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早上9點多,家住鬥門井岸的潘女士一家早早就忙碌起來,一歲的女兒坐在客廳呵呵直笑,奶奶端著碗魚粥過來,一勺一勺給孩子喂。
女兒吃得正香,可當餵完第三口時,孩子卻突然張嘴要吐,而且喉嚨發不出聲音了。「糟了,可能被魚骨卡住了!」奶奶趕緊將手指伸入孩子喉嚨,果然摸到一塊魚骨頭。
網絡配圖
沒一會,孩子臉色發白,嘴唇也開始發紫,急壞了潘女士夫婦。兩夫婦抱起孩子衝出門,孩子爸爸開車一路向最近的遵醫五院飛奔。
到了急診,醫生檢查一番,卻對潘女士說:「魚骨卡得太深了,趕快去婦幼保健院」。潘女士一聽傻眼了,剛放下的心又懸了起來,火急火燎往市區趕,結果來到前山立交橋路段,就遇上堵車。
當天是中秋前一天,路上車很多,車子走走停停,顛簸得潘女士心慌意亂。突然,想起珠海交警經常開綠波帶救人,於是立即撥打了報警電話。
交警信控人員接到潘女士的求助,立即在監控的車流中鎖定粵C8××21號紫色日產天籟小車,並給潘女士規劃了一條最優路線:珠海大道——九洲大道西——板樟山隧道——檸溪路,同時按照潘女士的行車速度,開啟沿線的綠波。▼
當日產小車來到檸溪路時已是中午時分,潘女士擔心醫生下班,就打電話給婦幼保健院的醫生說明情況,不料醫生也說情況太嚴重,建議去市人民醫院救治。於是潘女士再次撥打報警電話,希望信控人員能繼續幫忙開綠波去人民醫院。
信控人員聽到潘女士帶哭腔的聲調,不敢怠慢,立即重新規劃路線:檸溪路——人民東路——康寧路,並又一次開啟生命通道。小車一路綠燈飛馳,最終在11點47分到達人民醫院。▼
事後,小編電話聯繫潘女士,她談到女兒幾次哽咽,說魚骨卡得太深,甚至進了ICU病房,住了十多天院後,轉院去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做手術。好在9月27日晚的手術非常順利,終於將長達近兩釐米的魚骨取出,目前孩子還在住院觀察,也感謝珠海交警的幫助。
最近幾天,坦洲也有兩個嬰兒發生不同程度的意外,急壞了父母……
01
9月25日下午3點多,代先生接到母親焦急來電,說他一歲的小女兒從嬰兒推車裡爬出,車子重心不穩倒下,小女兒也一頭栽地,把舌頭磕傷了。代先生趕回坦洲家裡,一進門就見母親抱著哭泣的小女兒,小女兒嘴裡不停地冒血,擦都擦不完。
代先生開車帶著孩子就往南屏醫院趕去,醫生一看傷口太大了,建議到市人民醫院救治。沒想到剛出醫院來到南屏街口就遇上堵車,代先生心急如焚,恨不得能飛到醫院,於是立即撥打報警電話。
網絡配圖
交警信控人員接到求助後,從監控裡發現粵CR××56號別克小車在車流中行駛緩慢,就讓代先生打開雙閃燈,按照最優路線: 南屏街口——華發——前山大橋——九洲大道——板樟山隧道——檸溪路——人民東路——康寧路行駛,並開啟沿線綠波帶。▼
代先生一路跟隨交警指示,很快就到了人民醫院。經治療,小孩舌頭傷口較大,縫合了七針,經過手術後已無大礙。
02
9月24日早上,家住坦洲的連女士一覺醒來發現一歲的小孫子高燒40℃,大家連忙帶孩子到坦洲醫院看病,吃完藥退燒後就回家了。
下午4點,到家後卻發現孩子昏昏沉沉,體溫又飈到39.6℃,喊他也不怎麼回應,大家都嚇壞了,又急忙帶著孩子出門,這次直奔婦幼保健院,沒想到來到上衝檢查站被車流堵住,只好求助交警。▼
連女士駕駛粵C6××67號白色本田小車在交警的指引下,從上衝檢查站出發,一路沿人民西路飛馳到檸溪路,只用了12分鐘就到了婦幼保健院。經治療,孩子退燒後已無大礙。
孩子都是爸媽的心頭肉,也盡最大力量去保護孩子健康成長,但意外總是不請自來,讓人猝不及防,家長平時切不可掉以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