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墜亡事件背後的真相:殺死我的,是你的冷漠

2020-08-27 育才有道

1


前段時間,「大學生作弊墜亡事件」,因為在場的監考老師沒能重視並制止,「老師」一詞備受爭議。



但最近「小學生墜亡事件」的出現,「老師」一詞又再次被推至輿論的風口浪尖。



原本表明事發當天沒有責罵孩子的涉事老師,在多日後卻又承認了不僅曾掌摑過墜樓學生,還體罰過其他學生,並且被數名往屆畢業生實名舉報。


事情的快速反轉,讓網友陷入了新一輪的「真相」尋找。


但不管真相如何,都已經隨著那個10歲女孩的縱身一躍,再也無人可知,也無從查起了。


唯一值得人注意的是,兩位「老師」在「墜亡事件」發生前後的態度。


「大學生作弊墜亡事件」中的大學生作弊被發現後,在考場哭泣了足足了20分鐘之久,這足夠老師發現並處理,但老師只是從他身邊來回經過而已。



甚至學校在事情發生後的回應也只是:教室監控顯示並經同考場學生證實,考場內未發生有教師激烈言語或師生言語衝突。


冰冷的話述回答得,這好像不是一條人命。



「小學生墜亡事件」裡涉事老師就全程保持著神隱,不管是墜亡事件發生後30分鐘才聯繫家長。


還是家長群裡突然群起的「點讚」老師無責,又或是那個孩子的葬禮,她也並未有隻言片語的安慰。


不聞不問的冷漠,最能悄無聲息地殺死一個人。


2


老師,你正用「冷漠」殺死我



前幾年有媒體報導了一位學生中途休學,無論家長怎麼勸說,換一所學習也仍舊不願去上學。


而最後從孩子嘴中得來的是:他受不了老師對他的態度。


因為老師比較喜歡成績好的學生,而他的成績並不好,算得上拉低班級平均分的一波。


事情的起源是他有次和老師打招呼,老師看到了他,但是並沒有回應他,就從他身邊走過。


然後每次上課舉手問題,老師也總是自動忽略他,下課問問題,老師也總是愛答不理,敷衍了事。


你可能會覺得這有點小題大做了,只是老師不太搭理他而已。



那你就錯了,永遠不要忽略「冷淡」對一個人的傷害,因為這也是一種暴力。


它會奪走一個人的價值感,那人就會陷入一段較長時間的低自尊水平階段。


他們甚至會不斷反思是不是自己哪裡做得不夠好,最後懷疑自己是否值得被愛?自己的存在價值是什麼?


一旦這種價值觀丟失,就對生活中其他事情也一併失去了信心,因此他不願意去學校,任何一所都不想。


老師的冷淡與漠視給了他十足的心裡暗示,讓他清楚的知道,他成績太差了,去哪所學校都沒用。


除了「冷淡」「輕視」也是,它們都屬於冷暴力的一種。



高一的時候,她和班裡的一位男同學打鬧,沒有聽見上課鈴聲!


