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趕超男性!中國女性研究生學歷科技人才的數量大於男性,出國學者回流趨勢增強

2020-08-19 生物探索

本文轉載自「科研圈」

圖片來源:Pexels

近日,中國科協調研宣傳部和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聯合發布《中國科技人力資源發展研究報告(2018)——科技人力資源的總量、結構與科研人員流動》。

報告》顯示,不考慮專升本、死亡及出國因素,截至 2018 年底,我國科技人力資源總量達 10154.5 萬人,規模繼續保持世界第一。普通高等教育依然是科技人力資源培養的最主要渠道。

報告》還指出,儘管我國目前專科層次科技人力資源為主體,但本科層次科技人力資源的數量和增速均超過專科,未來科技人力資源學歷結構將進一步優化;在各學歷層次的科技人力資源中,工學背景科技人力資源佔比均為最高,工學背景的科技人力資源佔 54.1%;我國科技人力資源繼續保持年輕化,39 歲及以下人群超過四分之三;女性科技人力資源比例將進一步提升,研究生學歷人才中女性超過一半。

我國科研人員流動主要表現為淨流出,但近年來回流態勢不斷增強,主要來自美國、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國內大規模流動主要集中在環渤海、長三角、廣東、陝西和湖北等地區,東部省份在人才流動網絡中處於重要地位;黑龍江、四川和湖北等中西部省份向東部省份大規模輸送人才。(經濟日報)

註:請掃描以下二維碼添加探索君微信進入讀者群,記得備註」讀者群「哦~

同時,由於近期微信公眾號改版,訂閱號消息不再按時間排序。為了方便您繼續收到我們的文章,您可按照圖片中的操作將我們設為「星標」,這樣您以後就可以看到我們的消息啦。

End

顛覆傳統!科學家找到打開人體「燃脂」開關的正確方式,躺著瘦要成真了

衰老可逆轉!「乙醯輔酶A」或能續充人類壽命

Science:吃飯時間很重要,「穩住」生物鐘、調整新陳代謝全靠它!

