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有的人富貴,而有的人卻貧窮?讀懂《易經》精髓,你就明白了

2020-12-11 揮筆文士記

許多人想知道,為什麼有些人富有而有些人貧窮?為什麼有的人生來就很窮,卻能白手起家,而有的人雖然有錢,但到頭來卻一夜之間就毀了?

究其原因有很多,但是,有些命運的秘密,我們依然可以從《易經》這本書裡窺見一二。

正所謂「大道至簡」,整部《易經》最重要的理念,其實濃縮一下,精髓就是三句話。仔細品讀,領悟其中的智慧,自己的命運會越來越好。

第一句: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易經》裡面有這樣一句話:「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惡之家,必有餘殃」

這是什麼意思呢?

無論是佛家,還是道家,都講究種什麼因,得什麼果。

讀過《了凡四訓》的人都知道,多行善事可以為家人積累福報,將來會讓自己的子孫後代得到福澤。

看看你周圍的人。有的成了明星,有的成了教授,有的在生意上發了財。這些人有地位、地位和金錢。很多人都嫉妒他們。為什麼別人的生活這麼好?別人的祖上積了大德,而你呢?

喜歡付出,福報就越來越多;喜歡感恩,順利就越來越多;喜歡助人,貴人就越來越多;喜歡布施財,富貴就越來越多。

第二句:自天佑之,吉無不利

《易經》裡面說到這樣一句話:「自天佑之,吉無不利。」

很多人不理解這是什麼意思,其實,這句話裡的「自」,並非「來自」的意思,而是指「自己」。「自天佑之」是告誡我們,人只有自己努力,老天爺才會幫助我們,這就是我們常聽到的「自助者天助」

所以,當我們遇到困難的時候,首先要自己想辦法克服,不要老指望別人,而是要拿出「破釜沉舟,背水一戰」的氣概來,儘自己最大的努力,以最堅忍不拔的毅力去解決困難。你只有自己解決了大部分問題,老天才會保佑你。

第三句:順天應人,適時而動

《易經》有言:「天地革而四時成,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革之事大矣哉!」

所謂順天,就是按照天道的客觀規律來行事,要順應自然、尊重規律,循「道」守義。道家就有一句經典的話,「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意思也是說,一切大的道理,都是遵循自然的規律。

老一輩的人,總是在告誡年輕人,要學會為人處世,這裡的「為人處世」,就是講的要懂人性。

曾仕強也曾說:「中國人講求天人合一,其實就是要順天應人,順乎天理而適應人情。」

很多人一生追求名利,絞盡腦汁,想方設法求成功。然而,殊不知,那些真正能成功的心法,都寫在《易經》這本書裡。

易經》是經典之首,是總結規律的書。它利用自然規律來啟發人們如何應對世界,如何在面對困難時解決困難,從而達到利己利他的地步。

俗話說得好,「假傳萬卷書,真傳一句話」,如果我們能好好領悟《易經》的精髓,可以讓自己的人生之路走得更順暢。

對於《易經》,您怎麼看?

《易經》是一部包羅萬象的哲學思想巨著。其具體內容是世界根本原因不變的基本規律。

早在幾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已經掌握了生命的密碼。其實,《易經》的觀點就是人生之道。陰陽轉換、否極泰來,實際上是一種哲學思想的思維模式。

就好比「否極泰來」,否卦和泰卦,地在上天在下是泰卦,天是陽氣要上升,地是陰氣要下降,這樣陰陽就溝通交流了。

為什麼人與人之間會有這麼多的主要矛盾?關鍵在於彼此之間的誤解。如果不溝通誤解,溝通不徹底,主要矛盾就會一直存在。

《易經》中的64卦對應64個人生道路決策技能招式,道明了婚戀交友、家庭、文化教育、職場的基礎發展趨勢基本規律。

普通人學《易經》,最根本的是,改變自己的固定思維,讓腦袋開竅,洞悉天地萬物的基本規律,順應基本規律做事,慢慢調整自身一舉一動,把工作和工作做得更好,日常生活過得更好。

