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家暴更可怕的是語言暴力

2020-12-20 團小暖的嬉笑怒罵

01

今天,在群裡有小夥伴問:「我男朋友總是打壓嘲諷我,說我胖,說我笨,說我什麼都做不好,我做什麼他都要說我哪兒哪兒做得不對。我因此表達不開心的時候,他總是似乎很無奈地說:我是為你好,希望你可以更優秀啊!但是,總是這樣我真的很不開心,我不知道這是我玻璃心還是他的問題?」

生活中,我們也曾經會遇到這樣的人,他的樂趣似乎是來自於360度全方位戰勝所有的人,只能贏不能輸,其他人樣樣都不如他,打壓抨擊嘲諷,極盡所能地打擊別人,以獲得自己那點微薄可憐的快樂。

如果遇到這樣的人,我的建議是早點撤退,因為語言暴力比家暴更可怕,家暴傷害的是你的肉體,尚有法律可以保護,語言暴力擊垮的是你的自我認知,是你的自尊和自信,沒有任何法律保護,直擊人的心靈,讓你的生活伴隨著自我否定、低自尊,長此以往,嚴重的會導致抑鬱症。

02

大家應該都聽說過下面這個故事:

阿聯宜家曾經做過一個實驗,從自己的賣場選了兩盆植物,做了一組為期30天的實驗,等到實驗結束,看看語言的殺傷力有多大。

兩盆植物被罩子護住,放進一所學校裡,澆同樣的水,施同樣的肥,就連曬太陽也是同進同出,不同的是兩者接收到的語言,宜家讓一群孩子錄下侮辱或者讚美的話語,分別播給植物聽。

一盆每天被各種難聽的話懟:「你看起來很糟糕」「沒人喜歡你」「你怎麼還活著」。而另一盆則是沐浴在各種愛的鼓勵裡,聽到的是:「你真漂亮」「我喜歡你現在的樣子」「你正在改變世界」。

30天很快過去了,實驗結果其實在大家的意料之中,明明生長環境一樣,可是被言語霸凌的植物,葉子枯黃、形態萎靡,而飽受稱讚的植物,則生機勃勃、朝氣十足。如果連植物都能被影響到,那麼人一定也會。

所謂: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一句六月寒。語言暴力會成為刺痛他人的利刃。

電影《西西里的美麗傳說》中,將這種語言暴力帶來的傷害刻畫的淋漓盡致:

莫妮卡·貝魯奇飾演的女主角,是一個美麗的尤物,有著美好的面龐和性感的身材,因為過於出眾而成為小鎮上所有女人嫉妒的對象,也成為所有男人意淫的對象。最終這些人用尖刀一樣的言語把這個女人的美一點點地毀掉了,讓她成為了一個平凡的女人。

莫妮卡成為平凡的女人之後,小鎮的女人開始幸災樂禍,並且開始送上她們廉價的同情。

因為你太美好,顯得我很不堪,所以我仇視你,不僅如此,我還要把你拉低到和我一個水平,操控你,徵服你,這樣的大同世界才讓我滿意。這大概就是電影中的小鎮人的陰暗心理。

03

一個人為什麼會在言語上有攻擊性呢?

從心理學上來說,人的性格受地緣、環境因素的影響。地緣因素,指地理緣由,例如島國日本、英國以及草原遊牧民族就更具有侵略殖民攻擊。而環境,指早年生活環境。

榮格的人格理論曾這樣說過:「人終其一生都在努力整合童年時期就已經形成的性格。一個人如果在被關注、被尊重的健康氛圍中成長,那麼就會成為一個人格健康的人,能夠以尊重、友善的態度去對待他人。相反,如果一個人從小生活的環境很壓抑,甚至是在暴力環境中長大,那麼很容易形成攻擊型性格,並把自己曾經承受過的傷害加諸在他人身上。」

