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高中畢業生西進大陸成趨勢

2020-12-19 華夏經緯網

     作者 馬淑靜

    八年前,李敖的兒子李勘高中畢業,他可以上臺灣大學,或去英國美國讀書,同時也申請到北京大學的入學許可,他去了北大,在當時是一個比較罕見的選擇。

     臺灣一直是個仰慕西方文化的地方,輕視中華傳統文化,經濟條件略好的家長,送孩子讀美國學校、國際學校或有雙語課程的中學,然後再安排孩子去歐美讀書。 認為這樣孩子的外語能力會強,才有競爭力。

     李敖與眾不同,他畢業自臺大歷史系,覺得在那個地方根本沒東西可學,日後的學識全靠自行鑽研。他父親畢業於北大,故此希望李勘能夠延續祖父的傳統。李勘順利自北大畢業,再赴英國讀研究所。然而當今的臺灣高中畢業生,嚮往西進大陸上大學的人數,比從前多得多了。

     今年2月28 日,大陸公布31項惠臺措施,對臺灣應屆高中畢業生產生了吸引力。舉臺南女中為例,該女子高中是當地的王牌女校,聞名全臺,畢業生多數能進入臺大、成大、臺清華、臺交大等名校就讀。去年臺南女中的畢業生,只有二人申請赴大陸讀大學,今年則有20名畢業生申請。「學測滿級」的優秀學生一心想進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名校,其他學生也想嘗試一下能否免試去海峽彼岸求學?

    以為臺南女中應屆畢業生,臺大法律系已錄取了她,但是她繼續申請北大法律系。去年該校也有位優秀的畢業生,為臺大及歐美十六所名校所錄取,最後她去了北京大學。

    臺南女中校方表示,今年申請到大陸求學的孩子多了許多,計劃赴陸求學的分兩種:一種是頂標生,目標放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等校;另一種學生成績也達到均標之上,剛好大陸今年推出憑學測均標就可申請免試入學,所以今年有更多的畢業生申請去大陸升學。

    這幾年臺南女中、臺南一中前往大陸、香港讀大學的學生,逐年在增加。香港為了吸引頂標生,提出優渥的獎學金,對學生具有極大吸引力。臺南市是綠營的根據地,該地頂尖高中的學子,現在對赴大陸求學的興趣增高,是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

    臺灣首屈一指的臺北建國中學,有多少畢業生在申請大陸的大學?建國中學不宣布這個數字,其他許多臺灣頗有名望的中學,也選擇不宣布這方面的數據。但是根據大陸某知名大學私下透漏的資料:該大學今年錄取臺灣高三生申請入學的名單,含括了北一女、臺中一中、臺中女中、高雄女中、武陵高中等39位臺灣名校學生。該校錄取的臺灣學生,2016年有24人、2017年17人,今年增加至39人。

     以此推測,今年臺灣的應屆高中畢業生,赴大陸就讀大學的人數,會比往年增加許多。為什麼臺灣的高中畢業生,對去大陸讀大學的興趣突然增高了?

    臺灣的少子化現象愈演愈烈,每年高中畢業生學測,考零分的學生也可以上個野雞大學。大專院校共169 所,每年的高中畢業生僅十數萬人,眾多院校都招不滿學生,很多面臨退場的危機。因應之道是降低入學標準,教授教學不認真,考試的分數寬鬆,豈莫砸了自己的飯碗,使得很多學校的水平逐步低落。

    在臺灣首屈一指的臺灣大學,也免不了受到蠻橫無理的政治幹擾。遴選出來的新校長,因為執政當局不喜歡他的政治傾向,便百般刁難不準他上任。

    一心盼望接受良好大學教育的孩子們,看到這種亂糟糟的情況,有誰還熱衷去讀那些大學呢?於是他們把目光投射到海峽對岸去,也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大學畢業後的就業問題,更是學子和他們家長最為憂慮的事情。臺灣的大學畢業生,就業愈來愈困難,機會少,薪資低到只能勉強餬口。孩子們畢業之後有工作嗎?撇開政治不談,大陸市場這麼大,臺灣實在很難自外於大陸,這是不爭的事實。不少家長看到惠臺措施上路,鼓勵孩子好好把握住機會,去對岸擴大視野,增長見識、結交朋友。

    若他們將來要西進大陸謀求發展,有了大陸大學的畢業證書,絕對可以為自己加分。天下父母心,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受好教育,有理想的工作,創造出燦爛的未來。

    如今不只是臺灣的大學教師紛紛登陸,學生們也要朝著西面邁進了! (馬淑靜 曾任臺灣美商美林證券公司總裁)

    華夏經緯網專稿 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

 

