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的「特效藥」被發現,可以清除體內毒素,還可以抑制復發轉移

2020-12-20 朱醫生說健康

大家好,我是中醫朱醫生。

腫瘤,就是機體局部組織的細胞過度、不協調生長所形成的異常新生物。它是由細胞轉化而來,伴有分化和調控的異常。致瘤因素,可能是身體內部出了問題,也可能是外界因素刺激而形成。

肝癌是一種高度惡性腫瘤,我國肝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最新數據顯示,在全球180萬新增肝癌患者中,35.8%的患者被診斷為肝癌,37.6%的患者死於肝癌,居世界首位。

鄭先生是一家遊戲公司的軟體開發員,今年才27歲了,自從畢業之後,為了前程,就一直勤勤懇懇地工作著,眼看著生活蒸蒸日上,可是天有不測風雲,最近,在公司的一次體檢中卻查出了甲胎蛋白高達753ug/L,經過進一步的檢查,發現鄭先生的肝部長了一個15cm左右的腫瘤,並且腫瘤已經擴散至肺部,確診為肝癌。

自從得知自己患癌消息之後,便開始踏上了漫長而又痛苦的康復之路,大約醫院做了2個周期左右的化、療之後,自己的身體便開始出現嚴重的浮腫,最後在萬般無奈之下,只能被迫回家調理。

回家之後的鄭先生,並沒有放棄希望,而是不斷的尋找一切機會,一次偶然的機會朋友告訴他可以嘗試一下中醫調理,後來在朋友的介紹下認識了當地一位有名的中醫。

中醫了解鄭先生的具體情況後,根據現有的症狀,寫出一個藥方:安佗御結丸。現代研究表明安佗御結丸主要有軟堅散結(消瘤)、健脾利溼、疏肝理氣、扶正固本四個方面進行調理,達到消除這些病理產物的目的,同時改變腫瘤、生長的內環境,防止復發。

鄭先生在服用兩個月後,身體明顯輕盈了很多,疼痛感漸漸消失,服用半年後再去醫院複查時,驚喜的發現,體內的癌細胞不再擴散,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對於癌症患者,平時還要多做到以下幾點:

1、 改變生活方式

腫瘤的形成是長久的問題才會導致,所以在生活中很多不好的習慣都是影響復發的關鍵,吸菸飲酒、熬夜、辛辣刺激飲食等等,都儘量避免。

2、良好心態

一個人的身體狀態會直接影響他的心情好壞,不難發現,當你身體不舒服時,情緒也會變得更糟,且容易產生焦慮,暴躁、自卑等負面情緒,反過來,情緒同樣也可以導致人的身體變化,擁有好的心情,好的心態是對待癌症關鍵一步。