《易經》告訴大家的這個基本規律,也屬於「天道基本規律」,按照這個基本規律來做就可以趨吉避兇、趨利避害,這就是改命。

《易經》不僅是一部佔卜書籍,而且是一部思維方式迥異的哲學著作。它包含著一切事物變化的基本規律和未來形勢的發展趨勢。同時你的一餐一粥一飯、一呼一吸、一舉一動都與這一部經典擁有 千絲萬縷的聯繫。

可見《易經》並沒有你想像的那麼深刻,也不是迷信活動,但有很多具體內容需要解讀。

易經之道可以強調人們在生活中遇到各種困難時的方向,教會人們生活的真諦。這是「一個奇妙的未來學著作」。

然而,縱觀古今,凡是能在逆境中找到突破口、找到正確方向、在人生道路上做出決定的成功人士,都是讀過《易經》的人。

孔子說,如果你了解《易經》,你就不會在生活中犯大錯誤;曾國藩說《易經》是安身立命的基礎;李政道、楊振寧等中國諾貝爾獎得主公開承認自己的科學思想深受易經的影響。

馬雲在講話中曾說:做買賣做到一定水平多看一下《易經》,多看《周易》是很有幫助的;李嘉誠說《周易》的智慧是無窮的。在《易經》中,「自立自強,天道酬勤」一直是他的人生座右銘。

《易經》儘管僅有沒到20頁的篇幅,可是每一頁都能利用六十四個卦象無盡延展,將天地萬物容納。裡邊蘊含的通信達,可謂令人受益一生。

這樣一本「答案之書」,值得每一個人去鑽研,了解後你會發覺,之前自身疑惑的地方,都能夠破解了。

傳統的《周易》都是文言文,過於深奧且不易讀懂,解讀起來很費勁,很多人想看卻看不懂。

但是讀原文的周易實在是過於深奧晦澀難懂,所以我讀的是這種帶有注釋、解釋以及白話文講解的《圖解周易》,裡面全都是大白話。

從五行、天幹、地支、太極和八卦的講解,再到《易經》中的象、數、理的介紹,再深刻的道理,也讓你一目了然。

這本書還通過結合實際的例子來告訴你如何去分析問題,通俗易懂,一看就會。

所以擔心上文的口訣看不懂的夥伴們可以選擇看看這本書,再加上口訣,就非常的簡單好理解了,對於易經感興趣的夥伴真的可以試試。

如此一本智慧"聖書"不僅能夠讓你了解到古人的偉大智慧,更是能夠讓你受益終生!

