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個月女童腦袋長鴨蛋般大腫瘤 或跟環境汙染有關

2020-12-23 浙江新聞

  浙江在線06月27日訊10個月大的貝貝(化名),腦袋裡長了鴨蛋大的惡性腫瘤,佔據了整個右側小腦半球!

  由於腫瘤壓迫,貝貝出現嚴重的腦積水,顱內高壓已達臨界,隨時可能停止呼吸和心跳!

  切除顱內腫瘤是挽救貝貝生命的唯一希望!

  手術?國內小兒神經外科的權威專家斷言:手術風險很大,孩子可能在手術中直接死亡。

  不手術?貝貝隨時會昏迷,停止呼吸和心跳!

  經過3次麻醉、2次手術,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小兒神經外科的專家們,終於將貝貝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昨天,貝貝躺在奶奶懷中,安靜滿足地喝著牛奶,根本看不出在二十多天前,他曾與死神離得那麼近。

  為什麼貝貝吐了一個星期?

  竟然查出顱內有腫瘤

  貝貝發病是在5月的一天。奶奶發現,貝貝將剛喝進去的牛奶全都吐了出來,還不時地哭鬧。以為是吃壞肚子了,奶奶帶貝貝去了醫院消化內科。吃了藥,貝貝就好些,不吃又開始吐。連續吐了一個星期,奶奶發現孩子喝不進奶,還一副昏昏欲睡的樣子,這才意識到可能有些問題,趕緊將孩子再次送進了醫院。

  醫生給貝貝做了核磁共振,結果顯示:10個月大的貝貝腦袋裡竟長了一個鴨蛋大小的腫瘤,隨時有生命危險,「孩子年齡太小,不能做手術。」爺爺奶奶聽到這個消息,如五雷轟頂,頓時癱坐在地。

  諮詢了國內最權威的小兒神經外科專家,得到了相同的答案:「手術難度太大,孩子極有可能死在手術臺上。」

  爺爺奶奶抱著最後一線希望,來到了溫醫大附屬第一醫院。接診的是該院腦科中心主任、神經外科專家諸葛啟釧教授。

  看了孩子的檢查結果,諸葛啟釧非常吃驚:孩子的腦瘤直徑達到了6釐米,並擠佔了後腦的「半壁江山」。由於腫瘤的擠壓,該側腦組織被嚴重擠壓,產生了嚴重的阻塞性腦積水,腦幹組織被推移。顱內高壓嚴重,孩子隨時可能昏迷,並出現心跳、呼吸停止。

  10個月大的孩子,要接受開顱手術剔除腦瘤,風險非常大。諸葛啟釧說,多家醫院的醫生不建議手術是有道理的,因為孩子的巨大腦瘤血供豐富,手術中的出血量必然極大,而由於孩子太小,輸血又不能太快,否則容易引發心衰。

  另外,隨著手術時間的加長,給本來風險極大的麻醉帶來更大的困難:與成人不同,小兒麻醉藥物的劑量要精準到1毫升,「多一點少一點,都會對孩子造成致命的打擊。」所以,麻醉師必須根據麻醉前1小時孩子的小便量以及手術中出血量來精準計算。

  還有一點,就算冒著巨大風險將腫瘤全部切除,仍然有很大的可能會復發,「如割韭菜一樣,割了又長」。

  但看著寶貝孫子可愛的臉,貝貝的爺爺奶奶下了決心,一定要給貝貝手術。

  對此特殊病例,諸葛啟釧組織該院小兒神經外科團隊、麻醉科的專家們進行了詳細的討論,最終制定了一套穩妥的手術方案:第一步,引流顱內積水,減輕顱內壓力。第二步,待顱內壓減輕,患兒生命體徵穩定,再進行腫瘤切除術。

  為什麼找條能下針的靜脈那麼難?竟找了一個半小時

  手術面臨著2個難題:第一個是麻醉。由於貝貝當時的顱內高壓已到了臨界點,如果直接引流,顱內的壓力會讓積水直接噴出,所以在引流前必須先使用甘露醇降低腦部壓力。但使用甘露醇三天後,貝貝四肢的血管已經「癟」了,無處下針。

