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子刊:小蘇打增強T細胞對抗白血病的能力

2021-01-11 生物谷

2020年11月12日訊/

生物谷

BIOON/---造血

幹細胞

移植後復發的急性髓系

白血病

(AML)患者只有很小的生存機會:醫生可以給他們提供額外的供體T細胞來對抗這種癌症,但只有大約20%的患者能重新進入緩解期。科學家們不知道為什麼這些T細胞對AML不起作用,但是,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德國、美國和奧地利的研究人員揭示了其中的機制,此外還提供一種簡單而又廉價的重新激活這些T細胞的治療方法:碳酸氫鈉,又稱小蘇打。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2020年10月28日的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Metabolic reprogramming of donor T cells enhances graft-versus-leukemia effects in mice and humans」。

圖片來自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2020, doi:10.1126/scitranslmed.abb8969。

在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研究T細胞代謝的醫師科學家Nataliya Buxbaum(未參與這項新的研究)說,「這是一項優雅的研究。復發的AML是非常難以治療的,因此如果一些基本的東西,比如每個醫院都有的碳酸氫鈉,可以增強免疫反應,這當然很有趣。」

AML是一種攻擊骨髓中造血細胞的疾病,醫生會用化療來殺死白血病細胞。但如果需要大劑量的化療,這會破壞骨髓,患者需要進行造血

幹細胞

移植,以產生新的造血細胞和免疫細胞形成細胞(immune cell–forming cell, 即產生免疫細胞的細胞)。移植後的供體T細胞會將白血病細胞識別為外來物,並對它們進行攻擊,這種現象稱為移植物抗白血病效應(graft-versus-leukemia effect),這種造血

幹細胞

移植配合化療就可以讓患者病情得到緩解。

如果在使用這些治療方案後白血病仍然復發,那麼患者可以接受額外的供體T細胞注入,但很少取得成功。德國弗萊堡大學的移植醫生Robert Zeiser想看看白血病細胞是否會改變T細胞的功能,因此他研究了造血

幹細胞

移植後、AML處於緩解期以及隨後復發後的AML患者的T細胞。他發現,復發患者的T細胞的糖酵解和氧化磷酸化減少,細胞毒性降低。換句話說,它們的代謝和殺死其他細胞的能力被削弱了。

Zeiser將他的實驗轉移到AML小鼠模型中,在那裡他發現與糖酵解有關的基因在與AML細胞一起培養的小鼠T細胞中被下調;這些細胞的代謝能力和增殖能力也降低了。將之前暴露於AML細胞的T細胞轉移到AML小鼠體內,無法清除AML,而沒有暴露於AML細胞的T細胞卻能攻擊白血病,這表明AML細胞釋放了一些降低T細胞對抗白血病能力的因子。

Zeiser及其團隊利用磁共振成像和質譜技術鑑定了白血病細胞釋放出的可能引起T細胞功能變化的代謝物。經過5年對各種代謝物的測試,有一種候選物拔得頭籌:乳酸(LA)。乳酸在AML細胞培養物中升高,在造血

幹細胞

移植後AML復發的患者中也升高,但在緩解期的患者中卻沒有升高。為了測試乳酸對T細胞的影響,他們將它加入到T細胞培養物中,觀察到它降低了糖酵解相關酶的活性,破壞了T細胞的增殖能力,降低了它們殺死白血病細胞的能力。

Zeiser說,「乳酸讓T細胞癱瘓,這有助於白血病細胞擺脫免疫系統的控制。」他說,目前還不清楚是復發還是過量乳酸導致的pH值下降先出現。

Zeiser 嘗試了包括碳酸氫鈉在內的幾種不同的緩衝劑,看看它們是否減少酸中毒,其中碳酸氫鈉用於抵消飲食、腹瀉或腎功能差等各種原因引起的代謝性酸中毒。Zeiser和他的同事們發現,將碳酸氫鈉添加到經乳酸處理的T細胞中,可以逆轉乳酸的影響:T細胞的代謝和增殖得以恢復,這些細胞內的低pH值也恢復了正常。當他們在患有AML的小鼠的飲用水中加入碳酸氫鈉,並在造血

