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用腳投票」西進成潮——臺灣各界檢視當局執政「期中成績單...

2020-12-27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臺北5月23日電(記者石龍洪、陳鍵興、賈釗)又到畢業升學季,今年「風景大不同」。越來越多的臺灣青年西進大陸求學、就業、創業。臺灣媒體以臺灣學生「赴陸大學成風潮」「報考人數激增」「赴陸求學熱擋都擋不住」等為題,突出報導臺生「西進」求學的新情況。

  儘管此前已收到島內「第一學府」臺灣大學的錄取通知,但黃姓臺生5月確認自己被北京清華大學錄取時,更感到前所未有的興奮:「激動得說不出話,那可能是我最幸福的一天。」據說,今年競爭尤為激烈,臺灣「學測」滿分75分,而他報考的清華大學分數線劃定為73分。

  「從全球排名看,許多大陸高校很厲害。」曾到大陸交流的黃同學說,選擇到大陸去念書,是想看看更廣闊的天地。

  清華大學臺籍博士生羅鼎鈞了解到,今年報考該校碩博士研究生的臺生比去年多了近一倍。他認為,臺生想到大陸求學,大多因為看不到臺灣發展前景,也想在大陸建立人脈,將來留下工作。

  臺灣知名高中「建中」的校長徐建國受訪說,這幾年臺生赴大陸就讀逐漸增加,今年他為70多人申請赴大陸就學寫了推薦信,去年則不到今年的三分之一。

  關於臺青西進意願高漲的原因,臺大副教務長張耀文認為,臺灣長期的低薪環境造成年輕人對前途充滿不確定性,有適當機會到來,自然考慮尋求更好的出路。

  臺灣多個人力資源機構近期完成多項調查顯示,臺灣35歲以下青年中有七成二平均月薪不到4萬元;39歲以下青年勞工中有三成是無存款的「月光族」,有四成不想結婚生子。相關人士分析認為,臺灣青年群體低薪化已成常態,經濟壓力越來越大。

  青年人對民進黨當局的評價,觀察島內對其上臺兩年的民調可窺一斑。《聯合報》和《中國時報》調查顯示,20至29歲民眾中,不滿意當局領導人施政表現者分別佔四成七和五成九;民進黨自家民調也顯示,這一年齡層的不滿意度達49.9%。島內媒體用「大逆轉」來形容這一情況。

  《聯合報》23日發表社論分析說,民進黨取得「完全執政」,以蠻橫手段將臺灣治理得烏煙瘴氣,民怨四起。兩年來,青年依舊在低薪中掙扎,民進黨當局正把臺灣「變小」「變弱」。

  臺灣明臺高中校長林垂益接受媒體採訪時則表示,島內政治惡鬥削弱了社會的動能,讓經濟無法大步成長。學生都希望有良好的學習環境,但臺灣這幾年社會動蕩,充滿負能量。而兩岸同文同種,加上大陸名校的全球排名不斷前進是客觀事實,對臺灣學生自然產生吸引力,同時大陸提出31條惠臺措施也起了成效。

  記者近來接觸不少臺灣青年,他們幾乎都有強烈的「登陸」意願。淡江大學學生潘建維曾休學赴成都工作一年,大陸發展給他留下深刻印象。眼下,他希望順利畢業,鍛鍊一些時間後再去大陸闖闖。「貪圖一時安逸是走不下去的,我希望接受挑戰。」這個年輕人說。

  兩年來,臺青到大陸求學、創業、就業方興未艾。臺灣《遠見》雜誌調查顯示,18至29歲年輕人中有近六成願意到大陸發展。

  「越來越多臺青到大陸求學、就業、創業,不是暫時現象,局面只會越打越開。」在北京工作的臺青鄭博宇對記者說。目前擔任北京創業公社港澳臺及國際事業部總監的他致力協助臺青在大陸創業、就業,也接待了許多臺灣來的參訪團,其中不乏高中生、大學生。

