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ght影響因子蟬聯國際光學期刊榜眼

2020-12-14 中國科學院

Light影響因子蟬聯國際光學期刊榜眼

2016-06-14 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

【字體:

語音播報

  費城時間6月13日,湯森路透集團發布了2016年《期刊引用報告》(JCR),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光:科學與應用》,以下簡稱Light)獲得了它自創刊以來的第三個影響因子:13.6,在JCR收錄的90種光學類期刊中排名第2位,這也是Light連續第二年在美國《科學引文索引》(SCI)收錄的光學類期刊中排名第2位。相較於2015年湯森路透集團發布的JCR,SCI收錄的光學類期刊總數從86種增加至90種,Light年度發文量攀升30%,總被引頻次增長率更高達65%,Light在保持自身高端品牌的同時,也在快速擴大自身的影響力。

  Light是由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主辦,與Nature出版集團(Nature Publishing Group, NPG,現更名為Springer-Nature)合作出版的中國第一本開放獲取的光學期刊,網絡版於2012年3月29日上線,印刷版於2013年開始出版。期刊在2013年10月先後被國際知名的聯機檢索系統——湯森路透的SCI和Elsevier的Scopus資料庫收錄,2014年7月,被國際最大的開放獲取期刊目錄DOAJ收錄,2015年入選聯合國國際光年的金牌合作夥伴,並於2016年被EI資料庫收錄。

  Light在創刊初期就定位為「創辦一本高端國際光學期刊」,組建了由國際一流光學專家組成的編委會,並通過自然出版集團的國際網絡及資源等各種渠道提升刊物的全球知名度,吸引優質的稿源。

  為更好地傳播科研成果,促進學術交流,延伸期刊價值,Light自2011年起每年主辦Light Conference,會議邀請世界各地的知名科學家出席,並吸引全國各地的科研人員參會,各位專家學者通過期刊這個平臺匯聚一堂,進行深層次的學術交流和科研合作。2016年,Light成立海外辦公室(位於美國羅徹斯特大學),並以此為契機,聯合羅徹斯特大學主辦Light Conference Week,通過多種形式的學術活動,加速創新型科研成果的傳播。

  費城時間6月13日,湯森路透集團發布了2016年《期刊引用報告》(JCR),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光:科學與應用》,以下簡稱Light)獲得了它自創刊以來的第三個影響因子:13.6,在JCR收錄的90種光學類期刊中排名第2位,這也是Light連續第二年在美國《科學引文索引》(SCI)收錄的光學類期刊中排名第2位。相較於2015年湯森路透集團發布的JCR,SCI收錄的光學類期刊總數從86種增加至90種,Light年度發文量攀升30%,總被引頻次增長率更高達65%,Light在保持自身高端品牌的同時,也在快速擴大自身的影響力。
  Light是由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主辦,與Nature出版集團(Nature Publishing Group, NPG,現更名為Springer-Nature)合作出版的中國第一本開放獲取的光學期刊,網絡版於2012年3月29日上線,印刷版於2013年開始出版。期刊在2013年10月先後被國際知名的聯機檢索系統——湯森路透的SCI和Elsevier的Scopus資料庫收錄,2014年7月,被國際最大的開放獲取期刊目錄DOAJ收錄,2015年入選聯合國國際光年的金牌合作夥伴,並於2016年被EI資料庫收錄。
  Light在創刊初期就定位為「創辦一本高端國際光學期刊」,組建了由國際一流光學專家組成的編委會,並通過自然出版集團的國際網絡及資源等各種渠道提升刊物的全球知名度,吸引優質的稿源。
  為更好地傳播科研成果,促進學術交流,延伸期刊價值,Light自2011年起每年主辦Light Conference,會議邀請世界各地的知名科學家出席,並吸引全國各地的科研人員參會,各位專家學者通過期刊這個平臺匯聚一堂,進行深層次的學術交流和科研合作。2016年,Light成立海外辦公室(位於美國羅徹斯特大學),並以此為契機,聯合羅徹斯特大學主辦Light Conference Week,通過多種形式的學術活動,加速創新型科研成果的傳播。

