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聯合香港城市大學開發胃癌檢測微流控晶片

2020-12-14 澎湃新聞

中科院聯合香港城市大學開發胃癌檢測微流控晶片

2020-08-07 15: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轉網 轉化醫學網

本文為轉化醫學網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作者:Cathy

導言:胃癌(gastric carcinoma)是最常見的癌症之一,全球每年新增病例超過100萬例,死亡人數近80萬。難以早期診斷腹膜轉移是胃癌預後不良的主要原因。近日,中科院聯合香港城市大學開發了一種微流控技術,對胃癌細胞進行無標記的分離和表徵,有助於胃癌的早期診斷。

癌細胞的分離和表徵對於腹膜轉移的早期診斷至關重要。然而,由於患者腹腔灌洗液中癌細胞的含量低,傳統的檢測方法靈敏度較低,無法滿足臨床需求。近日,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SIA)和香港城市大學(CityU)的研究人員與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醫生共同開發了一種光誘導電動力學(OEK)無標記分離和表徵胃癌細胞的微流控技術,該方法具有很高的有效性和靈敏度,能快速地檢測腹膜轉移並獲取細胞的電特性。

他們的研究結果於8月5日發表在《科學進展》雜誌上,題目為「Detection and isolation of free cancer cells from ascites and peritoneal lavages using optically induced electrokinetics (OEK)」

在臨床實踐中,通常會進行腹水和腹膜灌洗的細胞學檢查,以檢測腹膜腔中的游離癌細胞。但是,病理學家很難將胃癌細胞與腹膜間皮細胞(腹水和腹膜灌洗液的主要成分)區分開。另外,細胞學檢查依賴於細胞染色,這非常費時,並且會將細胞殺死。因此,迫切需要一種新的無標籤,快速的診斷方法,以高靈敏度識別並分離活的胃癌細胞。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光誘導電動力學(OEK)的新型微流控晶片,從病人的腹水中分離出活的胃癌細胞,並對其電特性進行了表徵。建立了細胞聚合模型和細胞膜電容溶液模型。

OEK微流控晶片用於檢測腹膜轉移和細胞膜電容

胃癌細胞與腹腔灌洗細胞之間的大小和電學特性差異顯著。因此,OEK微流控晶片理論上可以將胃癌細胞與腹水和腹膜灌洗液分離。

(A)OEK系統的示意圖。該系統由一臺計算機,一臺投影儀,一個聚光鏡,一個信號發生器,一個三維(3D)運動臺,一個電荷耦合器件(CCD)相機和OEK微流體晶片組成。(B)提取裝置的示意圖。連接到注射泵的塑料軟管用於收集分離的細胞。(C)OEK微流體晶片的結構。該晶片由三部分組成:塗有銦錫氧化物薄膜的玻璃(ITO玻璃),用於製造微通道的雙面膠帶和塗覆的氫化非晶矽(a-Si:H)ITO玻璃。

通過進一步實驗,研究人員成功從6名患者的腹水中分離出了胃癌細胞,純度高達71%。與傳統的臨床腹膜轉移檢測方法相比,該新方法解決了敏感性低的問題。

這也是一種無標籤,無損且快速的技術,研究人員可以在5分鐘內分離並收集OEK微流控晶片中的胃癌細胞。

他們還獲得了胃癌細胞和腹膜灌洗細胞的細胞膜電容。這些數據可用作細胞標誌信息的生物標記。

細胞極化模型與細胞分離

研究結果表明,OEK微流控晶片是能夠檢測腹水中游離的癌細胞,具有速度快,操作簡便且無標記的優點,能加速診斷腹膜轉移的胃癌。此外,這是OEK首次成功應用於臨床胃癌腹水樣品的分離。

參考:

【1】 "Detection and isolation of free cancer cells from ascites and peritoneal lavages using optically induced electrokinetics (OEK)" Science Advances (2020). DOI: 10.1126/sciadv.aba9628

【2】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0-08-method-gastric-cancer-cells.html

