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人才加速回流 中國對人才的吸引力日益增強

2021-01-12 國際在線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魏鬱):近年來,隨著綜合國力的提升,中國對人才的吸引力日益增強。根據教育部統計的一項最新數據,近年來留學人員回國數量出現了較大幅度的增長,海外人才正在加速回流。是什麼原因讓越來越多的海外留學人員選擇回國發展?如何實現既滿足個人發展又推動社會發展的就業環境?

「80後」黃源浩先後在美國、加拿大學習和工作,一直研究光學3D測量。在海外生活十幾年後,他選擇回到國內創業。他身邊一些來自麻省理工學院、微軟等知名學府和機構的朋友也陸續回到國內加入他的團隊。黃源浩說:「我們在這一塊有十幾年的研究經驗,很希望把這項技術,能真正用於實際產品,讓中國更多企業有核心競爭力。」

教育部的統計數據顯示,2016至2019年,中國出國留學人數251.8萬人,回國201.3萬人,學成回國佔比為79.9%,這意味著將近八成留學生學成後會選擇回國發展。在變化與機遇並存的2020年,海外人才回流也正在加速。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主任程家財介紹:「2020年,從我們留學服務中心服務留學人員的數量上看,僅從申請回國的認證數量看,截止到目前,是大約30萬多一點。(與2019年),同期相比增長了3萬份左右。」

據中國某職場社交平臺監測數據顯示,2019年11月至2020年4月,有過海外留學經歷的新增用戶持續走高,半年增長率為213%。其中,2020年後的增幅更為明顯。在日前上海舉辦的一場海歸人才招聘會上,前來應聘求職的很多回國人員表示,相比國外,國內無論是疫情防控形勢,還是經濟發展勢頭都有明顯優勢,希望自己能在國內發展大機遇、大平臺上找到自己的位置。「我是英國回來的,這邊都是比較大的平臺,我希望能進入大平臺,視野能更寬闊。」「國外的經歷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充實的過程。我覺得從自身的發展看,國內比國外好。」

中國教育科學院研究員儲朝暉表示,在海外就業形勢「推力」與國內經濟形勢「拉力」的共同影響下,形成了海歸人才加速回流的趨勢。「首先是整個國際的就業環境發生了一些變化,留學生所在的國家或者是其他國家就業都有一定的難度;另外,在國外已經有一定的成就的這部分人,需要更多的獨立性,更自主支配的平臺,由於國內有相應的一些政策,他也就會選擇回國。」

儲朝暉表示,海外人才是中國自主創新發展的一支重要生力軍。各地吸引人才要避免唯學歷論,而是要「造林引鳥」。除了推出優惠性引才政策外,更重要的是從根本上創造給各類人才平等競爭的環境和機會,進而形成人才成長和社會發展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