  鄭博宇分析說,臺灣經濟發展停滯,當局施政荒腔走板,導致社會對立撕裂,自然讓臺灣青年很失望。「現在資訊發達,臺青都知道大陸有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全世界企業都在大陸紮根布局,而臺當局的『新南向政策』看不到未來。」鄭博宇說,不想當「井底之蛙」,越來越多臺青深感時間有限,選擇儘快「登陸」。

  今年初,大陸推出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31條措施,民進黨當局表示要反制性地進行所謂「因應」,近期又拋出多項限縮兩岸交流的做法。鄭博宇認為,臺青「登陸」成潮是兩岸「一推一拉」的結果,「讓臺青失望的是臺當局」。

  「民進黨當局的兩岸政策以抗衡大陸『磁吸效應』為出發,無論是親美日的地緣戰略,或『新南向』的經濟戰略,都與當前全球大勢相違背,自絕於快速增長的大陸,結果只是削弱了自己的競爭力,卻阻止不了臺灣青年和企業為了生存與發展的需要而『用腳投票』。」《中國時報》的評論如是說。

相關焦點

  • 施政亂象失民心 臺青「用腳投票」西進成潮——臺灣各界檢視當局...
    越來越多的臺灣青年西進大陸求學、就業、創業。臺灣媒體以臺灣學生「赴陸大學成風潮」「報考人數激增」「赴陸求學熱擋都擋不住」等為題,突出報導臺生「西進」求學的新情況。儘管此前已收到島內「第一學府」臺灣大學的錄取通知,但黃姓臺生5月確認自己被北京清華大學錄取時,更感到前所未有的興奮:「激動得說不出話,那可能是我最幸福的一天。」
  • 「西進」擋不住!來自臺灣的「偶像牙醫」正在成都籌備分店
    根據四川省衛健委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共有163名臺灣籍醫師在川取得大陸執業醫師資格,有6名臺灣醫師在川開展短期行醫。放眼大陸,幾乎各個省市、各行各業都有臺灣青年努力打拼的身影。在島內經濟沉悶的背景下,「西進」正成為臺灣年輕人中間一種新的思潮和選擇意向。
  • 用腳投票的不只是臺生
    據臺灣《旺報》報導,過去10年來大陸對臺招生從學費、獎學金到錄取門檻一再放寬,相較之下臺灣卻對赴陸臺生不甚友善。蔡當局與其瘋狂反陸,不如問一問:在臺灣連自己的高等教育都搞不定、大學過多難以退場的情況下,拿什麼來留住臺灣學生?難怪臺灣學生紛紛用腳投票,赴大陸、香港就讀。
  • 臺媒:蔡英文當局阻礙兩岸交流 臺灣青年正在用腳投票
    中國臺灣網7月18日訊 為限縮兩岸交流,蔡英文當局近日擬出臺政策規定臺軍退役或卸任將領15年內不得到大陸參加政治性活動。不過,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兩岸局勢雖然緊張,但島內青年卻湧向大陸參加不同形式的交流活動,當蔡當局無視民聲,阻礙兩岸交流時,越來越多的人也正在用腳投票,用實際行動投下兩岸交流贊成票。
  • 【臺灣研究】任冬梅:蔡英文執政兩周年成績單:嚴重不及格
    執政時間過半,島內各種民調均顯示,蔡英文交出的「期中考卷」嚴重不及格,民調數字不斷探底。兩年間,民進黨當局不但使得兩岸關係大倒退,導致臺灣競爭力進一步下滑,更在島內強推種種劣政,燃起「遍地烽火」。蔡英文沉迷於立威弄權,施政荒腔走板,在政治、經濟、社會、法治、文化等諸多方面爭議不斷,造成臺灣社會撕裂、民怨沸騰。
  • 臺媒:蔡英文當局的施政兩年成績單,及格嗎?