3、 定期複查

將複查放在最後,是我希望所有患者別拿定期複查當藉口而放肆生活,複查確實是最準確、最直接的方式,但複查更大的作用是提醒自己,你是個癌症患者,一朝得癌,終生抗癌。

相關焦點

  • 腫瘤復發轉移99%的病人不懂,100%的臨床醫生不給你解釋!
    (2)腫瘤幹細胞的潛伏:腫瘤幹細胞通常對化療耐藥,而且可以長期潛伏在體內,當機體內環境適宜其生長時,即可引起腫瘤復發。 (2)其它:腫瘤的生長需要促進腫瘤細胞分裂的生長因子與促進血管生成的生長因子。許多因素如創傷等可以導致體內產生大量生長因子,有助於腫瘤細胞的生長。
  • 抑制10種癌細胞生長,防止小鼠肺癌復發,難道「特效藥」來了
    之前的研究結果表明,在腫瘤細胞之間均勻地恢復高H1.0水平能夠有效地損害腫瘤。即讓癌細胞組蛋白H1.0水平高表達可以防止復發。在對EGFR抑制劑耐藥的肺癌小鼠模型進行研究顯示,Quisinostat可抑制的小鼠肺癌復發(p <0.001)。研究結果提示:靶向治療和Quisinostat的順序給藥可能是誘導患者延長反應的廣泛應用策略,即可以幫助患者控制在較長的時間不復發。
  • 癌症患者怕復發、轉移,收好3個建議,或能阻止癌細胞擴散
    癌症之所以讓人覺得恐懼,不僅是因為死亡率高,更是因為這種疾病很難徹底治癒,當人體內出現癌細胞,形成腫瘤後,很可能在接受手術或化療等治療後,再次出現復發或轉移。因為癌細胞就是人體內的正常細胞轉化而成,非常狡猾。
  • 老藥新用!研究發現:治腹瀉的黃連素,還能抗腫瘤,預防腸息肉復發
    化療聯合靶向藥貝伐珠單抗,可以增加腸癌患者的手術機會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湯文濤醫生介紹了《貝伐珠單抗聯合FOLFOX6對比FOLFOX6用於Ras突變型不可切除結直腸癌肝轉移一線治療》的研究進展。
  • 石太歲水——腫瘤癌症的剋星
    尤其在抑制腫瘤癌症方面的效果是堪比神奇。 人體自身免疫功能的低下或失調,是腫瘤發生、擴散、轉移的重要原因。太歲是最佳的免疫功能調節劑和激活劑,它可顯著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增強患者自身的防癌、抗癌能力。
  • 肺癌術後為什麼還會復發轉移?哪些症狀要小心?早發現、早治療!
    小細胞肺癌惡性度比較高,發現時大多沒有手術機會,以放化療為主綜合性治療。非小細胞肺癌治療以手術為主,手術適應於早期、中期一些腫瘤,而晚期多不能手術。(一)非小細胞肺癌手術之後,為什麼還會發生復發轉移呢?大概有三個原因。1、殘留癌細胞導致腫瘤死灰復燃!
  • 澳門大學最新研究發現:抑制乳腺癌轉移和復發新機制
    由澳門大學健康科學學院院長鄧初夏教授帶領的研究團隊最近發現,乳腺癌相關基因1(BRCA1)可通過促進線粒體自噬及降低炎症小體活性,抑制手術後乳腺癌的復發及轉移。
  • 腫瘤手術後促進病人康復,減少復發轉移,有哪些事情要去做
    手術治療是很多腫瘤患者會採用的方法,除了血液系統的癌症不適合手術治療以外,大多數實體腫瘤的患者都選擇了手術切除。對於早、中期的惡性腫瘤,一般還沒發生轉移,腫瘤包塊也相對較小,用手術切除是比較適宜的方法,只要沒有禁忌症,可以選擇手術。
  • 吃什麼清除體內毒素 這六種食物是排毒佳品
    我們都知道,排毒才能夠讓身體健康,身體在日夜的運作下,常常會累積一定的毒素,如果體內有毒素的話,很有可能會導致身體健康出現問題,因此清除體內毒素的保證健康的基本,那麼,接下來就請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吃什麼清除體內毒素?
  • 為什麼腫瘤切除之後依然復發?有這4個原因,讓人無奈!
    而一般的良性腫瘤生長發展速度較慢,也不會轉移到其他器官,所以在切除良性腫瘤後,一般不會復發。但惡性腫瘤切除復發也是有一定的條件的,針對這4個方面做好措施,可以有效地預防腫瘤復發!二、腫瘤復發的4個根本原因,讓人無奈!
  • 卵巢腫瘤複查項目有哪些?及時做5大檢查,復發和轉移可早發現
    卵巢腫瘤接受一系列治療後,並不代表著萬事大吉,必須定期去醫院做檢查,能及時發現腫瘤細胞復發和轉移情況,及早治療才能遏制腫瘤細胞發展,那卵巢腫瘤患者需定期複查哪些項目。卵巢腫瘤需複查哪些項目?通過做CT檢查能看出腫瘤細胞的形態、大小和位置,看看有沒有轉移灶或腹水,但不容發現小腫物。MRI針對於軟組織具有很高的解析度,能輔助CT來鑑別診斷,通過做此檢查能顯示病變組織的成分,了解血流動力學,同時也能觀察含有脂肪和合併出血的腫瘤細胞,能輔助診斷盆腔腫物來源和性質。PET-CT能全面評價腫瘤細胞擴散範圍,評判是轉移腫瘤還是原發腫瘤。
  • 35歲+,腸癌一發現即已轉移?轉移 復發腸癌的治療方法
