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編輯部和撰稿人一直都在勤懇地為大家產出高質量的文章。值此動畫學術趴6周年之際,我們安排了特別的系列活動:讓編輯部和部分高產文章作者跟大家打個招呼,讓讀者們更了解我們這個大家庭。
「美妙人生的關鍵在於你能迷上什麼。」
——劉慈欣《球狀閃電》
在性別意識剛開始萌芽的時候,我碰巧在電視上看到了一些日本動畫。
它們是《聖少女》《百變小櫻魔術卡》《中華小當家》《龍珠》……這些動畫中如夢似幻的變身場景、青澀的學園戀愛生活、無比震撼的戰鬥場面,對一個年紀不到10歲的小孩子來說,是全面摧毀式的心靈佔領,此後,所有其他的東西,突然就不香了。
這些動畫好像沒個頭,一部接著一部的衝入我的視野;動畫的內容又豐富又刺激:和平的珍貴、戰鬥的帥氣、男人的堅毅、女孩兒的誘人全部一股腦地塞滿至不同作品中;有些動畫又很有格調,網球、花樣滑冰、交響樂、賽博朋克、推理、人從哪裡來,又到哪裡去的哲學問題……這些在當時新奇又洋氣的元素,也全都在裡面。
就是如此複雜的作品混沌合集,它們都叫「動畫」。
我在童年和青春期,通過動畫獲得了一系列野蠻的啟蒙教育與曖昧的藝術薰陶,以及,絕佳的娛樂感受。而此後,我的大學、工作、生活更是跟動畫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從迷上動畫開始,我幾乎每一天都談論過動畫相關話題。
而隨著年齡閱歷的增長,我發現超多人,竟然和我對動畫的感受是一樣的。
那麼,這……這難道不令人好奇嗎?
叫做「動畫」的這個東西,給我這一類人造成了如此之大的影響,給我以及很多人的人生留下了如此之大的痕跡,這難道不詭異嗎?
為什麼會這樣???
什麼是動畫?動畫為什麼是這樣的?
為何我看到的動畫是這樣的?
為何我會如此喜歡這部動畫?
為何這個角色如此之萌?
到底是誰把動畫放到我的眼前的?
我以及別人能做出這樣的作品嗎???
我很好奇啊!
……
在遇到學術趴之後,這份好奇終於有了出口,「思考姬」出現了,而思考姬就是一位將我的這份好奇紓解之人。
思考姬將動畫的魅力解剖,嚼碎,再幽默而耐心地輸出給那個,被動畫弄得神魂顛倒的兒時的自己,並告訴那個孩子:害,其實吧事情是這樣的,你也可以創作出來的。
大家,都是可以創作出來的。(完)
每個人都可以是創造者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