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跳牆,又名滿壇香、福壽全,是福建福州的當地名菜,屬閩菜系。佛跳牆菜的原料有幾十種之多:海參、鮑魚、魚翅、乾貝、魚唇、鱉裙、鹿筋、鴿蛋、鴨珍、魚肚、花膠、瑤柱、鴿子、排骨、蟶子、火腿、豬肚、羊肘、蹄尖、蹄筋、家養老母雞雞脯、家養黃嘴鴨鴨脯、雞肫、鴨肫、冬菇、冬筍等等。多種原料煨於一壇,既有共同的葷味,又保持各自的特色。吃起來軟嫩柔潤,濃鬱葷香,又葷而不膩;各料互為滲透,味中有味。
雞湯氽海蚌是一道福建的特色名菜,屬於閩菜系-福州菜。是福州地區傳統宴席上必備的一道湯菜。使用漳港海蚌、雞肉作為主料,配以牛肉、豬裡脊肉等輔料製作而成的美食。以鮮活海蚌為原料,氽以滾熱的雞湯而成,口味鹹鮮味。
淡糟香螺片是福建省福州市的一道特色傳統名菜,屬閩菜系-福州菜,為閩菜中著名的刀工菜之一;雪白的螺片淡妝著殷紅的糟汁,舒展似花,令人嘆為觀止。將香螺肉尾部切除,切成大小均勻的薄片,放入熱水中氽一下撈起。將冬筍片下鍋過油後撈起,將蒜米、薑末下鍋煸香,再放入香糟略煸,隨即加入花菇和過油香菇片,倒入用上湯、味精、白醬油、芝麻油、溼澱粉調成的滷汁燒沸芡勻,放入氽好的螺片,翻炒即成。
沙茶燜鴨塊 沙茶燜鴨塊是一道以鴨肉和香菇為主料製成的閩南風味菜品。其中的沙茶即"沙爹",一種產於我國南方的特殊醬料。沙茶燜鴨塊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富含多種營養元素,製作工藝要求較高,是一道健脾開胃,調理防癌的優良南國美味。
七星魚丸 魚丸是福建福州市著名的特色傳統湯菜之一。七星魚丸具有色澤潔白,有彈性而不膩,餡香而松,口味清甜爽滑等特點,久負盛名。它的傳說或許很少有人知道。 它是用魚肉、瘦豬肉、蝦幹為主要原料製成的。那一顆顆如核桃大小的雪白的魚丸,漂浮於熱氣騰騰的湯麵,如滿天星鬥布於空間。因此,海外華僑把它稱為「七星魚丸」。
醉糟雞福州地區傳統名菜之一。由於妙用「糟」,成為雞餚中的佳品。是將肥母雞加紅糟煮熟、醉糟而成。色澤淡紅,骨酥脆,肉軟嫩,味道醇香,食之不膩。
煎糟鰻魚 煎糟鰻魚是一道福州菜,屬於閩菜系。主要食材為河鰻,調料為小蔥、姜、大蒜、香糟、福建老酒(黃酒)等,該道菜通過將食材加入鍋中煎制而成。成品色澤殷紅,質地軟嫩甜滑,糟香適口,鮮美葷香。
半月沉江 半月沉江是一道福建福州的名菜,屬閩菜系。半月沉江以水麵筋為主要材料,烹飪以煮為主,口味屬於酸辣味。口感:本菜為湯菜,味鮮清香。半月沉江為南普陀寺的一道素席名菜。半片香菇沉於碗內,猶如半月沉於江底。 2018年9月10日,「中國菜」在河南省正式發布,「半月沉江「被評為「中國菜」福建十大經典名菜。
燕皮餛飩是起源於中國北方的一道民間傳統麵食,相關的說法有以下三個。漢朝匈奴之說過去老北京有「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說法。相傳漢朝時,北方匈奴經常騷擾邊疆,百姓不得安寧。當時匈奴部落中有渾氏和屯氏兩個首領,十分兇殘。百姓對其恨之入骨,於是用肉餡包成角兒,取渾與屯之音,呼作餛飩。恨以食之,並求平息... 薺菜燕皮餛飩 燕皮質地較脆弱,包製時注意手法要輕盈,略微捏緊即可,放心,煮製時不會露餡滴。
蠔仔煎 蠔仔煎是福建省著名的傳統小吃,屬於閩菜系。泉州是蠔仔煎的發源地,冬至以後,隨著牡礪(閩南稱蠔仔)盛產季節到來,蠔類小點心相繼應市。其中「蠔仔煎」的獨特風味,更是膾炙人口。 提起蠔仔煎,民間有「土地婆,不吃蠔」的傳說。據說,土地公願世上人人一樣富。土地婆生氣地說:「世界上人人一樣富裕,咱們閨女出嫁,就沒有人給抬轎子啦,要讓富的富頂天,窮的無寸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