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競天擇

2021-02-07 只言芝語

(今天是第三十七屆全國高中生物理聯賽複賽的日子,翻出了去年的一篇文章,希望學弟學妹們都不留遺憾!)

她說,和物理的故事,都應該好好寫一寫。

                     一

進高中第一次不及格,獻給了可愛可恨的物理。「我不可能學物理的。」人生前十五年她固執地相信這件事情。所有人都覺得,她應該和政史哲過日子。除了她的物理老師不覺得,還有一點點天意。

被閨蜜拖到物理辦公室門口,糊裡糊塗地報了個名;在那張她啥也不會的卷子上不知道寫了點啥,卻被吸住了一樣沒有提前交卷。反正,那張市三等獎的證書到她手裡的時候,一切就像做夢一樣。與此同時,月考物理收穫年級五百多名。「死也不選物理。」那天晚上哭得撕心裂肺、昏天黑地,物理啊物理。

期末考後選考指導大會,報告廳的穿堂風冷得每個人昏昏欲睡。滿腦子都是要放假了,以致於要交選考表格的時候它還是一張白紙。打了個電話給老爸「物理兩百多名,歷史三十多名,我填物理了啊。」其實她自己也沒想明白當時到底是怎麼想的,還填了物理競賽。那天聽物理網課快要睡著的時候,班主任給她一張名單,籤了名,就是競賽班的人了。籤完才認識到這一點,她在高一下成功成為一名理科生。

似乎到了這個時候,才摸到一點學物理的門路。老實講,她在得知被創新班錄取的當晚,後桌某位早已被省裡最好的高中錄取的學霸就借了她高中物理的教材全解。一節晚自修看完第一單元,揚言物理真是太簡單了。才知道質點、時間間隔、速度、位移這些概念只是物理大廈的高階小量。一本必修一總歸前前後後弄了超過五遍,還是完全無法進入這個學習體系。或許是有一天突然開竅了,力學學通了以後電磁學順利多了。大概是準備學考的那段時間裡,她的物理突然開始好起來了,高一下居然考出了一個一百分。而沒想到的是,物理這樣的起起落落還只是個開始。

「霍金死了!」上完走班課回到教室的理科班男孩子們,不懂怎麼委婉。

她心中某處震顫了一下,前所未有的感受。混雜著敬畏、傷感和感嘆,是說不清楚的。

記得物理老師推完碰撞後速度的兩個表達式,抬頭看黑板的那一刻,她整個人被深深震撼了。兩個式子對稱之中又不一樣,她很難說出心裡的那種驚喜——這個世界原來是這樣的。像是一閃發著金光的大門像她敞開了,或許那叫做——天堂?病重當中的霍金先生,在接受採訪時,記者問他「您能不能再給我一個詞,表明一下您相對這個世界說的話?」當時的他只有眼睛下面的一塊肌肉可以動了,他用全身的力氣打下一個詞「wow」。是驚嘆,對於這個世界,依然像個孩童般熱愛。大言不慚地講,這一刻她對「wow」產生了共鳴。

乍暖還寒時候,窗外的陽光打進物競教室不知哪屆留下的黑板報,內容大概是冰與火,水粉畫得很精細。男孩在黑板上寫下「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她問為什麼,他只是笑了笑。

在那個春天的某個晚上,聽完物理網課往教學樓走,整個校園晚自修時很安靜很安靜。當她抱怨完全聽不懂簡諧運動的時候,有一句話飄過來:「這個公式真美啊。」她又問為什麼。他說,你看時間、位移和角度三個物理量在一個公式裡統一起來了。

後來輪到她講練習,講的就是機械波。一直覺得自己技不如人,沒想到也能給這一班男孩子上過課。講到駐波,聽到是複賽內容,居然還有一點小驕傲。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世道必進,後勝於今。」物理競賽這一場,有達爾文進化論的味道。

高一暑假去外面上課,見到寫競賽教程的教授的時候,有種去追星的感覺。說來慚愧,她到了那個時候才了解整個物理競賽的體系。那個時候聽複賽內容真的是掙扎,靠早飯的那一包豆奶讓自己不要睡著。要說七天以後有什麼收穫,大概就是見了見世面,還有就是認真地記了筆記,雖然這些筆記到了高三複賽前才看得懂。

後來學校有請老師來上課,電場有源無旋磁場無源有旋都聽了一點,法拉第和麥克斯韋的傳記倒是聽得津津有味。還有就是老師留了一句話:「學習物理的過程就是欣賞天才的過程。」