列印 責任編輯:陳丹

相關焦點

  • Light:Science& Applications 獲得中國期刊SCI影響因子前三甲
    儀器信息網訊 湯森路透集團近日發布了2015年科技期刊引證報告(JCR 2014),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光:科學與應用》,以下簡稱Light)獲得了它自創刊以來的第二個影響因子14.603,在JCR收錄的86種光學類期刊中排名第2位
  • Light:不唯影響因子,實幹成就未來
    Light:不唯影響因子,實幹成就未來 2020-07-01 15: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Light獲得首個影響因子:8.476,列光學類期刊第四位
    (《光:科學與應用》,以下簡稱Light)獲得了它自創刊以來的首個影響因子,8.476,在JCR收錄的82種光學類期刊中排名第   Light是由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主辦,與Nature出版集團(Nature Publishing Group, NPG)合作出版的中國第一本開放獲取的光學期刊,網絡版於
  • Light最新影響因子14,國際光學類期刊排名第2
    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主辦的期刊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 (《光:科學與應用》,以下簡稱Light)獲得了創刊以來的第6個影響因子——14,在JCR 2019收錄的95種光學期刊中排名第2,9156種科技期刊中排名158。總被引頻次達到5894次,同比2017年增加了近40%。
  • 影響因子一直穩居13分以上的SCI期刊
    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光:科學與應用》)是由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與中國光學學會共同主辦,由Springer-Nature集團出版的一本全英文開放獲取光學國際學術期刊。
  • Light:中國光學照亮國際舞臺
    14.098,這是《光:科學與應用》(Light: Science &Applications,以下簡稱Light)創刊以來的第四個影響因子。迄今為止,Light已連續三年影響因子保持在13以上,位列世界上光學期刊影響因子排行榜前三,以上數據來自科睿唯安(原湯森路透智慧財產權與科技事業部)今年6月發布的《期刊引證報告》(JCR2016)。
  • 2018年新出爐的94種光學類期刊影響因子排行榜
    2018年6月26日剛剛發布了2017年雜誌影響因子(SCI impact factor)(   2017 年94種光學類期刊JCR.xlsx   )。 該影響因子反映的是2015和2016年該雜誌上發表文章的引用情況。
  • Chinese Optics Letters首個影響因子位列SCI亞洲光學類期刊第2名
    根據美國科學信息研究所(ISI) 6月18日公布的期刊引證報告(JCR),Chinese Optics Letters (COL)2009年的SCI影響因子為0.804。COL創刊於2003年,2007年開始即被SCI收錄。根據ISI影響因子的計算方法,JCR從2009年開始首次公布COL的影響因子等有關數據。
  • 湯森路透期刊引用報告出爐,《自然》第六年蟬聯榜首
    在湯森路透發布的《2013年度期刊引用報告》(JCR)中,《自然》(Nature)《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 和《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分別在多學科類科學期刊排名上佔據第一、三、五位。期刊影響因子是衡量期刊引用影響力的一個指標。
  • 什麼是更好的期刊影響因子(JIF)?
    Clarivate Analytics計算的影響因子:主要基於的期刊引證報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中的一項數據。即某期刊前兩年發表的論文在該報告年份(JCR year)中被引用總次數除以該期刊在這兩年內發表的論文總數。
  • Elsevier的影響因子正式公布!速看20分以上期刊
    Elsevier的影響因子正式公布!從Web of Science到Scopus,從JCR到CiteScore,儘管算法不同,資料庫也不同,但《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一直穩居世界光學期刊榜前三名。Elsevier基於Scopus資料庫,也每年發布一個影響因子指標,正式名稱為CiteScore。
