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讚!湖北百位女性獲「科技創新人才」

2020-12-22 央廣網

楚天都市報10月25日訊(記者劉丁維 通訊員沈芙萱)近日,「楚鳳成才計劃——她力量·添彩科技100名女性科技創新人才」揭曉暨座談會在武漢舉行,來自高校、科研院所、高科技企業及相關機構從事科研、教學或經濟活動的女科技工作者代表約70人參加會議。

今年8月,省婦聯、省科技廳在全省範圍內開展「楚鳳成才計劃——她力量·添彩科技」100名女性科技創新人才尋訪活動。通過尋訪在智能製造、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節能環保、新材料新能源、現代農業等多領域的100名女性科技創新人才,展示女性在科技創新領域取得的非凡成就,為女性科技創新人才搭建學習交流的平臺,促進女性科技創新人才成長發展。經各地各單位和社會各界廣泛推薦、專家評審、主辦單位研究、社會公示,省婦聯、省科技廳決定授予陳蓉等100人「湖北省百名優秀女性科技創新人才」稱號,授予陳靚影等115人「湖北省女性科技創新人才」稱號。

現場,華中科技大學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博導陳蓉,湖北省農業科學院經濟作物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於翠,武漢明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陳莉莉,湖北省人民醫院婦產科副主任、婦II科主任、一級主任醫師、教授洪莉等四位代表作了分享交流。

省婦聯主席李述永表示,希望廣大女科技工作者搶抓中央、省委對科技創新空前重視的政策機遇、搶抓湖北疫後重振依靠科技支撐的發展機遇,充分發揮湖北科教資源條件,主動擔當起時代賦予的神聖使命,堅定不移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在各自的領域大膽創新、刻苦攻關,力爭在關鍵領域核心技術上取得新的更大突破;要以科學家精神為支撐,增強愛國情懷、提升原始創新能力,持之以恆、淡泊名利,不斷向科學技術廣度和深度進軍,在湖北創新驅動發展中彰顯巾幗作為。

「湖北省百名優秀女性科技創新人才」名單(100名)

高等院校(21人)

陳蓉 華中科技大學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博導

吳鈺周 華中科技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無機與化學生物學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導

章曉聯 武漢大學基礎醫學院免疫學系主任、二級教授、博導

徐良傑 武漢理工大學交通學院交通工程系系主任、教授

黃妙華 武漢理工大學汽車工程學院二級教授

王紅梅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環境學院二級教授、博導

劉慧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環境學院教授、博導

何衛紅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球科學學院教授、博導

趙書紅 華中農業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動物醫學院院長、教授

餘穎 華中師範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納米科技研究所所長、三級教授

李彩容 湖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檔案系主任、副教授

何玉池 湖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主任

常雨芳 湖北工業大學自動化系主任、教授

李麗華 湖北工業大學土木建築與環境學院系主任、教授

王春枝 湖北工業大學計算機學院教授

王江晴 中南民族大學計算機科學學院教授

向梅先 中南民族大學藥學院教授、碩導

譚新玉 三峽大學科技處處長、二級教授

李書藝 武漢輕工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

李琳玲 黃岡師範學院副教授

閔清 湖北科技學院藥學院院長、教授

科研院所(23人)

林莉 長江水利委員會長江科學院水環境所副所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王敏 長江水利委員會長江科學院河流所室主任、正高級工程師

王芮瓊 湖北省地質環境總站武漢站副站長、工程師

溫雅茹 湖北省地質調查院工程師

華瑋 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室主任、研究員

魏芳 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研究員

單志慧 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研究員

陳世楨 中國科學院精密測量科學與技術創新研究院研究員、博 導、磁共振影像研究部副主任

周莉 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魚類生物學及漁業生物技術 中心主任、研究員

鍾彩虹 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獼猴桃學科組組長、研究員

石正麗 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

李三和 湖北省農業科學院糧食作物研究所水稻黨支部書記、副研究員

於翠 湖北省農業科學院經濟作物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

汪蘭 湖北省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與核農技術研究所主任、研究員

劉曉豔 湖北省農業科學院生物農藥工程研究中心研究室主任、研究員

由星瑩 湖北省水利水電規劃勘測設計院高級工程師

楊衛 湖北省水利水電規劃勘測設計院博士後

彭靜 武漢市農業科學院正高職高級農藝師

張智紅 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生物醫學光子學功能實驗室主任、二級教授

聶晶 湖北省藥品監督檢驗研究院副院長、正高三級

何慧雯 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漢分院高電壓研究所過 電壓與接地研究室副主任、高級工程師

