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苑官方發布】梅潔文學創作陳列館開放中國名家名刊賀詞賀信

2020-12-13 騰訊網

梅潔文學創作陳列館(梅苑)開放儀式暨梅潔文學創作40周年紀念活動名家名刊賀詞賀信

(按接收先後時間順序排列)

1、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陝西省作家協會主席、茅盾文學獎得主賈平凹先生在西安題匾:

2、著名作家、著名畫家、山西省作家協會副主席王祥夫贈畫:

3、著名作家、湖南省作協名譽主席聶鑫森從湖南株洲寄來贈畫:

4、著名作家、中國作家協會全委會委員、《那山那人那狗》原著作者彭見明贈字:

5、前河北省文聯主席、魯迅文學獎得主、《小兵張嘎》原著作者徐光耀贈字:

6、著名作家、河南省作家協會副主席王劍冰從鄭州發來的祝福:

河南省作家協會副主席、著名散文家為梅苑和梅潔老師送來語音祝福來自三槐堂上海書簡00:0003:10

7、著名小說家、編輯家、出版家野莽從北京發來的賀詞:

聞鄖陽梅潔女史之梅苑落成,喜不能禁,愧不能留,憾不能見,幸能賀之。遂於千裡之外作詞一闋,賀梅苑主人香燻故裡,豔照楚天。

卜算子.賀梅苑

梅種漢江邊,潔影依芳祖。笑罷千嬌最後紅,白雪壓不住。 赤子殷殷心,盡傾奇花樹。可把鄖陽比洛陽,亦是天香處。

8、《北京周報》高級記者、翻譯趙崇星在北京創作的贈畫:

9、著名書法家公目在武漢書寫的野莽賀詞:

10、書法家、畫家墨竹布衣從成都寄來贈字:

11、書法家沈傳平從湖北竹溪發來贈字:

12、著名詩人、詩評家、翻譯家王家新從北京發來的祝福:

梅潔,人如其名,文如其人,出自山中苦寒,卻將我們家鄉最堅貞和美好的東西不斷奉獻給世界——敬祝梅潔文學館「梅苑」開館!

13、著名詩人徐芳、《解放日報》資深編輯從上海發來的賀信:

梅潔,是我的作者,更是我的姐。很多年來我喊她梅姐,她喊我芳妹,莊重的時候一併帶出姓氏,也叫個徐芳妹妹,我可能之前稱呼的是梅潔姐姐。一般這是說明她認定我喊的是姐,而不是直呼其名的梅潔,雖然發音差不多,但潔是潔,姐是姐哦;就說她叫我妹妹時,最後拖一個哎的長音——那個暖,一直到我們通了一個可能是半小時,甚至更長時間的電話之後,我仍可以回味綿長。梅姐的愛,是通過電話線帶電的傳輸,就像她的文字傳達,首先是情,然後才是其他……

梅姐每每說起故鄉,也是相當動情,以至於每每落淚,而且往往是說者落淚,聽者也落淚。這就是她作為文學家的本事,她具備很高的文字燃點,讀她的作品,無論是寫山川風物,大江大河,還是寫瑣碎的家事,我以為愛永遠是她一以貫之的主題,在通往歲月的路上,她擁有一張永遠不過期不過時的通行證。

也許是她的文字在提示我:要有追求完美的激情,要一遍又一遍地寫;要有品格,要能知道自己哪兒能夠打動人。要有共情的能力,要能知道什麼是好的,什麼是不好的,才華是發現兩個事物之間隱藏聯繫的一種能力,並用自己的頭腦,用別人沒想到的方式呈現出來,創作的材料已經存在於每個人的腦海中,要發現他們之間的聯繫……要對寫作有永遠的熱情,要掌握技巧和手藝,靈感是遠遠不夠的。寫作的問題不是開始,而是如何結束,比如在《一隻蘋果的憂傷》裡,那隻「通靈」的蘋果,之所以「憂傷」我不贅述,只引文尾的一句話,或足可資證:「然而,無論這個世界現在和將來有多少蘋果,也無論時光和歲月怎樣無限和蒼茫,童年的那個節日和一隻蘋果的情結將永遠成為我生命的憂傷。」

結句,不僅出人意料,而且使全文的能指結構發生改變,由日常生活敘事陡然變為幻覺瀰漫的懷想,再次催動原本的所指煥發出新意蘊,也進一步強化了「蘋果」的「憂傷」,題旨的大門進而向生命存在深處敞開……

衷心祝賀梅姐,衷心祝賀梅潔文學館的開幕!那裡將是對一個好作家的閱讀與熱愛的一種致敬!

