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子刊:新研究鑑定出有助於抵禦病毒的肺部駐留輔助性T細胞

2021-01-11 生物谷

2021年1月10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瑞士巴塞爾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了駐留在肺部中的在流感發作後會長期存在的免疫細胞。用小鼠進行的實驗表明,這些輔助性免疫細胞能改善對不同流感病毒株再次感染的免疫反應。這一發現可能導致人們針對快速變異的病毒開發更持久發揮作用的疫苗。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2021年1月8日的Science Immunology期刊上,論文標題為「T resident helper cells promote humoral responses in the lung」。論文通訊作者為巴塞爾大學生物醫學系的Carolyn King教授。


圖片來自CC0 Public Domain。

在新型冠狀病毒大流行之初,已經有人開始提出這樣的問題:在經受住SARS-CoV-2感染的考驗後,免疫力還能持續多久。如今,接種COVID-19疫苗也出現了同樣的問題。免疫記憶發揮了關鍵作用--免疫細胞、抗體和信號物質的複雜相互作用,使人體能夠非常有效地對抗已知的病原體。

這些研究人員如今在肺部發現了一組不同的免疫細胞,它們是抵禦流感病毒再次感染的關鍵。對於其他引起呼吸道疾病的病原體的再次感染,它們也可能起著類似的作用。

在用小鼠進行的實驗中,這些研究人員描述了肺部組織中的一組稱為駐留輔助性T細胞(T resident helper cell)的記憶T細胞,它們在流感發作後會長期存在。

肺部組織中的細胞庫

論文共同第一作者Nivedya Swarnalekha解釋說,「對駐留在組織中的記憶T細胞的了解相對較少。」以前的研究集中在血液和淋巴組織中的記憶細胞。「但身體在受感染影響的組織中保留這些細胞庫是有道理的,在那裡,相同或類似的病原體可能會再次入侵。」

在他們的研究中,這些研究人員描述了肺部中的兩種類型的輔助性T細胞。一種類型的輔助性T細胞在再次感染時釋放信號物質,為其他免疫細胞配備更致命的「武器」,以對抗再次感染的病原體。另一種類型的輔助性T細胞,之前被認為主要存在於淋巴組織中而不存在於肺部組織中,如今發現它們協助產生抗體的免疫細胞(B細胞),並與它們緊密地存在於肺部中。他們能夠證明,這些細胞直接靠近產生抗體的B細胞,導致對不同的流感病毒產生更有效的免疫反應。

長期疫苗保護的起點

論文共同第一作者David Schreiner說,「這些輔助性T細胞可能是開發接種更持久的流感疫苗的一個有趣的起點。」他補充道,可能給疫苗提供促進這些會遷移到組織中的輔助性T細胞形成的藥物。為此,還需要開展進一步的研究和開發。(生物谷 Bioon.com)

參考資料:

1.Nivedya Swarnalekha et al. T resident helper cells promote humoral responses in the lung. Science Immunology, 2021, doi:10.1126/sciimmunol.abb6808.

2.Immune cells discovered in the lungs improve virus defense
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1-01-immune-cells-lungs-virus-defense.html

