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繼宗牧師:你必接受「催逼」 活出令人驚奇、好奇的生活

2020-12-11 華宣

戴繼宗牧師為戴德生牧師的後人,在中國基督教播道會恩福堂「委身與主,甘作忠僕」培靈會中分享信息。(攝影/記者鄧敏如)

「肉體上的眼睛並沒有瞎,但屬靈的眼睛瞎了,你無法感受到耶穌已對你發出一個勤為祂作工的邀請。」戴繼宗牧師在第三屆「普通話釋經講道培靈大會」透過約翰福音第9章1至7節,告訴基督徒必須看到一個「催逼」,做神的工是要與時間競賽,在搶救靈魂上有火熱的心。

主邀請你與祂同工,勤做祂的工

戴繼宗牧師說,基督徒在地上的工作是什麼?就是「讓身邊的人相信耶穌基督是神所差來的,並接受祂」,他提到約翰福音第9章第4節,「趁著白日,我們必須做那差我來者的工;黑夜將到,就沒有人能做工了」,當時耶穌對門徒是發出這樣的一個邀請:「我們一起來同心的工作」,直到今天,每個人都被邀請做「那差我們來到這世界」的工作,而耶穌更為了這個目的而來,「這是一個接力棒,」戴繼宗牧師發出挑戰的說。

「大使命不是由你去選擇做不做,而是一件是要順服的事情。」戴繼宗牧師說,你在裡面必須看到一個「催逼」,且是趁著白日必須做這工,因為黑夜將到就沒有人工作,你要與時間賽跑。他接著說,黑夜也會指向我們的生命,趁有生命氣息就要趕快做,傳給需要福音的人,仍有機會聽福音的人,所以這就是一份主所帶來的救贖,並透過搶救靈魂上有火熱的心,改變人生命的工作。

約翰福音第9章上提到,耶穌醫治了一個生來瞎眼的人,「他不只是在肉體上看不見,在屬靈層面上也看不見。」戴繼宗牧師留意到,現今很多人肉體上的眼睛都沒有問題,屬靈的眼睛卻是瞎了,他們不去做榮耀、感謝神的事情,亦把耶穌當作成道德家、宗教家及政治家來看待,也因此一直看不到、體會不到耶穌的恩典。讓瞎了的屬靈眼睛得醫治,唯一方法就是帶領這些人「相信耶穌帶來的救恩,當救贖臨到,生命就得翻轉,有明顯的不一樣。」

「為什麼有困難、痛苦」是好多人的疑問,同樣在瞎子得醫治的故事中,在旁的門徒也就著「生來是瞎眼」這問題有一番的討論,搞不清楚是當事人自己犯了罪,還是他的父母親?對於苦難的解釋,戴繼宗牧師引用約翰福音第9章第3節說,有時候是神在管教你,讓你從中得到學習,同時要在你身上顯出神的作為。「苦難裡是有使命,有安慰,具有永恆的價值,並要更加挑旺人的心。」

你們所忍受的,是神管教你們,待你們如同待兒子。焉有兒子不被父親管教的呢?–希伯來書12:7

你的生命可以不再一樣

我是從何而來,為何而來,往何而去?」這三個問題是基督徒要花心思去思考的人生問題,其中更值得關注是:「在你裡面有沒有一份使命感,你知道自己生活的目的是什麼嗎?」對於自己人生的方向感到茫然,就會停留享受上帝賜給自己有生命氣息,領受神的祝福,但缺乏為著使命惑而活的這一步。戴繼宗指出,上帝的心意是要「差遣」祂的兒女完成祂在每個人生命中的工作。

戴繼宗牧師分享到在他18歲的時候,老師在課堂上邀請大家去畫出人生規劃圖表,「30年後要成為一個在美國去中國的大使」就是戴繼宗心願。後來神安慰戴繼宗說,「我的安排與帶領並不是這樣,其實你是天國的大使,這個崗位必須要是在我的旨意中才有,是我對你發出的邀請。」

最後戴繼宗牧師問會眾,「願意接下這個接力棒嗎?」靠著聖靈的能力,勸作主工,讓神的國透過你的工作,出現更多象是「掃羅變保羅」的見證,出現更多這樣的信徒:「活出一個令人驚奇、好奇的生活,生命經歷翻轉。」

戴繼宗牧師呼籲會眾接受使命的挑戰:「願意接下這個接力棒嗎?」。(攝影/記者鄧敏如)