14、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賀詩:

賀梅潔文學館開館

客子南歸重晚晴,大江北去寄深情。

東風長駐梅花苑,點染春苗正盈盈。

15、《中國作家》雜誌副主編高偉賀信:

欣聞梅潔文學創作陳列館落成,感奮而欣慰——為十堰市委市政府對文學事業的重視及其人文情懷而感動,為當代作家資源成為傳承和弘揚鄖陽深厚悠久的歷史文化的載體而振奮。

梅潔是中國當代著名的女作家,是生於斯長於斯、對故鄉土地一往情深的時代歌者,她的詩歌、散文,尤其是報告文學,字裡行間無不充滿著對家鄉山水的綿綿眷戀,對故土子民鄉親的殷殷深情,跳動著激情的脈搏,散發著滾燙的情懷,是為時代而作、為百姓發聲、為故鄉代言的時代華章。陳列館系梅潔家族的祖屋改建而成,因而更具有一種綠葉再高離不開根的寓意,門前浩浩湯湯的江水,更象徵著古今文化與歷史接續不斷、互相見證、滾滾向前。可以想見,梅潔文學創作陳列館將成為十堰市的一個文化景觀,成為培養當地文學創作人才的基地,成為促進文化交流,宣傳和弘揚當地歷史文化傳承的抓手。作為一個湖北人,我為有梅潔這樣一位緊貼家鄉土地人民的作家感到驕傲和自豪,作為朋友,也為梅潔最終有這種榮歸故裡的方式感到高興。在此梅潔文學創作陳列館建成即將開幕之際,我謹代表《中國作家》雜誌社表示衷心的祝賀!願十堰的文學事業取得更大的成就!

16、河北省作家協會黨組書記王鳳賀信:

欣聞梅潔文學創作陳列館即將開館,我謹代表河北省作家協會向梅潔致以真誠的祝賀!我曾多次拜讀梅潔的作品,她的作品文筆優美、情感細膩、格局開闊,體現了作家深厚的藝術底蘊和勇於擔當的時代精神。梅潔作為河北省作協專業作家,始終關注時代、關注民生,與廣大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為河北乃至整個中國文學事業的繁榮與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梅潔老師取得的成績,既是她個人的驕傲,也是河北文學界的驕傲。在此,衷心祝願梅潔老師筆耕不輟,不斷攀登新的文學藝術高峰!

17、著名作家、湖北省作家協會主席、魯迅文學獎得主李修文賀信:

熱烈慶祝梅潔文學館開幕,我自中學時代,就是梅潔老師的讀者,在我的理解中,梅潔老師是一位將個人命運與家國故鄉牢牢連接在一起的作家,其人其文,是表率,更是一條真切可感的道路,梅潔文學館的開幕,既是故鄉對於梅潔老師的又一次擁抱,也是梅潔老師從根本上將自己的生命和創作融入了故鄉,這是一個作家最完美的歸宿,也是湖北文學的幸運,我深深地為之感佩,祝梅潔老師的創作生涯長青,祝梅潔文學館再一次激發她的故鄉那些深深熱愛著文學的人們,祝梅潔文學館成為湖北和當代中國的一座嶄新的文學地標!

18、石家莊作家協會副主席康志剛賀信:

梅潔老師是我最喜愛與敬重的中國當代著名女作家。湖北故鄉的青山秀水賦予了她作品的細膩雋永和輕靈婉麗,而她工作和生活的遼闊塞北大地,又讓她的每一個文字凝重大氣,具有一種生命的穿透力。正是集南北山川大地之精華與靈氣於一身,讓她創作出了《山蒼蒼,水茫茫》《大江北去》《漢水大移民》等轟動中國文壇的傳世經典。梅潔老師是以屈原為代表的荊楚文化的優秀傳承者,她始終不忘一名作家的使命與擔當,心繫民眾,情牽家鄉,「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這種可貴的家國情懷,使得梅老師的每一篇作品都情深而文摯。梅潔老師是河北省第一位獲得魯迅文學獎的報告文學作家,是我們河北作家的自豪與驕傲!她是閃耀在燕趙大地的一顆光芒耀目的文學之星,也是中國當代文壇的一顆璀璨奪目的文曲星!我想,梅潔老師的名字,正是她文品及人品的詮釋與寫照——梅潔,梅潔,文似紅梅綻放,人如梅心聖潔!

