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時代的鄉村教育該是什麼樣的?

2020-12-25 東方網

&nbsp&nbsp&nbsp&nbsp新華社北京6月13日電(記者宓盈婷)13日,「資訊時代下的教育融合與創新」——2017年中國鄉村教育信息化創新峰會暨中國三星希望工程項目發布會在北京舉行。國內外教育專家及近50所三星希望小學的校長齊聚一堂,共同探討我國鄉村教育信息化發展。

&nbsp&nbsp&nbsp&nbsp發布會上,中國社科院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中心主任鍾宏武公布了《信息科技背景下希望小學教學需求評估報告》,該報告樣本覆蓋了22個省、市、區的106所希望小學。報告顯示,每百名學生擁有電腦7.69臺,教師計算機配備比例為2:1,也就是說平均每兩名教師僅擁有一臺電腦。此外,僅有不到三成的學校設有專門的人員為教師提供信息技能幫助。由此可見,在信息化高速發展的今天,城鄉分割體制下的鄉村教育仍然面臨諸多難題。

&nbsp&nbsp&nbsp&nbsp隨後,與會的多位教育專家圍繞鄉村教育信息化的意義和發展展開了討論。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副部長餘勝泉表示,當前鄉村教育的薄弱環節在於師資力量、信息化的利用能力、教師對知識的轉化能力等。因此,通過信息化手段,打造持續向鄉村注入智力資源的渠道至關重要。

&nbsp&nbsp&nbsp&nbsp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常務副秘書長楊曉禹表示,利用信息化手段助推鄉村教學既需要企業參與,為學校信息科技化建設提供軟硬體保障,也需要藉助培訓的形式,推進信息化方面的師資隊伍建設。同時,應加快轉變思想,改進科學課的教育模式。

&nbsp&nbsp&nbsp&nbsp自2004年起,中國三星就與中國青基會合作,正式設立「希望工程三星基金」,用於在貧困地區建設希望小學,目前在全國28個省(區、市)共建成150所三星希望小學。下一步,中國三星將著重於軟性教育支援,提升鄉村教師啟智能力建設培訓,升級基於行動裝置的信息化教室開發使用。

