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中草藥之 烏賊骨

2021-02-07 偏方匯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本文標題下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如您需更多中醫名方查詢,請滑至文章最後掃描微信二維碼。


烏賊是一種生活在海洋中的動物,它的肉可以供人食用,而它內殼則可以入藥,入藥以後,就是人們常說的烏賊骨,它是一種能祛風除溼,收斂止痛的中藥材,平時也可以當保健食材食用,能為人體補充營養也能預防治療一些常見疾病。

烏賊骨的功效與作用

1、收斂止血

烏賊骨是一種功效特別出色的收斂藥,它味鹹而澀性質溫和,能收斂止血平時能用於多種出血類疾病的治療,特別是人們出現吐血,便血和嘔血等疾病是可以直接服用烏賊骨,它能儘快止血可以讓患者身體儘快康復。

2、固精止帶

烏賊骨入藥以後就有一定的補腎作用,它能溫補腎陽,緩解腎虛,對男性因腎虛出現的遺精滑精和性功能減退,都有明顯治療作用,另外女性在出現白帶異常,和月經不調時,及時服用烏賊骨也能起到明顯治療作用。

烏賊骨的食用方法

1、烏賊骨燉雞

再用烏賊骨燉雞的時候,需要準備烏賊骨30克,當歸30克,雞肉200塊,把雞肉清洗乾淨,切成丁狀,再把當歸切片,烏賊骨研成碎片,直接放入湯煲中,加入適量清水,加熱燒開用中火煮兩小時,出鍋前加食用鹽調味。它具有明顯補血作用,可以緩解人類的血虛。

2、烏賊骨燉豬肚

烏賊骨燉豬肚可以預防緩解胃潰瘍,也能緩解人類的胃酸過多能提高腸胃消化功能,在需要的時候需要準備新鮮的豬肚500克,烏賊骨20克,貝母20克,乳香十克,把準備好的新鮮豬肚反覆揉搓清洗,再把它切成塊狀,與其他中藥材一起入鍋,加清水,煮開以後用中小火煲兩小時,包好以後去掉藥渣,直接食用豬肚並喝湯就可以。 

方一:烏賊骨適量。

用法:取上藥,洗淨,刮去外膜,研為極細的粉末,過篩,然後拌入適量揮髮油調味,如丁香油、沉香油、橘皮油等。每次10克,空腹時服主治:消化性潰瘍


方二:烏賊骨粉18克。用法:取上藥,水衝服,每日3克,每日1次主治:吐酸


方三:烏賊骨、白及各70克

用法:先將白及用沙炒脆,共研細末,每次四~五克,溫開水調服。每日3次,飯前半小時服,連服七~十日

主治:胃、十二指腸潰瘍


方四:烏賊骨適量

用法:取上藥,放在瓦上焙枯為止,與紅糖等量拌勻。每次10克,每日2次。

主治:慢性支氣管炎

方五:烏賊骨適量

用法:研細末備用。先將潰瘍面用高錳酸鉀溶液洗淨後,撒上烏賊骨粉,紗布覆蓋固定。2~3日換藥1次,直至痊癒。

主治:下肢慢性潰瘍。


方六:烏賊骨一斤

用法:取上藥,焙乾制為粉餅,與砂糖1000克混合。成人每次15~24克,兒童酌減,每日3次,用藥1~2星期見效。用藥期間禁食蘿蔔

主治:慢性哮喘。


方七:烏賊魚肉30~50克,桃仁(去皮)10克

用法:加水燉爛,加食鹽少許服,每日1次,連服3~5日

主治:經閉。


方八:烏賊骨(焙乾為粉)適量。

用法:與等量白糖共研為細末,混合均勻。每次0.5克,每日3次口服。

主治:佝僂病


推薦:更多 民間中草藥 健康資訊,長按手指掃描下方二維碼了解↓↓↓↓↓

老祖宗們留下的偏方,很多簡單且實用!

如果你覺得自己有用得著的時候,那就存起來吧,同時也分享給你身邊的朋友們,相信它的真的能幫到大家的!