謹以以上文字,誠祝湖北鄖陽「梅苑」開館,同時也向我們尊敬的梅潔老師表達我的祝福和敬意!祝願梅老師、梅大姐生活幸福,美麗永駐,梅香流芳!

19、十堰書法家協會主席黃家喜贈字:

20、十堰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葉繼成贈字:

21、十堰市畫家趙虹贈畫、書法家胡順江贈對聯:

22、十堰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鄖陽區文聯主席景貴社贈字:

23、十堰畫家王國春贈畫:

24、十堰書法家徐雲贈字:

25、湖北襄陽畫家梅建華贈畫:

26、十堰書法家梅建明贈字《心經》:

相關焦點

  • 作家梅潔王成偉拜訪賈平凹-十堰晚報數字報|十堰晚報電子版 - 十堰...
    ■記者 冰客本報訊 12月6日,十堰籍著名作家、魯迅文學獎得主梅潔和梅潔文學館館長、十堰籍上海青年作家王成偉,分別從北京和上海趕赴陝西西安,登門答謝著名作家、茅盾文學獎得主、陝西省作家協會主席賈平凹。 寒風凜冽枯葉捲地,西安氣溫降到3度。
  • 《當代外國文學》主編楊金才做客「走近中國名刊」
    南開新聞網訊(通訊員 崔璨)10月18日,由研究生院、黨委研究生工作部主辦,外國語學院承辦的「走近中國名刊」系列講座在外國語學院報告廳舉行。《當代外國文學》主編、南京大學外國文學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楊金才教授為廣大研究生進行了有關「當代外國文學研究的趨勢與主要範式」的講座。
  • 賈連友新作《當代文壇名家紀實》李青石文學評論集《漢中文壇風景...
    60多位作家、文藝評論家和文學愛好者參加了首發座談。賈連友的《當代文壇名家紀實》一書記錄了陳忠實、賈平凹、雷抒雁、莫伸、葉廣芩等十五位享譽中國文壇名家的生活狀態與藝術追求。作者現任漢中市文聯主席,且長期工作在宣傳思想文化系統,與書中描寫的多位文壇名家有著多年的交往並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 官方文學雜誌出刊"野雞刊" 年斂財逾兩千萬(圖)
    雲南一官方文學雜誌出「野雞刊」斂財「雲南人民出版社主辦的大型文學期刊,90年代文學轉型期最具影響力的純文學雜誌,唯一與《收穫》一道兩摘『魯迅獎』的國家核心中文期刊,中國文學第一大獎『大家·紅河』文學獎主辦單位……」頂著這一串光環的,是一本名為《大家》的著名文學雜誌,阿來、池莉、于堅等作家均為其撰稿。
  • 雲南一官方文學雜誌出「野雞刊」 一月斂財百萬
    但中國青年報記者近日發現,該雜誌居然存在一個「野雞版」:  「同一個刊號、刊名、類似裝幀,一本是高端文學,我這本是『雜貨鋪』!」浙江某職業技術學校教師沈欣(化名),指著手裡的《大家》苦笑著反問,「還是同一個編輯部編的,這雜誌社也太有想像力了吧?」  中國青年報記者隨即展開調查。據推算,該「野雞刊」每年為雜誌社斂財,不會少於2000萬元。
  • 「中國文學名家看東莞」中篇小說創作交流會在樟木頭舉行
    12月20日下午,由東莞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樟木頭鎮人民政府主辦的「東莞中篇小說創作交流會」在樟木頭文聯舉行。參加中國東莞「松山湖·《十月》中篇小說榜(2019-2020)」頒獎典禮的獲獎作家、國內文學名刊主編和專家學者們,聚集一堂,圍繞「中篇小說創作觀察」和「東莞小說創作現象和思考」兩大主題,探討當前小說創作及相關文學話題。
  • 名刊大家建議文學創作別太「焦慮」
    「寫一首情詩給蘭州」分項活動——蘭州市文藝創作骨幹/中國文學名刊名編見面會  中國甘肅網1月5日訊 (本網記者 張蘭琴 文/圖)「終於見到這些大詩人了,很難得,1月5日,很多甘肅人的朋友圈被「寫一首情詩給蘭州」刷屏了,近30位著名詩人、作家相約金城蘭州,展開10場交流活動的消息振奮了甘肅文學界,一位文學愛好者在朋友圈這樣寫到。自此,以「寫一首情詩給蘭州」為名,「詩意蘭州」就成為甘肅本土文學在國內文學創作領域、詩歌領域一個獨特的標籤而存在,將引領本土文學,尤其是詩歌創作的發展。
