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顯示近半數西進臺灣人滿意在大陸生活和工作

2020-12-15 新華社

新華社臺北7月31日電(記者陳君 查文曄)「我該不該去大陸?」——對於新一波臺灣人才西進大陸,臺灣《遠見》雜誌7月31日發布的調查結果給出了建議。調查顯示,在大陸工作的臺灣人相同職級的薪酬平均是臺灣的1.72倍,近半數在大陸就業的臺灣人滿意在大陸的生活,願意繼續留在大陸工作。

「最意外的是,臺灣人在大陸工作的滿意度這麼高。」《遠見》雜誌社長兼總編輯楊瑪利說,對大陸工作滿意的有44.6%,不滿意的僅6.3%;對大陸生活滿意的佔44.3%,不滿意者只有7.8%。

《遠見》雜誌與臺灣104資訊科技合作的「2018臺灣人才西進滿意度大調查」顯示,臺灣人才在大陸工作感到滿意的原因,從高到低依次是「有發揮的舞臺,能開發自我潛能」「大陸產業蓬勃發展國際化」「能學到更多專業及經驗」。

在大陸生活方面,高達52.2%的受訪者最滿意大陸的第三方支付發達,生活便利。36.3%的受訪者表示可以遠離臺灣政治社會紛擾,顯示不少臺灣人厭惡島內政黨惡鬥。

調查發現,臺灣人前往大陸工作的初衷,不再僅停留在「向錢看」。西進原因排名第一的是「大陸市場潛力大,有較大發揮空間與未來成長潛力」,其次是「依據公司規劃需求,配合短暫外派或長期出差」,「大陸福利薪酬比臺灣優渥」及「臺灣經濟前景不如大陸」並列第三。

調查顯示,在大陸任職的臺灣人士,相同職級的工作,77.7%的受訪者表示大陸薪酬高於臺灣,僅有4.9%的人認為大陸薪酬比臺灣低。還原數據計算,大陸薪酬平均為臺灣的1.72倍。

104獵才招聘暨人才經營事業群資深副總經理晉麗明認為,大陸整體薪資年年拉高,臺灣卻幾乎「凍薪」,導致大陸平均薪水大幅超越臺灣,兩岸薪酬差距正逐漸擴大。

不過,超過五成受訪者深感大陸工作壓力大。面對大陸人才崛起,備感競爭力不足的臺灣人越來越多。同時,由於臺灣人大多集中在大陸沿海地區,房租與消費節節高升,生活費也高於臺灣。

整體而言,調查顯示,由於西進工作與生活滿意度高,83.3%的人願意未來持續在大陸工作,也有77.3%的人會向親朋好友推薦到大陸發展。

此外,大陸今年初發布實施「31條惠臺措施」,為臺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提供同等待遇。76.1%的受訪者表示會因此加強在大陸工作的意願。

《遠見》雜誌認為,大陸「磁吸效應」越發明顯,新一波前往大陸發展的臺灣人才呈現出年輕化、精英化等趨勢。

近年來,西進人群中的年輕面孔越來越多。臺灣104人力銀行去年底的調查顯示,新登陸的臺灣人中,23%的人是在畢業後一年內直接到大陸找工作,2018年則出現了臺灣高中畢業生提早西進、赴陸求學成風潮的新現象。

不僅是社會新鮮人,臺灣職場精英也開始大舉西進。隨著大陸經濟發展,醫生、金融從業人員、民航飛行員、建築師、會計師等稀缺職位,正在向臺灣專業人才招手。(完)