相關焦點

  • 卡介苗有助於抵禦新冠病毒?多個團隊正在聯合驗證
    最近的一些研究顯示,人們在嬰兒期就會接種的卡介苗,也許能夠抵禦新冠病毒。如果這是真的,那麼無疑是個好消息,因為卡介苗已經應用多年,而且生產工藝已經很成熟,可以快速製造出來。但最關的問題是,卡介苗真的能夠幫我們抵禦新冠病毒嗎?
  • ...新型疫苗策略或能利用T細胞來為機體提供抵禦流感病毒感染的...
    ,來實現每年對不同流行的流感病毒的特異性抗體反應;尤其是這種新方法能利用在組織中(氣管和肺部上皮細胞)駐留的T細胞(TRM cells)來對抗外來入侵的病原體,就好像精銳士兵一樣,TRM細胞能作為抵禦感染的前線士兵。
  • PNAS:鑑定出可攻擊HIV病毒庫的CXCR5陽性T細胞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埃默裡大學耶基斯國家靈長類動物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鑑定出一群抗病毒T細胞具有到達生發中心的進入密碼,即一種被稱作CXCR5的分子。論文共同通信作者、埃默裡大學耶基斯國家靈長類動物研究中心微生物學與免疫學教授Rama Rao Amara博士說,了解如何誘導展示CXCR5的抗病毒T細胞產生對於設計更好的治療性疫苗和長期抑制HIV的努力是比較重要的。Amara說,「我們認為這些細胞善於給這種病毒施加壓力。它們能夠到達適當的位置---生發中心,而且它們在功能上是比較出眾的。」
  • Science子刊:1歲菌群被"修正",剖腹產兒也不易哮喘
    :腸道菌群協同MYC通路共同驅動急性肝衰竭Nature Medicine——[36.13]① 通過分析56527個單細胞轉錄組,構建ALF小鼠模型的細胞圖譜;② 鑑定出先前未被定義過的星狀細胞、內皮細胞、Kupffer細胞、
  • Science子刊:小蘇打增強T細胞對抗白血病的能力
    科學家們不知道為什麼這些T細胞對AML不起作用,但是,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德國、美國和奧地利的研究人員揭示了其中的機制,此外還提供一種簡單而又廉價的重新激活這些T細胞的治療方法:碳酸氫鈉,又稱小蘇打。
  • 幹細胞人肺模型可模擬新冠病毒感染
    幹細胞人肺模型可模擬新冠病毒感染科技日報北京11月29日電 (記者張夢然)英國《自然》雜誌26日發表的一項幹細胞最新研究成果,美國史丹福大學研究人員報告一種人類肺培養系統問世,它可用於模擬肺部感染,包括引起新冠肺炎的新冠病毒感染。
  • B肝新研究領域,駐留記憶性T細胞,肝組織中獨特特性
    人體肝臟炎症,可以由許多不同疾病引起,但循環和組織駐留記憶T細胞(TRM)的重要性在科學家的眼中,卻還未深入探明有待研究。最新研究顯示,TRM細胞可能是在肝臟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發揮作用,因為這些疾病通常與不平衡的T細胞反應有關。
  • 針對新冠病毒SARS-CoV-2/COVID-19,Science期刊最新研究進展一覽...
    6.Science:利用來自COVID-19患者的強效中和抗體鑑定出新冠病毒的多個脆弱靶標doi:10.1126/science.abc5902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伊拉斯莫斯醫學中心、美國斯克裡普斯研究所和康奈爾大學威爾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利用來自SARS-CoV-2的穩定化融合前刺突蛋白,從3名康復期患者中分離出18種中和抗體(NAb)。
  • Science:重大突破!蛋白Neuropilin-1促進新冠病毒進入和感染人體細胞
    NRP1定位於呼吸道和嗅覺上皮,這可能是一個重要的戰略定位,但卻有助於SARS-CoV-2的感染和傳播。相關研究結果於2020年10月20日在線發表在Scienc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Neuropilin-1 facilitates SARS-CoV-2 cell entry and infectivity」。
  • CAR-T細胞療法最新研究進展
    Science和Cell子刊:藉助大數據開發出治療癌症的「智能」細胞療法 doi:10.1016/j.cels.2020.08.002; doi:10.1126/science.abc6270 尋找既能殺死癌細胞又能讓正常組織不受傷害的藥物是腫瘤學研究的最高目標。
  • 「T細胞戰備資源」分布圖:指引疫苗研發新方向