幹細胞

移植後移植額外的T細胞時,這些小鼠活得更長。當他們將碳酸氫鈉添加到健康的經過乳酸處理的人類T細胞中時,糖酵解得以恢復。

Zeiser和他的團隊給10名接受供體淋巴細胞輸注的AML患者開出了口服碳酸氫鈉治療一周的處方,其中這些患者之前在造血

幹細胞

移植後出現了復發。他們發現接受碳酸氫鈉治療後的AML患者的血液酸性比碳酸氫鈉治療之前有所降低,T細胞代謝也有所改善。此外,Zeiser說,這些T細胞「產生了更多的細胞因子,它們在碳酸氫鈉治療後對白血病細胞的攻擊性更強」。

Zeiser團隊正準備對碳酸氫鈉治療進行更大規模的

臨床試驗

,以考察患者的治療效果。在美國達納-法伯癌症研究所研究白血病的醫生Richard Stone問道,「需要向患者提供什麼水平的碳酸氫鈉才能降低復發率?需要給送多長時間,會有什麼副作用?魔鬼就在細節中。它是否對某些基因亞型有特異性?AML是非常異質的,一個人所患的AML不同於另一個人所患的AML。」不過,他還是說,「我覺得這很有趣。」(生物谷 Bioon.com)

參考資料:1.Franziska M. Uhl et al. Metabolic reprogramming of donor T cells enhances graft-versus-leukemia effects in mice and humans.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2020, doi:10.1126/scitranslmed.abb8969.

2.Baking Soda Boosts T Cells』 Ability to Fight Leukemia
https://www.the-scientist.com/news-opinion/baking-soda-boosts-t-cells-ability-to-fight-leukemia-68120

