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在農村推行集日免費交通車,方便農民趕集

2021-02-14 徐哥自媒圈

集日,在農村,就是趕集的日子,一般一個地方,一周有一到兩天,大家會在這個時候上街進行農產品交易,或者買賣其他東西,但是路途遙遠,甚至很多地方交通不便,有車的開車去,沒車的就拉著馬去,存在很大的不便,人人都開車去,會對街上狹窄的道路造成擁堵,也是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

而現在的農村,雖然每家每戶都有車,不管是電動車,摩託車還是麵包車,為了上街方便,所以都自己騎車去,當然也存在一些老人,因為離集市比較遠,上街買東西極大的不方便,又沒有辦法自己騎車,而村裡面的其他車輛,也不一定每次都會帶他們,造成很多老年人上街不容易,或者說跟別人騎摩託,或者坐車也不是很安全和放心!經常就看到,農村的麵包車,為了多拉幾個人,就不得不超載,沒有辦法,畢竟很遠,大家不願意來回跑,一個村的,就都擠進去吧,這樣的後果就是,存在巨大的安全隱患。人和貨物都需要同樣的車來拉,最後自然風險也很大。

當然,在農村,有摩託,有汽車也正常,但是也不算每家都有,而摩託車並不能載貨,要買賣農產品,也是一個問題,需要找車拉,這樣一來也就比較麻煩,很多時候,只能一次拉一小點,分幾次才能賣完,而農村的集市,大家都知道,一般一個星期最多兩次。大多數一個星期也才一次。畢竟只能在周邊,太遠大家覺得也不划算。

雖然現在車也多了,但是每家都有東西,也不便幫別人家運輸。當然,出點錢,大家是願意的,雖然很多農村地區也實行了鄉村公交車,很大程度上也讓農民上街方便了。而這僅僅是達到鄉鎮一級的公交車,大多數自然村,確實是遠離鄉鎮,畢竟這些地方,基本沒有公交線路,因為農村比較分散,大家覺得也沒必要。很多時候,農民買車,也都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必須從這樣的實際出發,沒有車,就只能坐別人家的,又不能隨時走,還需要給一定的錢,又都不是客運車輛,始終存在很多問題!

農村雖然分散,但是還好,都有一個總的線路,從頭到尾,也有很多的農民,如果有公交車,沿線的農民,也都方便上街了,而且僅僅是在趕街這一天運行,最終會方便很多農民出行,一些常年沒能出去趕街的農村老人,也能有這樣的機會和條件出去上街買東西。方便了他們的同時,其實還能很大程度上解決農村街道的擁堵。

大家都有車,沒有錯,而不是讓大家都必須把車開到街上,才能上街,如果有免費的車可以坐,還能夠拉貨,也確實是一件好事!畢竟大家也覺得,能省一點,也是好事。當然,拋開大多數不說,農村還有相當多的一部分老人,小孩,小孩,老人,在農村留守,出去真的不方便,孩子要讀書,也許一個星期來回一次,老人要上街,也是一個星期來去一次,如果能在孩子放假收假,農村趕集的日子,有針對性的進行免費的車輛集中出行,會提升農民的幸福感,也可以減輕農村的交通壓力和避免事故的發生!

正常時間,車輛可以在鄉鎮進行正常的運營,利用趕集的日子,去農村,讓沿線的農民,都能享受到這樣的好處!