確實是這樣啊,幾代物理學家想要探索的奧秘被一個小郵遞員在火車站想通了。他叫愛因斯坦,他發現了相對論。

到了高二的那一場預賽,心裡對能不能進複賽沒譜,事實上是覺得大概進不了。做的準備主要是刷題,刷各屆的預賽題。一開始完全做不出來,就按著答案寫。後來漸漸地也就做出來一些了。考完成績出來以後心情也沒有很大的波動,但是看到能考進複賽的同學還是有點羨慕的。然後就把放在物競上的精力更多地移到學考和高考上了。等到成績出來,也沒想到自己能拿到省二。

期末考結束,她剛好回到教室,老師在頒獎。她領到了一個最佳女生獎,還有那本《量子力學》。這是一個很大的驚喜,她發現,只要走下去,物理不會辜負她。整個高二捫心自問學的競賽真的不是很多。直到了高二暑假要準備36屆預賽的時候。問問自己,還是很想進複賽的。加上今年不設市級和省級獎項,她不願意就這樣什麼都沒有留下就結束了兩年不算付出得太多但也不少的物競生涯。

今年是Z大命題,所以她選擇做Z大的競賽教材,還把去年沒做的幾套預賽做了一下。但是今年預賽變動還是很大的,考前一個禮拜才知道全是選擇題,考試當天才知道有90道。老實講當天她是非常緊張的,就算自己沒有意識到,先是忘帶身份證,然後是摔了很心愛的玻璃杯,最後是忘帶圓規。但是坐在考場上的那一刻,這些都不多想了。她度過了非常緊張的兩個小時,從頭到尾腦子沒有停下來過,收卷那一刻,才發現真的好累。

預賽沒有說考得不好,也沒有說考得很好。雖然考完歷史老師和她調侃,你要是做對一半,猜對四分之一不就能進了嗎。道理是這個道理,但是她還是沒考到分數線。一直不敢查,最後知道自己分數後,估摸著進不了複賽了。一下子覺得好睏,趴在桌上休息,腦子裡沒有特別沮喪,也沒有特彆氣憤——我想我的能力至此了。把手都睡麻了,突然同學說老師找她。當聽說有機動名額想要給她的時候,臉都是抽搐的。她不知道自己有能力走多遠,但是一定會全力以赴。

後來真的去了實驗室準備複賽的時候,一切都跟做夢一樣。她清楚自己的水平,採取的戰略依然是刷真題。聽取同學的建議,先攻力和熱,後來發現近代物理和光學也是可以做出來的。最後反而力和電,不求完全做出來。每天幾乎都是這樣的生活,9點到12點做真題,甚至決賽題,然後複習梳理,自己看看書上漏的知識點補一補。她的方法和之前預賽還是一樣的,雖然看起來效率低還帶著文科思維,但是對她來說很管用——抄答案,然後自己算。

遠離教室,到了周末才知道一些事情。因為是選擇題的緣故,學校沒有按照預賽成績給名額,好幾個差了一兩道的同學倒是沒有分到名額。她和那些同學們一起考英語的時候,家長鬧到了考場對面的辦公室。年級組給出的平衡男女這樣的解釋又太過於讓人不服氣。

這是她從小到大最討厭聽到的聲音,做得好不被認可,做得不好後果更糟。情緒一下子就很低落,身邊的人分成三種:攻擊她的、支持她的和中立不表態的。老師們和幾個學姐的勸導下,她明白了,攻擊我的人並不會對我的未來負責,但她要對支持我的人負責。這種時候,多說無益,辯解無功,實力說話。

當然,這17天是她高三最快樂最單純的日子,除了物理什麼都不用想。每天大戰蚊子,點蚊香,用驅蚊液,直到練就徒手抓蚊子絕技。中秋節前夜和校園裡最後剩的十幾個同學一起喝養樂多吃月餅。還有下午偶爾喝點酸奶清醒一下,以及大家自創的一些解壓活動。從早到晚,每天回家沾枕頭就睡,過得也很充實。

去Z大考試那天有點暈車,到了以後因為只有她一個女生一下子有點無聊。吃過晚飯後去熟悉考場,暈車才緩過來一點。校園真的很美,法國梧桐一路延伸到山坡上。是個她很喜歡的地方,所以第二天也有個很好的心情吧。一群人合影,天色暗下來了,啥也拍不清,但是也很有意思。

後來晚上回去以後她緊張得不行,萬一明天連國三都拿不到,甚至擔心自己睡不著。現在想來,要是不緊張那是不正常的。帶隊老師過來和她談心。老師也很有意思,還沒考試呢,就和大夥說考砸了不要緊。其實沒有人能夠保證自己一直都贏,生命中你最在意的幾次能贏就已經很幸運了。她那晚睡得還算安穩,早上去隔壁老師那裡喝了咖啡,精神狀態還算不錯。那晚老師的話對她來說一生都很受用。