相關焦點

  • 化危為機:大變局下的中國海外科技人才回流及應對
    摘 要:當前,世界經濟下行、國際關係重構,海外科技人才就業環境受到影響,人才回流推力增強,而中國經濟與研發環境持續改善,人才回流拉力提升,後疫情時期中國或將迎來一次海外科技人才回流高潮。
  • 海外人才加速回流:歸國求職數量暴增七成,新一線城市「花式」攬才
    幸運的是,這批海歸人才被各大城市視為「香餑餑」。近年來,國家和各地方政府針對海外高端人才出臺了很多優惠性的引才政策,尤其是疫情期間,很多城市更是加大了引才力度,推出了包含住房保障、戶口及資金補貼等重要利器。在受訪專家看來,海歸人才往往是高學歷、高科技與高能力的代表,他們是中國自主創新能力的生力軍。在海外政策「推力」與國內經濟「拉力」共同影響下,海歸人才最終加速回流。
  • 優化海外引智平臺 推動高端人才回流
    面對近年反全球化、中美經貿摩擦等複雜嚴峻的國際局勢,強化海外引智、推動人才回流,亟需提升至國家發展的戰略高度。近日,北京大學未來教育管理研究中心啟動「新形勢下海外高端人才回國意願」項目調研。該項目以中國留學或工作於美、英、德、法、日等13個發達國家和地區的5999位博士研究生、擁有博士學位的高校或企業科研人員為調查對象,旨在全面了解海外高端人才回國意願,分析人才回流背後的驅動機制,為我國優化海外引智平臺建設提供科學依據和有效建議。
  • 報告:海歸加速回流 去年國內求職的海歸人數增33.9%
    資料圖:人才交流大會現場。 費彬 攝如今,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留學生生源國。隨著中國產業結構升級、人才紅利優勢凸顯,國際化人才也在紛紛回流。在這一大趨勢下,加上2020年疫情及國際關係變化等因素的助推,海歸(泛指所有有海外留學經歷的人才,包括已回國和未回國的所有對象)回國潮流加速。
  • 獵聘網:2018中國科技人才吸引力報告
    科技人才求職時看重什麼?哪些科技公司最有吸引力?《2018中國科技人才吸引力報告》為你解答。1. 迅速發展的中國科技仍有很大機會根據21數據新聞實驗室發布的「全球科技公司市值100強」榜單,2018年中美日三國上榜科技公司數量超75%,其中美國位列第一,中國緊隨其後。
  • 問策上海2025丨如何打動海外科技人才的心?——德國啟示
    從我國的內部發展來看,近年來,國內各大城市陸續出臺人才政策,展開地方層面的「人才爭奪戰」,其中科技創新型人才和青年人才成為爭奪焦點,新一線城市和二線城市的人才吸引力顯著增強,對以上海為代表的一線城市造成了壓力。青年人的理想視野決定了城市的發展高度,青年人的激情活力決定城市的發展脈動。
  • 任澤平:中國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
    隨著人口紅利消逝、人才價值日益凸顯,恆大研究院和智聯招聘聯合推出「中國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報告,以期準確把握人才流動趨勢。 摘要數據說明:通過跨城求職數據解密人才流動趨勢。智聯招聘擁有約2億用戶,日均活躍用戶數約630萬;其中85%為專科及以上學歷,遠超全國就業人口總體的14.6%。在求職者中,約四成為流動的跨城求職者。
  • 廣州:海外人才歸國第一站,靠什麼吸引人才
    剛閉幕的中共廣州市委十一屆十三次全體會議提出,建設人才強市,打造國際人才匯聚首選地和最佳發展地。面對日益激烈的城市競爭,人才將成為最寶貴的資源、最核心的競爭力。明天,2020中國海外人才交流大會暨第22屆中國留學人員廣州科技交流會即將舉行。這場被稱為「中國海外留學人員交流第一品牌」的盛會,22年來吸引了全球140多個國家(地區)5萬多名海內外高層次人才。
  • 中國研究生學歷科技人才數量女性超過男性,出國學者回流趨勢增強
    近日,中國科協調研宣傳部和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聯合發布《中國科技人力資源發展研究報告(2018)——科技人力資源的總量
  • 山東應屆高校畢業生留魯率達82.56% 優秀青年人才回流態勢逐步顯現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魏海政)日前,記者從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自2017年以來,山東省高校畢業生年均保持在60萬人以上,總體就業率一直保持在85%以上,其中留魯畢業生比例保持在80%左右,且呈逐年上升態勢,今年應屆高校畢業生留魯率達到82.56%,明顯高於前三年水平。
  • 人才開始回流?一頂尖「大神」放棄美國終身教職,加盟清華
    人才開始回流?一頂尖「大神」放棄美國終身教職,加盟清華很久以來,頂尖人才大量流失是無數中國人的心中的痛,尤其是清華北大,兩所高校聚集了我國各省份地區智商最高、最優秀的學霸,但是他們其中的大多數卻在畢業以後紛紛出國,或進入海外高校任教,或加入國外企業,我們辛辛苦苦的人才,最後都為美國等其他國家做了嫁衣!