  為了找到可以下針的靜脈,該院麻醉科主任徐旭仲教授給貝貝實行了麻醉,在超聲引導下,仔細地尋找可以下針的靜脈。最後,徐主任選中了右側鎖骨下的一條直徑約為4毫米的靜脈。「這條靜脈邊上,就是一條動脈,萬一紮不準,就會造成孩子出血。若是扎到胸腔,會造成氣胸。」

  所以,扎準非常重要。但要做到精準,很難——靜脈隨著貝貝的呼吸「時隱時現」:呼氣時,靜脈顯露出來;吸氣時,又「躲藏」了起來。徐旭仲屏住呼吸,等待貝貝呼氣的那一刻。「呼……」,針頭準確地扎到了靜脈裡。接下去,所有的麻醉、液體,都要通過這條靜脈進入貝貝體內。「找準靜脈的這個過程很艱難,花了一個半小時。」

  麻醉、插管、引流……腦積水穿刺引流術後三天,貝貝情況有了好轉,能喝奶了,顱內高壓解除。

  接下去,醫生要做的就是排除貝貝腦內那個「定時炸彈」。手術組面臨的第二個大難題就出來了:如何控制手術中的出血量。

  「10個月大的孩子,如果出血量達到10毫升,相當於大人出血500毫升。」諸葛啟釧解釋,由於嬰兒身體的血容量很小,如果術中出血過多,就會在術中停止心跳。另外,由於孩子太小,術中輸血速度也不能太快,只能慢慢輸,否則會造成孩子心衰。

  經過仔細的分析和討論,手術組的專家對術中每一步的出血量進行了預先「控制」。專家組還對手術中每一步可能出現的情況進行了分析,並制定出緊急應對措施。

  什麼神奇的「筷子」只有1毫米粗?只出了30毫升的血

  6月1日早上8點,貝貝被推進手術室。3位神經外科醫生、2位麻醉醫生、3名護士參與了此次手術。

  手術由諸葛啟釧主刀。腦部皮層切開後,暴露出腫瘤組織。

  在顯微鏡下,腫瘤與腦部組織的界限十分分明,連幾微米的血管都能看得清清楚楚。根據預先制定的方案,諸葛啟釧用一雙直徑僅為1毫米粗細的「筷子」,截斷了連接腫瘤的兩側血管。

  腦部腫瘤切除有一定的特殊性,不能像普通外科手術一樣用止血鉗夾住血管止血,只能一邊切除一邊止血,還要慢慢輸血。而這雙名叫雙極電凝的「筷子」,可以在不損傷腦組織的情況下將血管與腫瘤分離,並將血管閉合,減少出血。

  沒有了血供,本來大如鴨蛋的腫瘤慢慢萎縮。醫生將腫瘤組織切成小塊,用吸引器吸除。4個半小時後,腫瘤被全部切除。縫合硬膜,還原骨瓣,縫合頭皮,手術完成。整個手術中,貝貝的出血量被控制到僅30毫升。

  從手術室裡出來的貝貝很快恢復了清醒,術後第二天,就能順利地喝奶。經過恢復,貝貝慢慢有了食慾,像原來一樣愛笑、調皮。但貝貝的腦瘤病理結果是惡性的,要繼續治療,也有復發的可能。

  昨天,醫生在對貝貝電話回訪時,貝貝奶奶說:「不管腫瘤會不會長,不管是做手術還是接受其他治療,我們不會放棄!」

  兒童腦瘤發病

  跟環境汙染有關

  在兒童易患的惡性病變中,腦腫瘤僅次於白血病,排在第二位,發病率為十萬分之二到十萬分之五,15歲以下兒童的腦瘤佔全身各類腫瘤的40%~50%,遠高於成人腦瘤的發病率。我國在每年的檢查中至少有7000~8000名兒童被查出患腦腫瘤,其中70%~80%是惡性腫瘤。有統計顯示,5~8歲是兒童腦腫瘤的高發年齡。小兒發病年齡越小,腦腫瘤惡性程度越高,發病速度越快。在腦腫瘤兒童中,男孩比女孩更多一些。

