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醉了!文徵明小楷長卷《老子列傳》和《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

2020-12-19 雨蘭詩文書畫

文徵明的小楷書法作品,有不少可以稱得上是長篇巨製。不僅僅是已經介紹過的《落花詩冊》和《盤谷敘》,還有《老子列傳》、《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等等。

今天就來說說文徵明的小楷《老子列傳》和《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這兩件是合冊,紙本,現藏於天津市藝術博物館。印製出版的時候,這兩件也經常出現在同一本集子裡。

長卷的首頁為工筆水墨老子像,題有一行蠅頭小楷:「長洲文徵明寫像。」是文徵明親手繪製的老子像。《太上老君說常清淨經》共37行,書於明世宗嘉靖十六年(1537年)七月十二日,時年68歲。《老子列傳》共34行,書於明世宗嘉靖十七年(1538年)六月十九日,時年69歲。兩件均鈐有「徵」、「明」朱文連珠小印。

我是從文徵明的這兩件作品結緣文徵明的小楷的,曾經迷戀了較長一段時間。

文徵明的這兩件小楷作品雖然書寫時間相差一年,但是風格上比較一致,書寫時文徵明年近七十,小楷書法可謂已趨於化境,筆墨嫻熟,結字精美,點畫精到,氣韻生動,舒展大方,清雅可喜。