【3】https://advances.sciencemag.org/content/6/32/eaba9628

原標題:《【Science子刊】中科院聯合香港城市大學開發胃癌檢測微流控晶片》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第六屆微流控晶片高端論壇在廣州召開
    楊夢甦 香港城市大學報告題目:《結合微流控技術與單細胞分析研究腫瘤異質性》近年來,結合微流控晶片和單細胞分析技術用於腫瘤異質性的研究引起了廣泛關注楊教授團隊開發了一種帶有單細胞固定和遷移通道的微流控晶片,研究來自同一細胞系的癌細胞遷移異質性。利用機械約束可調的微流控晶片控制癌細胞的集體遷移,並通過單細胞轉錄分析,系統的研究了主導細胞和追隨細胞的EMT相關基因表達的異質性。同時,該團隊還開發出了一種用於捕獲上皮性卵巢惡性腹水中的單細胞和細胞簇的微流控晶片,並基於對EMT相關基因進行單細胞轉錄分析。
  • 第七屆微流控晶片高端論壇圓滿落幕 來年杭州再約
    俞教授利用LLCP 代替傳統的晶片材料,製備出具有光致形變特性的智能化微管道網絡,實現了光控微管執行器到光控微流體晶片的升級製造。其構築方法與傳統微流控技術相兼容,可以設計以微管道網絡為結構特徵的晶片通道,滿足複雜反應檢測的需求。
  • 復旦大學孔繼烈教授談微流控晶片與檢測儀器創新與挑戰
    微流控晶片技術是生物醫學領域的重要前沿方向,具有高通量、多靶點、快速、精準、操作簡便等特點,可廣泛應用於分子生物學、醫藥、免疫等領域。近日,復旦大學孔繼烈教授就微流控技術以及其團隊在微流控技術產業化方面的進展做了詳細報告。
  • 微流控晶片開發:用於環境分析的微流控技術
    隨後,出現了各種檢測,監視和清除技術,從簡單的分離技術到高級修復技術。在宏觀或工業規模上開展既定工作後,雖然可以輕鬆捕獲和保留某些汙染物,但檢測極限和當前可用技術的成本仍然是主要障礙,而關於使用微流控技術收集和檢測汙染物例如重金屬離子,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有機和無機離子,細顆粒物,甚至微生物方面的應用越來越多了。因此導致微流控技術在環境分析的應用得到了快速發展。
  • 體外診斷行業專題報告:微流控晶片,高精度+自動化的新藍海
    2017 年,科技部印發《「十三五」生物技術創新專項規劃》,明 確將微流控晶片納入到新一代生物檢測技術當中。微流控晶片與體外診斷的綁定從政策層面得到了支持, 國內研發微流控晶片的公司中,有近 90%投身於將該技術應用到體外診斷領域。
  • 一文看懂微流控晶片的工作原理
    電水力泵和電滲流等方法驅動晶片中緩衝液的流動,形成微流路,於晶片上進行一種或連續多種的反應。雷射誘導螢光、電化學和化學等多種檢測系統以及與質譜等分析手段結合的很多檢測手段已經被用在微流控晶片中,對樣品進行快速、準確和高通量分析。微流控晶片的最大特點是在一個晶片上可以形成多功能集成體系和數目眾多的複合體系的微全分析系統?
  • 微流控晶片五大優點及四大缺點分析
    (二)高通量   由於微流控可以設計成為多流道,通過微流道網絡可以同時將待檢測樣本分流到多個反應單位,同時反應單元之間相互隔離,使各個反應互不相干擾,因此可以根據需要對同一個樣本平行進行多個項目的檢測。與常規逐個項目檢測相比,大大縮短了檢測的時間,提高了檢測效率,具有高通量的特點。
  • 【盤點】微流控晶片技術應用,助力精準醫療發展
    微流控技術的主要形式為微流控晶片或者稱晶片實驗室,主要是指以生物化學和分析化學為基礎,以微管道網絡為結構特徵,將整個分析實驗室的功能,包括採樣、樣品前處理、反應、分離、檢測等集合在一塊幾平方釐米的晶片上進行分析的技術。
  • 微流控晶片細胞分析技術的分類及優點
    微流控晶片 微流控晶片具有分離效率高、分析速度快、分離模式多、所需樣品少、應用範圍廣、自動化程度高等優點,充分體現了當今分析設備微型化、集成化、自動化和便攜化的發展趨勢,被廣泛應用在生命科學、疾病診斷與治療、藥物合成與篩選、農作物育種與改良、環境監測與控制和戰時對病原體檢測等領域。
  • 西安勵德推出微流控晶片加工平臺,助力晶片實驗室發展
