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原愛早已成半個中國人!被英國人採訪,她卻與美國翻譯互飈中文

2020-12-11 旅行春秋

文|「庶人」編輯: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最新的體育資訊。

因為眾所周知的歷史原因,中國人對日本的感情非常複雜,縱觀體育圈和娛樂圈,幾乎沒有哪個日本人能受到國民的熱捧,但福原愛做到了。提到她,中國人首先想到的詞就是萌,並親切地稱呼這位日本小姑娘「瓷娃娃」、「愛醬」。為什麼這個日本的女孩能贏得中國人的心,首先還要從她的職業生涯說起。

福原愛的桌球職業生涯深受中國的影響,她的啟蒙教練是中國著名的桌球雙打運動員韋晴光與陳龍燦。5歲的時候,福原愛就來到中國訓練,可以說她還不及桌球案子高時,很多中國球迷就認識了這個一臉倔強的日本姑娘。天賦異稟的福原愛年僅17歲時就以外援身份徵戰全世界最強的中國乒超聯賽,還順便學了一口流利的東北話。

外號"東北話十級"的福原愛中文6到令外國人都驚嘆,也得到了更多中國人的喜愛。在國外一次比賽中,中國記者想採訪福原愛,乒聯的官員當翻譯,福原愛嫌費事,乾脆直接用中文回答,可見她的中文功底之好,而這段視頻也流傳於中國的社交網絡平臺,就連王思聰力贊並轉發,直呼萌萌噠。還有一次被英國主持人採訪,結果找來的美國翻譯錯把她當成了中國人,於是兩個外國人互飆中文的場景再次刷屏網絡。

看過很多福原愛的中文日文訪談,覺得她的表達和配合主持人的能力都非常好,說話也非常得當。從小與媒體打交道的她深知媒體的險惡,也懂得不被媒體套話,不想回答的問題拒絕的也委婉,很多時候都是用她的機智幽默化解了尷尬。就像王志那個訪談,換其他日本小女孩早就被那氣氛嚇哭了,福原愛雖然緊張,但還是憑自己的智慧不失分寸地結束對話。

福原愛不僅有可愛的臉龐,一口流利的中文,難得的是這麼多年能一直保持和中國的友好關係,面對兩國媒體時進退自如,不失分寸,沒被別有用心的媒體抓到一絲把柄,而且本人出道十幾年沒有任何醜聞,實在難得。幾乎所有球迷都將她看作是半個中國人了,能做到像福原愛這樣在中國家喻戶曉且深受喜愛的外國運動員,在她之後,恐怕再也見不到了。

從愛哭鼻子的5歲小女孩到徵戰中超大戰張怡寧的青蔥少女,再到中日大戰敗北後被劉詩雯拉到領獎臺合影的日本一姐,我們與她一起經歷了整個職業生涯,後來,福原愛結婚生子也是在我們的見證下一步步走向幸福。如今雖然她遠離了乒壇,卻依然活躍在我們的視線,希望福原愛能夠繼續幸福下去,成為中日友好的使者。