    如果判斷轉移 復發停留在某一個臟器內,並且可以通過手術切除的話,則進行手術。即使有兩個以上的器官發生轉移 復發(例如肝臟和肺),如果判斷每個轉移 復發都可以切除的話,也可以進行手術。眾所周知,大腸癌的轉移 復發,通過積極的手術,可以延長患者的生存期。
  • 《Cancer Research》: 中國科學家發現監測肝癌轉移/復發的新方法
    近日,廣西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全新的肝癌術後監測手段,用於監測肝癌的轉移和復發,該項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權威腫瘤研究雜誌《cancer research 》 (IF=9.122)。科學家們採用了益善生物自主研發的CanPatrol® CTC分型檢測技術對肝癌(HCC)患者外周血中的循環腫瘤細胞(CTC)開展分子水平的分型鑑定,並深入研究與循環腫瘤細胞上皮-間葉轉化相關的基因。研究發現CTC數量及間質型CTC比例和肝癌患者術後早期復發高度相關,而且還進一步發現了和循環腫瘤細胞上皮-間葉轉化相關的重要基因BCAT1。
  • 復發轉移是「催命符」?癌症「倖存者」只因了解它!
    對於特定的腫瘤,獨特的突變就是一個特異的生物標記,有點類似於,人群中走出來一個「刀疤大盜」,顯得那般突兀,因此通過識別ctDNA身上攜帶的腫瘤特異性的基因突變。就可以區分她來自腫瘤細胞還是正常細胞,也可以判定癌症患者體內是否存在腫瘤細胞。
  • BMI1抑制可消除PD1阻斷後殘留的腫瘤幹細胞
    BMI1抑制可消除PD1阻斷後殘留的腫瘤幹細胞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7/22 23:41:49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析Cun-Yu Wang研究團隊發現,BMI1抑制可消除
  • 乳腺癌復發轉移的3大原因,你知道嗎?
    如果不幸被乳腺癌盯上了,經歷了手術、化療等治療手段後,最擔心的事情就是——治療後會不會復發轉移?復發轉移了怎麼辦?也因如此,很多患者如臨深淵,時刻擔憂復發轉移。更有甚者四處尋找「神藥」、「保健品」......術後的生活原應是安心調理的時候,卻人人自危,被重重心理焦慮籠罩。
  • Nature communication:非經典WNT受體相互作用 抑制腫瘤轉移
    近日,來自同濟大學的研究人員在國際學術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在線發表了他們關於LRP5/6 在frizzled介導的腫瘤轉移中發揮抑制作用的最新研究進展。 在該項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wnt受體frizzled及其共受體LRP5/6能夠發生直接相互作用,並且這種相互作用受到LRP6胞外結構域的調節作用。
  • 為什麼腫瘤被切除之後,依然會復發?這4個方面讓人無可奈何!
    在前文我們已經提到,如果患的是良性腫瘤,切了自然也就沒事了,但是如果說患的是惡性腫瘤,惡性腫瘤有很強大的繁殖能力,所以在體內擴散的非常快,癌細胞會破壞身體原先的細胞,因為癌細胞擴散得非常快,到了其他身體部位就會自然而然引起嚴重的併發症。所以惡性腫瘤就算切除了,復發的可能性也很高。
  • 這種會「啃骨」的腫瘤,如何防術後復發?|骨巨細胞瘤|復發率|腫瘤|...
    本以為是普通的肩頸背疼痛,到醫院一檢查,發現是骨腫瘤。八月份,動了手術,術後病理顯示骨巨細胞瘤,頸6錐體骨質破壞,腫瘤侵蝕嚴重。該患者經檢查,可耐受手術,所以行前路頸椎錐體腫瘤切除重建內固定術。手術治療的目的是在徹底清除腫瘤組織的前提下,儘可能保留自身關節、恢復肢體功能。但手術切除肉眼可見的腫塊後,可能仍遺留肉眼不可見的癌細胞。骨巨細胞瘤具有潛在惡變以及肺轉移風險,局部復發率高達20%-50%,患者關節受損且疼痛明顯,嚴重影響生活質量,並且該患者Ki67(30%陽性),復發風險較高,所以建議行輔助治療。
  • 這樣做可以幫助降低腫瘤轉移風險!
    ,可能腫瘤的原發灶很小,但也可能向其他臟器轉移。可以這樣講:腫瘤不可怕,可怕的是腫瘤轉移! 有什麼辦法能夠降低腫瘤轉移的風險嗎? 早發現早治療 早發現早治療是決定癌症病人預後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所以進行具有針對性的體檢和癌症篩查是很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