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後五年,城鄉殘疾人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將不低於8%,率先實現收入倍增。昨天開幕的北京市殘疾人聯合會第六次代表大會上,市殘聯工作報告披露了這一目標,並提出建設殘疾人就業庇護工場、推行殘疾人「一卡通」等一系列幫扶殘疾人的規劃。
北京市將建庇護工場
為了促進殘疾人及其家庭增加收入,本市將實施就業優先戰略。
本市將出臺殘疾人自主創業激勵措施,併購買就業輔導員等公益性就業崗位,安置殘疾人及其家屬就業;同時大力發展職業康復勞動項目,支持有條件的職業康復站發展為庇護性就業中心。據介紹,庇護性就業是介於職業康復勞動和市場就業之間的,集就業、培訓、康復、照料、文體活動、社會參與等多種功能於一體的組織管理方式。本市未來將大力發展庇護性就業中心,為具有就業意願但就業能力不足、無法進入競爭性就業市場、需要長期就業支持的殘疾人,提供諸如庇護商店、庇護農場、庇護工場等就業安排,通過籤訂勞動合同,發放最低工資,依法繳納職工社會保險,為這部分殘疾人提供勞動機會,確保其獲得勞動收入和勞動保障。
另外,本市還將依法推動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預留崗位、定向招錄殘疾人制度的落實,支持電子商務、諮詢信息等現代服務業吸收殘疾人就業,完善落實對用人單位的崗位補貼和超比例獎勵政策,力爭2018年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單位數達到2萬家,按比例就業殘疾人達到5萬人。
重殘人有望獲護理補貼
市殘聯政策研究室主任歷才茂介紹,本市將為0至6歲的殘疾兒童提供訓練服務等基本的康復項目,並建立兒童殘疾報告制度。無論是疾病致殘、意外致殘、交通事故致殘,醫療部門都將及時記錄報告,以便及時救助。重性精神疾病患者門診免費服藥的服務今年將得到更大範圍的落實,保證殘疾人可以常年免費用藥。
殘疾人「一卡通」也將在今年完成第一期建設任務。殘疾人持這張特殊的「一卡通」,可以免費乘車、遊公園,並享受其他殘聯業務服務,使用範圍比普通「一卡通」還多。
工作報告中還提出,要完善殘疾人生活補助制度,並將享受生活補助制度的殘疾人範圍從原來的勞動年齡段擴展到包含0至16歲年齡段。
本市將建立殘疾人機構託養、社區日間照料和居家養護相互銜接的保障機制,對生活不能自理的重度殘疾人給予護理補貼的政策也在研究中,補貼將發放給照顧殘疾人的家庭成員或託養機構。
從明年起,本市將向社會組織購買為殘疾人提供的服務。歷才茂介紹,購買服務有兩種形式:一種是招標購買,單個項目每年的購買資金最高可達100萬元;另外一種是有特色的服務項目可自主申請,單個項目每年的購買資金最高可達50萬元。另外,本市還將試點向殘疾人服務機構派出社工。
殘疾人義務教育年限將拓展
報告中還提出,將積極發展殘疾人融合教育。各區縣至少建1所特殊支持教育中心,引領區域內融合教育發展;促進每一所公辦義務教育學校接收隨班就讀學生,使義務教育階段有能力的殘疾兒童少年均可就近進入普通學校;拓展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年限,穩步擴大殘疾少年高中階段隨班就讀規模;對到校就讀有困難的重度殘疾兒童少年實施送教上門,做到零拒絕、全覆蓋;建立60個特殊兒童隨園入託康復資源中心,基本普及殘疾兒童1到3年學前康復教育。記者 侯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