌過的玩家,都開始紛紛褪去「信用卡餘額代償」的烙印。以維信金科舉例,截至2019年末,信用卡代償無論是交易筆數還是資金量,和2018年同期相比,下降幅度都很明顯。
  • 3大P2P2020年業績堪憂,助貸轉型路坎坷,結局將是天堂還是地獄?
    P2P三巨頭2020年業績堪憂,轉型助貸之路坎坷,結局將是天堂還是地獄?時至今日,仍在正常運營的平臺已經寥寥無幾,部分頭部平臺仍在堅持轉型助貸模式。其中,三家在美股上市的P2P龍頭企業,宜人金科(宜人貸)、小贏科技及玖富作為轉型助貸模式的排頭兵,它們的發展情況或許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P2P行業的發展現狀。
  • 信保新規解讀:「助貸+保險」模式,未來如何展業?
    畢竟,這幾年隨著網際網路貸款的發展,助貸業務也隨之進入了爆發期。然而,助貸業務違規搭售保險,強制借款人購買保險的事件屢見不鮮。那麼,監管辦法的出臺是否限制了助貸+保險的模式,未來應該怎麼做?
  • 一文讀懂助貸:哪種資產最受資金方青睞,增信模式有何隱患?
    眾多金融機構在助貸業務標準版本上,根據自身情況拆解重構、優化組合、創新再造,迭代出的子模式層出不窮。 助貸業務模式的子類有哪些?主要玩家的類別和規模?何種資產受到資金方青睞?增信模式如何助推助貸?增信模式的風險和隱患?助貸未來前景幾何? 下文將圍繞以上問題,從實際操作角度給予拆解剖析。
  • 這家公司年賺18億,八成靠助貸
    監管趨嚴,洗牌急劇,合規當先,互金企業的助貸時代正式來臨。P2P爆雷潮不斷,在網際網路金融業務備受打擊的今天,以助貸業務為主要收入來源的360金融卻在三年不到的時間內實現上市,業績屢屢走高。4月26日,360金融發布了2018年年報,也是其上市以來的第一份年報。
  • 財華洞察|P2P消亡史:從P2P到消費貸,網貸逃不出的割韭菜怪圈
    2.消費貸:它們都老了吧,它們在哪裡呀作為行業裡的元老級玩家,人人貸見證了P2P從興起到全盛再到黃葉滿地。2006年,P2P網貸起步,一直到2015年的十年間,監管層對其意見都是包容與支持。因而,進入今年之後,P2P平臺數量急劇下降,並在11月宣告正式清零。短短三年間,國內P2P平臺數量便從最鼎盛的5000+降至零。當年的5000多家P2P平臺,除了人人貸現在在忙著追回款,現在都去了哪裡呢?
  • 陳文:15.4%的民間借貸利率上限對於小貸、銀行、助貸的衝擊
    事實上,如果沒有這樣的潛規則,部分民間借貸會借和銀行合作開發助貸模式繼續收取高息,那麼銀行部門可能成為民間借貸的保護傘,在打破最高法民間借貸司法保護利率上限的同時,還會加劇民間金融向正規金融的風險傳遞。事實上,當前持牌金融機構的利率下行是必然趨勢。
  • 與電商分期平臺的助貸合作被光大信託叫停,資方變謹慎了
    事實上,消金界了解到,近期已有多家資方收緊了與中小型助貸平臺的合作。多次轉型之後的桔子分期,目前以「場景導購+品牌入駐+爆款特賣+全場免息」的分期購物運營模式,為23-50歲的年輕用戶,尤其是女性用戶,提供3C數碼、手錶、輕奢箱包等消費性商品或線下場景的分期消費服務。
  • 普通P2P的小貸轉型之路:你們像夏天,而我像秋天
    關注P2P的讀者一定知道,在消費金融發力的2016至2018年,與消費金融配套的P2P似乎成了各行各業的香餑餑,不管是大型的金控平臺,亦或實力雄厚的銀行系,還是躍躍欲試的民間資本,甚至表面與金融毫不相關的製造業、房地產業,以各種方式都要來摻和一把。
  • 眾象銀行直貸:助貸市場規範是大勢所趨,群雄逐鹿下誰能突圍?
    隨著助貸機構不斷更新、場景不斷深挖、監管政策不斷完善、法律法規不斷成熟,助貸市場格局也在發生微妙的變化,合規化和品牌化成助貸行業發展新趨勢。近年來,助貸市場隨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不斷擴大,一方面助貸企業數量與日俱增,但另一方面助貸企業良莠不齊的現象開始出現,甚至一些平臺涉及違法事件,裸貸、套路貸頻發,一時間公眾對整個助貸市場的質疑和批評聲甚囂塵上。
  • 獨家| 網商銀行試點助貸業務,背後隱藏兩大市場新趨勢
    目前助貸市場,一般銀行和助貸機構的分潤模式合作,雙方會設置一個閾值,簡單來說——助貸平臺資產不良率會設置一個數值,如果不良率控制在數值以內,壞帳由銀行方自己承擔,超過該數值,助貸方會向銀行補償超過部分的壞帳本金。  不過,目前網商銀行和第三方銀行的助貸合作並不會設置閾值。「網商依舊是話語權比較強的一方。」一位合作銀行人士坦言,畢竟流量以及風控服務依舊來自網商銀行端。
  • 小貸新規約束宜人貸
    因此,宜信將P2P相關的板塊都納入宜人貸體系,並由宜人貸這家上市主體進行衝刺備案。但實際上,宜人貸原定於2019年下半年開始啟動試點的P2P備案工作已經是遙遙無期了。銀保監會首席律師劉福壽在《財經》雜誌2021年會上宣布,全國此前運營的所有的P2P平臺已經在11月中旬完全清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