相關焦點

  • 曾仕強:易經到底在講什麼?讀懂這5句話,你就掌握了易經的精髓
    事實上,易經的核心就是陰陽之間的相互轉換,而中華兒女的思維方式,也離不開陰陽辯證法。外行人讀易經,總是用易經來佔卜預測,而真正讀懂易經的人,往往都是透過現象看本質,對未來事物的發展做進一步的準備,這才是學習易經的最終目標。
  • 一個平凡人讀懂《易經》,最好的方法是開悟!
    近三年,我寫了200多篇文章,解讀《易經》。我是一個平凡人,靠自學讀懂《易經》,說出來被人嘲笑。以前的我,會在意閒言雜語,到達某種心靜後,就根本不在乎了。很多學易的人,追求理論和術數。我的經驗是,一個平凡人讀懂《易經》,最好的方法是開悟!什麼是開悟?
  • 貧窮和富貴的本質全在字中,古人早已告知,但鮮有人知
    許多人想知道,為什麼有些人富有而有些人貧窮?為什麼有的人生來就很窮,卻能白手起家,而有的人雖然有錢,但到頭來卻一夜之間就毀了?究其原因有很多,但是,有些命運的秘密,我們依然可以從《易經》這本書裡窺見一二。
  • 易經:厚德載物德不配位,必有災殃,為什麼有些人發財了就出事?
    有的人之前還好好地,突然身體抱恙就英年早逝……有的人家裡剛蓋完房子,家裡人就出來車禍……有的人事業一直平平無奇,一升官就出問題……到底是什麼願意?《易經》曰:「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惡之家,必有餘殃」。身邊的人發財,別人出名,當領導,做教授等等你所認為的有出息,你心裡不平衡,但你有沒有想過人家祖上積的德,你沒有?
  • 易經中揭露「識人術」,一個人的走路姿勢決定富貴,眼睛決定人品
    這句話的意思是,有些人身材五短,看上去不起眼,但卻大多都是富貴之人,而那些外表看上去一表人才的人,有時候命運反而欠佳。一個人在走路時如果看上去像是背負了重物,那麼他的官運一定不錯;一個人走路像老鼠那樣倉促,而且目光閃爍不定,那必定是貪財好利之人。
  • 《易經》中最精髓的三句話,讀懂其中一句,人生將從此蛻變
    《易經》是闡述關於天地間人 事 物的萬象變化的一本古老書籍,是一本博大精深有關於哲學辯證法的書。被譽為"大道之源",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總綱領,是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智慧結晶。易經裡面講到:萬事萬物都是遵守自然規律的,人從幼兒-少年-中年-老年-死亡。樹木也是,幼芽-開花-結果-死亡。
  • 為什麼有的人面相自帶「富貴」氣息
    有一部分人,會把面相歸為玄學,但除開別的因素,其實,這也與後天的經歷離不開。畢竟,一個人的臉上,能體現一個人走過的路,讀過的書,經歷過的事情。01有的氣質,談吐,沒有歲月的沉澱,會散發不了獨特的魅力。塑造一個人的,不是表面的皮相。都說美人在骨不在皮。最重要的便是經歷,有的人看上去不怒自威,頗有一番氣場。而有的人,卻一眼就能看穿內心世界。
  • 讀懂《易經》的這5句話,人越來越有福氣,你能看懂幾句?
    《易經》有啥好讀?這樣評價《易經》,可就大錯特錯。隨便找出一句,你未必能懂其中的含義。人活在世間,為什麼有的命好,有的命差?難道真的是天生?想收到更多福報,很難嗎?其實,如果你按照下面五句話去做,也許你的命運會從此不同。
  • 易經:人到五十才明白,要在這3個方面學會認慫,生活才越過越順
    在古代,《易經》是公認的「群經之首」,「大道之源」,所以魯迅先生才會說:「讀懂了《易經》,就是讀懂了中國人的根」。每個人成事的前期,都要經歷一個潛伏、積累、等待時機、厚積薄發的過程。不同的事,不同的行業,有不同的潛伏周期。有的人幾年就爆發了,有的人需要十幾年,少數人需要幾十年。
  • 為何有的女人越長越漂亮?周易:領悟生生之道,你多半會活得精彩
    《周易》提醒女人:為何有的女人越長越漂亮?多半是領悟了生生之道,越活越精彩。有些女人,不懂化妝跟滋養,卻越活越漂亮,這其中的原因,有人說可以從《周易》的生生之道中找到真正答案。所謂相由心生,懂得察言觀色的人,更能通過表情看出一個人的內心波動。
  • 《易經》揭秘:一個人的眼神暴露他的人品,一個走姿決定他的富貴