相關焦點

  • 聽說小蘇打能治白血病?莫不是在逗我!
    若是小蘇打可以治白血病,那豈不是 靠一天一壺蘇打水,外加多吃幾個鹼面饅頭就能成功拯救血液癌症之王? 說完了白血病的前世今生, 接下來,我們就來扒一扒江湖傳聞的小蘇打到底是真是假? 第二趴:小蘇打的新徵程 這是今年10月底發表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期刊上的一篇文獻。
  • 聽說小蘇打能治白血病?莫不是在逗我
    簡介:不論黑貓白貓,能抓住老鼠的都是好貓~要說小蘇打可以治白血病,這個民間俗稱「血癌」的疾病,我第一個不信!若是小蘇打可以治白血病,那豈不是靠一天一壺蘇打水,外加多吃幾個鹼面饅頭就能成功拯救血液癌症之王?
  • Science子刊重大突破!皮膚中的細菌竟然可以對抗皮膚癌!
    在一項近日發表在《Science Advances》上的研究中,來自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UCSD)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報告了皮膚中一些細菌的新功能:對抗癌症。圖片來源:UC San Diego Health「我們已經發現健康皮膚中存在的一株表皮葡萄球菌具有選擇性抑制某些癌症的能力。」UCSD醫學院皮膚科主任和資深教授Richard Gallo博士說道。
  • Science和Cell子刊:藉助大數據開發出治療癌症的「智能」細胞療法
    雖然科學家們已經證明CAR-T細胞對白血病和淋巴瘤等血癌相當有效,有時甚至可以治癒,但到目前為止,這種方法在實體瘤中的效果並不好,比如乳腺癌、肺癌或肝癌。這些實體癌中的細胞往往與其他組織中的正常細胞具有相同的抗原,這就帶來了CAR-T細胞針對健康器官產生脫靶效應的風險。另外,實體瘤也常常會產生抑制性的微環境,從而限制了CAR-T細胞的功效。
  • 細胞免疫治療 CAR-T療法知多少?
    免疫治療藥物中的明星——PD-1/PD-L1抑制劑在非小細胞肺癌、小細胞肺癌、三陰性乳腺癌、黑色素瘤等領域2018年依然表現不俗。然而,以PD-1/PD-L1為代表的免疫藥物僅僅是腫瘤免疫治療中的「一條腿」而已。
  • 白血病幹細胞相關研究進展——白血病幹細胞的特性
    研究認為,AML患者體內存在少數白血病始動細胞,通常被稱為白血病幹細胞(Leukemic stem cells,LSCs),白血病幹細胞具有自我更新的能力和抗藥性,是白血病病情持續和復發的主要原因。研究白血病幹細胞的生物學、免疫學、遺傳學特性以及它們的異質性,對於AML的靶向治療及改善AML的預後具有十分重要的臨床意義。
  • 《科學》子刊:血檢T細胞,癌症早發現
    近年來依賴cfDNA和循環腫瘤細胞的液體活檢讓大家一度很興奮,但實際應用起來又有諸多困難。識別循環腫瘤細胞受對細胞表面抗原和細胞形態認識的局限,也有研究發現cfDNA的大多數突變其實來源於白細胞而不是癌細胞[2],cfDNA的可信性又大打折扣。這些依賴腫瘤相關分子的技術都不見成效,是否該換個新思路呢?
  • Cell子刊:利用CRISPR/Cas9技術鑑定出AML白血病細胞的弱點
    2016年10月20日/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英國劍橋大學韋爾科姆基金會桑格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和他們的合作者對一種CRISPR基因編輯技術進行改進,並利用它發現急性髓性白血病(AML)的新的治療靶標。
  • 年終盤點:CAR-T細胞重磅研究解讀
    基於此,針對2020年CAR-T細胞療法取得的最新進展,小編進行一番盤點,以饗讀者。1.Science和Cell子刊:藉助大數據開發出治療癌症的「智能」細胞療法doi:10.1016/j.cels.2020.08.002; doi:10.1126/science.abc6270尋找既能殺死癌細胞又能讓正常組織不受傷害的藥物是腫瘤學研究的最高目標。
  • CAR-T細胞療法最新研究進展
    基於此,針對CAR-T 細胞療法取得的最新進展,小編進行一番盤點,以饗讀者。 1.Science和Cell子刊:藉助大數據開發出治療癌症的「智能」細胞療法 doi:10.1016/j.cels.2020.08.002; doi:10.1126/science.abc6270 尋找既能殺死癌細胞又能讓正常組織不受傷害的藥物是腫瘤學研究的最高目標。
  • 陸道培醫院 CD7CAR-T 治療急性 T 淋巴細胞白血病取得三連勝
    CD7CAR-T 細胞治療復發難治性 CD7+的急性 T 淋巴細胞白血病」的臨床研究取得突破性的成果。輸注供者 CD7CAR-T 細胞,回輸後 14 天評估骨髓細胞形態緩解,流式陰性,基因定量達 0。2019 年 8 月底,小爍被診斷為急性 T 淋巴細胞白血病,伴 SIL-TAL1 融合基因陽性,高危組。在外院進行多療程化療以及腰穿鞘注,骨髓 MRD 持續陰性、腦脊液未見明顯異常。