相關焦點

  • 年底,熱鬧的農村大集,為啥現在「異常冷清」?農民說出3個原因
    ,不管是鄉鎮的集市,還是農村的集市上,迎來的大集和年會就會變得多了起來,此時正也是集市商販活動比較頻繁的時候,也是農民集中採收的時候。 雖說現在的生活是不缺吃,也不缺穿,但是農民對於農村的集市卻是保留著一份感情,畢竟農村的大集也是陪伴了幾代人,想到在小編小的時候,每每的到了平時一些日子裡就會和父母去趕集,尤其是到了年底的時候
  • 農村趕大集,農民發現這四樣東西立即報警可得獎勵
    從現在開始,農閒時節、臨近雙節,雖然天氣越來越冷,但農村的大集卻是一集比一集熱鬧。超市裡物品再齊全,也阻擋不了農民趕大集的濃濃情懷。農民趕集就和美女逛街一樣,可以什麼都不缺、什麼都不買,但是到時間也得去逛逛。農村大集,熱鬧歸熱鬧,攤子多人也雜。農民發現這四樣東西,一定記得要遠離,報警還可以得到獎勵。
  • 在朝鮮農村趕集,中國貨非常多,攤主是當家不主事的女人
    朝鮮農村分為兩種,一種是集約化的農場式農村,過日子樓上樓下,電燈電話,每天一個熱水澡。另外朝鮮普通的小山村,村子很多沒有通電,人們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但是,無論哪一種農村模式,村子裡的農民最喜歡的就是趕大集。趕集的主要是女人們,雖然家裡說了不算的,但趕集熱鬧得很。
  • 帶你去看正經的東北農村大集
    今天帶大家去逛大集。我們叫趕集。每逢三、七、九是我們這趕集的日子。現在雖然是開春了,但我們這還是挺冷的,大傢伙穿的還挺多。我們的生活物資還主要是在集上買。趕集的人還是不老少。每次都會買,小時候,每次去趕集都會纏著媽媽給買。雖然現在都講究健康,說露頭的不衛生,但是賣的還是挺好。圖片上這是菸葉,在我們這一些上年紀的大爺、大媽們還是喜歡抽這種菸葉。主要是便宜。買差一點的十元錢可以抽半個月。我們叫旱菸。旱菸勁大,對老菸民口。草莓,現在經濟條件好了,大家都不差錢,偶爾買來嘗嘗鮮。
  • 為什麼農村一些人,寧願不買東西也去趕大集?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來源:關山聽風現在一些年輕人對農村人趕集,有事沒事都要到集市場上去打一轉,看一看,玩一玩,感到疑惑。到集市去賣東西,或者買東西,還可以讓人理解,畢竟人家有事呀,但有一些人,去也兩手空空,回家也兩手空空,到集市去不是耽誤工嗎?可農村一些人就是這樣,對趕集樂此不疲,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 趕集日來到廣豐的廿四都,看看這極具江西味道的集市上有啥好東西
    趕集,又叫趕場、趕街、趕圩,是偏遠農村的農民們按照不同的時間地點約定一起到集鎮購買貨物的鄉下集市貿易,每逢集日,農民們都會把自家種的蔬菜、瓜果,自家養的雞鴨鵝、土雞蛋拿到集市上來賣,現在國內絕大部分的農村鄉鎮都還保留著這種習俗。
  • 為什麼農村非要隔幾天一次趕集?難道不能天天趕集嗎?
    很多農村隔幾天一次趕集,難道不能天天趕集嗎?首先,在農村趕集是每天都可以有的,但每天去趕集的場所卻是不同的地方。例如,在我們這邊農村鄉鎮周圍大概會有五個集市,一般會根據農曆日子以五天為一個輪迴,具體可以分為「一六、二七、三八、四九、五十」,例如我們村附近一個集市趕集日子是「二七」,這樣我們就可以在農曆每月初二、初七、十二、十七、二十二、二十七等這幾天去這個集市上買東西,而我們鎮上集市日期為「五十」,這樣就可以在農曆每月初五、初十、十五、二十、二十五、三十等日子去鎮上趕集!
  • 在農村推行火葬行嗎?看看農民怎麼說吧
    「生老病死三千及」,人這一生不管是成功居多,還是失敗居多,最離不開駕鶴西去,人駕鶴西去以後,城市裡一般埋葬方式為火葬和水葬,農村基本上是土葬,生活在農村的朋友基本上了解土葬的流程,我這個半吊子就不班門弄斧了,但隨著土地政策變化,各地農村預留的墳墓地已經用完,農村就將亡故的親屬埋葬在自己承包的土地裡
  • 在農村,為什麼專家非得建議農民火葬?這三點原因大家是否贊同?
    這幾年來國家一直以來都在推行火葬,而在一些邊遠地區,很多農村的老人依舊不能理解火葬,在他們眼裡土葬才是最正確的選擇。因為人們常說死者為大,人死了用得給他留一個完整的屍體吧。如果是火葬的話,那麼這個人可能連一個完整的屍體都沒有了。針對這種情況,國家和政府也一直都在努力,努力改變這樣的觀點,希望讓火葬的觀念能夠深入到每個人的心裡。
  • 貴州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為農民「看病難」破題
    新華社貴陽5月20日電(記者 張月琳)「1000多元的手術費給報銷了800多元。」近日拿到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住院報銷單的貴州省赤水市天台鄉農民胡生惠樂呵呵地說:「800元抵得上賣一頭豬的價嘍!」    2007年2月,貴州省政府批准最後17個縣(市、區)啟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
