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將建殘疾人就業庇護工場

2020-12-23 中國新聞網

北京將建殘疾人就業庇護工場

     今後五年,城鄉殘疾人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將不低於8%,率先實現收入倍增。昨天開幕的北京市殘疾人聯合會第六次代表大會上,市殘聯工作報告披露了這一目標,並提出建設殘疾人就業庇護工場、推行殘疾人「一卡通」等一系列幫扶殘疾人的規劃。

    北京市將建庇護工場

    為了促進殘疾人及其家庭增加收入,本市將實施就業優先戰略。

    本市將出臺殘疾人自主創業激勵措施,併購買就業輔導員等公益性就業崗位,安置殘疾人及其家屬就業;同時大力發展職業康復勞動項目,支持有條件的職業康復站發展為庇護性就業中心。據介紹,庇護性就業是介於職業康復勞動和市場就業之間的,集就業、培訓、康復、照料、文體活動、社會參與等多種功能於一體的組織管理方式。本市未來將大力發展庇護性就業中心,為具有就業意願但就業能力不足、無法進入競爭性就業市場、需要長期就業支持的殘疾人,提供諸如庇護商店、庇護農場、庇護工場等就業安排,通過籤訂勞動合同,發放最低工資,依法繳納職工社會保險,為這部分殘疾人提供勞動機會,確保其獲得勞動收入和勞動保障。

    另外,本市還將依法推動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預留崗位、定向招錄殘疾人制度的落實,支持電子商務、諮詢信息等現代服務業吸收殘疾人就業,完善落實對用人單位的崗位補貼和超比例獎勵政策,力爭2018年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單位數達到2萬家,按比例就業殘疾人達到5萬人。

    重殘人有望獲護理補貼

    市殘聯政策研究室主任歷才茂介紹,本市將為0至6歲的殘疾兒童提供訓練服務等基本的康復項目,並建立兒童殘疾報告制度。無論是疾病致殘、意外致殘、交通事故致殘,醫療部門都將及時記錄報告,以便及時救助。重性精神疾病患者門診免費服藥的服務今年將得到更大範圍的落實,保證殘疾人可以常年免費用藥。

    殘疾人「一卡通」也將在今年完成第一期建設任務。殘疾人持這張特殊的「一卡通」,可以免費乘車、遊公園,並享受其他殘聯業務服務,使用範圍比普通「一卡通」還多。

    工作報告中還提出,要完善殘疾人生活補助制度,並將享受生活補助制度的殘疾人範圍從原來的勞動年齡段擴展到包含0至16歲年齡段。

    本市將建立殘疾人機構託養、社區日間照料和居家養護相互銜接的保障機制,對生活不能自理的重度殘疾人給予護理補貼的政策也在研究中,補貼將發放給照顧殘疾人的家庭成員或託養機構。

    從明年起,本市將向社會組織購買為殘疾人提供的服務。歷才茂介紹,購買服務有兩種形式:一種是招標購買,單個項目每年的購買資金最高可達100萬元;另外一種是有特色的服務項目可自主申請,單個項目每年的購買資金最高可達50萬元。另外,本市還將試點向殘疾人服務機構派出社工。

    殘疾人義務教育年限將拓展

    報告中還提出,將積極發展殘疾人融合教育。各區縣至少建1所特殊支持教育中心,引領區域內融合教育發展;促進每一所公辦義務教育學校接收隨班就讀學生,使義務教育階段有能力的殘疾兒童少年均可就近進入普通學校;拓展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年限,穩步擴大殘疾少年高中階段隨班就讀規模;對到校就讀有困難的重度殘疾兒童少年實施送教上門,做到零拒絕、全覆蓋;建立60個特殊兒童隨園入託康復資源中心,基本普及殘疾兒童1到3年學前康復教育。記者 侯莎莎