文徵明的小楷書法,收筆多為出鋒,尤其是豎畫,這也造成一個弱點,顯得不夠含蓄蘊藉,還顯得纖弱。

文徵明的小楷書法,雖然我一直特別欣賞,但感覺不適合初學,初學小楷的,還是從王羲之父子的小楷、祝允明的小楷入手比較適合。

相關焦點

  • 文徵明小楷《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老子列傳》
    文徵明小楷《太上老君說常清淨經》、《老子列傳》合冊,紙本,縱20.9釐米,橫11釐米,每頁8行,正文每行18字。現藏天津市藝術博物館。 首頁為工筆水墨老子像,題蠅頭小楷一行:「長洲文徵明寫像。」《太上老君說常清淨經》凡37行,書於明世宗嘉靖十六年(1537年)七月十二日,時年68歲。
  • 練習鋼筆字,不能錯過這卷小楷作品
    小楷書法作品中所具有的書法味,是寫好鋼筆字的關鍵。
  •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簡稱《清靜經》。為老君西遊龜臺之時,為西王母說常清靜經。後經仙人轉傳,為葛玄所得,筆錄而傳之於世。《清靜經》僅四百零一字。篇幅雖短,內容卻很豐富,是道教煉養術重要資料之一。 是教人遣欲入靜的修煉要領,是道門日常諷誦 修持的重要功課之一。
  • 沈周、文徵明合作《溪山長卷》流傳軼事述
    《溪山長卷》為沈、文合作之畫,主筆則為沈周。見到畫中文徵明之題識,方明白高先生是見到過此畫的,這幅畫目前收藏於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又如:嘉靖丙午四月望後學文徵明識,時年七十有七。從時間上來判斷,文徵明見到此畫的時間實際為嘉靖二十五年,即1546年。沈周創作《溪山長卷》始於1489年,此實已近沈周生命之晚年(1427-1509),如此長卷,當非短期內可就。文徵明師從於沈周,於此也較清楚,故其之言,亦最可信,若前所引之——「意匠已具成,而點染未就」,亦說明沈周於1509年謝世之際,是畫尚未有完全完成。
  • 文徵明《小楷千字文》,如此精妙的字,不知下了多少年功夫!佩服
    這裡不得不說一下唐伯虎與文徵明兩人,觀其二人性格特徵與人生軌跡,無不令人深思。文徵明《小楷千字文》這兩個人的人生境遇和人生軌跡可以說是天壤之別,但是最後的結局卻是二人都名留青史,甚至是後者的成就更大。文徵明《小楷千字文》唐伯虎年少風頭正盛的時候,文徵明寂寂無名,而文徵明的父親卻絲毫不去羨慕「別人家的孩子」。
  • 祝允明、文徵明的大字書與大幅式創作
    祝、文大量的行草墨跡中, 有許多大幅長卷和豎軸, 並且字有越寫越大的趨勢。這類作品中祝允明以草書為主, 在對宋人的取法上, 黃庭堅筆意居多, 或可見米芾筆意之流露;文徵明則忠實於黃體大行書, 取法蘇字則難得一見。
  •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注音注釋(收藏版)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是中華道家的重要經典,是國學大師南懷瑾先生譽為相當於佛家的《心經》而比《心經》更重要的經典,以其深刻揭示宇宙間普遍存在的因果律而著稱,流傳廣泛,影響深遠,亦被漢傳佛教引為重要經典。
  • 千年醉美 小楷
    文徵明《真鑑圖》文徵明 ,明代畫家、書法家、文學家。他的小楷,取法魏晉,推陳出新,風格獨具,自成一家。明四家之一沈周,老年喪子賦得《落花詩十首》,以寄託哀思,文徵明小楷抄錄,筆力勁健挺拔,瘦勁精勻。文徵明74歲所作《琴賦》,題款:餘老眼昏蒙,無足觀者。
  • 文徵明習字,一絲不苟
    文徵明文徵明,原名壁,字徵明,號衡山居士,世稱「文衡山」,南直隸蘇州府長洲縣(今江蘇蘇州)人。明代傑出畫家、書法家、道家、文學家。《文徵明習字》出自《書林記事》,記敘了「吳中四才子」之一的文徵明勤學苦練、堅持不懈、一絲不苟練習書法的故事,告誡我們如果做事半途而廢,最終只能一事無成,只有腳踏實地,堅持不懈才能成功。
  • 女裁縫苦練35年,上央視,一手小楷堪比文徵明,今一平尺賣6000元
    如今,她已經不再是那個默默無聞的女裁縫,也不再是那個一無所知的農村婦女,她的小楷,如今賣到了6000元一平尺,堪比現如今一些書法家的作品。下面是劉智莉練習書法的時候的照片。我們熟知的古時候的小楷大師,如果文徵明說第一,估計沒有人敢說第二,他的小楷,可謂是筆走龍蛇,妙筆生花,妙趣橫生,賞心悅目,說起來,怎麼讚美都不為過。
  • 唱給自己的歌:83歲文徵明的9米行書長卷以及《空山寒澗圖》
    文徵明 《空山寒澗圖》壹 文徵明的四季歌此時的文徵明很少會客,也不再關注庭院之外喧鬧的世俗世界。文徵明 《行書七言詩卷》細部1文徵明 《行書七言詩卷》細部283歲的文徵明,並不後悔自己曾經做出「辭歸」這一重要選擇,在午後他所哼唱的四季歌中,將自己比喻為有同樣行為的三位讓他敬重的前輩:張翰、陶淵明和嵇康。
  • 文徵明八十九歲行書長卷《獨樂園記》,平和悠然與世間告別
    文徵明行書長卷《獨樂園記》,行書獨樂園記,用新筆,秀嫵溫潤之甚,去盡少年圭角。八十九歲老翁,精力不減盛年也。寫完此作品不久後,文徵明安靜地離開了世界。文徵明的書畫造詣極為全面,其詩、文、畫無一不精。人稱是「四絕」的全才。文徵明在書法史上以兼善諸體聞名,尤擅長行書和小楷。在文徵明的筆下,明顯洋溢著他自己那種恬淡平和的風神氣息。此卷運筆悠然老到,意氣平和,牽來曳往,應規入矩,精謹而純熟。
  • 敦和書院「百米小楷書法長卷」榆林首展隆重舉行
    意不盡網訊:近日,敦和書院「紅色百米小楷書法長卷」榆林首展在陝北榆林陝西觀止文化藝術博物館隆重開展。著名文化學者、長安老子文化國學研究院院長、敦和書院院長李醉,陝西觀止文化藝術博物館理事長餘亞雲出席展覽開幕式。
  • 文徵明行書《秋聲賦》太美了!
    文徵明被列為明朝四大才子之一,文、詩、書和畫無一不精絕,而單憑書法就可以稱霸整個中國書法界,他能夠書寫書法諸體,並且樣樣都是拿手好戲,最為精到的是小楷和行書,此帖是文徵明的行書作品《秋聲賦》。《秋聲賦》是宋代大文學家歐陽修的辭賦作品。
  • 500年來最好看的行書,這字秀雅飄逸,真是美呆了!
    文徵明《滕王閣序》行草長卷也有的字,初看上去很美,但是一直臨摹下去,會覺得更美。比如,文徵明的字。文徵明《滕王閣序》行草長卷書法史上對於文徵明的評價絲毫不乏溢美之詞,有人說他的楷書可為明朝第一,也有人說:至本朝文徵仲先生始極意結構
  • 文徵明:他的畫中,只有閒適的小人兒,在山水間逛吃逛吃
    旁人看了都覺得麻煩,勸他說:「看得懂就可以了,何必這麼費事呢?」他們並不曉得,文徵明寫的,不是信,是作業……從22歲開始跟南京太僕寺少卿李應禎學書,再加上這樣的老實死磕,沒有幾年,文徵明的書法就遠近聞名了。
  • 為什麼《清靜經》是道門日常修持的重要功課?|附《清靜經》全文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妙經》,是道教徒日常持誦的功課經之一。此經是三國時葛玄受之於東華帝君,觀其旨要,乃發揮老子清靜無為思想,以之指導心性修養。《清靜經》全文不到六百字,篇幅雖短,內容卻很豐富,是道教煉養術重要資料之一。
  • 《清靜經》中的這十個字,言明了修道的根本
    《清靜經》曰:「人能常清靜經,天地悉皆歸。」意思是告訴我們只要心靜神定了,就能讓我們的心和天地合二為一。達到了天人合一就能觀察到大道之中的玄奧。《清靜經》中的這十個字,告訴了我們修道的根本,看起來非常簡單的十個字,它卻包含修道修心的方法。
  • 上海博物館直播「江南春」,鏡頭下欣賞王羲之、文徵明精品
    文徵明 《江南春詞意圖卷》(局部)「這張畫非常的精巧,一條河流把整個畫面分成左右兩個部分,有挑著擔子趕路的人,亭中也有幾個非常閒適的人,想必是一些文人。河對岸是林木蔥蘢、屋舍儼然。整幅畫幅顯示出了江南的這種溫潤、秀美和閒適。」主持人說。
  • 古代小楷的最高水平,這字禪意十足,翻遍書法史找不出第二個人!
    王寵《遊包山集卷》小楷長卷在明代書壇,有這樣一個人,他的小楷不入流俗,代表作古人對於小楷的最高追求,他的字代表了古代小楷的最高水平,這字禪意十足,超越晉唐,翻遍書法史找不出第二個人王寵在小楷史上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王寵生長在明代中晚期的蘇州,他的時代有許多傑出的藝壇大師都是他的前輩,比如他的老師沈明之、蔡羽、文徵明,他的好友祝允明、唐伯虎等等,他一生沒有考取功名,但他的學習卻屢屢及第,他英年早逝,若非如此,其成就遠不止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