班主任在走廊看見他們,直接說了她一句「不要臉」,因為這一句看起來隨意的話。


從那以後,孩子變得沉默寡言,再也不敢和男生交流說話,甚至到了現在被家裡催婚的地步,依然談男色變。


與成人相比,孩子都是脆弱與敏感的,但又及其天真。對於自己接受的事物都保持著深信不疑的態度。



就比如小時候母親同孩子解釋女孩子沒有喉結是因為她長在脖子後面,等到長大後,每次說到喉結。


孩子都要反應許久,才能在腦海中反應出女孩其實有喉結,只不過不明顯而已的答案,因為母親的話已經在他的腦海中根深蒂固了。


長期承受他人的這種精神虐待,成長很快就成為一場水淹的洪災,而水裡摻雜了太多的玻璃碎片,早已分不清水與玻璃,由此原地不動或者變身刺蝟成了他唯一的自救。


3


家長,也容易成為施加「冷暴力」的對象



心理學家劉吉吉博士通過對北京、天津、武漢、長沙四大城市兩千多個家庭的調查。


發現有93%的家庭對自己的婚姻質量不滿意,70%以上的家庭有過不同程度的「冷暴力」,而50%以上家庭冷暴力最終會過渡到孩子身上。


而研究表明:受到冷暴力的孩子,在心靈深層會被植入「我不好,我不值得被愛」等信念。


成年之後遇到挫折,很容易陷入到自暴自棄的泥潭中。輕則失去活力,沉默寡言,重則抑鬱不堪,自殺自殘。


武志紅的《為何家會傷人》一書中,說過:「沒有回應,家也是絕境。」



是啊!沒有回應,任憑你叫得再大聲,得來的仍是孤獨。


草坪上孩子在開心的放風箏,她的家長就坐在附近安心的玩手機。


這個時候孩子大喊:「媽媽、媽媽,快看我」,可是喊了好幾遍,直到孩子跑到媽媽身邊,她的媽媽才緩緩的抬起頭:「恩恩,媽媽看到了。」


孩子不甘心,於是又跑出去,這次她從更的地方跑過來,風箏也飛的更高了喊聲也更大。


可是孩子的媽媽在旁玩手機,絲毫沒有回應。


就這樣好幾個來回,孩子失望的不再喊媽媽,自己在旁玩了起來。可是怎麼也不像剛剛那樣用力的奔跑,而是在草地上沮喪的走著。


而她的媽媽卻在一邊被手機吸引到無法關注孩子的一舉一動,甚至孩子在奔跑的時候還險些幾次摔跤,自己都不知道。


這雖然是小說中對於母子生活狀態的描寫,但卻是生活中大多家長與孩子交流狀態的縮影。



甚至你自己都不曾發覺,你用這種敷衍的態度的對待孩子,可能從一開始你不重視。


忽略、不重視,也許只是你一次沒有看他今天學校手工課的作品;也許只是一次你沒有聽她分享的校園小秘密;也許只是你一次沒有參與他的家長會。


久而久之,等你突然心血來潮地想參與到他的生活中時,你的孩子卻對你說出了拒絕。


你控訴於他的冷漠、不近人情,卻不知道這場「冷暴力」遊戲是你先開始的。



所以,不要等你的「冷漠」讓你「失去」孩子時,才恍然發現孩子他需要溫暖。


其實,他一直都需要,只不過,你選擇沒看到而已。

相關焦點

  • 中北大學和墜亡學生家屬和解,背後更可怕是這個……
    近日,中北大學學生時某因作弊被發現,離開考場不久就墜樓身亡引起社會強烈關注。6月10日上午,澎湃新聞從中北大學獲悉,目前該校與墜亡學生家屬已達成和解,事件得到妥善處理,家長已離開該學校。10日早上,墜亡學生的母親在微信朋友圈發文紀念兒子稱,「餘生再無你」。
  • 榆林產婦墜亡事件反思:如何生孩子到底誰說了算?
    榆林產婦墜亡事件中的網民情緒演變 第一階段:哀悼生命,呼籲追責。據觀察,榆林產婦墜亡事件最早出現在9月1日,相關報導發出後引發第一輪關注熱潮。這起事件是一場對生命、對法律、對醫療的多重拷問,值得深思。(人民網輿情監測室主任輿情分析師 翟薇) 醫生與家屬之間缺乏有效溝通 榆林產婦墜亡事件,醫院與家屬各執一詞,事件不斷反轉,讓網民「猜中了事件開頭,卻猜不中事件結局」。眾聲喧譁下,有網民認為家屬「心狠」,人命關天卻硬要順產;也有網民質疑醫院「看護不利」,悲劇與其脫不開干係。
  • 起底山西中北大學學生墜亡案始末!
