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有許多的年輕父母,初次為人父母,還不懂得如何照顧孩子,我們常常可以看到許多家長帶孩子帶出了新高度:又帶著孩子去買吃的,將吃的拿到手後忘了孩子的,有抱著孩子找孩子的,有想要吃飯把孩子放在一邊的,各種奇葩帶娃方式層出不窮。
那究竟怎樣的帶娃方式才是正確的?
1.不要讓孩子超出你的視線範圍
許多家長十分的心大,採取放養式帶娃,孩子只要是在自己身邊就行,讓他到處亂跑,這樣的做法其實是不對的,孩子在你的身邊並不代表不會遇到危險,一旦他脫離了你的視線範圍,很容易存在各種各樣的危險,例如會撞到桌子,磕著碰著。最好的方法是讓孩子待在自己的視線範圍內,告訴孩子不要到處亂跑,待在你身邊。
2.多多關注孩子的動態
作為父母,所應該需要做到的是實時關注孩子的動態,他的身體健康,他的心理變化,表情、情緒都是家長需要去重視的要點。有時候孩子哭鬧並不代表著他餓了,也許是因為不舒服所以哭,有時候大人總是喜歡逗小孩子笑,其實孩子對於事物都是有新鮮度的,一旦某些東西出現的次數過多,孩子就會產生厭煩心理。你過多的去逗弄根本不會讓孩子笑。
3.積極地去回應孩子的需求
有時候孩子會走到你身邊看著你,嘴裡嘟囔著什麼,這時候家長一定不要覺得不耐煩,不要去牴觸小孩。也許他只是想要某樣東西,或者是想要跟你說話,你一旦不理他,他的內心就會產生失落感。正確的做法應該是你蹲下來跟他平視,耐心的聽他說話,慢慢地鼓勵他,讓他把話說清楚。這樣孩子的內心會覺得很有成就感,會希望繼續跟你交流。
4. 多跟孩子進行互動,做親子遊戲
父母對於孩子而言,是具有依賴性的,孩子跟父母在一起的時間過短會導致孩子在安全感上的缺失,長此以往對於孩子的身心發展都是不利的。這時候父母不論有多忙,對於孩子一定要抽出時間來給予他陪伴,不論是物質上的還是情感上的,多帶孩子去遊玩,帶他做一些互動類的親子遊戲,不僅可以增強孩子的動手能力,還可以增進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情感。同時,父母還要多跟孩子進行溝通交流,一方面可以增強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拉近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距離。
父母永遠都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所以家長必須要充當好啟蒙老師的角色。
【本文由「育兒臺」新媒體原創出品,圖片來源於網絡。作者霏羽,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