相關焦點

  • 英德首個殘疾人庇護工場開建
    南方日報訊 (記者/焦瑩通訊員/張弓)記者近日從英德市殘聯了解到,今年6月底,該市殘疾人創業就業基地(東華鎮殘疾人庇護工場)在廣州市白雲區的幫扶下正式啟動建設。基地建成後,可幫助300多名英東片有勞動能力和勞動需求的殘疾人就近集中就業。
  • 新疆首個精神殘疾人「庇護工場」揭牌
    在新疆首家精神殘疾人「庇護工場」,康復期精神障礙患者走上「庇護工場」職業康復崗位,一名會員正在整理圖書。4月3日,新疆首家精神殘疾人「中途宿舍·庇護工場」,在烏魯木齊市精神病福利院揭牌,精神殘疾人可在這裡學習技能實現就業。
  • 萬全:庇護工場 讓殘疾人感受生活樂趣 掌握勞動技能
    殘疾人一起交流手工藝作品製作技藝。張家口市萬全區孔家莊街道辦商業東街社區溫馨家園庇護工場,是集殘疾人日間照料,職業康復,技能培訓、體育健身為一體的民生服務機構,通過開展以手工編織、布衣畫、皮藝作品、剪紙為內容的工藝品培訓、生產,提高殘疾人的勞動操作技能,讓他們感受生活的樂趣,在得到職業康復中實現就業、增加收入。記者武殿森 通訊員李旭東攝影報導
  • 個性化培訓,庇護工場 臺灣如此推動殘障人士就業
    這是近年來臺灣相關部門通過強化法令監督、提升培訓服務和開闢庇護工場等形式,推動殘障人士就業並融入社會的行動。  法規監督:罰到企業僱用為止  根據臺灣內政部門統計,截至2010年底領取身心障礙手冊的人數共107.6萬人,佔總人口的4.63%。
  • 番禺庇護工場引入手機屏幕生產項目
    番禺區殘疾人庇護工場引入的新項目讓殘疾人學員重新認識了自己。 幫助殘疾人實現就業,是殘疾人實現自身權利和價值、融入社會的重要路徑。 記者7月26日獲悉,疫情以來,番禺區殘聯和番禺區康園中心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礎上,積極探索殘疾人就業新出路。
  • 橋西區陽光家園庇護工場創辦人範為華入選全國助殘扶貧典型
    來自張家口市橋西區陽光家園庇護工場創辦人範為華,作為全國僅有的三名助殘扶貧先進典型候選報告人之一,代表河北省和張家口市參加了全國殘疾人脫貧和助殘扶貧先進事跡報告會。報告會上,範為華女士心存大愛,無私奉獻的助殘經歷使得參會人員動容,贏得一致認同和讚揚。
  • ...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廈門市建立輕度智力和精神殘疾人庇護工場...
    各區人民政府,市直各有關部門:  《廈門市建立輕度智力和精神殘疾人庇護工場的實施方案》已經市政府研究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你們按照實施方案的職責分工,各司其職、各負其責、通力合作,共同做好「福樂家園」建設工作,確保市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順利實施。
  • 臺灣「庇護工場」多層次保障身心障礙者就業(圖)
    盧小姐原本在一家印刷廠上班,一次偶然機緣了解到餐飲庇護工場,她感到十分慶幸,「她們很單純,來到這兒也非常開心,你教什麼她們就做什麼,比一般員工還好帶」。  為孩子創造保護性工作環境  蕃薯藤餐廳負責人賴光蘭女士,身兼臺灣育成社會福利基金會執行長,這個基金會是由身心障礙孩子們的家長組成的非盈利民間組織。
  • 庇護工場 讓身障者各展其才
    林承彥攝庇護工場,是指為身心障礙者設立的就業服務機構。與普通救助機構不同,身心障礙者在庇護工場並非接受救濟,而是通過勞動獲得收入,庇護工場也需通過銷售商品、提供服務來盈利;與普通企業也不同,庇護工場非「利潤至上」,突出公益性質,幫助身心障礙者進行職業訓練、安排就業,讓他們免受外在職場的激烈競爭。
  • 精彩回顧|伍威權庇護工場六周年慶典活動
    「下面我宣布伍威權庇護工場—『相伴六載,快樂起航』6周年年會正式開始!」奧園廣場負一層的舞臺中傳來主持人的聲音,原來是蓬江伍威權庇護工場舉行生日慶典。過去的一年裡,在工作人員和學員努力下,工場創下許多佳績。金秋9月,工場獲得了中國慈展會社會企業認定,是江門市唯一獲得社會企業認證的單位。以及江門市殘疾人市區日間託養機構星級評定四星榮譽。
  • 橋西區陽光家園庇護工場被省委書記點名
    省政府殘工委授予近年來表現優異的企業「河北省助殘先進集體」、「河北省殘疾人之家」以及「河北省愛心企業」稱號。橋西區陽光家園庇護工場榮獲「河北省愛心企業」稱號。張垣大嫂服務集團董事長範為華在會上講述了橋西區陽光家園庇護工場的發展史和殘疾學員們的變化歷程。