相關焦點

  • 全國十大最美教師王菲:讓鄉村教育綻放新時代光彩
    從稚嫩女孩蛻變成能獨當一面的「全能」老師,王菲提升的不僅是業務能力更實現了心態的轉變,她將「教育」賦予另一種意義:「教育,如果你僅僅把它當作一種職業,它就是養家餬口的工作,但如果把它當作一種信仰,那它就是我們終將為之奮鬥的一份事業。」
  • 聚焦西部教育,打造後疫情時代鄉村課堂教學模式的新樣態
    新京報訊(記者 戚望)西部地區的孩子怎樣才能接觸到更優質的教育資源?如何解決線上教育中師生互動不足的問題?如何讓信息技術促進教育公平?8月23日,由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與西北師範大學聯合主辦的第二屆「中國西部教育發展論壇」在北京舉行,60名關心西部教育問題的專家學者、教育機構負責人、一線教育工作者及相關企業,帶著讓西部孩子擁有美好未來的共同目標,探討信息化如何改變著西部教育。
  • 如何振興鄉村教育
    這為新時代農村教育發展提供了重要遵循。未來農村教育是什麼樣子?我們給老百姓什麼樣的教育資源?給貧困家庭子女怎樣的教育出路?是每一個教育人深思的問題。基於此,辦好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的農村學校,應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頂層設計要跳出教育範疇,認真審視農村學校發展。隨著鄉村振興計劃的提出和實施,農村學校必將長期存在而且不可或缺。因此,辦好農村學校,應該成為鄉村振興計劃的主要內容之一。
  • 【教師筆記】以什麼樣的姿態站在鄉村講臺上
    ■胡明珍  作為一名鄉村教師,自然而然面對的是鄉村教育。而鄉村教育的界定卻比較寬泛,就其基礎教育來說,整體發展水平還相對滯後。在市場經濟的影響下,鄉村優秀教師大量進城,優質教育集中在城市,致使許多農村孩子一邊倒地湧向城市的優質學校。雖然教育行政部門對此作出了積極應對,但城鄉教育水平的進一步拉大,使鄉村基礎教育的發展任重而道遠。
  • 振興的廣西鄉村「長」什麼樣?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振興的廣西鄉村「長」什麼樣?以後又要變成什麼樣?以後廣西的鄉村要變成什麼樣?繼續深入實施廣西鄉村振興戰略,紮實推進鄉村產業振興、鄉村人才振興、鄉村文化振興、鄉村生態振興、鄉村組織振興,努力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
  • 面對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該怎麼辦?
    人類面臨信息爆炸時代!我們現在的問題不是信息太少,而是信息太多!我們史無前例地生活在一個信息汙染、充斥著信息垃圾的時代。人的精神越來越貧瘠無趣,花邊新聞、無聊炒作,把我們本該關注的人文的東西、知識的東西屏蔽掉了。讓人無法去關注真正想要的信息,即使找到了看似有用的內容,有時候也難以分辨信息的真偽。看看網上最熱議的話題,看看自媒體上最熱門的板塊,我們成天拿著手機看著這些無聊狗血的東西,明星生活瑣事、誰離了誰結了?誰出軌了誰出事了?
  • 《教育鄉村》:展示鄉村教育的優秀案例
    河青新聞網訊 《教育鄉村》收錄了十個鄉村教育的優秀案例,以事實說話探討農村教育改革。《教育鄉村》封面 供圖/河北人民出版社如今的農村教育改革,不再是學校設施、教育資源、教師待遇等「硬體」問題,如何使農村教育不脫離農村生活,能夠在實踐中加以應用,以學生為中心才是核心所在
  • 教育設施不必與資訊時代「龜兔賽跑」
    教育設施不必與資訊時代「龜兔賽跑」 2015-02-16 09:10:02參與互動()   教育設施裝備不必與資訊時代
  • 智能時代的鄉村小規模學校發展突圍
    鄉村小規模學校建設是我國小學教育的重點和難點,如果能將人工智慧技術運用到鄉村小規模學校,無疑是福音。在智能時代,鄉村小規模學校怎樣搭乘技術的快車道,適應新時代變革,實現「小而優」發展?變革教學方式鄉村小規模學校普遍存在師資力量弱、教師缺乏、教師教學任務重、教師平均年齡偏大、臨聘教師多等問題,特別缺乏音樂、體育、美術、科學、信息技術等小門類學科的教師。在鄉村教學點,以上問題尤為突出。
  • 昌邑市著力打造濰坊新時代鄉村教育振興示範區
    圍繞鄉村教師隊伍建設、鄉村學校辦學條件提升等方面,創新機制,精準發力,紮實推進新時代鄉村教育振興示範區建設。朱樹屏事跡陳列館、海洋科普館成為首批山東省海洋意識教育示範基地。  一是努力改善辦學條件。大力實施鄉村教師安居工程和鄉村青年教師素質提升工程,創造加強教師溝通交流的環境和條件,為教師創建舒適、整潔、規範的居住環境。