真的在考場上的三個小時,像做夢一樣,其實她的發揮是有點缺乏經驗的。第一題第一小問解了很久,主要是因為還沒有進入狀態,一下子半個小時去掉了。第二題她看了一眼答題紙的長度和題目的情境,估摸著自己做不出來,就果斷放了。聽老師的建議,認真地畫了個圖,可能「騙」到幾分。第三題可以上手,但是細節上有點小繁瑣,她其實得分也不高。第四題沒看懂,雖然以前聽技術老師講過這個模型沒有深究,得分是最低的。第五題和第六題,傳聞Z大的光學和核物理會難,然而這次的兩道是最好拿分的。她學藝不精,沒有拿滿,也不算太高。最後一題完全是考驗應試能力的,到很累很累的時候,一大段文字閱讀材料。說起來,曾經和女孩子們說起過閃電的話題,她說「不會考的」,結果真的考了。這個時候不知是緊張還是基礎不牢,真空中介電常量和靜電力常量的換算都想了很久。確實考前電磁學看得太少了,完全不熟練。不過堅持「儘量拿分」的原則,最後一題的得分其實還可以,很多人都是個位數。

考完停下筆的一瞬間,真的是很久沒有感到那麼累了。一直不敢對答案,所以回程一直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當她把物競的書從實驗室搬回家,她突然感受到了這兩年的重量。出成績的那晚,她還是很意外的。這個結果,對她來說已經沒有遺憾了。