徐科英 中鐵大橋院第二設計院設計三所副所長、正高級工程師

李姍 十堰市太和醫院中心實驗室主任,感染與免疫研究所所 長、教授

企業單位(42人)

李珍 長江水利委員會長江科學院科創公司副董事長兼總經理

謝明霞 長江勘測規劃設計研究院高級工程師

蘭萍 武漢戴安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

黃文 武漢潤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劉葉晴 霍立克電氣有限公司總經理

孫小蓉 武漢蘭丁智能醫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姚惟琦 武漢光谷中源協和細胞基因科技有限公司高級顧問、高級工程師

陳莉莉 武漢明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

王穎 武漢明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總經理

周櫻 武漢新華揚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高級畜牧師

陳淑敏 武漢珈和科技有限公司營運長

梁俊傑 武漢迎風聚智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

于洋洋 湖北銀琅興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

祝莉莉 武漢禾泰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顧問、財務總監、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王永皎 武漢智慧地鐵科技有限公司產品線責任人、副教授

陳應 中建三局智能技術有限公司黨總支書記、總經理

張翼 武漢生命之美科技有限公司總裁、首席科學家

魯琴 武漢華工圖像技術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段紅蓮 寶信軟體(武漢)有限公司信息化事業部工程師

呂元 武漢奧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陳佳 中鐵大橋勘測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主任工程師、高級工程師

張楊 武漢宏韌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運營總監

雙煒 航天行雲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設計師、第三黨支部書記、技術研發部副部長、高級工程師

孫向楠 中國葛洲壩集團第一工程有限公司總工程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查迎弟 武漢高德紅外股份有限公司FPGA工程師、副高級工程師

裴昶 湖北三江航天建築工程有限公司總質量師

何俊 武漢佰美斯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

王桂蘭 武漢天昱智能製造有限公司總工程師

陳全秀 湖北金悅農產品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

桂琳琳 武漢中科創新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技術首席、高級工程師

崔旻 武漢康湃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物製劑項目首席科學家

劉單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輻射防護與核技術應用研究中心項目管理與市場部部長

李莉娥 人福醫藥集團股份公司副總裁、總工程師

陳蓉 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高級工程師

高英 湖北興發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

吳渝婷 荊門市景陽畜禽有限公司總經理

李先芝 勁牌有限公司檢測中心技術負責人

劉河明 利川市匯川現代農業有限公司總經理

徐碧玉 湖北香城智能機電產業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吳和鳴 湖北福人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高級工程師

張慧霞 際華三五四二紡織有限公司黨委書記、高級工程師

史艾華 湖北中碧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其它相關機構(14人)

黃建英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臨床試驗中心常務副主任、I期臨床研究室主任

陳漢梅 湖北技術交易所黨總支書記、所長

洪莉 湖北省人民醫院婦產科副主任、婦II科主任、一級主任醫師、教授

高慶蕾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婦科腫瘤副主任、教授、主任醫師、博導

王琳 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檢驗科主任、再生醫學中心主任、教授、博導

劉生波 武漢大學口腔醫學院主任醫師、副教授

雷曉華 武漢愛爾眼科漢口醫院屈光科主任、主任醫師

樊丹 湖北省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站副站長、農業技術推廣研究員

查運紅 宜昌市第一人民醫院黨委委員、副院長、主任醫師

易繼平 秭歸縣農業科技服務中心正高職高級農藝師

陳黎 十堰市太和醫院藥學部主任、黨支部書記

薛華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5713工廠複合材料檢測領域技術帶頭人,國家複合材料及製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主任兼技術負責人

程玉青 聯勤保障部隊第九九一醫院副主任護師

王淑娟 潛江市水產技術推廣中心高級工程師

「湖北省女性科技創新人才」名單(115名)

高等院校(28人)

