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病,找專家

2020-12-13 大河網

  近日,名老中醫,齊聚鄭州,敬請提前電話預約!

  2010年1月份,一名30多歲的女病人通過預約來看名老中醫李教授,她每年冬季都會四肢發冷,穿多少衣服都沒有用,找別的醫生看過,服用了很多大溫大補的中藥,都沒有效果,反而更加嚴重了。李教授問她:「病發時有什麼症狀?」她說:「經常感覺口乾、口臭,牙齦浮腫,有時候會便秘。」又問:「是不是平時愛吃辛辣油炸食物,還動不動就發脾氣?」她說:「我愛吃辣。脾氣不太好,最近特別煩躁。」李教授分析說,病人是因為熱邪過盛引起的厥症,誤服了溫補之藥,使病情加重。要想治療厥症須先清內熱,才能進補。為她開了清熱之方,經過一個月的調理,八年的四肢冰冷病就調治好了。

  預約報名,免費、療效雙保證

  名老中醫看病,是療效與藝術的完全結合,這樣看似神奇的療效與方法,在河南省現代醫學研究院醫院是很普通的事例。現代知名中醫學家,人體信息研究所所長,中國中醫協會理事扈教授指出,西醫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直接對抗疾病,它採用的是鯀治水的方法。中醫是一門藝術,因為中醫常常圍魏救趙,四兩撥千斤,它採用的是大禹治水的方法。西醫對於慢性病、疑難病、多因素疾病幾乎是束手無策,而中醫對心腦血管病、胃腸病、糖尿病、骨關節、高血壓等慢性病、疑難雜症非常有效。

  從有關部門了解到,近日,多位名老中醫齊聚鄭州,提前預約者,可獲得免掛號費、名老中醫會診費、享受全程跟蹤等多項優質服務,名老中醫將給患者提供最優質的診療。每天9點到18點,撥打名老中醫預約熱線:0371-60203366或114轉名老中醫報名,按時到達名老中醫定點醫院河南省現代醫學研究院醫院,接受名老中醫精心診療,每位名老中醫1天只看15名患者,恕不接待無預約報名的患者。更多詳情敬請收聽全國十七個大中城市名老中醫和鄭州人民廣播電臺(中波711,調頻93.1)每天19:30~20:20聯合播出的《名老中醫在線》專題節目。

  看名老中醫,門診、住院都貼心

  為什麼大家看病要找名老中醫呢?《內經·靈樞》裡說「故遠者,司外揣內;近者,司內揣外」,意思是說,高明的人可以通過事物的外部表徵看透事物本質。名老中醫可以 「司外揣內」, 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和豐富的人生閱歷,不需要現代化的檢測設備就可以通過望、聞、問、切,窺透人體內部的疾病,常常能從脈象、舌苔、眉毛、頭髮、皮膚、手掌紋路、指甲顏色等身體表面的細微變化診斷出體內的疾病。

  同樣一味藥,普通中醫君、臣、佐、使都得當,可就是缺少畫龍點睛的那一筆,藥效也不能發揮,而名老中醫,卻能畫龍點睛,藥到病除。所以,慢性病、疑難病一定要找名老中醫。這次名老中醫齊聚我市,為廣大患者提供了一次非常難得的機會。

  據悉,河南省現代醫學研究院醫院,除為門診病人免掛號費、名老中醫會診費外,住院病人可享受省、市、新農合醫保刷卡服務,簡單方便。提供術前監測、手術、術後保養等體貼的護理服務。精心設計的住院環境,病房設計合理科學,能夠滿足各個經濟階層人員的就醫需求。同時,對住院患者免費提供名老中醫定期會診,全程跟蹤,直至康復的服務措施。