我們無法了解到這類人在童年裡經歷過怎樣的痛苦和掙扎,但是可以明確的是,成年後他們是極度的自卑與自戀的矛盾結合體。

內心非常自卑,自我認同發生了很大的偏差,自卑的深層是喜歡不停地和他人做比較,潛意識裡認為自己很差勁,對自己充滿憤怒,進而形成了「反向形成」的防禦機制,不願意面對自己的虛弱,並以另外一種相反的方式把它投射到別人的身上,變成了:別人很差勁,別人有問題,別人讓他看起來不順眼,別人引起了他的憤怒,似乎他們天生就對別人有著莫名的憤怒和敵意。遇到美好的事物,天生有著一種破壞欲,因為美好的東西除了襯託出他的不堪外,沒有別的用處。

而如果他能用自己的力量把它們毀滅,就能體現出他的存在感了。你雖然美好,但是照樣受我操控,受我支配,被我徵服。通過這些行為來達到自我滿足、自我陶醉,類似於吸血鬼,通過吸取你的能量來給養自己,往往在很短的時間裡就能摧毀別人的自信。

本質上而言,這類人不懂得尊重別人,很難同別人溫和的溝通,極度的以自我為中心,不能也不願意發現和欣賞別人的優點。通過打壓別人來提高自己的自信,漸漸地你就會越來越自卑,覺得自己配不上他。這種通過傷害親近的人讓自己活得痛快的行為非常讓人厭惡,堵住別人的嘴,死不承認自己的缺點,給自己樹立優越感,有助於引導自己成功,引導別人失敗,既雞賊又卑劣。

04

群裡的小夥伴分還是不分,需要自己拿決定。不過有幾句話想要送給這類人:

1.你強與不強是你的事,我強與不強是我的事,與我們的關係和生活無關。

2.各人有各人的造化,真本事都是和自己比。

3.真要和他人比的話,也不能自己搶著當裁判,只能說明你虛弱。

相關焦點

  • 語言暴力,一種隱形的家暴!
    家庭暴力簡稱家暴,是指發生在家庭成員之間的,以毆打、捆綁、禁閉、殘害或者其它手段對家庭成員從身體、精神、性等方面進行傷害和摧殘的行為。近年來,社會對於家庭暴力有很大的關注度,但是關注的焦點多集中於行為上的暴力,絕大部分人不清楚或者忽視了語言暴力的存在。
  • 有一種家暴,叫做語言暴力
    從中我們看到:一、家暴不僅僅是通常我們所說的夫妻之間,還有長輩和孩子之間,親人之間,以及同居關係之間(但不包括同性戀);二、家暴不僅僅是肢體上的,還包括語言暴力。對於劇中的,更多的「血腥」、「變態」、「暴力」的動作畫面,都是雙手蒙眼,不敢直視電視屏幕。劇中男主安嘉和的家暴行為,可以用「變態狂」來形容,他對女主梅湘南,不僅有肢體上的,動手打人的身體家暴,更有語言上的,冷暴力的精神家暴。
  • 語言暴力也是家暴|面對語言暴力你需要反抗
    家庭暴力很多人都知道,但是大部分人對於家庭暴力的理解僅僅停留在「武力」的範疇,說直白點就是動手打人了,才叫做家暴,但事實上並不是,家庭暴力包含了很多的方面,語言暴力其實也是家暴的一種呢,那麼你知道什麼是語言暴力嗎?
  • 家暴豈是家務事?漠視、不作為比家暴更可怕
    而在全國婦聯的一項調查顯示,2.7億個中國家庭中,有30%存在家庭暴力,但僅有不到10%的女性報警。其中,16%的女性承認遭受過配偶的暴力,14.4%的男性承認打過自己的配偶。每年約40萬個解體家庭中,有25%可歸因於家庭暴力。而家暴受害人平均遭受35次家暴後,才會選擇報警。
  • 語言暴力是家庭暴力最恐怖的經歷!
    家暴分很多種的,不管是肢體上的暴力,還是語言上的謾罵辱罵,或者冷漠式的對待。都是歸屬於家庭暴力的!只不過這三種暴力,最容易出現的往往是冷漠的暴力,帶動出來語言上的衝突,進化成肢體上的暴力!所以如果家庭暴力,出現動手動腳傷害身體的,都是語言暴力引起的!
  • 女人要知道:婚姻中,男人的「語言暴力」比家暴更能摧毀一個女人
    他們在家裡會家暴妻子。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也很重視的。但是現在有很多男人開始使用「語言暴力」,這種暴力比家暴更能摧毀一個女人。文靜是我的高中同學,她之前很樂觀開朗,但現在完全變了一個人。她說以前丈夫對她特別好,平時不管在家裡還是外面,有人還是沒人,丈夫都很尊重她。
  • 婚姻中,語言暴力算不算家暴?你怎麼看
    本人認為,婚姻中語言暴力算冷暴力,算家暴,為什麼算家暴,家暴打在身上,語言的傷害在心裡,傷在心裡比打在身上更傷心。打在身上的傷口易癒合,傷在心裡的傷很難癒合。傷人不見血的「語言暴力」讓你的肉體毫髮無損,卻能讓你的心靈千瘡百孔,語言暴力雖然不能觸及皮肉,但卻能深深傷及精神心裡。
  • 看《悲傷逆流成河》,校園暴力太可怕了,但是語言暴力更可怕
    而且電影的一些臺詞有些生硬,可能是太想給觀眾以主題暗示,或者是太想把電影拍得文藝,反而讓這一部反應校園暴力的電影有點偏離實際的感覺。新人演技都太棒了,臺詞也不錯。情節就不多說了,這樣的現實題材看得也不多,覺得多一些這樣的片子吧。
  • 國際消除家庭暴力日|家庭暴力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可怕?全優加來告訴你
    真相沒有人知道,但可以知道的是男孩一路上肯定被媽媽「語言暴力」很久,才選擇一了百了,沒有一點留戀這個世界。媽媽這一次的「語言暴力」,絕對不是第一次,而且也不是男孩衝動自殺的主要原因,而是壓垮孩子的最後一根稻草,使他選擇了不歸路。
  • 對學生的語言暴力比體罰更可怕!
    近些年由於媒體大量報導了個別老師在教學過程中的暴力行為,促使教育主管部門陸續出臺了一系列關於禁止教師體罰的文件。這些措施的施行對一些教師的行為起到了一定的糾正作用,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體罰其實是極少數教師的個別行為,而對學生的語言暴力卻更為普遍。
  • 語言暴力也是一種家暴
