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孩子在小時候都是非常活潑好動的,正因為他們的活潑好動,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不可避免地會出現不小心摔倒的情況。有些時候,孩子會因為摔倒帶來的疼痛哇哇大哭,家長過來哄一哄就起來了,而有些時候,孩子摔倒後也會哭鬧不起來,怎麼哄都不見效,這時家長往往都會很頭疼。網上有這樣的一組照片,讓一位奶奶的「神操作」火了。
孩子摔倒後哭鬧不起,奶奶的「神操作」火了
只見照片中有一個孩子摔倒在地,看年齡應該是有兩三歲了,能自己爬起來了,而且孩子應該是沒有受傷的。
但是不知為什麼,孩子就是躺在地上哭鬧著不爬起來,哄了也不見效,這時一旁的奶奶就使出了她的大招了,只見她走到孩子旁邊,並沒有強行拉孩子起來,而是哎呦一聲假裝摔倒在地,嘴裡還說:「奶奶也摔倒了,好疼啊,哎呦,但是奶奶要自己起來。」
奶奶說著,就行動了起來,慢慢的站了起來。孩子看了奶奶的示範之後,也有樣學樣的爬了起來。奶奶看到孩子起來了,高興的誇讚了孩子一番:我大孫子太厲害了,一會獎勵一顆糖。
於是,剛才還在鬧脾氣的孩子立刻又和奶奶玩了起來。 網友們在看完奶奶的這波神操作後,紛紛稱讚:奶奶的方法簡單粗暴還管用,果然薑還是老的辣。
剛學會走路的孩子,摔倒是正常現象。在孩子摔倒的時候,家長一定要用正確的方法解決。 孩子摔倒的時候,家長不能做什麼?
1、怪旁邊的物品
平時有很多家長在孩子摔倒之後都會想方設法的哄孩子,還總會怪罪物品。比如會怪地板不好,怪凳子不對,而不是告訴孩子是你走路太急、走路沒看清,這樣的做法是不對的。孩子長期受這種理念的影響,長大以後遇到挫折的時候,就會在第一時間推卸責任,而不是考慮自身的不足,這樣是很可怕的。
2、不能不管孩子
有的時候孩子摔倒了,家長哄了一陣,孩子還是不好,就會生氣的不去管孩子。這時候孩子可能會馬上爬起來追上家長,看起來方法很有效,但也可能會讓孩子失去安全感。孩子會變得患得患失,嚴重的話還會出現心理疾病。
孩子摔倒的時候家長應該怎麼做?
1、親自示範教孩子站起來
就像上面的這位奶奶一樣,孩子年紀小,有時候不站起來是因為不知道怎麼站,而不是不想站。這時候,家長可以帶入孩子的情況,親自給孩子做示範,告訴孩子應該怎麼爬起來,這樣比直接把孩子拉起來還好用。
2、孩子站起來之後給予鼓勵
孩子摔倒後,肯定會或多或少的有些疼痛,所以孩子自己站起來之後,我們要適當的鼓勵孩子。讓孩子知道,摔倒的時候爸爸媽媽也是很心疼的,你能自己站起來是很棒的,爸爸媽媽很高興。這樣孩子不僅會變得更加堅強也會更加有自信。
孩子的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同樣重要,家長平時也要保證孩子的營養,我家孩子一直在喝布瑞弗尼4段兒童配方牛奶,直取法國黃金奶源地的新鮮生牛乳,不添加白砂糖、香精、防腐劑,呵護孩子的牙齒健康,營養豐富,方便攜帶,能夠滿足孩子的營養需求,助力孩子健康成長。
孩子還小的時候是非常脆弱的,需要家長們的悉心呵護,但是,這個照顧也不能過於完美,孩子也是需要一些挫折的磨練,這樣才能讓孩子由脆弱變為堅強。孩子摔倒時,你是怎麼做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