  • 廣州國際文學周將開幕,大批文學名家邀市民共赴文學盛宴
    李敬澤、舒婷、劉斯奮、韓少功、周大新、柳建偉、施戰軍、徐則臣、葛亮以及平野啟一郎、高橋睦郎、文貞姬、朱西等來自中國、日本、韓國、義大利、英國的60多位名家及200多位文學屆人士將參與這場文學盛宴。  中國現代文學館首度出京辦展  「回望手寫時代——中國現代文學館館藏80年代手稿展廣州站」將於12月15日在嶺南活力非遺藝術館拉開序幕,展覽到31日。手稿展活動由中國作家協會及中國現代文學館特別策劃,展出改革開放時期部分代表作家的手稿,包括巴金、莫言、劉心武、汪曾祺、劉震雲、劉斯奮等多位名家的部分作品。
  • 國內文學名家聚首黃江,點讚東莞「成如容易卻艱辛」
    為期3天的「中國文學名家看東莞」系列之「詩意黃江」創作採風活動20日在黃江鎮落幕。活動期間,10名中國文學名家、著名詩人、文學期刊主編深入東莞採風、交流,用詩人的視角發現東莞的歷史厚度、自然之美和精神品格。本次活動由《詩刊》社、東莞市文聯、黃江鎮政府共同主辦。
  • 《桐城派名家文集彙刊》主持人嚴雲綬江小角訪談
    近日,本報記者專程採訪了《桐城派名家文集彙刊》的項目負責人嚴雲綬、江小角兩位先生,就如何公正解讀「桐城派」以及《桐城派名家文集彙刊》的項目進展情況進行了訪談。  嚴雲綬:1937年出生於桐城。曾任安徽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副校長、安徽省新聞出版局副局長等職。在古代文論及文學理論等研究領域造詣頗深,並發表了多篇論文。  本報記者:嚴先生,您好。
  • 書畫名家題寫賀詞祝賀「津門四孫·中國畫展」舉辦
    楊德樹、何家英、韓文來、喻建十、陳福春、王書平、賈廣健、唐雲來、張建會、王全聚、劉蔭祥、顧志新、霍然、薛衛林、高月冬、孫伯翔、孫寶發、孫家潭、孫敬忠等津門重量級書畫名家紛紛題寫賀詞,祝賀「津門四孫·中國畫展」舉辦成功。
  • 《漢語言文學研究》入選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A刊擴展期刊
    中國社會科學網消息:中國社會科學評價研究院於2018年11月16日在「第五屆全國人文社科高峰論壇暨期刊評價會」上發布《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AMI綜合評價報告(2018年)》(簡稱《報告》)。《報告》A刊分學科期刊評價結果含33個子學科,其中文學類「中國文學」學科共收錄30種期刊,其中權威期刊2種,核心期刊12種,擴展期刊16種;河南大學主辦的《漢語言文學研究》在「擴展期刊」中榜上有名。A刊綜合評價指數標準較高,「中國文學」學科收錄的16種「擴展期刊」中,有多家知名刊物屬於南京大學期刊評價體中的CSSCI來源期刊。
  • 《2020網絡文學出海發展白皮書》發布 10萬名海外作者創作逾16萬部...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記者 施露11月16日,2020首屆上海國際網絡文學周在上海浦東啟動。大會重磅發布《2020網絡文學出海發展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在網絡文學海外市場規模達數億,海外網絡文學用戶數量達數千萬的市場規模下,《白皮書》顯示,目前網絡文學出海主要呈三大趨勢:翻譯規模擴大,原創全球開花,以及IP協同出海。
  • 從深圳起步,她走出一條獨特的創作之路!秦錦屏戲劇文學作品研討會...
    近年來,秦錦屏創作了大量優秀戲劇文學作品,包括戲劇專輯《有什麼,別有病》《給孩子的校園劇》及小型話劇、微電影50多件,大型話劇《親個蛋蛋的紅黃藍》《行囊落下的地方》《辦公室裡有個仙兒》等,並有劇本發表在《劇本》《中國劇本》《中國作家》《民族文學》等重要文學期刊。此外,還著有詩歌、小說、散文集6部。