  • XTransfer的海外人才之道_中國貿易報
    如何充分發揮企業主體作用、在新形勢下走好中國企業「出海」之路,成為各界關注熱點。其中企業海外人才發展問題更是熱點中的熱點。 XTransfer是一站式外貿企業跨境金融及風控服務提供商。目前已在中國香港地區、英國、美國、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亞、新加坡等地設有分支機構,並已獲得加拿大、澳大利亞當地支付牌照。在全球金融網絡的拓建方面,已與渣打銀行、巴克萊銀行等深入合作。
  • 新華時論|中小城市要搶抓人才「回流潮」
    實際上,一些國家和地區的人才引進規律表明,當一國或一個地區的人均GDP超過2000美元後,科技人才開始大量回流。這一「回流拐點」,其實對二三線城市也有借鑑意義。經過這些年的發展,很多二三線城市的人均GDP早已超過2000美元,這些城市的產業基礎、產業機構以及企業數量、層次、規模早已今非昔比。
  • 南洋理工大學劉宏教授暢談全球人才環流及其對中國的啟示
    他指出,當今社會處於一個高度全球化和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這一方面能夠帶來全球範圍內的人才環流,另一方面也會導致一些國家或地區的人才流失問題。過去,國際人才流動的模式主要有兩種,人才外流和人才回流。人才外流的過程涉及到人才流失的問題,比如中國的醫生或工程師移民加拿大以後,由於他們在中國的教育經歷不受承認,只能從事護士或裝配工人等工作,這實質上就是一種人才流失。        第二種模式是人才回流,這主要發生在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之後,比如亞洲四小龍在經濟高速發展以後,就吸引了一批六七十年代留學海外的人才的回歸。
  • 【關注】製造名城東莞加速吸引高層次人才
    【關注】製造名城東莞加速吸引高層次人才 2021-01-14 12: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中國女性研究生學歷科技人才的數量大於男性,出國學者回流趨勢增強
    本文轉載自「科研圈」 圖片來源:Pexels近日,中國科協調研宣傳部和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聯合發布《中國科技人力資源發展研究報告《報告》還指出,儘管我國目前專科層次科技人力資源為主體,但本科層次科技人力資源的數量和增速均超過專科,未來科技人力資源學歷結構將進一步優化;在各學歷層次的科技人力資源中,工學背景科技人力資源佔比均為最高,工學背景的科技人力資源佔 54.1%;我國科技人力資源繼續保持年輕化,39 歲及以下人群超過四分之三;女性科技人力資源比例將進一步提升,研究生學歷人才中女性超過一半
  • 中國加速培養國際商務談判人才
    &nbsp&nbsp&nbsp&nbsp中新網北京12月12日電 (記者 李曉喻)中國正加速培養國際商務談判人才,以便在日益激烈的競爭中更好維護自身權益。本次大賽由全國國際商務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中國國際貿易促進會法律事務部和中國政法大學聯合主辦,來自全國各地的12支高校代表隊參賽。經過兩天比賽,中國政法大學獲得第一名,山東財經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天津財經大學並列獲得一等獎。
  • 海外中文古籍加速回流(文化脈動)
    資料圖片  近代以來,大批古籍流散海外,不少珍本、善本、孤本為國內罕見。近年來,在海內外有識之士的攜手努力下,海外中文古籍的情況日漸清晰,大批海外中文古籍正以影印出版或數位化等方式回流中國,為促進中外文化交流、推動學術研究發揮了重要作用。
  • 編制書目 影印出版 數位化回歸 海外中文古籍加速回流
    來源:人民日報編制書目 影印出版 數位化回歸海外中文古籍加速回流國家圖書館共收藏有《永樂大典》224冊,約佔存世的一半,其餘被海外收藏。資料圖片近代以來,大批古籍流散海外,不少珍本、善本、孤本為國內罕見。近年來,在海內外有識之士的攜手努力下,海外中文古籍的情況日漸清晰,大批海外中文古籍正以影印出版或數位化等方式回流中國,為促進中外文化交流、推動學術研究發揮了重要作用。
  • 政策夠給力、生活有盼頭 創新創業人才加速集聚廣州
    之「引得進」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方晴 剛閉幕的中共廣州市委十一屆十三次全體會議提出,建設人才強市,打造國際人才匯聚首選地和最佳發展地。面對日益激烈的城市競爭,人才將成為最寶貴的資源、最核心的競爭力。明天(18日),2020中國海外人才交流大會暨第22屆中國留學人員廣州科技交流會即將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