相關焦點

  • 英國人找個二把手翻譯採訪福原愛,都不是中國人非說中文,笑死!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是,英國人找個二把手翻譯採訪福原愛,都不是中國人卻說中文,笑死!喜歡的話記得點擊收藏+關注,還可以分享給小夥伴哦!小編會持續和大家分享新聞資訊!有很多評估結果都顯示,中文是全世界最難學的語言之一,很多外國人想學中國文,但是無奈中文太難了!相對來說,還是英文好學一點,外國人說中文經常會鬧出一些笑話。
  • 美國人找英國人給福原愛翻譯中文,愛醬憋不住了
    福原愛憑藉著甜美的外表,可愛的性格在我國圈粉無數,就連國乒都將她當成了團寵,比賽中誰打哭了福原愛,最後還要負責去哄她,由此可見愛醬在中國有多麼受歡迎了。身為日本的桌球天才少女,福原愛的天賦超群,6歲就已經奪得了全國冠軍,在12歲那年,為了提升自己的技術,小小年紀的愛醬選擇背井離鄉來到中國學習。在中國長期生活後,福原愛愛上了中國,她不僅會說一口正宗的東北話,還經常在日本節目上維護中國,這也因此讓她更加受到國人的歡迎。
  • 福原愛採訪擔任翻譯,愛醬撒嬌飆東北話,真的太可愛啦!
    福原愛出生於日本宮城縣仙臺市,是日本女子桌球運動員。福原愛幼年時期便來到中國學習桌球,能講一口正宗的東北話,再加上一張甜美可愛的娃娃臉,深得中國球迷的喜愛,素有「瓷娃娃」之稱福原愛擅長右手橫板快攻結合弧圈球打法,進入國家桌球隊,成為歷史上年齡最小的日本國家隊成員。福原愛雖然是日本選手,但是在中國的人氣卻很高,他會說一口流利的東北話撒錢,小愛接受採訪還擔任翻譯,愛將撒嬌飈東北話,我說還得自己翻譯。
  • 英國人請美國翻譯中文採訪福原愛 中國媳婦十級東北話爆表
    一個完全不會中文的英國記者,在2010年國際桌球聯賽英國站的比賽結束後採訪一個東北話十級的日本小姑娘,請了一個剛學4個月中文的美國人來翻譯,結果。。而這個日本姑娘就是福原愛,接受英國記者採訪,因為英文不靈光找不到翻譯,臨時請一位美國裁判幫忙,結果這位美國裁判只學過4個月中文,奉獻了史上最扯淡的翻譯。首先英國記者先誇讚了福原愛一番:你很興奮進了女單半決賽,今天贏了沈燕飛,昨天贏了孫蓓蓓,給你今天比賽多少信心呢?美國人翻譯:...(沒聽懂)...今天你特別準備了這個比賽,為什麼?
  • 福原愛現在過得怎麼樣?最近福原愛丈夫公布了兩張照片
    那麼,絕大多數人腦子裡第一個蹦出來的都是福原愛,或者說很多人只記得福原愛。福原愛退役後到了臺灣生活,最近福原愛丈夫公布了一張照片又將福原愛帶回到大家的視野。1. 國人喜歡福原愛。中國人喜歡小愛,除了她的甜美相貌,更多的是她可以操著一口流利的東北會。
  • 「銅牌=同金牌」,福原愛你的中文也太6了~
    這是央視體育記者@李武軍的微博:銅=同金,聽到愛醬這種說法,網友↓↓↓都知道愛醬中文溜,但沒想到連拆字都會了……話說,對於一個外國人,福原愛的中文可謂全方位無死角技術選手。比如,能繞口令:8月2日,李武軍在採訪時對福原愛說她的頭髮長了。福原愛答來了一句:「假髮」。李武軍一時間也難辨真假,問道:「真是假髮啊?」
  • 英國人採訪福原愛,這流利的東北話讓翻譯都懵了~
    一個英國記者採訪聽不懂英語的日本運動員福原愛,卻找了一個不會日文的美國翻譯員。然後把英文翻譯成中文來採訪,最後福原愛又用東北話回答了這些問題,結果這翻譯也是神……噠噠君不是很懂這個邏輯,想問問大家這是什麼套路?
  • 為什麼國人大多喜歡福原愛和石川佳純,而不是伊藤美誠?
    而這些經歷就是她寶貴的財富。東北話本身就很有感染力,而且福原愛性格比較開朗、幽默,在中國採訪都是用中國話,讓國人倍感親切。「呆萌」清純的石川佳純,人如其名一代新人換舊人,石川佳純更像是福原愛的傳承者。石川長相本就出眾清純,由於教練是中國人的原因,也會說一口流利的中國話。
  • 日本女乒隊長再當中文翻譯!福原愛之後,她是中國女乒新寵!
    由於賽後發布會只配備了中英互譯、日英互譯,沒有中日互譯,因而當現場日本記者向中國運動員提問時就需要先轉換成中文再翻譯成日語,難免出現了傳話遊戲中搞笑的一幕:一位日本記者問朱雨玲對石川純佳的打法有什麼看法,經過日語-英語-中文的兩次轉換,再傳給朱雨玲竟然變成了對「
  • 為何石川佳純接受採訪愛說中文,而不是日語?她的回答堪稱高情商
    為何石川佳純接受採訪時喜歡說中文,而不是日語?同時石川也是乒壇有史以來參加世乒賽年齡最小的球員,比2003年參加巴黎世乒賽時剛出道的福原愛還小了4個月。此外石川佳純的父母都是日本桌球運動員,她6歲開始學習桌球,16歲闖入世乒賽女單8強,2017年終於拿下了杜賽爾世乒賽混雙冠軍。在今年的布達佩斯世乒賽上,石川佳純接受央視採訪時竟然全程都在說中文,國內很多小夥伴被這個可愛的姑娘圈粉。
  • 許昕遭遇靈魂翻譯,問題是啥只能靠猜,網友:想起了福原愛的經歷