    臺灣《經濟日報》近日發表評論指出,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在臺灣執政即將屆滿二周年,也是本屆任期即將過半,此時檢視二年來蔡當局施政成績單,可以客觀呈現蔡英文的領導力及整個臺當局的施政質量及績效,也可以據此判斷民意走向。
  • 蔡英文執政兩周年「成績單」:施政亂象迭起 弄權撕裂社會
    中國搜索訊:民進黨當局上臺將屆兩年,島內多項民調對當局領導人給出「期中考評」,均顯示不滿意度顯著攀升並壓過滿意度。此間分析普遍認為,當局沉迷政治弄權、執念選票利益,內部施政荒腔走板,在政治、經濟、民生、文教等諸多方面爭議不斷、亂象迭起,造成社會持續撕裂,顯然已出現「執政危機」。《聯合報》最新民調顯示,僅二成九民眾對當局領導人施政表現感到滿意,不滿意者佔比達五成六,為其上臺兩年來新高,對其缺乏信心的比率則升至五成八。
  • 民進黨當局不要逼迫人民用腳投票
    &nbsp&nbsp&nbsp&nbsp隨著所謂「反滲透法」三讀日期的臨近,自恃在臺民意機構擁有多數席位的民進黨當局,多次揚言要強行通過。臺灣各界連日來痛批民進黨當局製造兩岸對立、撕裂社會,直斥這一惡法「比白色恐怖還恐怖」。
  • 島內掀「西進潮」 年輕一代赴大陸求學就業意願高
    臺灣包袱鋪,「西進」尋活路!我是從小聽著「五星紅旗我為你驕傲」並在長大之後對這句歌詞體會越來越深的大侃子~2018年了,先跟各位小夥伴道聲新年快樂,祝大家在新的一年學習、工作、生活各方面都能順利如意。近日,長期在臺南、高雄從事兩岸交流的學者指出,蔡英文當局的「去中國化」行徑已讓臺灣社會深陷錯亂的價值觀中,如今很多「醒了」的臺灣民眾紛紛「西進」學知識、開眼界、求發展。
  • 國、民、共三黨到底誰更愛臺灣?臺民眾已經在用「腳」揭曉答案
    與此同時,島內也出現另外一種現象,伴隨著大陸改革開放取得的巨大成就及一系列便利臺胞措施的出臺,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離開臺灣,西進大陸發展。島內的這股「登陸潮」還吸引了外媒關注,英國BBC中文網甚至為此創造了一個新詞——「脫臺者」。在28日的報導中,BBC中文網將脫離臺灣到大陸工作、生活、經商、求學的臺灣人,稱為「脫臺者」。
  • 臺灣青年失業率再創新高,「西進大陸」成最優選擇
    臺灣青年失業率再創新高,「西進大陸」成最優選擇 2020年07月24日 17:13:00來源:中國臺灣網 沒想到民進黨當局竟然不以民生為念,操弄政治,「以疫謀獨」,大搞所謂「口罩外交」,中斷兩岸往來,想借疫情與大陸「經濟脫鉤」,還配合美國大打「臺灣牌」,使得臺灣罕見地被國際組織列為「衝突惡化地區」。  這種不安定的環境必然會對經濟產生影響。
  • 近九成臺灣民眾認同中華民族,主流民意臺當局懂嗎
    2018臺灣民眾國族認同下半年調查結果顯示,87.3%的臺灣民眾認為自己是中華民族的一分子;有超過60%的臺灣民眾認為未來兩岸統一的機會遠大於「臺灣獨立」;近62%的民眾認為兩岸和平統一對臺灣最為有利。和島內某些政客信口雌黃相比,數據無疑更有說服力。曾幾何時,在綠營的操作下,「中國人」和「臺灣人」成了一個二選一的選擇題。
  • 臺民調逾半數不滿蔡英文執政 57%不滿其兩岸政策