陳靚影 華中師範大學人工智慧教育學部國家數位化學習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教授

帥琴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教授

李覃 中南民族大學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教師、副教授

黃先菊 中南民族大學教授

徐志花 江漢大學教授

於婧 湖北大學資源環境學院副院長、教授

李玲 湖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教授

葉蔥 湖北大學教授、博導

楊楠 湖北工業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系主任、副教授

趙楠 湖北工業大學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教授

李秀紅 湖北工業大學副教授

邵繼紅 湖北工業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

沈華 湖北工業大學副教授

李紅豔 湖北經濟學院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教授、副院長

李蓓 湖北醫藥學院三級教授、/生物醫藥研究院院長

梁英 湖北文理學院研究生處處長、 教授

王小燕 長江大學教授

趙春華 三峽大學大學生素質教育中心(創新創業教育學院)主任、院長、黨總支書記、教授

樊紅梅 美術學院副教授

何文濤 黃岡師範學院教授

王紅霞 湖北汽車工業學院機械工程學院副教授

張璐琪 湖北汽車工業學院機械工程學院副教授

鮑翠玉 湖北科技學院研究生處處長、教授(二級)

周燕紅 湖北科技學院科研處處長教授

馬萍 湖北科技學院教授

舒婷 湖北科技學院教授

徐文娟 鹹寧職業技術學院、教授

赫煥麗 鹹寧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

科研院所(24人)

劉賀娟 中國科學院武漢巖土力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朱玲玲 長江水利委員會水文局水文技術研究中心科一室副主任、高級工程師

肖瀟 長江水利委員會水文局長江中遊水文水資源勘測局、高級工程師

楊芳 長江水資源保護科學研究所科長、高級工程師

袁晶 水文局水文技術研究中心中心副主任、正高級工程師

李姜麗 湖北省地質科學研究院工程師

李紅梅 湖北省地質調查院高級工程師

周小娟 湖北省地質調查院高級工程師

尤靜靜 湖北省地質局第六地質大隊技術員、工程師

李崢 湖北省國土測繪院地理信息中心副主任兼技術負責、工程師

李璐 湖北省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水生態與水土保持研究所所長、正高級工程師

周明 湖北省水利水電規劃勘測設計院總工助理、正高

張蕾 湖北省農業科學院果樹茶葉研究所柑橘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員

夏虹 湖北省農業科學院質標所農獸藥殘留研究室主任、研究員

曹春霞 湖北省生物農藥工程研究中心研究室主任、研究員

黃秀英 湖北省水利水電規劃勘測設計院規劃防洪分院專業總工 正高職高級工程師

李晶晶 湖北省水利水電規劃勘測設計院工程師

王貴英 武漢市農業科學院正高職高級工程師

黃陽濱 武漢光谷亞太醫藥研究院院長兼總經理

向小葵 宜昌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設計室主任、正高職高級工程師

王歡 黃岡市農業科學院高級農藝師

蔡婧 十堰市農科院食用菌所副所長

張穎 十堰市人民醫院生殖醫學中心主任/優生遺傳研究所所長副主任醫師、副教授

鄭麗 鹹寧市農業科學院果蔬所副研究員

企業單位(51人)

李鶯 武漢找學網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總經理

吳夢先 武漢一冶鋼結構有限責任公司高級工程師、技術總工、副總經理、紀委書記

胡維 武漢費雪克勞德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

金銘 湖北木蘭豐年旅遊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

王寒 武漢君珀珠寶有限公司董事長、武漢智珀互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侯傑 湖北中盛電氣有限公司總工程師中級職稱

陳金玲 湖北和諧微熵生物能源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姚蕾 武漢市園林建築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EPC事業部副 部長、團委書記

趙媛 寶信軟體(武漢)有限公司自動化事業部自動化工程師

朱芬 寶信軟體(武漢)有限公司信息化事業部高級工程師

成靜 武漢天天好生物製品有限公司申報部主任

付嵐嵐 中鐵大橋勘測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

李瑞 中鐵武漢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通號處副 總工程師

徐小瑩 武漢天娛動畫設計有限公司董事長

趙麗娟 武漢安根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

鄭玉紅 網來雲商環球信息技術(武漢)有限公司創始人、CBO

鄒興芳 中國葛洲壩集團水泥有限公司質量環保管理部主任、高級工程師

左琛 中國葛洲壩集團機械船舶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技術管理部主任、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張璐 武漢高德紅外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師