相關焦點

  • 大學問APP:讓找專家教授看病不再難
    看病難,掛號難,掛專家號更難,這已經是老生常談的問題了。在網絡時代,特別是行動網路高速發展的時代,出現了許多方便老百姓看病的軟體,例如很多大型醫院都相繼推出本院的手機APP,在手機上即可進行掛號看病預約。
  • 找「搶手」專家看病只能預約 -齊魯晚報數字報刊
    17日,為緩解現場掛號難,位於濟南的省立醫院又新增兩位實行全預約掛號的專家,不再接受現場掛號。在預約掛號還沒被完全接受的情況下,「全預約」形式能否推廣運行?能緩解大醫院看病難的問題嗎?患者>> 在家上網掛號,不用半夜再排隊  「我想掛專家馮益真的號。」
  • 找專家看病用手機就能實現
    十幾分鐘時間 寶雞住院的病人得到了西安醫生的診治不久前,來自甘肅省平涼市的妟連英被家屬送到西安的某三甲醫院看病,希望大醫院的名大夫能妙手回春,使他儘快好起來。當到達醫院時,遇到的事情讓他們始料未及。由於病人過多,接診的趙醫生在進行初步檢查後,給開了核磁共振檢查單,預約在半個月後進行檢查,家屬提出想住院,趙醫生又預約在1個月以後。
  • 哈醫大四院看病不求人?白大褂打電話找人幫看病,預約專家沒來得...
    記者走訪哈醫大四院白大褂打電話找人幫看病預約專家沒來得重新掛號6日,記者來到哈醫大四院門診大樓其中,該院推出的特色服務有一項「專家點名預約服務」不求人的承諾,內容是可以通過辦公室預約當日不出診專家綠色通道,開通臨時號源安排患者去病房就診。記者根據提示內容來到門診部辦公室,從網絡上隨機找了該院一位當日不出診的專家的名字,工作人員確認了該專家當日確實不出診,根據來者要求迅速聯繫,很快找到這位專家,經過溝通確實可以按照約定時間到病房直接由這位專家接診。
  • 看病想找專家?重慶公布一批首席醫學專家!看看都有誰
    看病想找專家? 11日,重慶市衛生健康委公布 重慶市第二批首席醫學專家人選 暨首批首席醫學專家工作室 入選名單 並公示至12月14日
  • 看病不妨找經濟適用副主任醫師 主任醫師是"高富帥"?
    原標題:看病不妨找經濟適用副主任醫師 主任醫師是"高富帥"?   新華報業網訊 「看病最好找副主任醫師,一般不要找主任醫師」,最近,一則微信在朋友圈裡廣泛傳播,微信稱,就看病來說,副主任醫師才是「經濟適用男」,而主任醫師只是看起來很美的「高富帥」。  果真如此嗎?記者在南京的大醫院中展開了一番調查。
  • 81歲教授:看病找副主任醫師最好
    「看病最好找35-45歲的副主任醫師。」已是81歲高齡的北京師範大學老教授張靜如總結自己一生的看病經驗得出這句結論,引發巨大反響,醫學界也議論紛紛。  副主任醫師經濟適用  不少醫生認為,副主任醫師是醫生中的「經濟適用男」。
  • 心衰患者出國看病前,不妨先找美國專家遠程會診
    此前,在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好醫友國際醫療中心」,該院多學科專家與美國著名心內科專家、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教授、美國心臟學會院士恩斯特·施瓦茨(Ernst. Schwarz)教授攜手,為一名「心臟擴大、晚期難治性心力衰竭」患者進行會診。經過1個多小時的會診,施瓦茨教授就後續用藥、介入治療、手術、心臟移植等各方面提出了相關建議。
  • 周末看病、找專家不再愁 這家醫院開通了周末皮膚病專家門診
    隨著秋季的來臨、氣候交替,過敏性皮膚病、痤瘡、銀屑病等又到了高發期,很多平時沒時間看診的患者都希望藉助周末去醫院看診,但大部分醫院周末專家都停診休息,加之網絡掛號渠道少,直接到醫院又擔心掛不到想要的號,專家坐診時間不明確等等,一系列信息不對稱導致了皮膚病難治、難愈。「周末找專家難」成了很多患者的關注焦點。
  • 看病一定要找副主任醫師,知名醫生透露的行內秘密
    劉傳剛發掘好醫生的秘訣之一是,看看醫生同行們推薦誰,例如該院醫生看病都找誰。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的絕對是醫術。 秘訣之二是看看政府領導找誰看病。原因你懂的,大剛把他們比喻成「探雷器」。 坊間還真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
  • 看病一定要找副主任醫師!退休老教授透露行內秘密