    中新網6月1日電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針對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執政一周年所做的最新民調顯示,高達52%的臺灣民眾不滿意蔡英文執政的表現,滿意度僅有31%。臺灣行政機構負責人林全施政滿意度更低,僅有28%,不滿意度則高達53%。民調還發現,57%的臺灣民眾不滿意蔡英文當局的兩岸政策。此次民調由臺灣《卓越雜誌》與臺灣民意學會合作合作進行。蔡英文就職後所陸續推動的重大政策都列入調查。民調發現,在一例一休、社會住宅、長期照護等政策各有高達七成二、六成六及五成六的不滿意度,可見這些被蔡英文當局納入的重大政策並不獲多數臺灣民眾所肯定。
  • 蔡英文當局的鬧劇,不應成為臺灣的悲劇
    (來源:蔡英文臉書直播截圖)在臺灣完全執政的民進黨24日縣市選舉中遭到民意海嘯吞蝕,臺灣「中時電子報」對此發表評論文章說,悲哀的是這只是「序幕」,臺灣人民至少在未來1年半很可能繼續生活在鬧劇或悲劇之中,直到一個真正尊重、體現民意的領導人及臺當局出現。
  • 臺灣吹起「出走風」!蔡英文當局是幕後黑手
    在兩岸經貿往來上,蔡英文當局有意進行淡化疏遠,反而緣木求魚提出所謂的「新南向政策」,至今了無起色。貿易成績不佳,民進黨又在島內瞎折騰,「用愛發電」,年金改革,大抗議小遊行不斷。如今在臺灣大企業開始吹起出走風,用腳投票,對蔡英文「不奉陪」。海外網(m.haiwainet.cn)港臺腔專欄作者黑白自在對此進行分析,揭露民進黨「反商仇富」的本性。
  • 臺灣新聞晚播報:民進黨「中考成績單」多科「死當」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灣民進黨當局執政將滿兩周年,親民黨民意機構黨團今天公布民進黨「完全執政期中考成績單」,整份成績單滿江紅,諷刺的是,「術科」中的體育和美術卻拿了「超優」,原因是官員普遍沒肩膀,但「拔管」時力氣超大,及前瞻計劃「畫唬爛」的能力異於常人,有藝術家潛力。
  • 這次臺灣的年輕人選擇了大陸!
    民進黨當局不僅面臨所謂「斷交」潮,島內人才出走潮也接踵而至,值得注意的是,越來越多高中生申請來大陸讀大學,年齡越來越小,臺灣媒體說,「這是臺灣的孩子們在用腳投票
  • 臺灣大企業吹起「出走風」 蔡英文當局是始作俑者
    貿易成績不佳,民進黨又在島內瞎折騰,「用愛發電」,年金改革,大抗議小遊行不斷。如今在臺灣大企業開始吹起出走風,用腳投票,對蔡英文「不奉陪」。繼臺積電傳出赴美投資後,臺義聯集團又被證實將砸500億新臺幣赴美興建電爐廠。這是對環境敏感的商人用腳在投票。可以說,民進黨以反商仇富路線上臺時,臺灣投資環境崩壞的結局就已註定。
  • 不願坐困愁城 臺灣民眾「西進」大陸蔚為風潮
    臺灣《聯合報》2017年11月底發布的民調顯示,有四成臺灣民眾願意赴大陸就業,創下8年來新高;願意到大陸創業的人也從去年的22%增為27%。尤其值得關注的是,30歲以下臺灣年青人的「西進」意願由前一年的30%低點猛增到53%,30至49歲青壯世代也有近半數願意「西進」就業。
  • 蔡英文「執政」無能 臺灣又「亂」了
    臺灣2019代表字票選結果6日出爐,「亂」字在42個候選字中脫穎而出,繼2008年後,第二度獲選為年度代表字。對此,兩岸學者向大公報表示,「亂」字準確概括了民進黨當局「執政」無能,且自今年以來為了選舉利益不斷拉高兩岸對立態勢,造成臺灣政治、經濟、社會亂象叢生。同時,這也是島內民眾對蔡當局的當頭棒喝,反映民眾已經忍無可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