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膜瘤在30到60歲人群中發病較高醫生稱部分致病原因不排除與外傷有關
女子一年內眼花、頭疼,走路絆腳。陪同家屬體檢時,無意間查出自己顱內長有腫瘤。
手術後,醫生從女子顱內取出鴨蛋大腦膜瘤。
被查出腦膜瘤
每10萬人中僅有1~2例
眼睛發花,間斷頭疼一年,走路說不上什麼時候就會被自己的腳絆到。
5月20日,李女士陪同年近7旬的母親前往醫院體檢,在醫院與身為醫生的朋友閒聊時,朋友建議李女士一起做個檢查。
醫生告知,李女士顱內出現佔位性病變,也就是腫瘤。
當天李女士在家人的陪同下住進了盤錦市中心醫院。家人看過體檢影像也大為吃驚,腫瘤佔據了李女士顱內近四分之一的空間。
入院後,醫生待李女士病情平穩,在6月4日進行了手術治療。在5個多小時的手術中,醫生從李女士的顱內取出了一個鴨蛋大的腫瘤。李女士在手術後恢復良好,在7月2日已經出院。
昨日,據盤錦市中心醫院神經外科二病區主任孟偉介紹,李女士手術前出現了輕度偏癱是左側肢體活動受阻。術後經過病理分析,李女士顱內的腫瘤為纖維型腦膜瘤,屬於良性腫瘤。因為腦膜瘤生長速度慢,其推測腫瘤發病應在1年到2年時間。
孟偉表示,李女士手術危險性較高,腫瘤位於腦部右側額頭頂部兩條大靜脈之間,這一類腫瘤發病少見,每10萬人中僅有1到2例。手術中如傷及額葉後部運動區,會造成患者永久偏癱。若傷及靜脈,會造成患者手術中死亡。
腫瘤發病原因或與外傷有關
免疫力減低也有一定的關係
昨日,李女士的家人來到醫院,專程感謝醫生的及時救治。
李女士家屬表示,今年46歲的李女士在盤錦市一事業單位工作,日常負責單位的後勤管理,工作上沒有很大的壓力。平時生活作息規律,也沒有不良的愛好,飲食也注重清淡,對於發病原因家人查找了相關資料,卻沒有一個明確的結論。
盤錦市中心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陳永珊教授介紹,腦膜瘤在30到60歲的中青年人中發病較高,具體的致病原因醫學上還沒有一個明確的定論,其中部分致病原因不排除與外傷有關。
陳永珊說,包括家族遺傳、人體基因的改變、環境汙染等因素,會造成人體內環境改變,免疫力減低與腫瘤的成因有一定的關係。
顱內出現腫瘤後,患者會出現如癲癇發病、頭痛、噁心、嘔吐、肢體協調不好、四肢無力麻木、失語等情況。
當身體出現幾個信號時,一定要及時到醫院進行檢查。腫瘤會壓迫腦組織,長期壓迫後會造成腦組織壞死,危及生命。(《華商晨報》記者 聞英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