    2019年國際乒聯日本公開賽混雙決賽,許昕/朱雨玲3-0完勝日本組合張本智和/早田希娜奪得冠軍,但這場比賽之後的場外採訪翻譯,卻成為熱議的焦點。視頻截圖賽後許昕/朱雨玲在場邊進行即時採訪,因為翻譯的日語口音問題,導致英文非常不流利,而中文聽著也是相當費勁,中英文混合翻譯還不夠,再接著來一連串誰都聽不懂的語言,這把朱雨玲和許昕弄的一臉蒙圈,兩人也是四目相對,而在許昕回答問題時,朱雨玲甚至捂著嘴憋笑。
  • 福原愛稱老公救了她好幾次:一個中文的「救」字,引發了吃瓜猜想
    這或許明,本不是福原愛母語的中文,對她而言,雖然其所說的東北話之大碴子味,非常原汁原味,但真正在一些細節上的遣詞造句上,或許福原愛表達得並不準確——像這個「救」了我好幾回的「救」字,或許,就是她未準確使用吧?或可能,福原愛想表達的是「幫」的意思?——老公幫了我好幾次。
  • 福原愛為什麼中文這麼好 福原愛第一次來中國是幾歲
    喜歡國乒的朋友都知道福原愛是日本人,她生於1988年11月1日,因為長著一張可愛的娃娃臉被中國的球迷稱為瓷娃娃。她除了在賽場上給我們中國球迷留下深刻印象外,每到大賽必有李武軍採訪,比中國球員都受關注,她不但中國話說的好,更是玩轉東北話,被網友戲稱東北話十級。更要命的是她說話詼諧幽默,東北話回答記者採訪時讓人捧腹,忍俊不住。
  • 福原愛背地裡教女兒說日語,不料被嫌棄!喜歡說中文,不喜歡媽媽
    福原愛背地裡教女兒說日語,不料被嫌棄!喜歡說中文,不喜歡媽媽國乒與日乒本來就是兩個對立面,日乒多次放狠話要戰勝國乒取得金牌,然而因為實力不夠最終以慘敗告終。尤其是張本智和,他曾在採訪中極力否認自己是中國人,還表示感謝日本隊他的培養,感謝父母更改國籍,明顯的挑釁引起了網友們的不滿,各個球迷對他的態度也十分惡劣。不管如此,日乒中還是有很討喜的選手,比如說福原愛和石川佳純。福原愛曾在幼年的時候來到了中國,訓練期間與中國隊員一同生活,正因如此,可以用十分正宗的東北話與國人交流。
  • 石川佳純被憋著不能說中文,卻因翻譯中文水平太低,直翻白眼
    雖然說因為歷史的一些問題會讓國內的球迷對於日本選手都不感興趣,但是偶爾也有一兩個選手例外,比如說福原愛以及現在最受歡迎的石川佳純。無論是福原愛還是石川佳純,她們之所以受到國內球迷的喜愛,主要是因為她們對於中國都非常友善,她們都有一個相同的背景,那就是從小都來到中國進行桌球訓練,甚至可以說她們生命中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中國待著,因此也讓兩人擁有了一項能力,那就是中國話說得比很多中國人都要好。
  • 23歲丹麥人學拼音3年成羽球世界第一 給林丹當中文翻譯糾錯中國人
    過去1個月,從世錦賽半決賽到昨晚日本公開賽決賽,23 歲的丹麥人連勝諶龍、林丹和李宗偉這當世三大羽毛球頂尖高手,已經成為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人。有意思的是,安賽龍是他的中文名,為了更好地打好羽毛球他已經苦學中文3年,並能夠熟練地背誦《孟子》。他深受中國球迷喜愛,被叫「男版福原愛」。
  • 日本人不明白中國人名字中疊字的意義 福原愛解釋 對方恍然大悟!
    日本著名桌球運動員福原愛因為曾在東北生活過很長一段時間,她不僅學會了普通話,而且對中國文化還有比較深入的理解和研究。因此,經常會扮演著中日友好交流的使者。比如她回日本參加電視節目時,就經常給日本介紹和解釋中國文化。日本人不明白中國人名字中疊字的意義 福原愛解釋 對方恍然大悟!
  • 福原愛,日本國寶級運動員,中日友好大使
    由於歷史原因,很多中國人提到日本運動員,恐怕心中都比較反感。但是福原愛就是個例外,她雖然是日本著名的桌球運動員,但是在中國有很多粉絲和好朋友。在中國,她還有個外號叫做「瓷娃娃」,圓乎乎的小臉蛋,非常可愛。很多人對她最熟悉的印象恐怕就是,在比賽中一輸球就哭。
  • 張舟:中國人的英文與美國人的中文
    可以上網搜搜有中國人參加的美國學術會議。卻從來看不到美國人會因會場有幾位中國人的存在,而以中文作學術報告講演。  很難理解。  的確,英語是世界語言,但是我們不得不去想想,在中國主辦的學術會議,以中國媒體為主體性研究議題的學術會議,在講演者是中國人、聽眾也是中國人、外國友人人數不超過個位數的會場,是否有以英文作全場發言的必要。
  • 港媒:語言戰——美國如何迷失於中文翻譯
    香港《南華早報》10月24日文章,隨著美中關係緊張升級,兩國鷹派都認同一件事:美國對中國的了解迷失於翻譯中。雙方互指對方濫用或不當使用模稜兩可的中文。一些北京官員指責美國有人操縱中文意思的細微差別,影響美國公眾輿論和決策以推進美國利益。美國鷹派則更苛刻地把中國人用於溝通的言辭與取代美國成為全球超級大國的密謀聯繫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