相關焦點

  • 不願坐困愁城 臺灣民眾「西進」大陸蔚為風潮
    根據該項調查,臺灣上班族想換工作的前五大原因分別是:不滿意薪水、覺得現在的公司發展沒前景、工作沒有發揮空間、沒有升遷機會以及年終獎金或分紅太少。很多人把目光投向蒸蒸日上的大陸。臺灣《聯合報》2017年11月底發布的民調顯示,有四成臺灣民眾願意赴大陸就業,創下8年來新高;願意到大陸創業的人也從去年的22%增為27%。
  • 蔡英文擋得了臺灣民眾到大陸發展的熱潮嗎?
    8月上旬,臺灣指標民調所作調查顯示,高達六成一的民眾不滿蔡英文處理兩岸關係的表現,滿意的僅有兩成。在一些整體滿意度調查中,蔡英文尚有三成支持度,如今在兩岸關係評比中只剩下兩成,這顯示有幾乎一半泛綠選民不滿意蔡英文的兩岸政策,而中間選民和泛藍選民更是「跑光光」。
  • 調查顯示:近六成臺灣「90後」不滿薪資待遇 逾四成無力儲蓄
    新華社臺北5月20日電(記者李建華 劉剛)隨著高校畢業季臨近,臺灣6月職場將迎來一波新人就業潮,但他們將面對的現實並不樂觀。臺灣人力資源機構1111人力銀行20日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臺灣「90後」職場人有近六成「不滿意」薪水待遇,超過四成無力儲蓄,多數人對未來充滿焦慮和不安。
  • 臺媒:臺灣人才西進大陸200萬人 掏空臺灣勞動力
    臺灣青年周思妤儘管擁有亮眼學歷與工作資歷,但在大陸求職仍被拒絕過60多次。(臺灣《遠見》雜誌網站)西進浪潮狂襲,掏空臺灣勞動力!據臺灣「中時電子報」8月3日消息,臺灣人大舉西進尋找工作機會,人數不斷攀升,據了解,目前長住大陸的臺灣人口多達200萬,其中多數為勞動人口。
  • 調查顯示,近半臺灣兒童不願和爸爸說煩惱
    8月8日是島內的「父親節」,兒福聯盟特選取小學五六年級和初中一二年級的少年兒童做此調查,有效回收問卷共1478份。  調查顯示,臺灣爸爸主要負擔的親職項目前三名分別為:工作賺錢、修理東西以及帶孩子去看病。其餘親職參與項目,由爸爸主要負擔的比例均未超過五成。
  • 調查顯示:臺灣大學生自認競爭力不如大陸學生
    新華網臺北8月14日電(記者衛鐵民陳鍵興)臺灣高校錄取率近九成,大學生素質不但引發教育專家感慨,大學生自己都覺得很遜,並自認競爭力不如大陸大學生。  臺灣1111人力銀行14日公布的調查顯示,臺灣的在校生(包括高中職、大學、研究所),有91%覺得島內大學生素質低;且七成九的在校生認為,臺灣的大學生比不上大陸的大學生。
  • 島內掀「西進潮」 年輕一代赴大陸求學就業意願高
    臺灣包袱鋪,「西進」尋活路!我是從小聽著「五星紅旗我為你驕傲」並在長大之後對這句歌詞體會越來越深的大侃子~2018年了,先跟各位小夥伴道聲新年快樂,祝大家在新的一年學習、工作、生活各方面都能順利如意。說到這兒,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之前《聯合報》做的「兩岸關係年度大調查」,當時的結果顯示在兩岸趨勢上,有四成臺灣民眾願意赴大陸就業,較去年大幅增加九個百分點,其中30歲以下年輕人的「西進」意願由去年的三成增為五成三;另有三成八的家長願意讓孩子去大陸念書,這也創了八年來的新高點。
  • 臺灣最新民調:有接近半數的臺灣民眾不願與大陸戰場相見
    此前在大陸和臺灣的共同努力下,兩岸關係曾經十分友好,但是自民進黨當局上任以來,兩岸關係就開始一再下跌。2020年疫情爆發以來,民進黨當局就企圖借疫情為題,大肆地破壞兩岸關係。之前就同大陸斷絕了醫療物資的來往以及人員聯繫,稱之所謂「防止病毒傳播」,卻向美國積極地贈送醫療物資,可以說,民進黨當局已經把美國看作了可以幫助自己實現「臺獨」的一個大哥。此外,民進黨當局還向美國購買了大量的軍事設備,聲稱要「以武拒統」。然而,民進黨當局沒有看到的是兩岸人民有著同樣的文化血脈。
  • 臺灣小吃店期盼西進大陸
    臺灣小吃店期盼西進大陸 2017年05月12日 09:30:00來源:福建日報 論壇上,許多臺灣餐飲業者發聲,期盼兩岸業者攜手合作,助力臺灣小吃店「走出去」,讓中華美食得到保留和傳承。  島內市場飽和 遭遇發展瓶頸  說起臺灣美食,許多人會立馬想到牛肉麵、肉臊飯、蚵仔煎等等。這幾年,有不少臺灣人到大陸創業,首選也是開餐飲店。可見,臺灣美食久負盛名。
  • ...青「用腳投票」西進成潮——臺灣各界檢視當局執政「期中成績單...
    越來越多的臺灣青年西進大陸求學、就業、創業。臺灣媒體以臺灣學生「赴陸大學成風潮」「報考人數激增」「赴陸求學熱擋都擋不住」等為題,突出報導臺生「西進」求學的新情況。  儘管此前已收到島內「第一學府」臺灣大學的錄取通知,但黃姓臺生5月確認自己被北京清華大學錄取時,更感到前所未有的興奮:「激動得說不出話,那可能是我最幸福的一天。」