免責聲明:本文轉載網際網路和出版刊物,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所涉及到各類藥方、驗方僅做信息分享,不作為醫療建議、推薦或指引。如有需要請在醫生的指導下辯證使用。


                                  點個在看,一起為健康加油!



相關焦點

  • 民間中草藥之仙人掌
    胃酸過多者加烏賊骨粉3克。【附方7】咳嗽,痰黃者。藥方組成:鮮仙人掌60克。用法:水煎分2次服。【附方8】小兒驚風。藥方組成:仙人掌凝結塊(夏、秋取汁風乾即成3克。用法:水煎,分數次餵服。推薦:更多 民間中草藥 健康資訊,長按手指掃描下方二維碼了解↓↓↓↓↓
  • 民間中草藥治療骨折方法
    使用活血化瘀、續筋接骨、滋養肝腎、補氣非血的中草藥治力,能有效地達到瘀去、骨充、肌生、筋舒、氣和調暢的功效。    方藥主要由乳香、沒藥、螞蟻蛋、馬錢子、麝香、螃蟹骨、自然銅、骨碎補、土鱉蟲、冰片等中草藥組成。
  • 大王烏賊,可不是烏賊的大王
    烏賊(墨魚): 英文Cuttlefish,10條腕,有大塊的內殼,胴體像袋子,身披荷葉大鬥篷(有寬大的鰭)。魷魚: 英文Squid,多為10條腕,身體是圓筒形的,末端像紅纓槍槍尖,軟骨頭(魷魚體內有彈性的角質片)。 不過,在日語中,人們把墨魚和魷魚都叫做烏賊。
  • 胃病折磨了十年,最後還是多虧了老中醫的古方,烏賊骨是大救星!
    脾主中州,胃為水谷之海,脾胃本為後天之本,氣血化生之源。若脾失健運、胃失和降,眾多脾胃病應運而生。現如今,脾胃病已成為臨床上的常見病、多發病,治療方法從古至今,也累積了不少。方中杏仁苦辛,輕開上焦肺氣,氣化則溼亦化;砂仁、蔻仁芳香苦辛,行氣化溼;薏苡仁甘淡,滲利溼熱;半夏、川樸花行氣散滿,除溼消痞;竹茹、黃芩、浙貝、鬱金以清熱和胃降逆;炒谷芽、雞內金化溼積,助運化;木蝴蝶疏肝和胃,其性為升,在眾多降藥中加之,取其升降有序之意,以符合脾胃升降的特性。加減:胃痛甚加白芍、甘草;大便不暢加枳殼、生白朮;口苦口臭加石斛、石菖蒲、佩蘭。
  • 民間中草藥:透骨草
    透骨草是一種治療人類骨關節疾病的常用中藥材,它性質溫和,有小毒,消腫止痛和活血散淤的功效都十分出色,透骨草的功效雖多服用時卻有一些禁忌,如果不注意,也會對身體健康不利,下面是我對它功效以及簡介的全面介紹,需要的朋友可以重點了解一下。
  • ​民間中草藥之陸英
    陸英是忍冬科植物,陸英是一種很不錯的中草藥,陸英在古書《藥性論》以及《本經》中都有記載,現在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陸英的功效與作用吧。陸英的功效與作用1.陸英在中醫上是一種性溫而味苦的一種中草藥。陸英活血散瘀的功能,還可以祛風活絡,也可以發汗利尿。
  • 民間中草藥:薴萁骨
    芒萁屬植物生於強酸性的紅壤丘陵或馬尾松林下,常大片生長,有保持水土之效。生長力強,南方農村常割取當燃料,葉柄可編織用品。芒萁全草入藥,有清熱利尿,祛瘀止血之效。可治痔瘡,雪崩,鼻出血,小兒高熱,跌打損傷,癰腫,風溼瘙癢,毒蛇咬傷,外傷出血;燙火傷;毒蟲咬傷。治陰部溼癢的方法是:先用千裡光、臭牡丹、金銀花藤各適量,煎水洗;再用芒萁根9克,研末,調入千裡光膏內擦患處。
  • 民間中草藥:土人參