  近些年來,腦腫瘤發病呈增多趨勢。網上流傳著這樣一條消息:腦腫瘤的發生和人們大量使用電子產品有很大關係,不要把手機放在枕邊睡覺。

  這種說法可信嗎?諸葛啟釧說,電子產品與腦腫瘤之間的關係目前尚無定論。兒童腦腫瘤的原因不明,可能與先天殘留、遺傳、基因、物理輻射、化學物質(如環境和放射性汙染)和病毒感染有關。貝貝患的是髓母細胞瘤,目前發病原因不明。他的家人也沒有患腦腫瘤的病史,可能是基因突變導致的結果。

  嘔吐是常見症狀

  常被誤診為消化道疾病

  兒童腦瘤易被誤診為感冒、消化道疾病,該病的誤診率高達50%。如貝貝到神經外科就診前,就曾被誤以為是消化道疾病引起的嘔吐,而在消化內科就診。

  假如孩子出現以下症狀,就要警惕是否患有腦部腫瘤:

  1、嘔吐是兒童腦腫瘤最常見的表現,與進食無關。

  2、孩子走路不穩、手腳活動出現異常:如一側手腳無力。

  3、本來很機靈的孩子,突然出現反應遲緩的現象。

  4、發現孩子的頭圍明顯大於周圍同齡兒童時,家長要引起重視。這有可能是腦腫瘤導致顱內壓增高,從而使頭圍增大,並出現頭痛症狀。

  5、口角或肢體抽筋,反覆出現發呆症狀;或者在吃飯時,碗筷突然掉下來。

  6、生長發育不正常,如性早熟、身材矮小等。

相關焦點

  • 盤錦女子眼花頭疼一年多 經查腦中長鴨蛋大腫瘤
    腦膜瘤在30到60歲人群中發病較高醫生稱部分致病原因不排除與外傷有關  女子一年內眼花、頭疼,走路絆腳。陪同家屬體檢時,無意間查出自己顱內長有腫瘤。  手術後,醫生從女子顱內取出鴨蛋大腦膜瘤。  被查出腦膜瘤  每10萬人中僅有1~2例  眼睛發花,間斷頭疼一年,走路說不上什麼時候就會被自己的腳絆到。  5月20日,李女士陪同年近7旬的母親前往醫院體檢,在醫院與身為醫生的朋友閒聊時,朋友建議李女士一起做個檢查。
  • 男子長腫瘤 一年時間從「蚊子包」長成「腦袋大」
    男子長腫瘤 一年時間從「蚊子包」長成「腦袋大」   一個人長了倆「腦袋」,不管白天還是夜裡,他都不怎麼出門,特別是晚上,怕給不了解情況的人嚇著。
  • 小寶寶一坐就喊疼,竟長了鴨蛋大腫瘤
    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劉海霞 記者 顧瀟)小寶寶只要一坐到椅子上就喊疼,家人一摸,她的屁股上長個了腫塊,到醫院一檢查,患的竟是遺傳性多發性骨軟骨瘤,其中有一個腫瘤有鴨蛋大小。7月18日,南京、揚州專家聯手為小寶寶切除了這個腫塊。△手術進行中。
  • 花季少女停經1年,竟因腦袋裡長了腫瘤
    湖南一花季少女停經1年多,輾轉求醫無果,最終查出是腦袋裡長了腫瘤。 近日,廣州醫生從她鼻孔「打洞」,順利將腫瘤切除。 停經1年多輾轉求醫無果 今年15歲的王紅(化名)來自湖南,是一名高一學生。成績優異的她近一年多來一直有個煩心事——「我停經1年多了。」王紅說。
  • 4個月視力從1.5變成0.1 竟是因為他腦袋裡長了腫瘤
    36歲的潘先是江蘇人,前階段他發現自己左眼視力下降明顯,短短4個月時間,視力從原先的1.5暴降到了0.1。令人意外的是,視力下降不是因為眼睛出了毛病,而是他的腦袋裡長了一個個鵪鶉蛋大小的腫瘤。左眼視力剛開始下降的時候,潘先生還以為是沒休息好,並沒有在意。
  • 娃研所丨2歲女童發育像10歲,醫生呼籲:孩子長不高,這個隱患別忽視