吳麗麗 武漢高德紅外股份有限公司軟體測評組長、黨支部組長、高工

孫小敏 武漢高德紅外股份有限公司圖像算法工程師

龔燕 武漢高德紅外股份有限公司圖像算法工程師、中級工程師

趙芳 中冶南方城市建設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研發部副部長、工程師

秦萬芳 湖北正佳微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高級技師

陳薇 武漢瑪雅動漫有限公司總經理

姚鵑 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研發中心總經理

付彩霞 湖北土老憨生態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術中心主任、高級工程師,兼任柑橘優質高效栽培與深加工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林華清 湖北恆安芙林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總工程師、正高級工程師

聶紅麗 宜昌市曉曦紅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高級經濟 師、中級農藝師

李全平 宜昌山城水都冬蟲夏草有限公司冬蟲夏草部部長

劉暢 湖北興發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胡丹 湖北匯富納米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高級工程師

馮偉 華大冶康之堂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

江汝泳 湖北遠大生命科學與技術有限責任公司研發主管

黎翩 朗天藥業(湖北)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高級工程師

江丹 勁牌持正堂藥業有限公司產品研發組長

樂細選 勁牌有限公司高級技術經理、髙級工程師、高級品酒師、高級調酒師、國家白酒評委

孫細珍 勁牌有限公司高級技術經理

周慧 勁牌有限公司產品研發

羅海珠 勁牌有限公司勁牌酒廠質量科質量攻關組長

王黎明 湖北環境修復與治理技術研究有限公司董事長、高工

張麗芳 大冶斯瑞爾換熱器有限公司技術副總經理、髙工

杜紅梅 湖北亞星電子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

洪果媛 湖北廣濟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武穴分公司副總經理、高級工程師

萬美華 恆進感應科技(十堰)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姜萍 湖北鄖齒齒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朱瑾豔 湖北鑫欖源油橄欖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高級經濟師

賈瓊 十堰龍箭武當道茶產業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

曹立湘 湖北新保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龍青春 湖北華辰凱龍電力有限公司董事長

其它相關機構(13人)

王東芝 武漢市新洲區金浦源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

陳莉莉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口腔醫學中心主任、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口腔醫學系主任、口腔頜面發育與再生湖北省重點實驗室主任

