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勇上的鮭魚,鮮美至極的滋味,是自然給人類的美味佳餚
鮭魚其實在除了我國東北地區和沿海地區之外,並不被人們所熟知,鮭魚其實包含了很多名字和種類,走上人們餐桌最常見的就是三文魚,三文魚也是鮭魚的一種,不過今天給大家說的並不是這個,前者是海水魚,關於海鮮的做法實在是太多了,小編就不多嘴了,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大馬哈魚。
大馬哈魚其實也是在海水長大,只不多到它們的產卵和繁殖期的時候,大馬哈魚會溯流回江河之中,然後繁衍生息。這種魚可不要小看它,是一種性情兇猛的肉食者動物,成群結隊經過的時候就算是鱷魚也要退避三舍,不過相信看過很多紀錄片的朋友們應該知道,大馬哈魚的威脅其實並不是來源於水裡,更多的是來源於陸地的威脅,除了棕熊等天敵的捕獵之外,還有人類的開發。
不過現在由於法律的嚴格和對於環境的有效治理,東北部分地區雖然是全國有名的鮭魚之鄉,但是在合理管控之下,還是能夠做到有序捕撈、有序發展。大馬哈魚是經濟價值非常高的一種魚,由於其肉質鮮美,脂肪、維生素等營養物質含量非常豐富,所以是屬於名貴水產品的物種。大馬哈魚的吃法有很多,一般都是以保留其鮮味作為主基調,下面列舉了幾種方法。
第一種:香煎大馬哈魚
大馬哈魚切成片狀,要稍寬一些(具體煎多少看人數而定)、鹽適量(根據地區口味而定,最好能夠用海鹽,海鹽能夠最大程度的激發食物的鮮味)、香蔥粒、薑末、花生油即可。因為是煎魚,所以最好用平底鍋,不粘鍋也是可以的,不過沒有平底鍋來得實在。首先我們將魚片清洗乾淨,然後將水分控幹,然後加入海鹽塗抹均勻(不要加太多,否則會鹹),醃製一個小時左右。準備好一切之後,然後平底鍋倒入花生油,油熱七成後放入醃好的魚片開煎制,小火煎制兩面金黃,然後加入薑末和香蔥粒進行調味,可以加入少許醬油,等待香味爆出就可以吃了。
第二種:鮭魚燉豆腐
將大馬哈魚切成均勻的碎塊並洗淨,選用一塊豆腐(因為豆腐易碎,所以最好選用盒裝豆腐),然後將豆腐切成方形小塊,準備一些鹽、少許香油、微量醬油、少許料酒(或白酒)、蔥粒、薑末、破果子、蒜瓣以及食用油。準備好之後起一口鐵鍋,加入油燒至溫熱,隨後加入蔥粒、薑末、蒜瓣爆鍋,產出香味之後加入鮭魚、料酒、醬油翻炒個兩三分鐘,然後鍋中加入清水,隨後放入豆腐開始燉。鍋中煮沸調至小火燉上二十分鐘,最後出鍋前加入少許香油、鹽即可食用。
第三種:紅燒鮭魚
還是之前的步驟,大馬哈魚切成寬片,準備八角、辣椒(不吃辣不加)、蔥、姜、蒜、白醋、醬油(不要用味極鮮,生抽老抽各少許)、鹽、冰糖、配菜(找一些比較吸油的配菜輔之更佳)。鍋中倒入油,燒熱後加入蔥姜蒜、八角、紅辣椒炒香,然後加入魚片煎炒一會,隨後加入冰糖、生抽、少許白醋翻炒片刻,再加入一點老抽上色,鍋中倒入些許清水加入配菜,至收汁加入鹽即可。
這三種做法一個煎、一個燉、一個燒,可謂是三種口感,煎出來的味道更香一些,不過稍顯油膩;燉豆腐更加入味,最大程度的保留了鮭魚的鮮香;紅燒之後,調料與鮮味完美結合,更加刺激你的味蕾。大馬哈魚肉質鮮美,所以在做的時候既不用加味精,也不用加香油(除了紅燒加少許香油調味),就可以讓食材的鮮味完美的綻放,而且大馬哈魚本身的腥味不重,所以不用加太多的調料去腥,另外加上一點白酒有利於讓香味更加濃烈。
說了這些,大家應該有所了解了。說實在的,大馬哈魚的一生其實非常短暫,它們出生在河流,然後因為食物匱乏然後進入大海中生長,但終究是淡水魚無法適應大海的環境,所以在它們交配的時候還是要回到河流之中,由於溯流而上激流、瀑布、天敵、捕撈危險重重,但是它們還是無所畏懼,只為了能夠回到養育它們的河流,然後進行交配產卵繁衍生息。本身耗盡力氣遊回來的它們在產卵之後徹底失去了生機,隨後便死去了。
這是一個悲壯但又神聖的過程,為了種族的延續它們可以付出一切,雖然在給我們帶來美味食物,但同時也在傳遞一種精神,像東北地區的人們,因為處在大馬哈魚的產地,所以它們常用這種精神來激勵自己的子孫後代,即便是前方有再多的艱難險阻也能夠逆流而上、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