    這項研究為人們提供了獨特的視野,有助於進一步了解T淋巴細胞在健康人體內的分布和功能,也為疫苗開發和免疫療法提供了新思路。相關文章近日發表在Cell旗下的Immunity雜誌上。 免疫系統會產生各種類型的細胞來幫助機體抵禦癌細胞、病原體等入侵物質,這被稱為細胞介導的免疫。T細胞是白細胞的一種,在細胞免疫中起主要作用。
  • Science解讀!中性粒細胞如何增強機體對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易感性?
    研究者表示,這種在鼻腔和咽喉中出現的中性粒細胞驅動的炎症類型(與機體對抗細菌感染直接相關)或許會中和機體抵禦入侵病毒的能力,並能讓機體對病毒感染更加易感;相關研究結果或能幫助科學家們理解為何人們對相同的病毒感染威脅反應不同,還能幫助預測哪些人群更有感染風險,同時也能幫助科學家們開發出更多新型預防性策略來抵禦RSV和其它呼吸道病毒的感染,比如流感病毒和冠狀病毒等。
  • 《科學》子刊:血檢T細胞,癌症早發現
    近年來依賴cfDNA和循環腫瘤細胞的液體活檢讓大家一度很興奮,但實際應用起來又有諸多困難。識別循環腫瘤細胞受對細胞表面抗原和細胞形態認識的局限,也有研究發現cfDNA的大多數突變其實來源於白細胞而不是癌細胞[2],cfDNA的可信性又大打折扣。這些依賴腫瘤相關分子的技術都不見成效,是否該換個新思路呢?
  • 年終盤點:CAR-T細胞重磅研究解讀
    1.Science和Cell子刊:藉助大數據開發出治療癌症的「智能」細胞療法doi:10.1016/j.cels.2020.08.002; doi:10.1126/science.abc6270尋找既能殺死癌細胞又能讓正常組織不受傷害的藥物是腫瘤學研究的最高目標。
  • 新冠研究中國登上Science封面首次揭示新冠病毒人體蛋白受體結構
    該研究通過冷凍電鏡Cryo-EM 技術,解析出新冠病毒S蛋白三聚體3.5埃的近原子解析度結構,並解析了新冠病毒細胞表面受體ACE2的全長三維結構,以及表面蛋白S受體結合結構域與細胞表面受體ACE2全長蛋白複合物的三維結構。從生物物理及結構生物學的角度為冠狀病毒的識別和感染的分子基礎提供了重要的見識。
  • 2018年6月HIV研究亮點進展 - Science報導專區 - 生物谷
    HIV繼續在全球範圍內傳播,因此對新的PrEP策略---特別是可能僅需每月服用的長效藥物製劑---的尋找正在進行中。儘管活力十足,但開發新的PrEP方法的動力受阻於低效的患者臨床測試。為了應對這一挑戰,Duwal和他的同事們著手建立一種新的數學框架,這種框架可能有助於人們預測新型PrEP藥物是否有較好的效果,這樣就就可鑑定出最有前景的藥物,並且對它們進行優化用於臨床試驗。
  • 肺部固有的記憶B細胞或有望幫助開發更有效的流感疫苗
    據美國CDC數據顯示,季節性流感疫苗的效力通常低於50%;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 Immunology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阿拉巴馬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指出了一種開發新型有效流感疫苗的新策略。文章中,研究人員對肺部中的固有記憶B細胞進行研究,他們希望能利用這種細胞倆幫助開發抵禦流感病毒感染的新型策略。
  • 感染新冠病毒後,除了肺部,肝腎也出現纖維化先兆
    研究團隊對多種器官的生理功能、病理形態與蛋白質組學進行系統比較研究,發現了多個肺部蛋白出現改變,包括與病毒增殖相關、參與肺纖維化病理過程及降解病毒限制因子的蛋白。蛋白組學同時顯示,肺部和脾臟表現出以免疫檢查點蛋白的上調及T細胞富集蛋白的下調為分子特徵的適應性免疫反應抑制,且脾臟的T,B等淋巴細胞減少也印證了該分子特徵。
  • nature子刊「腸-肺軸」重磅綜述:肺部菌群與呼吸系統疾病
    大量研究表明,健康人的肺中含有微生物群,目前已鑑定出肺部的主要6種菌屬為: 普雷沃菌屬 Prevotella 鏈球菌屬 Streptococcus 韋氏桿菌屬 Veillonella 梭桿菌屬
  • Nat Immunol:肺部固有的記憶B細胞或有望幫助開發更有效的流感疫苗
    2018年12月9日 訊 /生物谷BIOON/ --據美國CDC數據顯示,季節性流感疫苗的效力通常低於50%;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 Immunology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阿拉巴馬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指出了一種開發新型有效流感疫苗的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