    日前,一則山西中北大學學生墜亡的事件刷爆網絡。由於許多媒體在報導時將墜亡冠以「作弊被抓後」的狀態,所以一時間網絡輿論對此展開了一場關於教師與學生關係的關係的大討論。就目前看來,該事件屬於突發事件,即事前毫無徵兆,校方、家長、同學等均未預料到此事。同時根據警方通報,排除了他殺可能。而當前輿論主要有兩方面。一方面是為墜亡學生說話,大多是指出學校對於作弊被抓學生懲處力度過於嚴厲。
  • 比繆可馨墜亡更可怕的,是那38根大拇指
    他們所展現的極度冷漠,背後折射的是對自己孩子安全的擔憂。 因為和老師地位不對等,換老師操作難度又太高,所以他們寧可選擇站隊保平安,也不願因為說句公道話,而進入老師的黑名單。 你會發現,這個叫做「505一家人」的家長群,和中國其他家長群並無二異,也是典型的馬屁群。
  • 小學女生校內墜亡,家長懷疑與寫作文有關!挫折教育要從小學開始
    近年來,學生跳樓事件頻頻發生,試問學生跳樓的原因,總會找到這樣或是那樣的理由,或因學業壓力,或因考試成績不理想,或因感情糾葛,或因同學間糾紛等等,甚至於僅僅只是因為一次次小小的爭吵, 就會引發學生跳樓自殺,學生心理素質如此之差讓人驚嘆。最近又一小學女生在校內墜亡。
  • 一個孩子墜亡後,「冷漠的利己主義者」開始刷屏點讚
    一個孩子墜亡後,「冷漠的利己主義者」開始刷屏點讚我多少也算是寫文章的人,在我看來,班主任袁老師對這篇五年級學生作文的批改,即便是站在應試教育的角度上看,也顯得莫名其妙。朋友,我不知道你怎麼看,如今,我也已是一個孩子的父親,至少我看著這些冷漠的大拇指,脊背能感到徹骨的涼意。在我看來,這已經不是所謂的「精緻的利己主義者」了,這分明是「冷漠的利己主義者」。
  • 江蘇大學通報學生墜亡事件:輔導員為何要自欺欺人的說話
    此前,墜亡大學生曾被要求調換宿舍。「兒子在學校5天沒有上課,老師和輔導員為何不通知我?兒子12日下午5時4分出事,學校為何4個小時之後才通知我?」在胡蓮的心中,存在著很多的疑問。10月14日,記者多次致電學校書記、輔導員、處警民警,電話一直無人接聽。
  • 大江網:村民「自主性墜亡」說無法掩蓋真相
    大江網:村民「自主性墜亡」說無法掩蓋真相   文/羅豎一  據2012年9月2日新華網消息,針對網傳河南省扶溝縣一老人因抗議強徵跳樓身亡,記者從當地有關部門了解到,經過現場勘查和法醫鑑定,該村民為「自主性墜亡」,墜樓原因系不滿政府強徵強拆
  • 繆繆是墜亡的我,我是活著的繆繆:墜亡學生火化,究竟是誰在吃人
    熱搜停滯的一周裡,發生了這樣一個事情,也許大家已經略有耳聞,作為曾經也是小學語文老師的我每天都在關心事態的進展。6月4日,小學五年級學生繆可馨,從教學樓墜下身亡。事情發生到目前為止,袁某並未親自出面澄清此事,我們現在所能看到的消息與線索大多都來自於繆可馨的父母、網友、學生家長。雖然這些還不能稱為鐵證,但是我相信真相可能會遲到,但不會缺席,繆可馨墜樓事件一定會有一個公正的結果。
  • 武漢理工大學研究生墜亡事件輿情傳播分析
    (2017-4-9 荊楚網)2、反高校性騷擾:將「網絡風暴」變為「制度性防範」很大程度上,這些事件亦是多面的稜鏡,不僅映折出當下女性主義意識的興起和性別關係的改變、性規範和性道德話語的變遷,還曝露了高校系統的生態和邏輯,以及背後的權力關係,和廣義上國家—社會關係、公—私界限的微妙變化
  • 大學生墜亡事件:真相是對亡者最好的安慰
    大連理工研究生自殺事件的陰影尚未散去,江蘇大學又發生了一起學生跳樓悲劇。@江蘇大學通報,10月12日17時03分左右,該校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一學生從主A樓6樓衛生間墜樓。後經搶救確認,該學生已無生命體徵。警方調查結論為「高空墜樓,排除他殺」。
  • 甘肅永昌一中學生墜亡引群聚 不法分子衝擊超市
