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日下午,南京工程學院舉辦了「勞模精神薪火相傳,時代青年共話成長」五四主題活動,畢業於南京工程學院前身——南京機械高專、南京電力高專和南京工業學校的三位勞模校友張進、王生強、何少華與2000多名青年師生進行了面對面交流、心與心溝通;學校還為優秀學生與勞模「牽線」,引導青年學生師從勞模、學習勞模、爭當勞模。
何少華(左一)和黃昊(右四)結為師生對子
黃昊是南京工程學院核工程與核技術專業的一名畢業生,前不久,他已與秦山核電有限公司籤約,即將成為中國核工業集團的一員。還在做畢業設計的他怎麼也沒想到,在學校能見到1995年畢業於同專業的校友、自己未來的「大咖」同事、中核集團最年輕的首席技師何少華。他所在的大學生創新團隊還幸運地被選為學生代表與何少華結為師生對子。
「老鐵匠」張進
電網專家王生強
兩位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南京汽車鍛造有限公司技術中心副總監張進、蘇州吳江供電公司黨委書記兼副總經理王生強。他們不再只是吃苦耐勞、愛崗敬業的「老黃牛」,更是信念堅定、勇於擔當的科技創新「領跑者」。
三位勞模的成果讓師生直呼「厲害了我的校友」,他們的奮鬥歷程生動詮釋了新時代勞模身上的閃光品質。
自稱「老鐵匠」的99屆校友張進就職於模具和鍛造行業,他研發的鏈軌節產品,競爭力遠超國外知名大企業,最後迫使外企退出市場。而86級學長王生強則既是國家電網公司的技術專家、創新專家,又是管理專家。他對變電、輸電、配電設備性能了如指掌,他創建的「勞模創新工作室」成立至今累計獲國家專利127項。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過「中華技能大獎」等多項榮譽的何少華,一直在核電企業從事核反應堆核級設備維修與管理等工作。他和他的「超級核醫療隊」在國內核級設備檢修領域解決了多項關鍵技術,尤其是成功掌握了先進水下維修技術,填補了國內核反應堆維修領域的空白。
與畢業生黃昊同樣幸運的,還有該校模具專業和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的兩個在校大學生創新團隊,在活動現場,三位勞模校友欣然接受了學校為他們頒發的「創新導師」聘書,並與優秀學生結成了一對一指導的師生對子。 面對這個新的身份,王生強表示,「從製造業大國到製造業強國,需要大量高素質應用型科技人才,母校是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搖籃,我們非常願意為學生在實習實踐、課題研究、能力提升方面提供全方面的支持和幫助,也希望他們走進自己的勞模工作室,接力創新,力爭成長為未來的大國工匠。」
學校黨委書記史國君
南京工程學院黨委書記史國君表示,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榜樣就在我們的身邊,我們把勞模請進校園,正是為了把他們身上的精神和情懷留在校園、傳承下去,他還寄語青年師生要像三位勞模校友一樣,樹立自覺學習、刻苦學習、終身學習理念。幹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珍惜這個美好的時代,真正確立服務社會、報效國家的遠大理想,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真正地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自己的積極貢獻,以實際行動託起中國夢!(張文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