成績出來,塵埃落定,有人驚喜,有人意外,一切都是那麼真實。

省內某重點高中傳出洩題的新聞,在網上鬧得沸沸揚揚。物競天擇,說來殘酷,卻有那麼多人,心甘情願地在為它奉獻。也許比起結果,還有很多更重要的東西。

學物理,最重要的是要開心啊。

對她而言,自己的競賽生涯已經告一段落了。而她始終相信,自己和物理的緣分還沒有結束。

物理是信仰,至少她還沒有丟失。她已足夠幸運。

相關焦點

  • 物競天擇2
    物競天擇2 Natural Selection 2
  • 物競天擇2_物競天擇2下載_漢化_補丁_攻略_專題_遊俠網
    物競天擇2 Natural Selection 2
  • 是「物競天擇」?還是「叢林法則」?
    無論是「物競天擇」,還是「叢林法則」,都是對「進化論」的一種解釋和歸納。既然是兩套說辭,那它們的意思就一定會有所不同。但無論哪個說法,也都不能得到人類社會完全認同!因為「進化論」本身並沒有得到周延的驗證。不過,兩套說辭有一個共項,那就是「競爭」!差別是「競爭」的結果:誰「擇」的問題。
  • 本土生活服務市場現狀:硝煙正起 物競天擇
    硝煙正起,京東零售集團孵化了一年的「物競天擇」創新零售項目,依託自身零售數據的先天優勢,憑藉其特有的智能供應鏈做有力保障,以商超為切入點,強勢下場搏殺。自此,本土生活服務市場正式進入「三國殺」的階段。就此,本報記者線上採訪了京東零售集團物競天擇事業部總經理李昌明。
  • 京東11.11「物競天擇」攜手怡寶經銷商 在水站送大米?
    宋先生透露,是因為最近與京東超市「物競天擇」的合作。原來,宋先生公司入股和加盟的很多怡寶水站成為了京東超市「物競天擇」項目廣募的網點。這些水站與「物競天擇」合作之後,通過京東平臺獲取訂單,並反饋到「物競天擇」系統,同時進行「最後一公裡」配送到達消費者手裡。
  • 英國對抗新冠肺炎,能不能物競天擇?
    全球疫情還未爆發前,我們就考慮過物競天擇的問題。達爾文研究的自然界生物進化論,論證了《物種起源》。細化到最近英國,日本,荷蘭,瑞典,選擇對抗2020年新冠肺炎的「群體免疫」,「物競天擇」。只能說:世事難料。生物醫學學科,還有非常多未被人認識到的地方。各國應對新冠肺炎措施的選擇,對與錯?
  • 物競天擇 先進者適 佳能推出新一代數碼複合機--中關村在線
    開創智簡辦公時代 佳能複合機新品發布   5月18日,佳能(中國)有限公司商務影像方案部在北京舉辦了主題為「物競天擇
  • 達達集團蒯佳祺:深入推進京東「物競天擇」合作 GMV 環比增長 470%
    在隨後的財報電話會議上,達達集團創始人、董事會主席兼 CEO 蒯佳祺透露了與京東 " 物競天擇 " 項目合作的最新進展。蒯佳祺強調,第三季度,京東到家與京東持續推進 " 物競天擇 " 項目合作。第三季度來自物競天擇項目的銷售額環比二季度增長 470%。
  • 物競天擇,不要物競「人」擇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是著名生物學家達爾文在《物種起源》中提出的一個很有影響力的理念,根據生物進化理論,所有在地球上的生物,都是在不斷演進的,而這種演進的方向主要是根據外在環境的變化來選擇,從而達到內在基因的突變和積累,讓生物來適應環境的結果。
  • 談《人類簡史》㈡:人類好鬥為發展,物競天擇抗艱難
    人類好鬥為發展,物競天擇抗艱難,適者生存不容易,和平之音憂可堪。論《人類簡史》:物競天擇問「戰爭」關聯詞語賞析:「戰爭」的解釋是,是一種集體、集團、組織、民族、派別、國家、政府互相使用暴力、攻擊、殺戮等行為,使敵對雙方為了達到一定的政治、經濟、領土的完整性等目的而進行的武裝戰鬥。
  • 物競天擇,天由誰擇?
    王建平:每日一文:《物競天擇,天由誰擇?》嚴復譯著《天演論》出版,是當年中國思想界的重大事件,造成巨大的影響,此後,"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成為人們的普遍認識,《天演論》著力表達了達爾文進化論思想,人們至今沒發現其核心理念的重大錯誤。
  •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三個星座適應能力最強,走到哪都成為強者
    不管一個人的實力究竟多麼強大,但我們不得不承認這樣一個事實,那便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又或者說,對於一個環境下的人們而言,不是說你能力最強就最厲害,而最厲害的往往屬於最適應的那個。當然了,放到我們現實中也從來不會缺少這類適應能力最強的人,從而使得他們不管走到哪,也都會成為強者。
  • 推動集體智慧進化的因素2:物競天擇
    在大自然中,經過物競天擇,也就是經過激烈的生存競爭和自然選擇過程,那些無法適應環境的物種將被淘汰。相反,只有適應環境的物種才能生存下來。這就是適者生存的道理。從某種角度來說,具有發達大腦的動物更容易適應環境變化,相對而言具有更大的生存優勢。老虎和大象就是很好的例子。類似的,集體智慧水平高的動物也更容易適應環境變化,相對而言同樣具有更大的生存優勢。螞蟻和蜜蜂就體現了這一點。
  • 讀達爾文的《大自然的選擇》: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說到達爾文,大家一定想到的是他的那句名言「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除此之外,想必大家應該和我一樣,從在初中生物課本上學過之後,對這個概念再沒什麼了解了。今天有幸讀了達爾文的《大自然的選擇》,以為可以有非常全面的理解或者認識或者收穫!
  •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母鷹把剛剛幾個月的小鷹無情地推下了懸崖,只有在暴風雨的洗禮下,把死亡的陰影化為強健的羽翼,展翅高飛的後代才有可能成為生存的強者,才有可能成為孤傲的天空王者在自然界,「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物種之間及生物內部之間相互競爭,物種與自然之間的抗爭,能適應自然者被選擇存留下來的一種自然法則。
  • 京東超市物競天擇聯合怡寶直接把倉搬到了你家門口
    京東超市物競天擇聯合怡寶直接把倉搬到了你家門口6月剛過,因為疫情原因將近半年沒回家的明宇終於回到河北老家廊坊,考慮到父母年紀大了,爬樓不方便,家裡的小侄子又愛喝礦泉水,他索性趁著618,在京東超市上給家裡買了半個月的怡寶礦泉水,大桶小瓶都包含了。
  •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你真的了解嗎?
    而嚴復先生翻譯的《天演論》,其實只編譯了赫胥黎原書的進化論部分,而捨去了其倫理學的觀點,同時,在《天演論》的翻譯中,嚴復先生還加入了斯賓塞社會達爾文主義的觀點(這些恰恰是赫胥黎堅決反對的),將「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生物演化規律照搬到人類社會的演化上,這跟赫胥黎的本意可謂南轅北轍。
  •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為何是人而不是恐龍創造了文明?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英國人達爾文的理論。達爾文認為,生物之間存在生存競爭,適應者生存下來,不適應者被淘汰,所謂自然選擇。生物正是通過遺傳,變異跟自然選擇,從低級到高級,從簡單到複雜,種類由少到多地進化著,發展著。
  •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弱者你可以改變
    在動物世界中需要經歷殘酷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人類社會中同樣也是如此,誰能更好得適應社會,誰有更多的資源儲備,誰有更多的學識人脈關係,就是會比其他人生活都要好。在動物世界中有強弱之分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分強者和弱者。 所謂的弱者是什麼呢?
  • 《狼道》智慧之五十八: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在狼的生存中,它懂得去認真觀察和尋找目標和獵物,去適應周圍的環境,在狼的生存中也存在著這種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危機意識。狼在那個優勝劣汰的動物界中,從不守株待兔,它會主動出擊,所以,它們才能在狼族中生存,在自然界中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