    甘肅永昌一中學生墜亡引群聚 不法分子衝擊超市 2016-01-01 03:47:41參與互動    京華時報訊近日,甘肅永昌縣一名中學生墜亡引發持續群眾聚集事件
  • 河北老師「索賄」事件:比事情本身更噁心的,是對舉報者的圍攻
    這個老師具體的違規行為和爭議,我們就不細寫了,都以權威部門的報導為準,我主要想寫寫這個事件背後的現象。老師公然索要好處很魔幻,可是你想不到的是,更魔幻的是那些家長們。汪文月自從實名舉報班主任後,一下子成了班上家長們的眼中釘肉中刺。據汪文月說,有人打電話給她,進行長達十幾分鐘的辱罵,揚言要收拾她。還有家長專門建了一個群,對她進行人身攻擊,號召大家一起孤立她的孩子。
  • 雲南、湖南熱氣球墜亡事件背後,「奪命」網紅遊玩項目還有哪些?
    這是 11 月 30 日發生在雲南騰衝火山地質公園的一起熱氣球墜亡事故。事後,騰衝文旅局工作人員稱:事發在當天中午,死者為景區工作人員。目前公園已經成立了工作組,由應急管理局和當地鄉鎮政府著手處理這件事,相關善後事宜正在處理中。
  • 小學生墜亡後,家長群冷漠點讚支持老師的樣子,真可怕
    事件回顧繆可馨,是江蘇常州小學五年級的小姑娘,本月4日選擇從教學樓一躍而下結束了自己的生命。這件事情還在調查中,老師的行為我不敢妄自評價。警察的調查結果還未公布,但是家長們這麼著急的&34;,是不是太唐突了?
  • 【福地觀察】河北老師「索賄」事件:比事情本身更噁心的,是對舉報...
    這個老師具體的違規行為和爭議,我們就不細寫了,都以權威部門的報導為準,我主要想寫寫這個事件背後的現象。老師公然索要好處很魔幻,可是你想不到的是,更魔幻的是那些家長們。汪文月自從實名舉報班主任後,一下子成了班上家長們的眼中釘肉中刺。據汪文月說,有人打電話給她,進行長達十幾分鐘的辱罵,揚言要收拾她。
  • 繆可馨墜亡:比關心作文更重要的
    文/如海我本來不想寫繆可馨事件。一個五年級的小女孩,活潑可愛,成績優異,在別的小孩眼中所厭倦的作業和學習,小可馨沉浸其中,無限熱愛和歡樂。如此懂事乖巧的孩子,出人意料地衝出教室,跳下了四樓。然我仍然感到觸目驚心,或許是因為我也有比小可馨稍大一些的孩子,更能夠感同身受。特別是父母撕心裂肺的苦痛,足以將一個人毀滅。昨日還笑顏如花的女兒,已成追憶,如此不真實而殘忍。我相信,任何一個年輕的母親,都會在這樣的傷痛面前瘋掉。或許她會在一場無法入睡的夜晚中睜開眼睛,以為孩子的失去只是一場可怕的夢魘,醒來後依然是可馨的歡聲笑語。可悲的是,生命如此無情和冷漠。
  • 四川26歲女教師墜亡事件:其丈夫稱自己清白 網傳長期家暴是謠言
    網友熱議四川26歲女教師墜亡事件。剛剛看到百度動態標註為「四川墜亡女教師丈夫」的帳號稱,向關心這件事的網友道個歉,作為一個丈夫沒能守護好自己的妻子,真的無比自責和愧疚!……後悔自己對她內心的壓力關心不夠……結果造成這樣的慘劇!
  • 重大事件!浙江寧波16歲少女墜亡,目擊者:被4個男生抬上樓
    「我女兒不可能自殺!」浙江寧波16歲女生開學第一天就在校內墜亡,警方排除他殺,可父母卻認定事情另有蹊蹺,難道事情真沒這麼簡單?9月1日,年僅16歲的娜娜在父母的陪同下來到浙江寧波市寧海縣第一職業中學報到上課,沒想到這次的見面卻成了他們的最後一面。在當天下午的一點二十五分,主任打電話過來表示娜娜從樓上跌落,傷勢嚴重,經搶救無效死亡。
  • 少女校內墜亡事件
    【少女校內墜亡被認定自殺:宿舍監控全壞,有人稱被四男生抬上樓頂】9月1日開學首日,寧波高二學生娜娜當天下午墜樓身亡。警方排除他殺,在娜娜父親俞先生看來,女兒的死亡十分蹊蹺。2日,俞先生及親屬前往學校,「我女兒隨身攜帶的一個錢包怎麼都找不到了,裡面有健康證、飯卡、電話卡和每天記錄的小紙條。」俞先生希望觀看當天監控,校方表示出事宿舍樓所有監控在8月29日因雷電原因全部損壞,事發時相關視頻無法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