  • 鄉村需要什麼樣的支教
    鄉村到底需要什麼樣的支教,支教活動意義何在?陽光小學與石家莊鐵道大學的支教團隊進行了有益的探索。把支教活動「招標」出去「學校每年都有支教活動,今年尤其成功!」每到假期,這些孩子的假期安全與教育令人牽掛。近幾年,學校為這些孩子提供了免費託管,並通過引進假期大學生支教隊伍解決師資不足等困難。鄉村到底需要什麼樣的支教,如何才能把支教活動做好?總結幾年來學校引進支教活動的經驗,曹增利校長認為,最起碼要做到兩點:「一是支教時間不能太短。
  • 重塑鄉村教師地位,以教育引領鄉村振興
    這段話是劉慈欣小說《鄉村教師》中的一段,這短短的一段話描寫了一名鄉村教師以苦為樂、兢兢業業以及對教師指引學生生命航程的崇高自豪感。在國務院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新時代鄉村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之際,這本書中很多讓我們動容的情節得以從國家制度層面得到了回應。對此,相信290萬鄉村教師以及從貧苦鄉村走出來的千千萬萬學子一定會感慨萬千。
  • 教育助力鄉村全面振興
    《中國教育報》5月5日刊發了江蘇徐州進行課程改革提升鄉村教育質量的報導。徐州鄉村教育體量大,其鄉村教育振興經驗值得進一步研究、思考。本版以鄉村振興視野中的鄉村教育發展為題,邀請各領域領導專家探討鄉村教育發展之道。
  • 資訊時代與人工智慧時代的教育變革
    ,學校的教育體系卻沒有很大的改變。試想一下,這是否真的適合我們這個時代,亦或真的需要改變了。教育體系影響著孩子的成長。在書面知識外,我們應該關心孩子的素質教育,就是讓孩子有健康的身體,良好的社交能力,以及在小時候就應該讓孩子學會的自我管理能力。但坦白來說,很多學校並不具備這些能力。
  • 當漢語拼音走進「語同音」時代,英語教育該何去何從
    近日,《漢語拼音方案》頒布60周年紀念座談會在京舉行,來自教育、科研、文化等各界代表100餘人,共同研討漢語拼音研製、推廣和應用的歷史經驗與時代價值,同時也給英語教育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和要求。當漢語拼音走進「語同音」時代,英語教育是否也該規範發音,向「語同音」時代進軍呢?
  • 人工智慧時代將至 教育該如何應變?
    原標題:人工智慧時代將至 教育該如何應變?未來學習是新型環島式而非傳統學校孤島式,家庭、網絡、社區、博物館、圖書館、科技館、體育館……處處都可以是學校。30年後的教育會怎樣?人工智慧時代,我們學什麼,在哪學,跟誰學?
  • 鄉村旅遊,正走向鄉村旅居時代!
    這是一個新的時代,這個時代用「旅居」為品質生活註腳。世界衛生組織提出這樣一個公式:健康 = 60%生活方式 + 15%遺傳因素 + 10%社會因素 + 8%醫療因素 + 7%氣候因素。從這個公式中,我們可以看出健康的身體來源於健康的生活方式。
  • 大邑縣「美麗而有溫度的鄉村教育」發展經驗成果學術研討會舉行
    大邑縣教育局副局職幹部楊元彰,正高級教師、四川省特級教師、成陶副秘書長、大邑縣教育局中小學教研室副主任王瑩菊,成陶專家委員會專家、大邑縣教育局中小學教研室副主任李明東,大邑縣安仁學校校長蔡國勳,成陶理事、大邑縣潘家街小學校長陳慧,成陶理事、大邑縣蔡場小學校長李林,大邑縣龍鳳小學校長趙小剛,大邑縣唐場小學校長牟兵,大邑縣斜源小學校長陳仕林,大邑縣三岔小學校長胡銅,大邑縣悅來學校校長羅洪康,大邑縣敦義小學校長鄧忠偉,《時代教育
  • 人工智慧時代,教育什麼樣?
    「教育是百年樹人的大業,應該有前瞻性。」在近日舉辦的國際人工智慧與教育會議上,作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育的未來」國際委員會成員,經濟學家林毅夫指出,面對第四次工業革命,人工智慧、數字革命會給每個國家和社會提供很多新的機會,年輕人應當具備掌握新機會的能力,教育的內容也必須有所針對。
  • 一所鄉村小學的教育傳承
    湖南省衡陽市衡東縣荷泉小學是一所有52年歷史的鄉村學校。有著34年鄉村教育經驗、今年55歲的陳小平在這裡一幹就是12年。一段時間以來,由於生源減少,荷泉小學只有他一名老師,承擔10多名孩子的教學任務。今年9月3日,荷泉小學終於迎來了一位新老師——蘇驚濤。因為父親也曾從事鄉村教育,蘇驚濤從小的夢想就是當一名鄉村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