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遊戲機解禁 本土企業布局搶蛋糕
竇濤玩遊戲機玩了十幾年,一共有過5部遊戲機,玩過上百個遊戲,合計花費超過1萬塊。竇濤說,這些主機和遊戲都是從地下黑市買來的,他身邊像他這樣的朋友有許多。
2014年,長達13年的遊戲機禁售規定在上海自貿區解禁,竇濤這樣的資深玩家是否會投身於正版遊戲市場?
面對水貨橫行的中國市場,微軟、索尼、任天堂這三大外資巨頭反應不一。華為、阿里、聯想等中國本土企業也在想方設法布局遊戲機市場,但是主機遊戲開發難度巨大,遊戲用戶免費習慣難改,搶佔市場任重道遠。
全球最大水貨市場面臨轉變
時隔13年後,遊戲機解禁。看到這個消息,遊戲機玩家竇濤發了一條微博說:「今天終於能正大光明地玩遊戲了,希望以後的孩子能同樣在家用機上感受到《最終幻想》、《實況足球》(pes)系列、《俠盜飛車》(GTA)系列等等良心遊戲,而不是各種圈錢的網遊」。
2000年,以避免對青少年精神層面健康發展造成消極影響為由,文化部等7部門發布了一個紅頭文件《關於開展電子遊戲經營場所專項治理的意見》,文件規定:自本意見發布之日起,面向國內的電子遊戲設備及其零、附件生產、銷售即行停止。任何企業、個人不得再從事面向國內的電子遊戲設備及其零、附件的生產、銷售活動。
遊戲機禁令發出後,中國的遊戲機市場從此轉入地下,在13年裡培育出一個全球最大的地下遊戲機市場,水貨遊戲機銷售在很多渠道泛濫。
2014年1月6日,國務院發布通知,調整上海自貿區內相關行政法規。其中明確規定,允許外資企業從事遊戲遊藝設備的生產和銷售,通過文化主管部門內容審查的遊戲遊藝設備可面向國內市場銷售。這一紙通知被認為撤銷了2000年頒發的遊戲機禁令。
「遊戲機解禁」的消息甫一傳出,很多人才第一次知道,「原來遊戲機是被禁止的!」
王成賣水貨遊戲機已經六七年,他說,頭幾年在中關村電子城開店,一直都正常賣貨,上面來檢查只是查是不是假貨,質量合不合格,幾乎不會查水貨這事兒。後來,生意越做越大,他轉到線上開店面向全國市場。「淘寶上一共有四五十家遊戲機賣家,都是實力比較強的。加起來統計,掌機加臺式機,估計一個月能出幾萬臺」。王成說。
中國的遊戲機需求有多大?王成舉了個例子:「前年,電視劇《後廚》熱播,劇裏海清有一部遊戲機經常拿在手上玩。這個電視劇演完後,連續兩三個月,我店裡的遊戲機銷量都翻番。很多人電話打過來開口就問,『你們賣的是海清在後廚裡玩的那個機器嗎?』」
有數據顯示,中國整個遊戲市場僅次於美國和日本位居世界第三,2013年的銷售額比上一年增長了40%,其中,PC遊戲市場佔據了其中的2/3,手遊與頁遊的人氣也非常高,唯獨在禁令之下的遊戲機市場份額被忽略不計。
實際上,地下掌機和電視遊戲機市場非常巨大。中研普華行業研究機構發布的《2013-2017年中國遊戲機行業投資風險預測及未來前景分析報告》顯示,2012年,中國掌機和電視遊戲硬體市場的銷售收入實際上已經達到5億美元左右,出貨量在400萬臺左右。
曾有IDC分析師認為,中國未來幾年內將成為最有吸引力的潛在市場,一旦禁令全面解除,中國有望成為全球遊戲機的最大市場。
國際巨頭正版入華有「三座大山」
對於遊戲機解禁,嗅覺最靈敏反應最快的是微軟。
2013年9月24日,百視通宣布與微軟擬共同投資7900萬美元(約4.83億人民幣),在上海自貿區成立合資公司——百家合,雙方分別佔51%和49%股權。據了解,該合資公司的主要業務是生產、銷售遊戲機等終端設備以及相關的遊戲、娛樂軟體等,新公司推出的產品初定名為「Bestpad」。不少人猜測「Bestpad」就是微軟XBOX的翻版。
遊戲機解禁後,百視通總裁陶鳴成表示,百視通和微軟的合作,會抓住這個時間窗口,儘快把好的解決方案拿出來。陶鳴成還說,與微軟合作後,會考慮投資一些國內公司開發出更多適合中國用戶的遊戲。
相比微軟,另兩家遊戲機巨頭的反應卻相對謹慎。
新京報記者聯繫索尼相關負責人,索尼方面稱,目前還沒有任何消息可以透露。據路透社報導,任天堂日本總部的相關負責人也表示,現在並沒有進軍中國市場的計劃。