  • 《文學改良芻議》原有信函藍本首次曝光 胡適等民國名人未刊信札現身
    原標題: 胡適等民國名人未刊信札現身新文化運動旗手胡適1917年1月發表於《新青年》的《文學改良芻議》是倡導文學革命的第一篇文章,而這一被譽為「今日中國之雷音」的雄文是如何孕育產生的?胡適對中國經典名著又是如何評價與排序?昨天在上海朵雲軒藝術館展示的「彭城珍藏近代名人手札展暨研討會」給出了答案。
  • 香港書展名家講座:中韓作家暢談文學翻譯和創作
    第27屆香港書展首場名家講座邀來中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駿馬獎」獲得者金仁順和韓國著名翻譯家金泰成,以「歷史的虛構化——中國作家的韓國歷史記憶」為題,分享他們的文學創作和文學翻譯感悟。  金泰成:中國講故事的力量強大,中韓文化同根  金泰成,畢業於韓國外語大學及研究生院,從事翻譯工作將近30年,期間將100多本中國文學作品翻譯到韓國,代表作包括顧城《我是任性的孩子》、舒婷《致橡樹》、北島《城門開》等,以及今天一同講座的金仁順的代表作《春香》。
  • 名家名酒系列作品斬獲中國國際陶瓷展兩項特等獎,傲雪梅香酒為官方...
    為獻禮新中國成立70周年,展現中國陶瓷工藝建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取得的輝煌成就,展示各產瓷區創新發展的豐碩成果,2019年8月2日-8月5日,2019中國(北京)國際精品陶瓷展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陶瓷文化藝術創意設計精品展覽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舉行,為社會大眾奉獻一場異彩紛呈、專業水準高的陶瓷盛宴,吸引全國各大媒體爭相報導。
  • 名家談寫作|鬱達夫:五六年來創作生活的回顧
    鑑於此,中國作家網特推出「名家談寫作」系列文章,讓古今中外的名家與您「面對面」傾授他們的寫作經驗,或許某一句話便能讓茫茫書海中的您恍然大悟、茅塞頓開。敬請期待。只有那年正在小學校畢業的暑假裡,家裡的一隻禁閱書箱開放了,我從那隻箱裡,拿出了兩部書來,一部是《石頭記》,一部是《六才子》。暑假以後,進了中學校,禮拜天的午後,我老到當時舊書鋪很多的梅花碑去散步。有一天在一家舊書鋪裡買了一部《西湖佳話》和一部《花月痕》。這兩部書,是我有意看中國小說的時候,和我相接觸的最初的兩部小說。
  • 郭英劍《大學與社會》新書發布 哈佛大學校長發賀信
    郭英劍《大學與社會》新書發布 哈佛大學校長發賀信 2014-09-22 09:23:59美國哈佛大學校長德魯•福斯特教授專程發來賀信。感謝書中對哈佛大學精神內涵的體貼入微的分析和評價。  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朱永新、香港鳳凰衛視中文臺副總編輯黃海波、中央電視臺美籍主持人愛華以及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高校的專家學者等共同出席,現場交流中國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和路徑。
  • 大學習、大宣講、大創作:李朝全來榕講授文學創作的奧秘
    講座現場(繆羅建 攝)李朝全,生於福建仙遊,北京大學文學碩士、歷史學學士,現任中國作家協會創作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員,中國作協報告文學委員會委員,中國報告文學學會副會長。(繆羅建 攝)東南網12月10日訊(本網記者 蔡麗潔)近日,應福建省文學院邀請,中國作家協會創作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員李朝全做客福州,為廣大文學愛好者解讀「文學創作的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