  • 2021年,農村「一戶一田」將全面推行?3個問題,農民早了解
    說到「一戶一田」,怕是農民兄弟首先想到的是「一戶一宅」這個十分類似的詞語。是的,「一戶一田」和「一戶一宅」有著很深遠的密切關係。如果說「一戶一宅」是針對宅基地自建房的話,那麼,「一戶一田」就是對農民手裡的耕地的新規定了。那麼,在2021年,農村將全面推行「一戶一田」嗎?
  • 夏天逛煙臺萊陽農村大集,看看瓜果蔬菜都是什麼價?
    言歸正傳,每逢農曆的二、七,是河洛鎮趕集的日子。眼下正逢夏季,膠東農村新鮮的瓜果蔬菜大量上市,今天就帶大家到河洛集上逛一逛,看看集上都是什麼價格。今天天氣很熱,不過集上仍有不少擺攤的人,烈日之下,她們也都打著傘乘涼。這個攤位賣的是油桃,油桃算是集上比較「貴」的水果了,10塊錢能買3斤到4斤。
  • 夏季趕集不可錯過的幾種鄉村美食,酷似銅鑼燒的黃金餅時常賣斷貨
    因此,魯北地區村民們改變了以往的趕集習慣,選擇在氣溫相對舒適的早晨進行交易。圖為一位大叔用獨輪車推著櫻桃沿路叫賣。這種櫻桃售價為10元一斤,價格其實並不算便宜,但如今魯北地區農村的經濟較以往有了較大的變化,農民手裡也有了錢。因此,餐桌上時常能看到中高檔水果也就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了。連串生長的水果西紅柿,售價為2元一斤。酸甜可口,深受群眾喜愛。
  • 金洞:法制宣傳下基層「趕集」忙
    紅網時刻永州7月23日訊(通訊員 劉福華)7月22日,是金洞管理區鳳凰鄉趕集的日子,趁著人多,金洞政法委司法局在市場人口密集區設點開展農村法制宣傳,推進法制宣傳教育活動。本次活動同步在區內其他3個鄉鎮趕集日進行,主要是通過普法便民服務、散發宣傳資料、懸掛橫幅標語等方式,向廣大村民群眾發放《湖南省農村扶貧開發條例》《法律明白人——農村實用法律案例精析》《金洞管理區普法實用手冊》《以案說法》等法律法規資料手冊,為老百姓提供更優質更高效的法律服務,進一步提高農民的法制意識,增強農民的法制觀念,有效維護其合法權益。
  • 東北零下40度趕集,這些農民都在買什麼,南方人真的想像不到
    東北零下40度趕集, 這些農民都在買什麼,南方人真的想像不到隨著國家的經濟發展,人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跟以前對比起來真的天差地別,要說起以前人們的生活的生活著真的是苦不堪言每到逢年過節,人們都回到集市上買年貨什麼的,南方人稱這個為「嘆市」,北方則稱呼為趕集,這個都是故古時候人們就一直遺留下來的風俗習慣的了,每到這個時候,人們都會到集市上買些存貨,用來過年過節,那時候集市才是真的是熱鬧無比。對於東北零下四十度惡人們來講,他們都會買些什麼呢?這個問題也就一直困擾著我們。
  • 忘不掉的農村大集、門前古樹、兒時味道、故鄉民歌—— 為農民的...
    中國人往上數三代,多數來自農村,來自「泥土」。即使人在城市,也經常會遐想「曖曖遠人村,依依墟裡煙」的恬淡意境,熙熙攘攘、小販吆喝的農村大集,還有品不盡的家鄉味道。鄉村振興必須建立在保留原有人文風貌的基礎上,留住我們共同的回憶,是對鄉村的優化升級,否則找不到鄉愁、失去了歷史的鄉村,就失去了根和魂,鄉村振興就無從談起。
  • 農村新的「時尚風」,不穿正裝穿睡衣,專家:農民怎麼如此不講究
    農村人平日裡生活隨性,無論是去別人家串門還是自己家來親戚了,都不會怎麼講究穿著打扮。但是今年秋天,農村人變得更加慵懶隨意了。無論男女老少,出門上街都穿著睡衣,這讓城裡人看到可覺得好不習慣。那麼為什麼農民這麼喜歡穿睡衣呢?天氣越來越冷,穿睡衣身子受得了嗎?是因為不講究穿著?
  • 「農村淘寶」服務站「瘋狂」網購 農民下單嘗鮮
    10月31日,位於壽光市侯鎮李家官村的「農村淘寶」服務站裡,村淘合伙人李桂玲正忙著幫村民預訂「雙11」的商品。  服務站代為收貨 村民提貨很方便  據了解,自2014年10月,阿里巴巴農村淘寶啟動「千村萬店」計劃,截至2015年10月21日,農村淘寶共對接國內27個省份,其中落地23個省份、150餘個縣域6000餘村點。
  • 趕東北大集,體驗純真年味,快過年了,你想體驗下趕集嗎
    趕集的人們快過年了,您打算去哪買年貨?要是論年味兒,趕大集這種古老的方式應該是最具儀式感的,趕集有著網絡和電商模擬不出來的特殊年味兒!趕集源於農村,最先是為了方便購物與交易,規定一個固定的市場和固定的時間交易,這種集體去市場買東西的習慣俗稱趕集。提到東北,有著這樣一句話,只要身邊有一個東北人,周圍全部都會變成東北人!可見東北人的影響力極大。其極具特色的東北話及文化氛圍深深地影響著每個內地人。
  • 郵儲銀行「農民豐收卡」為農民送去「金色」希望
    辦卡易,費減免:金融帳戶便捷辦理 「辦理這個農民豐收卡,我不用去銀行,而且減免工本費、年費、小額帳戶管理費,確實很巴適!」剛剛在手機上申請了農民豐收卡的張大嬸說到。「農民豐收卡」的創新之一,在於申請方便,支持全流程、多渠道線上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