江洪 中國科學院武漢文獻情報中心副主任、研究員

葉紅 宜昌市中心人民醫院婦產科主任、主任醫師

李志英 三峽大學附屬仁和醫院副院長、二級主任醫師

何俐 十堰市人民醫院口腔醫學中心常務副主任、主任醫師、副教授

範麗 十堰市人民醫院婦產科疾病基礎及臨床民醫院婦產中心常務副主任、副教授、副主任醫師

薛銳 十堰市人民醫院麻醉手術中心副主任、副教授

彭春豔 湖北醫藥學院附屬太和醫院檢驗系主任、副教授

王梅芳 湖北醫藥學院附屬十堰市太和醫院呼吸與危重醫學科科 主任、教授

劉菊英 十堰市太和醫院黨委副書記、主任醫師、二級教授

陳芳 十堰市太和醫院綜合醫療科護士長、主任護師、副教授

張曉蓮 竹谿縣泉溪益群魔芋專業合作社理事長

相關焦點

  • 點讚!鹹寧這10名女性入選湖北省女性科技創新人才
    10月22日,由湖北省婦聯、省科技廳共同主辦的「楚鳳成才計劃——她力量·添彩科技」湖北省百名優秀女性科技創新人才揭曉暨座談會在武漢舉辦。我市10人獲得「湖北省優秀女性科技創新人才」榮譽稱號。我市3人獲得「湖北省百名優秀女性科技創新人才」榮譽稱號,她們是:湖北科技學院藥學院院長、教授閔清,湖北香城智能機電產業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徐碧玉,湖北福人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高級工程師吳和鳴;7人入選「湖北省女性科技創新人才」,她們是:湖北科技學院研究生處處長、教授(二級)鮑翠玉,湖北科技學院科研處處長
  • 三峽大學3名教師入選湖北省女性科技創新人才!
    10月22日,由省婦聯、省科技廳聯合主辦的「楚鳳成才計劃——女性科技創新人才」揭曉暨座談會在漢舉行,「湖北省百名優秀女性科技創新人才」與「湖北省女性科技創新人才」名單揭曉。經各地各單位和社會各界廣泛推薦、專家評審和主辦單位研究,共有100人獲「湖北省百名優秀女性科技創新人才」稱號,115人獲「湖北省女性科技創新人才」稱號,三峽大學3名女教師入選。
  • 百名優秀女性科技創新人才,個個不讓鬚眉
    10月22日,由省婦聯、省科技廳聯合主辦,武漢欣略科技諮詢有限公司承辦的「楚鳳成才計劃——她力量·添彩科技100名女性科技創新人才」揭曉暨座談會在漢舉行。今年8月,省婦聯、省科技廳在全省範圍內開展「楚鳳成才計劃——她力量·添彩科技」100名女性科技創新人才尋訪活動。通過尋訪在智能製造、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節能環保、新材料新能源、現代農業等多領域的100名女性科技創新人才,展示女性在科技創新領域取得的非凡成就,為女性科技創新人才搭建學習交流的平臺,促進女性科技創新人才成長發展。
  • 人才+科技助力「瞪羚」飛躍 博科集團獲主流媒體點讚
    最近,濟南有家企業成了「網紅」,大眾日報、齊魯晚報、山東廣播電視臺、人才山東、濟南日報、濟南新聞廣播、濟南網等多家省市媒體,紛紛為其獨特的「留才育才」之道和成功的科技成果轉化經驗點讚,這個公司就是位於濟南高新區的博科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 華中科技大學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博導陳蓉:為女性科技人才...
    給火箭固體燃料「裹上」納米級防護層、為顯示屏「穿上」納米保護衣……10月22日,由省婦聯、省科技廳聯合主辦,武漢欣略科技諮詢有限公司承辦的「楚鳳成才計劃——她力量·添彩科技 100名女性科技創新人才」揭曉暨座談會在漢舉行
  • 中國研究生學歷科技人才數量女性超過男性,出國學者回流趨勢增強
    近日,中國科協調研宣傳部和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聯合發布《中國科技人力資源發展研究報告(2018)——科技人力資源的總量
  • 湖北重點建設骨幹高校,成果被省委「點讚」,更頻獲國家級科技獎
    地科學院何幼斌教授團隊參與的研究項目《渤海灣盆地深層大型整裝凝析氣田勘探理論技術與重大發現》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農學院史彩華博士參與的研究項目"重大蔬菜害蟲韭蛆綠色防控關鍵技術創新與應用"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 湖北重點建設骨幹高校,成果被省委"點讚",更頻獲國家級科技獎
    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農學院史彩華博士參與的研究項目&34;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5月18日,農學院植物保護學科蘇奇副教授團隊在國際昆蟲學著名期刊《Journal of Pest Science》(昆蟲學1區Top期刊,影響因子5.13)上發表題為&34;的學術論文。
  • 湖北高校跨學科融合交叉培養會計人才
    湖北日報訊 (記者龔雪、通訊員呂洪雁)8月15日,湖北省第四屆會計專碩發展論壇在江漢大學舉行,記者從會上獲悉,隨著新經濟、新技術發展,我省高校會計人才培養發生了變革和創新。此次會議採取線上線下結合方式舉行,來自中國人民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武漢理工大學等30多所高校近百位師生、行業知名企業現場與會,其他相關代表線上參會。
  • 湖北邁入科技創新黃金時代