  • 臺灣寫真:精神病患復健之路 庇護工場送「陽光」
    「哈哈每天都提早一個小時上班,從不缺席遲到」,在21日臺北榮總醫院庇護工場營運中心開幕式上,庇護工場的工作人員向記者講述「哈哈」的故事,即使在颱風天,「哈哈」也時刻留意電視機和電話,生怕錯過上班的資訊。  庇護工場是近年來在臺灣逐漸興起的,為具工作能力和工作需求身心障礙者,提供技能學習機會以及就業機會的場所。
  • 探訪臺北庇護工場 身心障礙者就業不靠愛心靠產品
    N海都駐臺記者 葉春 文/圖 海都訊 4月30日,臺北庇護工場推出母親節促銷宣導會,臺北市長郝龍斌站臺吆喝,表示庇護工場的產品,經過衛生等檢驗,「品質不亞於市面上相關產品,甚至更好,且價格合理,希望市民更多支持身心障礙者家庭。」據介紹,目前臺北有42家庇護工場,涵蓋餐飲、烘焙店、加油站、遊泳池、手工皂等。
  • 廣州有家特別的「工場」:不追求效率,只求成長
    在番禺區,就有一間這樣的殘疾人庇護工場,這間由區殘聯開辦的庇護工場位於番禺培智學校旁邊的區殘疾人展能基地內,「阿甘」們在這裡可以收穫尊嚴的「暖陽」。近日,記者專門走進這間庇護工場,走近在工場就業的「阿甘」們,近距離地了解他們的工作生活等情況。
  • 臺灣有家「庇護工場」 讓智障者重獲自信
    這家店其實就是臺灣的「庇護工場」,一種給智障人士(臺灣稱「喜憨兒」)提供就業機會的場所。以該二手館為例,所有商品都來自捐贈,捐贈者中不乏伍佰和鈕承澤這樣的明星。而市民也願意去買,除了便宜和環保,更重要的是,他們知道這些錢都會變成喜憨兒的工資。
  • 南京探索建立庇護工場 幫助精神病人逐漸融入社會
    我市發布2018—2020年精神衛生工作規劃探索建立庇護工場 幫助精神病人逐漸融入社會南報網訊(記者 許琴)精神衛生是關係人民群眾身心健康、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和社會問題。今天,市政府辦公廳公布了《南京市2018—2020年精神衛生工作規劃》,到2020年,每個區建立一個精神疾病康復全託機構或藉助現有殘疾人託養中心提供精神疾病康復服務。截至2017年底,全市登記嚴重精神障礙患者2.72萬人,其中95%的患者接受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鎮衛生院)或專科醫院提供的隨訪管理及康復指導服務。
  • 新北推出「庇護禮盒」 支持身障者就業(圖)
    ,圖為獲選的慈育庇護工場手工餅乾。(臺灣《中國時報》資料照片)   中新網12月5日電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新北市政府整合3家庇護工場,加上全新設計包裝後,推出「新北庇護禮」嚴選禮盒,希望能打入婚禮、節慶活動中,新北市長朱立倫更呼籲,除了新北市公務機關全面響應,也希望獲得社會企業支持、擴大營銷,鼓勵庇護工場的朋友。
  • 「未成年人庇護工場」揭牌成立
    據了解,這聲音來自於市民政局直屬的救助管理站、財源辦事處青山社區、泰山社工聯合開辦的「未成年人庇護工場」。在這裡,孩子們可以免費獲得心理援助、學習輔導以及豐富多彩的社會監護服務,是我市未成年人保護的又一特色品牌。
  • 「庇護工場」打造未成年人保護特色品牌
    這聲音來自於泰安市救助管理站、財源辦事處青山社區、泰山社工聯合開辦的「未成年人庇護工場」,這是泰安市未成年人保護的一個特色品牌。在這裡,孩子們可以免費獲得心理援助、學習輔導以及豐富多彩的社會監護服務。  6月初,在開班第一課上,來自泰山學院社會工作專業的老師陳妤以「愛家庭」為主體,和孩子們一起學習了古詩《遊子吟》,引導孩子們愛父母、愛家人,並在這個過程中讓孩子們愛上閱讀。
  • 蘭州「特殊兒童」的庇護工場:教會生存技能很重要
    在甘肅蘭州一家快餐店內,一群患有自閉症、腦癱等心智障礙的青少年「特殊」的服務員正在打掃衛生,他們在這裡學習就業技能,為將來融入社會做好準備。 「90後」姑娘王蕾是蘭州凡塵安星特殊兒童教育中心的就業輔導員,也是欣欣及店裡其他服務員的老師。看著這群十六七歲的孩子,王蕾有時候會苦笑著扶一扶眼鏡,然後繼續重複教授已經強調過很多遍的內容。作為學校裡年紀較大的「特殊兒童」,王蕾稱,他們需要在學習基本課程的同時,開始學習生存的技能,為將來走出學校,融入社會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