    性早熟的出現跟什麼原因有關? 01遺傳、疾病因素 研究表明:有些性早熟和遺傳有關,比如父母早熟,孩子也可能比較早熟。 部分外周性性早熟是由其他疾病導致的如:顱內腫瘤、性腺腫瘤、黃體瘤、腎上腺疾病等,這樣的情況還有可能引發生命危險,需要及時得到專業的治療。
  • 頭暈目眩,六旬大媽腦袋裡竟然長了個「大桔子」
    全家人都嚇呆了,洪大媽腦袋裡長了個巨大的異物,個頭就跟我們常吃的桔子差不多大小。經查,這是一個巨大的腦膜瘤,大小達到6*5釐米。近日,台州市中心醫院神經外科團隊通過手術順利將這個腫瘤切除。術後,洪大媽很快恢復出院。
  • 女童天生「貓眼」惹人愛 檢查卻是致命腫瘤作怪
    女童天生「貓眼」惹人愛 檢查卻是致命腫瘤作怪 2008年12月10日 11:55 來源:荊楚網-楚天金報 珠珠6個月大時,陳女士發現女兒的右眼會微微泛黃色的光,鄰居們都誇孩子漂亮,陳女士以為自己的孩子天生與眾不同,十分高興。可隨著珠珠逐漸長大,她的右眼越來越黃,且眼睛也明顯大於左眼,家人擔心會不會是眼睛有問題。一周前,陳女士帶著珠珠來到愛爾眼科漢口門診部做檢查。
  • 「環境汙染致癌」,研究為何寥寥可數
    高癌症發病率,與具體的環境汙染有多大關係?這需要國家投入更多資金和力量,通過研究來證明。 6月25日,《淮河流域水環境與消化道腫瘤死亡圖集》數字版出版,這是中國疾控中心專家團隊長期研究的成果,首次證實了癌症高發與水汙染的直接關係。媒體調查發現,淮河汙染癌症村頻現,河南沈丘縣一年因癌死2000人。
  • 腦神經長歪女童不是傻笑就打人(圖)
    陳安、宋忠雷 攝  本報訊(記者張影通訊員宋忠雷、楊衛國)在同學和鄰居眼中,7歲的丹丹像一個「暴力女童」:她的性情變幻不定,好的時候跟正常女孩一樣嫻靜;可一旦被激怒,她就會變得狂躁。丹丹體態也與一般女童有別,4歲的時候,她就開始長乳房,如今胸部已經長到鵝蛋般大小。
  • 9歲女孩胸部沒發育卻來「大姨媽」 跟吃這個有關
    餘升解釋,性早熟是指女童在8歲前,男童在9歲前呈現第二性徵的發育異常性疾病。常表現為女孩8周歲前出現乳房發育或10周歲之前出現月經初潮。男孩9周歲前出現陰莖和睪丸發育或11周歲之前出現遺精。一般來說,女孩9周歲半到10周歲乳房開始發育,8周歲前屬於性早熟,8周歲到9周歲半之間屬於發育過早,到13周歲還沒有出現乳房發育則屬於發育延遲;女孩從乳房發育到來月經初潮,之間大概是2-2.5年;來了月經初潮後,身高一般最多只能再長4-5cm;大約過6-18個月,月經周期穩定。
  • 女童睡棕床墊導致白血病?一文讀懂腫瘤科醫生為什麼不贊成這個結論
    查證者:希波克拉底門徒丨腫瘤科醫生 GB50325—2020《民用建築工程室內環境汙染控制標準》 2020年8月1日正式實施的新版《民用建築工程室內環境汙染控制標準》由國家住建部和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聯合發布,標準規定1類民用建築工程甲醛含量要小於0.07 mg/m3,這個規定是強制性的而且比以往的標準都嚴格。
  • Epidemiology:首次發現空氣汙染與腦癌有關
    2019年12月12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首次發現由燃料燃燒產生的超細顆粒與惡性腦瘤的產生有關。加拿大的空氣汙染,圖片來自Wikipedia Commons。在麥吉爾大學流行病學家Scott Weichenthal的領導下,這些研究人員分析了加拿大蒙特婁市和多倫多市的190萬成年人的醫療記錄和空氣汙染暴露情況。他們發現每立方釐米增加1萬個納米顆粒的空氣汙染,可能導致每10萬暴露於這種空氣汙染的人中再增加一例腦癌。