    在湖北科技成果大轉化工程的推動下,2014年該成果落地大悟縣,2015年8月建成投產,年銷售額可達30億元。    打破實驗室與市場之間無形的牆,不讓科技成果淪為紙上專利。2013年初,湖北省委、省政府制定出臺了《推進創新湖北建設的實施意見》,圍繞「創新湖北」建設,推出23項具體舉措,「科技十條」等系列新政,大膽碰觸體制「天花板」,對科技成果類無形資產處置方式、收益分配機制進行突破性改革。    衝破藩籬天地寬。2015年,全省技術合同成交額突破800億元大關,同比增長38%,位居全國前列。
  • 湖北點讚科技推讚唄APP聚合支付成亮點
    原標題:湖北點讚科技推讚唄APP聚合支付成亮點看這篇文章之前,請先回答這樣一個問題:平時消費時你經常用哪些支付方式結帳?讚唄異軍突起,聚合支付一箭三雕新零售帶來的不僅是便捷,還有對於傳統零售商的衝擊。客戶會採用多種多樣的支付方式來付款,商家又該如何對接這些需求?此外,客源越來越少,流量當道的時代商家又該如何才能成功引流?讚唄的誕生,或將幫助傳統商家解決支付難題,並且幫助實現流量和營銷。
  • 《湖北日報》點讚宜都東陽光!
    全文如下:一年獲批兩個一類創新化藥頻次數量全國鮮見,打破我省獲批零紀錄1月10日,省藥品監督管理局傳來令人振奮的消息,2020年,我省兩次摘取藥物研發桂冠上的「明珠」——獲批兩個化學一類創新藥,一舉打破我省該類藥物獲批零紀錄的局面,湖北醫藥企業技術創新潛能正加速釋放。
  • 東莞兩家企業獲科技創新創業大賽特等獎,投資人現場點讚!
    6月19日,2019年贏在東莞科技創新創業大賽暨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創新創業大賽(東莞分賽區)(以下簡稱大賽」)年度總決賽在松山湖光大We谷舉辦。經過激烈角逐,乾宇電子材料(東莞)有限公司獲初創組特等獎,東莞普萊信智能技術有限公司獲成長組特等獎,分別獲得獎金60萬元。
  • 湖北大學又獲2600萬元大額捐贈,為湖大校友點讚!
    剛入新年,再傳喜訊:湖北大學又獲2600萬元大額捐贈1月19日,湖北大學捐贈籤約儀式暨校董聘任儀式在學校會議中心思齊廳舉行。美益添生物醫藥(武漢)有限公司、武漢賽維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江西萬谷種豬育種有限公司等三家企業共向學校捐贈2500萬元,用於支持生命科學學院科學研究,學校分別聘任三家企業負責人為2020年首批校董。捐贈儀式前,商學院兩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愛心校友,也向學校捐贈100萬元,用於支持學校以及商學院建設發展。
  • 5位同濟女性獲「卓越女性獎」
    在主題演講中,首先發言的是上海社會科學院趙蓓文研究員,她的演講題目是《超越自我——新時期職業女性創新能力的成長提升》。她介紹了圍繞職業女性創新能力開展的一系列研究及成果,包括職業女性創新能力現狀和成長規律,職業女性創新能力成長影響因素分析等,並就如何從婦女組織支持及女性自身職業規劃入手提高女性創新能力給出了具體的建議。
  • 百位哈佛精英隔空點讚,京東物流科技對外分享創新應用
    JDL京東物流價值供應鏈部供應鏈計劃產品總監李瑋婧詳細講解了物流科技在行業中的創新突破和應用場景,並與哈佛大學訪問團進行了長達一小時的熱烈討論。受疫情影響,全球供應鏈遭受巨大衝擊,各個國家、行業供應鏈正加速重構。
  • 鍾南山張伯禮 點讚深圳創新
    深圳商報記者 李博 攝【深圳商報訊】(首席記者 王海榮)11月18日,2020深圳BT(生物技術)產業領袖峰會在深圳會展中心舉行,「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與「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以在線視頻方式為峰會致辭,點讚深圳創新
  • 點讚!四川大學王琪院士、成都理工大學劉清友校長獲2020年何梁何利...
    點讚!四川大學王琪院士、成都理工大學劉清友校長獲2020年何梁何利獎!2020年度共有52位科學家獲獎,其中——四川大學高分子研究所王琪院士因其在塑料加工領域的傑出成就和貢獻,榮獲本年度何梁何利基金 「科學與技術創新獎」。成都理工大學校長劉清友教授因其在從事石油鑽頭及裝備的理論、實驗、產品及應用研究傑出成就和貢獻榮獲本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為四川高校的科技工作者點讚!
  • 女性趕超男性!中國女性研究生學歷科技人才的數量大於男性,出國學者回流趨勢增強
    本文轉載自「科研圈」 圖片來源:Pexels近日,中國科協調研宣傳部和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聯合發布《中國科技人力資源發展研究報告(2018)——科技人力資源的總量、結構與科研人員流動》。《報告》顯示,不考慮專升本、死亡及出國因素,截至 2018 年底,我國科技人力資源總量達 10154.5 萬人,規模繼續保持世界第一。普通高等教育依然是科技人力資源培養的最主要渠道。
  • 這次必須給華中科技大學點讚,悄悄給400餘名學生打錢,太暖心了
    誰是湖北最牛大學,這個話題一直備受爭議,個人認為武漢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不分伯仲,都是湖北牛校,不過,這次必須給華中科技大學點個讚,最近,華中科技大學悄悄給400餘名學生大錢,實在是太暖心了,到底怎麼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