    我們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                                                                                       土人參不是人參,是一種叫蘚生馬先蒿的草本植物。土人參作為一種花卉植物,花的形狀來說就頗為默默無聞的感覺,花朵和花型都比較大眾。
  • 辦案札記:民間借貸中,如何應對借款人的「烏賊戰術」?
    正在代理的一起民間借貸,於2020年3月立案,當時寫《民事起訴狀》時,就問過原告本人:你們之間還有沒有過其他借款?原告:有,但其他借款都結清了,與本起訴訟沒有關係。法眼掃描提醒原告:對方有可能和你重新算帳。原告:不會的,之前的已經結清了呀,算啥帳?
  • 中草藥驗方:白背葉
    用法:蜜糖浸透絞汁,頻頻含咽主治:扁桃腺炎方七:白背葉根15克,白雞冠花9克,烏賊骨9克用法:水煎去渣,分2次對水酒服,每日1劑主治:白帶過多。方八:白背葉根60克,豬瘦肉適量。用  法:水煎服。主治:瘰癧。
  • 民間中草藥之荊芥
    用時先以陳艾葉、蔥白各90克煎水燻洗患處,再將藥膏塗搽肛腸及其周圍,並用消毒敷料將下脫之肛腸輕輕上託,再坐在敷料上1~2小時。《民方4》皮膚瘙癢症。藥方組成:荊芥穗30克。用法:烘乾,研細末,紗布袋裝,均勻地撒在患處,然後用手掌來回揉搓使患處產生熱感為度。《民方5》經行吐衄。藥方組成:荊芥穗炭6克,懷牛膝10克,生山梔9克,牡丹皮9克。
  • 民間中草藥之 烏藥
    老祖宗們留下的偏方,很多簡單且實用!
  • 民間中草藥:木芙蓉花
    3、促進斷骨再生木芙蓉葉子還是一種治療骨折的常用藥,它含有多種舒筋活血的成分,而且能促進斷骨再生,平時人們出現骨折以後,把新鮮的木芙蓉葉子搗碎以後,研成泥狀,然後直接再敷在傷處,並把斷骨部位固定好老祖宗們留下的偏方,很多簡單且實用!
  • 民間中草藥之劉寄奴(奇蒿)
    劉寄奴的功效與作用1.劉寄奴是一種菊科植物奇蒿類的帶花全草,是一種很不錯的中草藥,劉寄奴有很好的破瘀通經效果,劉寄奴可以用來止血消腫,劉寄奴有助於消食化積,對於女生的經閉;痛經;產後瘀滯腹痛有很好的作用,一些產婦產後惡露不盡的或者是有癥瘕的都可以使用劉寄奴來調理
  • 民間中草藥之:水蛭
    老祖宗們留下的偏方,很多簡單且實用!
  • 民間中草藥之梔子
    《方2》配方:梔子、新鮮枇杷葉各10克,製法:將枇杷葉背面的絨毛除去,和梔子一同研末用法:每日3次,每次6克,溫開水衝服,連用7~10日為1個療程功效:清熱涼血解毒備註服藥期間忌食辛辣刺激、肥膩之物《方3》配方:梔子15克,麵粉、醋各適量。
  • 民間中草藥之菊花
    老祖宗們留下的偏方,很多簡單且實用!
  • 民間中草藥之:六稜菊
    老祖宗們留下的偏方,很多簡單且實用!
  • ​民間中草藥之 毛冬青
    老祖宗們留下的偏方,很多簡單且實用!
  • 每天學習一種中草藥--蓖麻子
    (《福建民間草藥》)②治癰疽初起:去皮蓖麻子一份,松香四份。將蓖麻子搗碎加入松香粉充分攪拌,用開水攪成糊狀,置於冷水中冷卻成膏狀備用。用時將白膏藥按瘡面大小攤於紙或布上貼患處。(遼寧《中草藥新醫療法資料選編》)③治瘰癧:蓖麻子炒熱,去皮,爛嚼,臨睡服三、二枚,漸加至十數枚。(《本草衍義》)④治咽中瘡腫:萆麻子一枚(去皮),樸硝一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