  • 在桂工作檯灣博士現身說法 鼓勵臺高層次人才西進大陸
    在桂工作檯灣博士現身說法 鼓勵臺高層次人才西進大陸 2018-10章國威現身說法,他表示,兩岸有同文同種和語言相通的優勢,大陸有引進高層次人才的空間與需求,臺灣高層次人才可嘗試西進大陸發展。  章國威是一名臺籍博士,他曾任臺灣真理大學農業暨休閒產業研究推廣中心主任。2018年9月應聘至百色學院任教,目前是百色學院旅遊管理學院專任教授。章國威與大陸開展學術交流已有10多年經驗。曾任海峽兩岸農業發展研究院臺灣總召集人。
  • 調查顯示:65%臺灣學生贊成承認大陸學歷
    人民網香港5月12日電 臺灣消息:陳水扁曾經宣示,在其任內不會開放承認大陸學歷,不過,一項針對17-30歲在學學生所做的調查顯示,65%的受訪者贊成開放承認大陸學歷,而且,北臺灣的學生與學歷愈高的學生,贊成開放的比率也愈高。
  • 施政亂象失民心 臺青「用腳投票」西進成潮——臺灣各界檢視當局...
    越來越多的臺灣青年西進大陸求學、就業、創業。臺灣媒體以臺灣學生「赴陸大學成風潮」「報考人數激增」「赴陸求學熱擋都擋不住」等為題,突出報導臺生「西進」求學的新情況。儘管此前已收到島內「第一學府」臺灣大學的錄取通知,但黃姓臺生5月確認自己被北京清華大學錄取時,更感到前所未有的興奮:「激動得說不出話,那可能是我最幸福的一天。」
  • 西進大陸的臺灣博士們(一)鍾老師的故事
    對於有志於從事學術研究的人來說,就讀博士班是學術生涯起點的必經之路,不管是在臺灣還是世界各地就讀博士,取得博士學位進入大學從事教職,安安穩穩地在學校裡從事科學和教學研究, 對於取得博士學位的人來說就足夠了。
  • 臺灣人對大陸人感受正在悄然變化
    臺灣包袱鋪,民調新高度。長期民調低迷的蔡英文及其執政團隊最近又創造了執政生涯內的民調新高記錄。其中臺灣民眾不滿意蔡英文處理兩岸關係表現比例攀升到68%,是近三年調查新高。厲害了,蔡省長!調查發現,對於蔡英文處理兩岸關係的表現,民眾評價持續下滑,不滿意比率由前年的48%、去年的56%,增加到今年的68%;滿意比率則由31%、26%降至今年的19%,顯示蔡英文兩岸政策完全失敗。
  • 島內民調大陸印象首度逆轉 臺媒直呼「蔡英文不能繼續裝睡」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魏允平】臺灣《聯合報》昨日發布年度兩岸關係民調,最新民調顯示,不滿意蔡英文處理兩岸關係表現的臺灣人,從去年的48%增為56%,另有47%的島內民眾質疑臺當局的兩岸政策不當。20日,《聯合報》公布今年的兩岸關係民調,有76%的島內民眾知道大陸已召開十九大,其中有49%的人認為十九大後兩岸關係仍可維持過去狀態,6%的人認為有機會轉好。此外,只有26%的民眾支持臺灣當前的兩岸政策,有47%的民眾認為臺灣的兩岸政策不當,23%的人無意見,4%的人未回答。針對蔡英文處理兩岸關係的表現,臺灣民眾負面評價由去年的48%增為56%,滿意比例從31%降為26%。
  • 被臺灣拋棄的博士們 西進中國大陸的「學術移工」
    在這裡,他生活了三年。        作為全中國排名前十名高校裡的講師(相當臺灣的助理教授),黃宗昊沒有自己的研究室;作為一位碩博士讀瞭十年的研究者,四十一歲的他,沒有享受到媒體所說的西進中國高校的甘甜。六千人民幣的月薪(約叄萬臺幣),在物價比臺北高的上海,顯得吃緊。
  • 「西進」擋不住!來自臺灣的「偶像牙醫」正在成都籌備分店
    根據四川省衛健委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共有163名臺灣籍醫師在川取得大陸執業醫師資格,有6名臺灣醫師在川開展短期行醫。放眼大陸,幾乎各個省市、各行各業都有臺灣青年努力打拼的身影。在島內經濟沉悶的背景下,「西進」正成為臺灣年輕人中間一種新的思潮和選擇意向。
  • 調查顯示性別歧視讓臺灣女性不快樂
    新華網臺北3月7日電(記者顏昊陳斌華)三八婦女節即將到來之際,綜合島內多個婦女組織、調查機構的調查結果,可以發現雖然臺灣女性受教育程度、參加工作的比例較以往有所上升,但由於社會存在的性別歧視,使她們的不快樂也不斷增多,在家庭和職場都感到不輕鬆。
  • 臺灣最新民調顯示:56%民眾對蔡英文兩岸政策表現不滿意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執政滿3周年,兩岸政治僵局始終未解。根據旺旺中時媒體集團在520前夕所做的民調顯示,有近6成的民眾認為蔡英文執政三年來,兩岸關係「變壞了」;更有5成6的民眾不滿意蔡英文在兩岸政策上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