  • 《SCI期刊分析報告》公布最新影響因子—新聞—科學網
    高影響因子期刊出現「中國陣營」 最新出爐的SCI期刊分析報告涵蓋了來自81個國家和地區的234個大類的11365本期刊。這次,中國科技期刊的表現十分驚豔,高影響因子期刊中出現了「中國陣營」。 自2010年首次進入國際細胞生物學領域發表原創論文核心期刊前10%的行列,由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主辦的 《細胞研究》 繼續高歌猛進,這次以14.812的影響因子,首次超過《細胞-分子細胞》,排名該領域核心期刊第九。與之相隨,《分子植物》 《分子細胞生物學報》 《細胞與分子免疫》等生物醫學雜誌的影響因子也超過5。
  • 中國首次 上海一科技期刊影響因子超20
    ■上海科技期刊《細胞研究》影響因子為20.507,這是我國自主創辦的科技期刊影響因子首次超越20,在本學科領域期刊中排名世界第七、亞太第一    ■今年,中國共有九種本土學術期刊影響因子超過10,「上海原創」期刊佔據1/3    ■
  • 什麼是影響因子,期刊影響因子對學術研究的重要性?
    在學術方方面面所產生的影響叫著學術影響,對某個領域你學術專業的理論影響和實踐影響等。學術影響通常體現在影響因子上。影響因子是出品的期刊引證報告中的一項數據。就是某期刊最近所兩年發表的學術論文在這個報告年份中被引用總次數除以這個期刊在這兩年內發表的論文總數。這也是一個國際上通行的期刊評價指標。所以好多人發表的期刊會刊到綜合影響因子0.0幾,0、1幾,0.2幾,複合影響因子又是幾點幾,你所發表的期刊有沒有影響因子在知網官網也了查旬。
  • 上海一科技期刊影響因子超過20
    走出去」進入國際評價體系「走進去」擁有學術話語權「走上去」躋身頂尖之列 中國首次 上海一科技期刊影響因子超20上海正致力培育一批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在國際學術期刊界形成「上海樣本」樹立「中國標杆」 ■上海科技期刊《細胞研究》影響因子為20.507,這是我國自主創辦的科技期刊影響因子首次超越20,在本學科領域期刊中排名世界第七、亞太第一
  • 《中國光學》躋身Scopus資料庫Q2區期刊行列
    SJR影響因子、所在分區、所在學科類別國內外排名等主要評價指標。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主辦期刊《中國光學》2013年SJR影響因子達到了0.598,躋身Q2區行列,在212種「原子、分子物理與光學類」國際期刊中排名第67位(見圖
  • 學術期刊及影響因子
    這三個 Web of Science 指數都使用相同的標準衡量期刊:引用率,及時性,國際重要性,英語文本等,但期刊的優點則根據引用類別的需要進行具體評估,例如,自然科學的引用率無法與人文科學引用率進行比較。
  • 多學科類科學期刊影響因子:Scientific Reports與Nature和Nature Communications位列前五
    在這份本周發布的報告中,開放獲取期刊Scientific Reports在多學科類期刊中的排名前進到第五位,超過了PLOS ONE。Scientific Reports和Nature Communications依然是自然出版集團(NPG)發展最為快速的期刊。期刊影響因子是衡量期刊引用影響力的一個指標。
  • 影響因子越高期刊越好嗎?
    影響因子到底是什麼,意義何在呢?影響因子在期刊評價上是個很重要的指標,通常來說,影響因子越高越好,但也不是絕對的,這就是為什麼有的高等級期刊的影響因子還不如低等級的期刊高。 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IF)是湯森路透(Thomson Reuters)出品的期刊引證報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中的一項數據。
  • 長春光機所與Nature合作 著力打造光學期刊國際知名品牌
    為開拓國際學術市場,提升中國出版產品的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爭創國際一流刊物,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長春光機所)與英國麥克米倫出版有限公司自然出版集團(Nature Publishing Group,以下簡稱NPG)就英文國際期刊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以下簡稱LSA)達成合作,並於3月29日在網上正式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