  • 一歲半女童臉上長「小惡魔」 好心人幫她進京求醫
    一歲半女童臉上長「小惡魔」 好心人幫她進京求醫 2017-11-由於臉部長了一個巨大的腫瘤,整個右臉擠壓變形,一路上小胡兮只能借著口腔殘留的最後一條縫隙堅強地呼吸著。「預計還有4小時到達」、「加油小胡兮」……在網絡上,一條條充滿期盼與鼓勵的微博和留言牽動著眾多北京人的心。  胡兮出生於在四川省瀘州市古藺縣,如今年僅一歲半的她承受著常人難以想像的痛苦。
  • 衡陽男子腹脹如懷孕,一查腹腔竟長5公斤腫瘤,醫生:手術風險很大
    男子原本以為患腎炎,到醫院檢查卻發現腹腔內長了一顆比腦袋還大的巨型腫瘤,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南院腫瘤外科二區主任郭儀和羅吉輝博士奇蹟般地把男子從死神手中拉了回來。「感謝郭主任和羅博士,真像是重新獲得了一次生命!」
  • 這些皮膚病,告訴你內臟可能長了腫瘤!
    燕小Q友情提醒日常生活中皮膚病很常見,有些人皮膚病可能跟天氣變化有關,有些是過敏所致,但有些還可能是腫瘤的「表象」。機體在一些器質性病變發生之前,會以或輕或重的皮膚問題來報信,給我們警示。 當出現以下這五種皮膚病,有可能是內臟長了腫瘤,一旦發現建議立即就醫檢查。
  • 四個月嬰兒成功在廣州切除腦中蘋果大腫瘤
    東方網4月2日消息:4個月大的嬰兒,腦中長有纖維肉瘤大如蘋果,佔據顱內的二分之一。經過手術,這名嬰兒康復順利,創下奇蹟。  記者從廣州珠江醫院獲悉,這位來自雲南旱區的幼兒,經歷頗為傳奇。
  • 沒肝病、不飲酒,29歲深圳女子肝臟卻長出10個腫瘤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9月16日訊(深圳晚報記者 周倩 通訊員 向雨航)一提起肝臟腫瘤,很多人就會想起這種腫瘤的發生多與慢性肝炎、飲酒等有關。但29歲的小珍(化名)沒想到,沒有肝病、不飲酒的她,肝臟卻長滿10多個"棒棒糖"狀的上皮樣血管內皮瘤。近日,華中科技大學協和深圳醫院(南山醫院)肝膽胰外科團隊與武漢協和醫院肝膽外科萬赤丹教授團隊一起,利用當前國內外領先的的腹腔鏡下術中超聲、螢光引導和微波消融等技術,成功幫她清除了10個"棒棒糖",拆除了肝臟上的"定時炸彈"。
  • 六個月大嬰兒患癌頭髮掉光 家裝汙染成元兇(圖)
    「那孩子6個月大就查出了癌症,化療一個月,長出來沒多久的頭髮就掉光了,一家人總是在哭。」昨天,兒童醫院一名醫生告訴記者。記者採訪了解到,這是島城目前確診的年齡最小癌症患者,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已經回家休養。
  • 剛出生女嬰小屁屁上長了個東西,很像個「小腦袋」
    揚子晚報網12月9日訊(通訊員 李雨純 劉威 記者 朱鼎兆)女嬰小雪(化名)在娘胎裡就被查出臀部長了一個形似「小腦袋」的大包塊。8日,醫生為出生四天的小雪手術摘除了這個直徑達8釐米的肉瘤。產檢顯示,小雪(化名)在母親腹中時臀部長了一個形似「小腦袋」的大包塊小雪的媽媽趙女士(化姓)在產檢時被醫生告知腹中的胎兒骶尾部有一個包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