事實上,雖然以自貿區為突破口,中國遊戲機市場正在放開,但是面對13年一直在地下畸形發展的中國市場,外資巨頭正版入華是否會「水土不服」還很難說。
有分析認為,微軟、索尼、任天堂要進來,至少要面臨「三座大山」。
首先是蔓延的水貨市場。「遊戲機禁令」實際的效果是,行貨消失,水貨市場泛濫難以治理。有報導稱,遊戲機市場鼎盛時期,索尼遊戲機在中國市場的銷量佔據了其全球銷量的四分之一以上,全是水貨。
水貨蔓延緊接著帶來的第二個後果是,解禁後遊戲機廠商在國內無法複製國外的盈利模式。
多位業內人士對新京報記者表示,微軟、索尼等遊戲機的硬體幾乎是不賺錢甚至是賠錢的,主要靠賣正版遊戲軟體掙錢。
但是中國市場已經習慣了「水貨+破解版遊戲」,讓消費者花幾百塊買正版遊戲軟體很難。
還有一個難題是國內沒有遊戲分級制度。「沒有分級,很多國外好的遊戲,不適合小孩子玩但成人玩很正常的遊戲就都進不來」。竇濤說。
缺乏分級制度,審查流程難以把握。杭州一家手遊公司內部人士對新京報記者說,「任何從國外引進的遊戲或者新遊戲都需要文化部審查,一些公司往往要等半年甚至更長的審查周期,很容易耽誤最佳上市時間,玩家們等不及了就會去找盜版軟體玩」。
國內廠商切入面臨開發難關
2000年的遊戲機禁令發出後,任天堂、索尼、微軟的行貨遊戲機同時撤出中國市場,一些國內企業則將原來的遊戲機進行改裝,打著「學習機」的名義繼續銷售,但並沒有堅持多久。國內企業基本上喪失了在遊戲機產業這一利潤豐厚領域掘金的機會。
遊戲機禁令解除後,國內企業紛紛進入這一廣闊的市場。
日前,華為在2014國際消費電子展(CES)上首度展示了旗下的微型遊戲主機TRON,目前TRON上共擁有12款遊戲作品,由遊戲公司為華為特別定製。不久前,阿里巴巴透露,傳統遊戲機製造商小霸王將與阿里旗下TVOS共同推出家庭遊戲機,其遊戲設備預計在2014年年初上市。完美世界CEO蕭泓也曾透露,除了近期收購單機遊戲網站電玩巴士外,完美也在研發主機遊戲產品。
此外,新京報記者獨家獲悉,聯想控股的聯合綠動公司曾以「家庭娛樂運動機」的名義試水遊戲機行業,但銷量不佳。如今,它已經在定製開發體感類的家庭遊戲,並希望與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合作,將產品重新包裝上市。
「很多公司都在搶客廳娛樂市場,中國在這塊是空白」,給聯合綠動做定製遊戲開發的郎冠宇對新京報記者說,「現在的家庭成員缺少互動交流,所以家庭遊戲機的定位將是親子互動,以體感為主,這是未來的發展趨勢」。
不過,中國互動媒體產業聯盟數字文化工作組組長包冉對新京報記者說,中國公司嘗試做主機類遊戲,將面臨幾大難題。第一,開發成本昂貴,一個遊戲就得四五百萬,開發周期很長,至少一兩年,上市後效果如何還很難講,所以很少公司願意做這種投入大、產出慢的項目。第二,主機遊戲的技術要求特別高,包括美工、渲染、裡面各種生態系統的設置、引擎的開發,技術難度很大。
許多遊戲玩家對中國名著《三國演義》的第一印象來源於日本遊戲。竇濤已經不記得到底是哪一年的暑假,他的小舅舅弄來一張世嘉(遊戲機公司)的三國志正版遊戲,倆人玩了很久。「這張遊戲我現在還有,偶爾會拿出來看看」,竇濤說。
竇濤說,我們這代人,小時候都是玩紅白機(日本任天堂公司開發的第三代家用遊戲主機)長大,遊戲不僅僅是打打殺殺,它也有很多好的故事。在日本,很多小學生都會玩《最終幻想》、《勇者鬥惡龍》系列。等他們長大後,成了三四十歲的大叔,都還在拿這些遊戲裡面的「梗」聊天,那是很溫馨的事情。
對中國玩家來說,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是玩著國外的遊戲長大。
這確實是開發者面臨的問題。郎冠宇說,這個行業非常需要實力強大的遊戲公司或者硬體公司來投資,帶動行業的發展。而在這個過程中,如何能開發出足夠有吸引力的好玩的遊戲考驗著國內廠商的智慧。(竇濤、王成是化名)
新京報記者 李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