    微流控晶片是以分析化學和分析生物化學為基礎,以微機電加工技術為依託,以微管道網絡為結構特徵,是當前微全分析系統(Micro total analysis system)發展的重點,它可以將整個實驗室的功能,包括樣品製備、提純、稀釋、分離、反應、標記、檢測等集成在微晶片上。
  • 「微流控·博士公開課」聚合物微流控晶片加工技術(上)
    公開課介紹你是否苦於沒有專業平臺了解微流控乾貨?你是否想掌握最全面深度的微流控知識?歡迎來到由含光微納傾情打造的國內首檔微流控博士公開課。含光微納特邀行業知名博士級專家授課,與數十位博士聯袂打造最專業的微流控知識分享欄目!博士公開課將成為微流控行業有深度的技術交流、專業知識分享平臺。這裡有微流控領域最深度的內容、最專業知識、最前沿的行業動態。
  • 集百家眾長——第五屆微流控晶片高端論壇暨產業峰會(大會報告篇)
    其中,林金明課題組在微流控晶片上培養了肝癌細胞,建立了一種微流控晶片上的肝腫瘤模型,成功觀測到前體藥物卡培他濱的代謝和作用,並與質譜聯用對原藥及中間代謝產物進行檢測。此外他們成功構建的集成化微流控晶片,可用於細胞的共培養、缺氧誘導以及代謝物在線分析。林金明還在報告中大家展示了其設計的微流控晶片質譜聯用儀。
  • 微流控晶片設計在POCT產品設計中的重要性
    一次性晶片耗材通常需要以簡單的方式整合複雜的功能,並且體積儘可能小。因此往往採用高精度微流控盒的形式。採用微流控晶片的設計在成功開發完整的體外診斷儀器系統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其中易用性、高通量和每次測試的成本是重要因素,因此將微流控晶片設計在開發儀器之前執行尤為重要。
  • 微流控晶片表面親水、疏水技術
    打開APP 微流控晶片表面親水、疏水技術 發表於 2020-03-21 09:53:00 微流控晶片技術(Microfluidics)是把生物、化學、醫學分析過程的樣品製備、反應、分離、檢測等基本操作單元集成到一塊微米尺度的晶片上, 自動完成分析全過程。
  • 創懷醫療獲華大集團基金領投數千萬融資,創國內微流控晶片領域最大...
    華大集團奇蹟之光副總裁趙煒文表示:「我們選擇創懷的原因,其一,在微流控行業未來標準定義上,技術積累上,市場能力上,創懷是優勢很明顯的。其二,與華大的合作上,華大集團旗下的華大基因的產前篩查業務,與創懷的備孕家庭板塊可以實現無縫對接,深入合作上我們可以期待。其三,華大集團旗下的華大智造開發先進的診斷儀器,與創懷的微流控診斷晶片也有合作的前景。」
  • 微流控自動化|微流控晶片行業發展及自動化設備
    微流控裝置的發展為醫學研究創造出難以置信的機遇。由於液體活檢、傳染病檢測和個性化醫療的應用前景廣闊,近幾年來微流控裝置市場的蓬勃發展。中國製造2025該計劃針對10大高科技行業,包括「生物製藥和高級醫療產品」。
  • 第八屆中國微流控高端學術論壇暨首屆國際微流控產業論壇圓滿落幕...
    微流控高端論壇旨在增強微流控晶片工作者間的合作交流,進一步推進微流控晶片學科及產業化發展。論壇特別邀請到國內微流控晶片領域頂尖專家和企業家60餘位,吸引近400位微流控晶片研究學者、生物醫學領域微流控應用專家、微流控產業界人士參會交流。
  • ITL資源|樹立微流控行業標杆的研發翹楚~
    業界對微流控的研究才剛剛開始時,劍橋大學當年開設了專門的微流控實驗室。微流控微流體學源於1990年代初期,在尺寸從數十到數百微米的通道網絡中操縱和控制流體的科學,使用微通道的小型設備處理或操縱少量流體的系統技術。
  • 復旦大學設計並成功製備了一種簡化但功能性和適用性強的微流控...
    打開APP 復旦大學設計並成功製備了一種簡化但功能性和適用性強的微流控細胞拉伸晶片 MEMS 發表於 2020-12-01 17:34:03
  • 趙遠錦/商珞然《先進材料》仿生腎臟清潔的多孔凝膠及微流控晶片
    11月,東南大學趙遠錦/復旦大學商珞然教授團隊提出了一種可以同時去除許多不同大小的生物分子技術,並論述了與人字形微流控晶片集成在一起的分級分子印跡反蛋白石顆粒,以進行有效的生物分子清潔。該顆粒具有組合的多孔結構,具有表面和內部印記,可特異性識別小分子和生物大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