  • Science子刊:新研究鑑定出有助於抵禦病毒的肺部駐留輔助性T細胞
    用小鼠進行的實驗表明,這些輔助性免疫細胞能改善對不同流感病毒株再次感染的免疫反應。這一發現可能導致人們針對快速變異的病毒開發更持久發揮作用的疫苗。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2021年1月8日的Science Immunology期刊上,論文標題為「T resident helper cells promote humoral responses in the lung」。
  • 【小編翻譯】急性髓系白血病伴t(6;9)(p23;q34.1)出現杯口狀核原始細胞
    【翻譯】骨髓塗片顯示骨髓增生程度增加(即增生明顯活躍),原始細胞佔82%,伴有較多的紅系和粒系發育異常。Cytology and immunophenotyping led to a diagnosis of acute monoblastic leukemia.【翻譯】根據細胞學和免疫表型診斷為急性原始單核細胞白血病(小編註:相當於FAB的M5a)。
  • 【學術前沿】Cell 子刊:治療脫髮有望,毛囊幹細胞代謝裡的秘密
    他們發現:毛囊幹細胞可以通過響應組織中的低氧濃度而切換其代謝狀態(由穀氨醯胺代謝轉變為糖酵解代謝),增強外根鞘祖細胞向毛囊幹細胞轉化,減少毛囊幹細胞的消耗。有趣的是,他們發現毛囊幹細胞與其子細胞(ORS祖細胞)具有不同的代謝特徵。
  • 金屬領域突破性進展:兩月2篇Science,6篇Nature和Science子刊
    傳統金屬材料則表現平平,相對默默無聞,在頂刊出現的機率非常小。但是自9月份以來,金屬材料似乎也進行了一波爆發,研究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不斷地問鼎Science以及Nature和Science子刊。筆者在這裡梳理了這些突破性進展,就讓我們來領略一下吧!1.《Nature Materials》重大突破:追根溯源!
  • Cell子刊iScience到底怎麼樣
    最近有粉絲在後臺諮詢Cell小子刊iScience怎麼樣,值不值得投稿呢?生命科學前沿將開設期刊鑑賞欄目,分析熱點期刊走勢。iScience 是Cell Press於2018年新開的綜合性開源期刊。不到2年的時間即入選SCIE證明了該期刊的運作能力。iScience號稱對標Nature communications和Science Advances,野心不小。得益於Cell巨大的影響力,編委會成員也是超級大牛。國內的頂尖神經科學家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美國科學院院士薄慕明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化學部主任、中科院化學部院士楊學明擔任其戰略編委會成員。
  • 免疫療法之CAR-T細胞療法
    CAR-T 發展簡史 CAR-T進行治療,大致通過以下步驟進行: 從患者體內提取t細胞; 2019年初,武漢科技大學的張同存教授與其團隊採用CAR-T免疫療法,成功治療白血病女孩麥吉,複查結果顯示:癌細胞繼續消失,體內CAR-T細胞持續存在。
  • 腦科學日報:Science子刊揭示嗜酒成癮之謎;老年聾的真正原因
    《Nature》子刊發布!全球獨一無二的資料庫,揭示人類和130種哺乳類動物大腦連通性守恆!來源:腦友記BrainUp以色列的研究人員對大約130種哺乳動物的大腦進行了先進的擴散MRI掃描,生成了一個全新的、全球獨一無二的資料庫。
  • Nature,Science以及Cell的子刊分別有哪些?
    來源 | 生物實驗幫很多同學都不知道Nature,Science以及Cell的子刊分別有哪些? 現在轉發給大家,同學們記得收藏,想看的時候過來看看即可。《細胞》是由愛爾塞維亞(Elsevier)出版公司旗下的細胞出版社(Cell Press)發行。《細胞》雜誌主要以美東學術重鎮波士頓為基地,以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的生命科學家為後盾。《細胞》雜誌前主編Benjamin Lewin不光主導這份生物學中最有份量的雜誌,而且親自主編教課書《Gene》,該書出版後廣受好評,被毆美大學列為生物遺傳學的第一首選教課書。
  • CAR-T細胞知多少(一)——CAR的起源|CAR-T細胞|腫瘤免疫療法|起源|...
    1989年,著名科學家Gross G 、Waks T和Eshhar Z在一項研究中,將表達特定抗體的基因序列賦予細胞毒性T細胞(CTL),該抗體賦予T細胞識別半抗原——2,4,6-三硝基苯基(TNP)的能力,這使得T細胞實現了抗原特異性的、非MHC限制的活化及其效應的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