    有的人就是一出場把所有的人都帶動起來,像談戀愛的時候也有一見鍾情,被對方的一種氣質所懾服,有一種追隨的感覺。「富貴看精神」這裡的「精神」是精氣神的意思。有的人就是無風無浪、無災無難到三公,位置升得很高;而有的人則是一生坎坷,才最終有成就,這就屬於有風波的那種人。「若要看條理,全在語言中」這兩句不是相人,而是觀察人。曾國藩特別重視條理,有無條理,通過語言能夠看出來。
  • 易經提醒你:人到中年才明白,人生無常,心安即是歸處
    我給大家的建議是看一看《易經》!世間都說:閱盡世間萬卷書,不如讀懂一本《易經》,這句話說得一點不為過。何況《易經》在中國,本就是「文化之底,群經之首,大道之源」。因此就有人說,讀懂了《易經》,便是讀懂了中國人的根!
  • 原來,貧窮和富有都沒關係!唯有這樣的人,才是真正富足之人……
    都說生死由命,富貴在天,其實,命運可改,順天應命,操之在我。 無論貧窮富貴,都是每個人來此一生要做的功課,雖然境遇不同,但向善向好的修行目標是公平的,最終達到樂天知命,走向無憂人生才是終極意義。 為什麼這樣說?又如何做呢?
  • 為何有的人耳屎是溼的,但有的人的耳屎卻是幹的?看完就明白了
    人與人之間存在著差異這是人人都知道的事情,但是其實有些時候看到我們自己的身上與別人有不同的地方的時候,很多人會產生一份擔心。就像耳屎,有的人的耳屎就是幹的,碎屑或者是整塊的耳屎。但是卻有一些人的耳屎是溼的,油油的耳屎,又被稱作是「油耳」。
  • 「鬼」怕《易經》,為何南懷瑾卻告誡世人晚上不要讀《易經》?
    但不可否認,幾千年來《易經》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與地位。既然民間流傳,「鬼」怕《易經》,那為何南懷瑾大師卻告誡人們晚上不要讀《易經》呢?假如這個世界上真的有鬼,鬼又真的怕易經,那我們晚上讀《易經》豈不是更安全?
  • 易經的提醒:扔掉這4樣東西試試,你的後半生的運勢會更好
    作為男人,我們常常把事業放在首要位置,年輕的時候拼命工作,希望家裡人能過上幸福的生活,但人到中年才發現,自己在拼命的過程中,有可能已經丟失了很多東西。曾國藩說過:「富貴功名,皆人世浮榮,唯胸次浩大,真正受用。」人生在世,最重要的就是家人。
  • 易經中最重要的4個字,教你如何守住好運,讀懂後福氣自來
    易經向來都被稱為「群經之首」,和道家、儒家不同的是,易經更注重的是天人合一,講究的是從宇宙的運行規律中,感悟人生的智慧。易經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一直給人很多啟迪,其中有著最重要的4個字,教我們如何守住好運,讀懂之後福氣不請自來,做事情也會一帆風順,無往不利。
  • 羞恥心使人貧窮
    他們有的刻薄、有的奸詐、有的虛偽、有的陰險、有的自私、有的從事黑產灰產、有的合法佔有公司股份、有的設圈套獲得第一桶金。但到目前為止,肖貞正唯獨沒見過一個滿心認可「善良」「誠信」「助人為樂」的人暴富過。有著這些美德的人,絕大多數都掙扎在溫飽水平以下。可以說,「羞恥」幾乎是普通人通往成功的門票。
  • 為什麼大家都說閱盡世間萬本書也不如讀懂《易經》
    《易經》是文化之底,群經之首,大道之源,閱盡世間萬本書,也不如讀懂一本《易經》。《易經》是一本最能代表中國文化的書籍,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智慧的結晶。《易經》是從整體的角度去認識和把握世界,把人與自然看作是一個互相感應的有機整體,即「天人合一」。《易經》長期被用作「卜筮」。「卜筮」就是對未來事態的發展進行預測,而《易經》便是總結這些預測的規律理論的書。《易經》含蓋萬有,綱紀群倫,是中華文化的傑出代表;廣大精微,包羅萬象,亦是中華文明的源頭。
  • 為何說人一定要慎言?《易經》洩露:你常說的話可能就是人生預言
    閱盡世間萬卷書,不如讀懂一本《易經》,這句話說得一點不為過。何況《易經》在中國,本就是「文化之底,群經之首,大道之源」。因此就有人說,讀懂了《易經》,便是讀懂了中國人的根!《易經》是一本奇書,它奇在什麼地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