    今年已是82歲高齡的北京師範大學老教授張靜如最近出了一本回憶錄,他在書中總結了一生看病的經驗,認為看病最好找35~45歲以下的副主任醫師,一般不要找主任醫師。箇中原因,他在書裡賣了個關子,「這是有道理的,但不好說。」讀者只能自己去體會了。
  • 看病找高級別醫師?不宜迷信頭銜要看從業經歷
    「看病最好找35—45歲的副主任醫師。」近日,一名老教授總結自己看病經驗得出的這句結論,在網上引發巨大反響。如何看病才既省時又合理呢? 小病大治,導致資源浪費 採訪中不少醫生都表示,常見病找副主任醫師、高年資主治醫師看,值得鼓勵。
  • 河南首家網際網路醫院持證上崗 看病買藥找專家一站解決
    以後,隨著網際網路醫院的發展,在網上找專家,看病、診療、買藥等,也將成為現實。5月12日,河南首個獲批線上健康服務院亮相。網際網路醫院,能給大家帶來哪些便捷?到底怎麼用?記者為大家進行了打探。河南省人民醫院黨委書記顧建欽介紹:只有互聯,才能實現資源共享,才能實現線上線下的協同和分級診療,才能方便人民群眾看病就醫。這也體現了大健康視野的背景下全生命周期的醫療健康服務關懷。
  • 教授「看病最好找35~45歲副主任醫師」說法引爭議
    北師大教授張靜如總結看病經驗「最好找35~45歲副主任醫師」引爭議  「看病最好找35~45歲的副主任醫師。」近日,北京師範大學老教授張靜如總結自己一生看病經驗得出的這句結論,在網上引發巨大反響。有些患者認為,和平時一號難求的正高職稱專家相比,副主任醫師的號沒有那麼緊俏,水平也不低。醫學界則對此說法彈贊不一。  正方  常見病無需找權威  「看病不必直奔『教授、主任醫師』,尤其是常見病、初診病人。」廣東省人民醫院一位心內科專家表示,醫學生畢業後,至少臨床工作十年才能評上副高職稱,此時臨床經驗比較豐富,年富力強,精力充沛,能獨當一面。
  • 在上海可找臺灣醫生看病 上海東方臺胞醫院開業
    今後,不僅臺灣地區居民可以找到熟悉的臺灣醫生看病,上海本地居民也能找臺灣醫生看病了!今天上午,上海東方臺胞醫院開業儀式在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南院舉行。上海臺商協會會長葉惠德帶領四十餘位上海臺商參加了開業儀式。
  • 多位臨床醫生直言:看病最好找副主任醫師,理由很充分
    後來,董某不僅沒有幫她母親掛到專家號,反而找各種藉口跟莫女士借錢,董某和莫女士頻頻互動,兩人的感情迅速升溫。最終,錢和人都搭進去了,莫女士卻遲遲等不來專家號,她才如夢初醒,趕忙到派出所報了案。二、看病一定要選大專家?臨床醫生這麼說很多人在掛號時首先想到的就是選個大專家的號,比如主任醫師等,認為大專家的醫術就一定更好,於是想盡辦法掛專家號。看病選大專家就一定會更好嗎?來看看專家怎麼說。
  • 那就網上看病 患者足不出戶找專家問診
    據江蘇公共·新聞頻道《新聞360》報導:8月27日,全省首批7家網際網路醫院上線,患者足不出戶、動動手指在三甲醫院看病,成為現實。距離首批網際網路醫院上線已有一段時日,患者滿意度如何?專家網上問診,和線下問診,醫療質量上有沒有差別?
  • 腫瘤專家總結「看病技巧」。如何看好病少受罪,現在知道還不晚!
    一:找對醫生(1)首次看病選綜合醫院對於病情尚不明確的患者首選權威綜合性醫院。(3)小醫生不輸老醫生選擇醫生看病的時候,不要盲目迷信「老專家」。年輕醫生正當年,未必不如老醫生。有些老專家,雖然經驗很豐富,但由於脫離臨床一線工作時間很久,對於疾病治療的觀念和方法比較陳舊,很多新治療辦法,他們不一定知道。同時,老專家精力上也不如年輕的時候足,出診時間較少。
  • 合肥各大醫院王牌專家一覽表,收好!附看病潛規則!
    找到了靠譜的醫院,  但每次都是掛上誰的號就誰的號,  完全不知道科室裡誰看病最好。  這回,小編特地搜羅了  合肥各大醫院科室王牌專家,  讓你進門就能找對人!     科室專家/推薦醫生  小兒胸外科丁立  新生兒科劉光輝  小兒骨科孫軍  心內科江榮、趙勝  合肥各大醫院看病"潛規則"你知道嗎
  • 臺專家:解決看病難 大陸不妨借鑑臺灣經驗
    臺灣專家表示,臺灣在上世紀80年代也曾出現過「醫患矛盾」、「看病難」等問題,後因臺灣當局進行了醫療改革,才使得這些問題逐步解決。目前,臺灣民眾對臺灣醫療服務的滿意度高達88.2%。所以,臺灣專家建議——  2013年6月,海峽兩岸關係協會與臺灣海峽交流基金會籤署了《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