相關焦點

  • 戴繼宗牧師談何謂「有福」的確據
    海外基督使團的戴繼宗牧師近日在一主日以「有福的確據」為題證道,講解此題目。 戴牧師以以約翰.衛斯理得到「有福的確據」為例,說明「有福的確據」多麼重要。約翰衛斯理的一次特別的經歷,讓他心裡有確信「信靠了耶穌,我的罪已經除去了的確據」。雖然之後衛斯理心裡任然還會懷疑,無法確信他的罪被洗乾淨。但是這次確信以後,他的服事大不一樣。這成為衛斯理一生中的重要扭轉。
  • 「我是管家,神才是老闆!」聖經成經營準則,牧師任顧問團隊-企業翻轉、祝福倍增
    30年前,恰巧有一個創業機會,在主管的鼓勵之下,與人合夥創業,之後夫妻一同創立「基甸企業有限公司」。 這個名字的由來與信仰有密切關係。聖經中基甸是一位將軍,帶領三百位士兵上戰場,經歷許多不可思議的神跡,從信心軟弱到被神堅固;基甸的生命鼓舞劉清文,讓他謹記神的祝福,同時提醒自己不要陷入誘惑。他分享,「我期許可以見證神的名,活出基督的樣式。」
  • 評柯馬太牧師個人的「神跡醫治」見證
    評柯馬太牧師個人的「神跡醫治」見證評柯馬太牧師個人的「神跡醫治」見證柯馬太牧師他個人的神跡醫治是不是誇大?我們肯不肯用心一些,去問一下醫師們的分析?最近臺灣來了好幾位神醫布道家。柯馬太牧師是重量級的第一炮。許多臺灣教會及牧長也紛紛推薦柯牧師。
  • 人不會「瞬間」信靠主,是「漸進」過程!Gary Heyes牧師:神的旨意不會用猜謎,會透過聖靈
    (圖/真道教會 提供)生活好累,快撐不下去了!在目前的職場、課業和人際關係中,你會如何排解痛苦情緒呢?面對身旁不斷對你吐苦水的親朋好友,你會如何活出見證令人羨慕?其實,你不是「一個人」。Gary Heyes 牧師分享,「聖靈」渴望與我們同工,祂正啟示你未來的每一步,不論目前景況如何,別擔心,祂是你最好的靠山!回首2020一整年,全球有多混亂?
  • 【職場使徒】13位牧師雙職事奉-主任牧師凌昌文:職場,是最大的禾場
    T jidu教聯盟協會(臺基盟)與jidu教牧者訓練協會(牧訓)八月13日舉辦「人人皆祭司,行行出牧師」線上T會。協會理事長、TB真理堂主任牧師楊寧亞牧師,邀請兼具執業醫師與牧師雙職身分的馬來西亞天際線教會創會牧師凌昌文專講。
  • 你還能活多久?這個「壽命計算器」可以給出答案
    「誰都逃不過一死,但在那之前,生命還是掌握在自己手裡。」這不是一句雞湯,而是來自康乃狄克大學的一項研究。他們開發出了一個計算模型,可以通過簡單的測試,來計算出你還有多少健康生活。研究人員將人的預期壽命分為兩個部分,前一段為健康的,後一段為不健康的,然後直至死亡。
  • ​積極思想邪術的重要牧師Kenyon
    從他們的觀念與言論,我們大致都可以追溯出他們的根源或師承。他們雖未必直接受教於那個牧師,但卻有許多是透過這些牧師的書籍、講道與技巧傳遞而來。目前有一些牧師,雖然對這些積極思想的技巧與觀念非常不予認同,也會根據聖經做出一些批判,但知道這些積極思想是根源於邪術的牧師卻不多。
  • 德國驚現「機器人牧師」,結果……
    【彌補人類牧師不足】 美國動畫影集《飛出個未來》(Futurama)裡頭就有描述機器人牧師的形貌,美國匹茲堡神學院教牧學博士柏蘭克牧師預測,機器人牧師已是不可抵擋潮流,甚至近期就會有機器人牧師出現,「因為機器人同時間具備可處理全世界所有資訊的能力,並可寫出一篇極美好的講道文章。」
  • 畢德生牧師 | 當我靈性枯竭時……
    我也想和你們常輕鬆地在一起,那樣我們能彼此了解,成為行走天路的親密夥伴,互相鼓勵扶持。」這些都是他開始當牧師時的願望,卻在教會的日常服事中被擱置了。一位長老說:「為什麼你不讓我們來管理教會呢?你讓我們來學習怎樣管理教會,我們讓你來學習怎樣做一個牧師,你覺得如何?」
  • 「我很好奇」思考姬 | 學術趴作者大自曝
    「美妙人生的關鍵在於你能迷上什麼。」 ——劉慈欣《球狀閃電》 在性別意識剛開始萌芽的時候,我碰巧在電視上看到了一些日本動畫。 它們是《聖少女》《百變小櫻魔術卡》《中華小當家》《龍珠》……這些動畫中如夢似幻的變身場景、青澀的學園戀愛生活、無比震撼的戰鬥場面,對一個年紀不到10歲的小孩子來說,是全面摧毀式的心靈佔領,此後,所有其他的東西,突然就不香了。