    是的,從小孩到大人的路上,挨罵幾乎是無可避免的必經之路,沒有辦法繞過去,更沒有辦法躲起來。但是,作為家長的你是否知道,語言暴力對於小孩的傷害,根本不亞於毆打,更甚著有心置身,是更為可怕的另類家庭暴力。早年心裡學研究就已得出結論,長期處在家庭語言暴力下成長出來的孩子
  • 「新型家暴」誕生,帶給孩子的傷害比打罵更嚴重,家長卻渾然不知
    如今,這種暴力的教育方式,已被無數人捨棄,不再用棍棒教育孩子,現在的父母,更加注重提升孩子的綜合素質,講究科學育兒,「新型家暴」也隨之誕生。段女士的這種做法愉悅了自己,傷害了孩子,這正是一種「新型家暴」,它所帶來的傷害,遠比打罵更嚴重,但很多家長卻渾然不知。父母的哪些做法屬於「新型家暴」呢?
  • 《隱形人》:看不見的暴力更為可怕
    文/夢裡詩書 出色的氛圍渲染為《隱形人》拉開一個極富吸引力的故事,而在電影以隱形為科幻的背後,其所帶來的並不僅是一過式的驚悚,隱形成為了電影對兩性關係中暴力的隱喻,這種隱秘的暴力恰在現實中很多時候也是看不見的,在家庭暴力與控制下,女性的孤立無助,才是電影真正讓人不寒而慄的所在。
  • 心理學家武志紅:比核武器更可怕的東西是父母的「語言暴力」
    語言暴力是無形的,在短期內對人可能不會產生很大的傷害,但長此以往,後果必然很嚴重。心理學家武志紅曾經說過:「比核武器更可怕的東西是父母的「語言暴力」。 看不見的語言暴力對年幼的孩子傷害或許是終身的,不可逆的,甚至會代代相傳。身體上的傷害可以恢復,心理傷隨著時間只會越來越深。 但大部分的人總把殺傷力巨大的語言掛在嘴邊,卻沒有什麼概念。直到這樣的慘劇出現時,我們才發現語言的殺傷力可以強大到用一句話殺死一個人。我們該怎麼打破語言傷害的魔咒循環呢?從了解造成暴力溝通的原因開始。
  • 家暴的男人太可怕,公安大學教授教你識別暴力渣男!
    但是,不論什麼情況之下,暴力不能解決任何感情問題,只能使得矛盾激化,並令原本危在旦夕的感情瞬間分崩離析。  愛情和婚姻中最衝動的舉動莫過於「家暴」了,家暴的男人舉起恃強凌弱的拳頭同時,也摧毀了自己的愛情,這隻本來是為女人遮風擋雨的大手,就成了殘害愛人身心的兇器。  很多人感覺「家暴」好像離我們很遠,但中國家暴現狀,讓人觸目驚心!
  • 如何解決感情中的「語言暴力」
    我們聽過家暴,聽過冷暴力,好像很少聽說語言暴力這個詞,往往語言暴力的傷害極大。人一旦有了負面情緒,表達的方式不同,就容易成為語言的暴力者。當我們進行語言攻擊時,無非是想要引起對方的關注,但因為表達方式的錯誤,得到的將會是對方同等程度的語音攻擊。那麼情侶吵架,總容易出口傷人?
  • 被毆打謾罵,我想告他家庭暴力!幾個真實的案例讓你更懂家暴
    更經常沒事就辱罵、毆打妻子,在懷孕期間就曾對原告動手致腹中胎兒心率不正常。被告永遠不懂得尊重和珍惜妻子的付出,平常對被告也是經常毫無緣由惡語相向,拳打腳踢,家暴事件屢次發生!原告於肉體,於精神痛苦不堪。原告也多次報警尋求幫助,但事後被告的施暴行為卻一切照舊。並且每次家暴現場,孩子親眼目睹全過程,給孩子幼小的心靈造成了及其嚴重的傷害,同時給孩子的成長留下了無法彌補的心理陰影。
  • 國際消除家庭暴力日|「家暴」的誤區有哪些?被「家暴」了怎麼辦?
    國際消除家庭暴力日|「家暴」的誤區有哪些?被「家暴」了怎麼辦?每年的11月25日為聯合國確立的「國際消除家庭暴力日」也被稱作「國際消除針對婦女暴力日」
  • 語言暴力,究竟有多可怕?
    當一句句語言暴力從口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絲毫都不覺得難堪時,這樣的人有多可怕。心理學家武志紅說:「語言暴力有可能會變成一把兇器。」還記得在阿聯宜家做過這樣一個實驗,實驗者挑選兩珠生長情況一樣的綠植,給綠植們裝上保護套,放在學校大廳裡,每天接受一樣的光照,一樣的澆水施肥,唯一不同的就是學生對待它們的態度。
  • 語言暴力,一種隱形的「家暴」
    語言暴力可能毀掉孩子的一生。愛孩子,就請收起語言暴力,給孩子尊嚴,別再做一言不合就開罵的粗暴人。(詳見7月24日《石獅日報》四版) 「你閉嘴?」 「這點事都做不好,你沒長腦子啊?」「養條狗都比你聽話!」人人都知道家庭語言暴力對家庭會產生嚴重影響,卻往往「管不住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