Science提供直接證據:感冒是「福」,能幫人體抵禦新冠

是什麼奪走了老年人的免疫力?Science子刊:產生IL-10 的 Tfh 細胞是關鍵

相關焦點

  • 中國研究生學歷科技人才數量女性超過男性,出國學者回流趨勢增強
    近日,中國科協調研宣傳部和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聯合發布《中國科技人力資源發展研究報告(2018)——科技人力資源的總量
  • 深圳戶籍女性人數超過了男性戶籍人數?
    大城市的戶籍往往跟房產、學歷、工作繳納社保年限等掛鈎,因此,我們得出這樣的結論,在深圳高學歷女性要遠遠多於男性。倒掛的原因,其實從深圳歷年的戶籍遷入人口就可以看出來了。在統計了深圳2016-2019年戶籍遷入人口性別數據發現,在戶籍遷入數據上,遷入深圳戶籍的女性人數已連續多年多於男性。
  • 女性論文數量下降,男性數量穩定。問:疫情期間在家帶孩子的是誰?
    疫情期間,女性的論文產量減少了在家隔離的生活開始了一個半月之後,學術期刊的編輯們注意到了一個趨勢:因為承擔了更多的家庭責任,女性投遞的論文似乎變少了。密西根州立大學教育管理學教授萊斯利·岡薩雷斯(Leslie Gonzales)認為,這有可能打亂女性學者的職業發展。
  • 中國女性缺口近千萬,男性同胞該何去何從?
    人口地理學的研究內容包括人口數量、人口增長模式、人口遷移、人口年齡結構、人口性別比例等方面內容。其中,人口性別比例是指人口中男性人口和女性人口的比例關係,通常以女性人口為基數100來統計,如果人口性別比大於100表明男性多於女性,如果人口性別比小於100表明女性多於男性。
  • 2020中國女性職場現狀調查報告出爐 女性收入低於男性17%
      半島網3月7日消息  在一年一度的「三八婦女節」之際,智聯招聘繼續聯合寶寶樹發布《2020中國女性職場現狀調查報告》,本次調研共回收有效樣本65956份。兩性月收入差異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男性都分配到了更多更好的教育資源,而近年來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升也是薪酬差距逐漸縮小的原因之一,從本次受訪者的學歷分布來看,本科以上的學歷人群中女性佔比超過男性,整體看職場女性普遍呈現「高知」的特徵。
  • 大學英語作文範例:女性壓力大於男性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寫作>四六級作文>正文大學英語作文範例:女性壓力大於男性 2013-04-26 17:30 來源:英語作文 作者:
  • 圖解|中國家庭避孕:女性方式佔八成,手術避孕數量遠超男性
    數據顯示,近年來中國家庭避孕人數總體呈現回落趨勢。從避孕方式來看,中國家庭中的女性長期承擔著主要的避孕責任。家庭避孕八成由女性承擔如果從2015年採取避孕措施的中國家庭中選100對夫妻作為代表來看,其中約有54.6位女性體內有宮內節育器,26.2位女性已結紮輸卵管,13.8位男性使用保險套,3.8位男性接受了輸精管結紮手術,1.6人採用其他避孕方式。
  • 男性大腦比女性更大
    &nbsp&nbsp&nbsp&nbsp有專家指出,雖然男性大腦確實更大,且男性平均智商比女性高出將近4分,但女性在記憶力測試中的表現卻更為出色。&nbsp&nbsp&nbsp&nbsp這項由荷蘭學者開展的研究利用了近900位男性和女性的大腦核磁共振掃描結果,結果發現男性大腦體積比女性大14%。不過專家此前曾指出,女性大腦的工作效率更高。此次由荷蘭伊拉斯姆斯大學開展的研究顯示,女性平均智商比男性約低3.75,在空間感測試中也表現得更差。
  • 咖啡因對青少年男性作用大於女性
    美國研究人員日前公布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青少年男性與同齡女性相比,攝入大量咖啡因後能獲得更強烈的興奮感與精力,並能明顯提升運動狀態。
  • 女性腰圍大於80cm男性腰圍大於90cm有健康隱患
    如果用體內脂肪佔體重的百分比來表示的話,男性> 25% ,女性> 30%就可診斷為肥胖。」  中華醫學健康管理學分會副主任委員曾強說,人們通常會用另一個更易操作化的標準來計算,就是BMI。BMI叫做身體質量指數,簡稱體質指數又稱體重指數。BMI的值可以通過體重除以身高的平方來計算得出。是目前國際上常用的衡量人體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個標準。
  • 離婚時男性應該支付給女性贍養費
    當男女之間的婚姻契約終止時,與一般的合夥制企業一樣,也面臨著財產的分配問題,現有的法律一般規定將男女之間的共同財產均分,即男女各佔50%,儘管在大多數時候,男性從事市場行為的收益要大於女性,但考慮女性在家庭活動中的付出,這個比例應該將是比較合理的
  • 適合男性女性的十大熱門職業排行
    中國最少需要140萬左右的心理諮詢師,2018年專業心理諮詢師只有約6000人,人才缺口極大。 公關(失業率1.4%) 中國的移動網際網路目前已走到全球各國的前列,同時國內各行業中的企業對品牌的重視程度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因此,公關是最不容易失業的職業。
  • 前程無憂畢業生調研:薪酬預期低於男性,高學歷擋不住女大學生就業...
    中國領先的人力資源服務商前程無憂最近前程無憂發布《2020中國優秀大學畢業生需求和求職報告》。報告顯示,在教育程度上,女性高校畢業生不輸於男性畢業生,在薪酬預期上普遍低於男性。面對艱難的就業市場,女大學畢業生比男性畢業生更焦慮。
  • 全國男性健康日:調查顯示男性比女性「短命」四五年
    而在我國,最新數據顯示,差距未達6歲,但中國男性確實比女性「短命」4.99歲。國家統計局據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詳細匯總資料計算,2010年中國男性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為72.38歲,比2000年提高2.75歲;女性為77.37歲,提高4.04歲。男女平均預期壽命之差與十年前相比,由3.70歲擴大到4.99歲。
  • 海外人才加速回流 中國對人才的吸引力日益增強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魏鬱):近年來,隨著綜合國力的提升,中國對人才的吸引力日益增強。根據教育部統計的一項最新數據,近年來留學人員回國數量出現了較大幅度的增長,海外人才正在加速回流。是什麼原因讓越來越多的海外留學人員選擇回國發展?如何實現既滿足個人發展又推動社會發展的就業環境?
  • 為何女性掉發多,而禿頭男性更多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肯定有一些疑惑,為什么女性在梳洗的時候頭髮大把大把的掉,多到堵住下水道排水口,而沒有變成禿頭,男性多數是掉一些碎發,卻禿頭中年男子數量眾多呢?想不明白不要緊,接下來為您解釋這個現象的原因:眾所周知,女性多數是長發,頭髮長度長度遠大於男性,當男性與女性掉落相同數量的頭髮時,從視覺上來看,有一種女性脫髮比男性嚴重得多的錯覺,但是實際上,兩者之間的差距並不大。
  • 中國女性讀書率首次超過男性 男女閱讀比12∶13
    中新網1月11日電 據上海《文匯報》報導,在北京圖書訂貨會期間,全球唯一提供中文圖書零售數據連續跟蹤服務的「開卷書業信息服務機構」公布了《中國六城市圖書零售市場讀者調查報告2006》。對中國公眾在購書方面的消費行為、消費心理、消費習慣的變化進行了全面細緻的分析。
  • 職場英語:女性的領導力或比男性更強
    一個接一個,閃耀的光環正好落在了女性頭上。通用汽車、IBM、百事、洛克希德·馬丁和杜邦等幾十家美國巨頭企業的現任老闆都是女性。牛津大學即將跟隨哈佛大學的腳步,任命第一位女校長。但女性仍然有很長的路要走:據《紐約時報》指出,美國的大公司中,光是叫約翰的男老闆就比女老闆的總數多。但趨勢一目了然:在大學畢業生和大公司新聘的職員中,女性人數已經超過一半。
  • 《2020中國女性職場現狀調查報告》:職場女性整體薪酬低於男性17%
    「職場女性整體薪酬低於男性17%」 智聯招聘繼續聯合寶寶樹發布了《2020中國女性職場現狀調查報告》,報告顯示:女性的整體收入依然低於男性17%!薪酬是衡量職場地位的一個重要因素,儘管「同工同酬」的觀念已經提出多年,並寫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但從全世界來看,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男性平均薪酬高於女性的現象仍然是普遍存在。
  • 萬名留學生回國就業報告顯示高層次人才回流率偏低
    過半數為一年期碩士研究生根據對資料庫收錄的11045名留學回國人員基礎信息分析,大多數回國留學人員年齡分布在24—30歲區間,佔全部回國人員的80%。在這個年齡段,大多數留學回國人員具有國外碩士學位,約佔76%,有國外博士和學士學位人員各11%左右,在樣本所包含的留學回國人員中,女性比例高於男性,分別為58%和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