  • 主日信息︱於宏潔牧師 :「基督是我們的生命」 (3)「讓耶穌教我們事奉」
    若有人服侍我,就當跟從我;我在哪裡,服侍我的人也要在那裡;若有人服侍我,我父必尊重他。」(約翰福音 12:24-26 )「先生,我們要見耶穌」--這不僅是他們的需要,也是歷世歷代所有人類的需要與呼聲!人人都需要耶穌,人都需要真正的遇見耶穌…每一個真正遇見耶穌的人,生命都要被改變!
  • 吳元國牧師生命見證分享
    死的生命、活死人一樣,找不到出路,所以大姊叫我去南非立刻就去了。到了南非,聽不懂、看不懂、不會說英文,心想這下更慘了!那位律師很認真的告訴我:「耶穌真是愛你」。這時候才開始思想耶穌是誰?一個基督徒的家庭:那時候在教會有一個家庭,他的太太中風坐在輪椅上,但是每周她先生推著輪椅一起來教會聚會,二人臉上充滿笑容,並一定要來和我打招呼!我卻心想你怎麼笑得出來?於是很不客氣的去他家臨檢,要看他在家裡是不是也真還在笑?
  • 唐崇榮牧師:聖靈的反面引導
    這樣的感謝生活還是以自私為中心,以自我的利害關係作為出發點。你們中間竟然沒有一個人為在苦難中有神的旨意而感謝上帝,沒有一個人為遭遇疾病或危險來感謝上帝,大家都是為從危險脫離出來才感謝上帝。如果感恩的生活只是建立於正面的恩典和正面的引導,這是人的靈性危機。」
  • 論「幸福小組」
    只要把那一套學回來,照著推行,堅持下去,對於「教勢的增長」會有很明顯的效果。當然,事工推行的效果取決於教會本身的權力結構和生活文化。在長老教會的制度下,牧者權限受制於小會,若小會不支持,牧師很有可能會為此丟了飯碗。有時候牧師為了得到小會的接納與認同,甚至不惜抱著「殉道者」的心志去溝通、爭取,為了能夠推行「幸福小組」事工,可說是用盡了心力。
  • 驚奇隊長布麗拉森健美身材上街,網友感嘆:這腹肌未免也太猛!
    還記得今年30歲奧斯卡影后布麗拉森在去年初接下漫威首部女性超級英雄電影《驚奇隊長》一角之時,就因「女權主義」和選角外型疑慮引起了大量輿論爭議。不僅有黑特在《驚奇隊長》電影上映前夕就於知名影評網站狂刷負評,更有不少網友吐槽布麗拉森在電影中的造型看起來簡直是「方塊臉」。
  • 26個「你其實還不夠了解自己大腦」的心理學驚奇知識
    3.現在有68%的人有「幽靈震動症候群症」,也就是:誤以為手機在震動。「楚門症」是一種心理失調的症狀,患者相信他們活在舞臺上或實景秀裡,或者以為他們隨時都受到監視。8.主人回家時,狗狗不是都會在門口等嗎?
  • 從親子閱讀到「媽媽社區」,家庭教育平臺「好奇說」獲藍象資本數...
    用戶層面,好奇說圍繞媽媽成長搭建社群服務體系:媽媽們是集「需求」和「供給」於一體的用戶人群,好奇說設計了從「媽媽用戶」進階為「媽媽老師」的成長路徑,並設置了督學輔導、內容創作、運營推廣等多職能可持續發展方向,建立了覆蓋上百個城市的線上線下社群服務網絡,讓好奇說的媽媽們實現「終身成長」。
  • 「馬雅曆法-能量生活實踐」教學工作坊 (上海2015.6/12-6/14)
    物質是頻率、意念是頻率、聲音是頻率、時間也是頻率,不同的頻率就會顯化出不同的能量與事件。當我們開始接觸並學習馬雅曆法,我們就是開始「讓自己與宇宙頻率」校準」對頻!當頻率對上了、能量就對了,我們在地球上的能量就能夠更正確的被運用,正確的活出自己與生俱來的能量!如此一來,你便能越來越感知到萬事萬物都是「共時」的存在運作著!
  • 「心理專欄」穿過日常活出自證自明的人生⊙邵明
    文 | 邵明(山西晉城知行書院副院長)陳復教授在「生死學與心理學」課程中講到「人類文明不是線性前進。」那種挫敗感是根源性的,意即無論你賺多少錢,有多少光鮮的外在,都無法說明你自己是誰。難道你只是名牌服裝、名車和某個響亮的名號嗎?通過對外在某物的佔有而產生的價值感有著某種荒謬性。我們應該都有一種經驗,自己既是他人羨慕的對象,可是明明自己又羨慕別人羨慕到五臟俱焚。所以真的是他人有那麼值得羨慕,還是說,因為沒有活出自己,只好通過不斷與外界攀比來給自己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