相關焦點

  • 段心儀:臺灣菁英學生「西進」是趨勢
    高等教育門檻大幅下調的後果,只會讓臺灣競爭力不斷降低,也會加快臺灣優秀學生和優秀人才「西進」大陸的速度。「這是趨勢,臺當局沒辦法阻擋」。從著名「北一女」退休的語文老師、臺灣「中華語文教育促進協會」理事長段心儀接受導報記者採訪時介紹,目前臺灣高中總共5科,即語文科、數學科、英語科、自然科(生物、物理、化學、地球科學等)和社會科(歷史、公民等)。
  • 臺灣高中校長為學生「西進」寫推薦信 當局「關切」引質疑
    臺灣高中校長為學生「西進」寫推薦信 當局「關切」引質疑 2018-23日報導,臺北、桃園兩地各有一所高中名校校長證實,為畢業生赴大陸攻讀大學寫推薦信一事,他們受到當局有關部門關切。
  • 馮國豪:臺生西進大爆發因臺灣教育環境惡化
    馮國豪:臺生西進大爆發因臺灣教育環境惡化 2018年05月31日 13:45:00來源:中國臺灣網   臺南崑山科技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系副教授馮國豪近日接受香港中評社訪問表示,今年臺灣頂尖高中畢業生踴躍到大陸申請名校的現象引起各方關注,「西進」的趨勢是擋不住的。
  • 看臺灣「高考」的前世今生:勢不可擋的「西進登陸」趨勢
    「推薦甄試入學」一般在4月至5月,是為了尋找具備特殊能力卻又偏科嚴重的「天才」,此種方式被臺灣各大高校普遍認可。「繁星計劃」,則是為了消除南北部、城鄉間教育資源不均衡的情況,臺灣頂尖高校從中下層高中錄取了一批原本沒有任何希望上好學校的學生。這些多元入學的錄取手段,基本上最大程度地保障了島內學生受高等教育的權力,極少出現對優秀人才的遺漏和錯失現象。
  • 大熱趨勢擋不住!臺生熱衷西進就讀有三點原因
    距離9月開學季越來越近,因疫情阻隔,多少臺生能返陸就讀仍是未知數,不過有臺灣人士表示,近年來臺灣學生來大陸就讀越來越熱,西進趨勢擋不住,並分析三點原因導致熱度不降。據香港中評社報導,針對臺生赴陸近況,中華兩岸事務交流協會南部地區主任黃啟聖表示,他連續八年帶學生參加「華僑港澳臺聯招」考試,親身體驗那擋不住的趨勢,學生西進也不再只是早期以醫學係為主,學生想選理想學校,CP值高、海外就學吸引力高,近年的「財金科系」熱門,也是受到大陸龐大市場及就業磁吸效應,西進趨勢擋不住。
  • 臺生:臺灣阻礙人才發展,西進大陸求學已成趨勢與時代潮流
    她在信中說,「臺灣的環境不僅無法支持國際人才培育,根本就是阻礙真正的人才發展。」「真的不要再自欺欺人了! 」近期臺灣教育界除了民進黨製造的「拔管事件」的鬧劇外,其實大家更為關心的是高中生西進大陸求學潮,特別是今年大陸高校招收臺灣學生免試入學,臺灣高中生憑今年「大學入學學力測驗」(簡稱「學測」)成績即可申請大陸高校免試入學資格。今年高中生免試入學出現幾個亮點值得觀察和注意。
  • 調查顯示近半數西進臺灣人滿意在大陸生活和工作
    ——對於新一波臺灣人才西進大陸,臺灣《遠見》雜誌7月31日發布的調查結果給出了建議。調查顯示,在大陸工作的臺灣人相同職級的薪酬平均是臺灣的1.72倍,近半數在大陸就業的臺灣人滿意在大陸的生活,願意繼續留在大陸工作。「最意外的是,臺灣人在大陸工作的滿意度這麼高。」
  • 臺媒:臺灣人才西進大陸200萬人 掏空臺灣勞動力
    臺灣青年周思妤儘管擁有亮眼學歷與工作資歷,但在大陸求職仍被拒絕過60多次。(臺灣《遠見》雜誌網站)西進浪潮狂襲,掏空臺灣勞動力!據臺灣「中時電子報」8月3日消息,臺灣人大舉西進尋找工作機會,人數不斷攀升,據了解,目前長住大陸的臺灣人口多達200萬,其中多數為勞動人口。
  • 「藍委」王惠美:臺灣人才西進擋也擋不住
    國民黨「立委」王惠美20日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對於兩岸官方接觸停擺,令人感到憂心忡忡,但臺灣人才紛紛西進到大陸發展,造成臺灣空洞化才更要擔心。如何妥善處理兩岸關係考驗著蔡當局的智慧,畢竟大陸是非常大的市場,臺灣有什麼本錢可以捨棄這麼大的市場不要。
  • 不願坐困愁城 臺灣民眾「西進」大陸蔚為風潮
    首先是一名臺灣大學公共衛生系的郭姓畢業生對媒體表示,待業近一年,投了不下200封履歷,卻只有個位數的面試機會,即便表明願意接受每月2萬2千元新臺幣(即所謂22K)的工作,也得不到錄取,工作很難找。臺灣《聯合報》2017年11月底發布的民調顯示,有四成臺灣民眾願意赴大陸就業,創下8年來新高;願意到大陸創業的人也從去年的22%增為27%。尤其值得關注的是,30歲以下臺灣年青人的「西進」意願由前一年的30%低點猛增到53%,30至49歲青壯世代也有近半數願意「西進」就業。
  • 國臺辦:大陸招收臺灣高中畢業生標準擴大至前標級
    國臺辦:大陸招收臺灣高中畢業生標準擴大至前標級 2014年07月29日 11:26:40  來源:   中國臺灣網3月16日北京消息 國臺辦新聞發言人範麗青在今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
  • 被臺灣拋棄的博士們 西進中國大陸的「學術移工」
    臺灣沒路,於是西進找路。黃宗昊說,「腦海裡以為我們會像學長姐或老師那樣,畢業就有教職,以為迎接我們的是美好時代,但沒想到我們是上戰場被掃射的第一批,在臺灣起不了家,但中國大陸給了機會,我總得為第一口飯努力。」
  • 山東大學今年免試招收臺灣高中畢業生
    中國臺灣網4月16日濟南消息 4月14日,山東大學發布2014年免試招收臺灣高中畢業生簡章,將根據臺灣地區大學入學考試學科能力測驗(簡稱「學測」)成績,招收符合條件的臺灣高中畢業生。  即日起至5月1日,持《臺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在臺灣參加學測考試,成績達頂標級、前標級的臺灣高中畢業生,或讀大陸臺商子弟(女)學校,學測成績達均標級以上的高中畢業生均可申請。
  • 島內掀「西進潮」 年輕一代赴大陸求學就業意願高
    臺灣包袱鋪,「西進」尋活路!我是從小聽著「五星紅旗我為你驕傲」並在長大之後對這句歌詞體會越來越深的大侃子~2018年了,先跟各位小夥伴道聲新年快樂,祝大家在新的一年學習、工作、生活各方面都能順利如意。近日,長期在臺南、高雄從事兩岸交流的學者指出,蔡英文當局的「去中國化」行徑已讓臺灣社會深陷錯亂的價值觀中,如今很多「醒了」的臺灣民眾紛紛「西進」學知識、開眼界、求發展。
  • 同濟大學2020年招收臺灣高中畢業生簡章
    同濟大學2020年招收臺灣高中畢業生簡章  根據教育部辦公廳《關於普通高等學校依據臺灣地區大學入學考試學科能力測試成績招收臺灣高中畢業生的通知》(教港澳臺廳函[2020]1號)及教育部有關規定,同濟大學2020年繼續招收臺灣高中畢業生。
  • 「西進」擋不住!來自臺灣的「偶像牙醫」正在成都籌備分店
    根據四川省衛健委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共有163名臺灣籍醫師在川取得大陸執業醫師資格,有6名臺灣醫師在川開展短期行醫。放眼大陸,幾乎各個省市、各行各業都有臺灣青年努力打拼的身影。在島內經濟沉悶的背景下,「西進」正成為臺灣年輕人中間一種新的思潮和選擇意向。
  • 北京大學2020年招收臺灣高中畢業生簡章
    北京大學2020年招收臺灣高中畢業生簡章  根據教育部招收臺灣高中畢業生的有關規定,經教育部批准,北京大學向具備報名條件的臺灣高中畢業生開放2020年臺灣高中畢業生報名申請。
  • 西進大陸的臺灣博士們(一)鍾老師的故事
    截至2016年,臺灣平均每年約有4,000名博士畢業生,但在大學退休教師僅約700人,企業所需之博士也約1,300人,再加上少子化嚴重的影響,臺灣的大學自身已面臨生存危機,在未來,臺灣的本土博士加上海外博士畢業後,若是要回到臺灣競爭臺灣的大學專任教職窄門,可謂是難上加難了。在大環境不好的情況下,西進大陸進入大學教書是為一股風潮。
  • 大連理工大學2021年招收臺灣高中畢業生簡章
    為做好招收臺灣高中畢業生工作,根據《教育部辦公廳關於2021年普通高等學校依據臺灣地區大學入學考試學科能力測試成績招收臺灣高中畢業生的通知》(教港澳臺廳函〔2021〕1號)要求,結合學校實際情況,特制定本簡章。
  • 同濟大學2018年招收臺灣高中畢業生簡章公布
    根據教育部招收臺灣高中畢業生的有關規定,經教育部批准,同濟大學2018年繼續招收臺灣高中畢業生。的臺灣高中畢業生。2、在大陸辦學的臺商子弟(女)學校,其高中畢業生回臺灣參加當年度「學測」成績達到前標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