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標點符號題主要考逗號、頓號、分號、冒號、句號、問號、嘆號、引號、括號、破折號、省略號、著重號、連接號、間隔號、書名號、專名號等標點的使用,儘管標點符號很多,容易用混,但只要理解好下面所講的使用方法,就能做對標點符號類題目。
標點符號常見考法是以選擇題形式出題,考查內容較為固定,點號的連用、後括號的位置、引號和句末點號的關係等都是重點。在第二卷,尤其作文,運用標點的能力也會影響得分。
1頓號、逗號、分號用法1、頓號是句子內部最小的停頓,常用在並列的詞或短語之間(分句之間不能用頓號)。但並列性的謂語、補語之間不用頓號,只用逗號。如:這個省今年的水利建設,任務重,工程難,規模大。你要不斷地進步,識字,生產。他的故事講得真實,感人。
2、帶語氣詞的並列詞語之間不用頓號,只用逗號。如:這裡的山啊,水啊,樹啊,草啊,都是我從小就熟悉的。
3、並列詞語中已使用連詞「和、或、及、與」等,不能再用頓號。如:我國科學、文化、衛生、教育和新聞出版業有了很大發展。(一般情況下,並列詞語的最後兩項使用連詞而不用頓號)
4、相鄰的數字表示約數,不用頓號。如:他已經走了有三四裡的路了。注意:要區別於表示兩種並列的情況。如:國內的大學要求學生在一、二年級時都必須選修一門外語。
5、集體詞語之間關係緊密,不用頓號分隔。如:公安幹警、中小學生、大專院校、男女老少等。
6、表並列性的引號、書名號之間不用頓號,一定要用,只能使用逗號。如:近期我觀看了許多出色的電影,如《英雄》《無間道》《美麗人生》等。這時課堂裡響起了「向孔繁森學習」「向孔繁森致敬」的口號。
7、並列詞語注意分類,小的用頓號,大的用逗號;分句間小的用逗號,大的用分號,甚至句號。如:原子彈、氫彈的爆炸,人造衛星的發射、回收,標誌著我國科學技術的發展達到了新的水平。一個漂亮的姑娘,個兒要高,又不能太高。臉要白,又不能太白;要白裡透紅,又不能太紅。我國許多圖書館年經費僅一二萬元,除去工資、辦公費用,購書費可以想見還有多少。
8、分號一般是用在複句內部的並列分句之間;但如果分句之間沒有逗號,不可以直接使用分號。如:語言,人們用來抒情達意;文字,人們用來記言記事。天才出於勤奮,知識在於積累。
9、非並列關係的多重複句,第一層關係處也用分號。如:這樣的人往往經驗很多,這是很可貴的;但是,如果他們就以自己的經驗為滿足,那也很危險。
2問號怎麼使用1、有的句子雖然有疑問詞,但只充當整個句子的一個部分(通常是主語或賓語),句末不用問號。如:她什麼時候走,坐哪趟車,我都打聽清楚了。我不知道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2、選擇問句中無論有多少個選擇項,都只能在句末使用一個問號,其他各句之間均用逗號。如:你是坐飛機來呢,還是坐汽車來呢,還是坐輪船來呢?請儘快給我一個答覆。[注意]要區別於:告訴我你是坐汽車來呢,還是坐飛機來。
3、如果連續幾個問句不是表示選擇關係,而是各自發問,那麼有多少問,就要用多少個問號。如:這個問題該由誰來解決呢?該怎麼解決呢?
4、倒裝句中,問號放在句末。如:「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同志們?」廠長問。怎麼啦,你?
[注意]倒裝句中,感嘆號具有相同的情況。如:你放著罷,祥林嫂!
3冒號的使用方法1、用在總括的話後面,表示後面的要分項說明或表示冒號前面的話引起後面的話。如: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門:午門、神武門、東華門、西華門。
2、用在提示的詞(如說、想、證明、宣布、指出、決定、透露、發現、反映、例如、如下等)的後面,引出具體內容。如:記者在調查中發現:近年來中小學生的勞動觀念越來越淡薄了。
[注意]這些表提示性的詞的後面,也可以直接使用逗號引出下文。
3、用在總括性的句子前,表示總結上文。(前面常常是幾種並列的情況)如:證券交易所內那些穿紅馬甲的人是經紀人,穿黃馬甲的人則是管理和服務人員:這是全世界都統一的。
4、冒號的提示作用要發揮到句子的末尾,不能管到句中。如果只管其中的一部分,就只用逗號、破折號或不用。如:本市文壇的三位女傑王安憶、王小鷹、程乃珊在一起談笑風生。
5、表領起的插入語後面不能用冒號。如:考文科各系的人數,據不完全統計,中文系已達1230人,歷史系已達986人。
6、「XX說」的形式放在句首,用冒號;放在句中,用逗號;放在句末,用句號。如:魯迅先生連忙掉轉話頭,親切地問:「你真箇姓唐嗎?」「真箇姓唐,」我說。「哦, 哦,」他看定我,似乎十分高興,「我也姓過一回唐的。」
7、冒號不能和表示提示性的詞同時使用。如:這位老「巴爾幹」同意本報記者的看法:即協議雖籤,維和部隊開始「維和」,但科索沃的危機並沒有消除。(冒號應改為逗號)
4引號有哪些作用1、引文獨自成句,意思完整,句末點號放在引號裡面,且引號前用冒號。如:我聯想到了唐朝賈島的詩句:「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2、引文不完整,或引文雖然完整,但只作為整句話的一部分,句末點號放在後引號的外面,且前面不用冒號。如:寫文章要做到「平字見奇,常字見險,陳字見新,樸字見色」。
3、引文之內又有引文時,外面的一層用雙引號,裡面的一層用單引號;如果單引號之內又有引文,則又用雙引號,以此類推。如:他走上前來問:「老師,『有條不紊』的『紊』字是什麼意思?」
4、只把別人的話的大意說出,不是直接引述,不用引號。如:她跑過來告訴我說,會議改在了下午四點鐘召開。
5、一般的專有名詞上不用引號,但含有概括性的、有特定含義的名詞要加上引號。如:三峽工程、京廣鐵路。「三個代表」「一國兩制」「四化」建設
5破折號的使用方法1、破折號表示解釋時,不能和表示解釋的詞同時使用。如:船上的人告訴他,船所經過的海槽(當時稱為「過溝」)——即是「中外之界」。(破折號與「即是」重複,只能留其一)
2、破折號和冒號的區分:
(1)分說部分是總說部分的分項敘述,應用冒號;如果分說部分是對總說的部分注釋,則應用破折號。如:這次職工代表大會有三項議程:審議獎懲條例,通過三年規劃,選舉職工代表大會理事。我國的四大發明——火藥、印刷術、指南針、造紙術對世界歷史的發展有重大的貢獻。
(2)凡是用破折號表示注釋的,可以把注釋刪去,句子的內容與形式仍是完整的;而用冒號的則不行。如上面的第二個例子可以說成:我國的四大發明對世界歷史的發展有重大的貢獻。而第一個則不能省去,否則意思就不明確了。
(3)冒號的提示作用必須發揮到句末,而破折號則可以只管到句中的一部分。如:胡適的學術活動的終極目的,就是在替中國人民的敵人——帝國主義、封建軍閥、買辦資產階級起幫兇作用。
3、破折號和括號的區分:雙破折號的作用與句內括號的作用基本相同,都是在句中插入解釋或補充;但句內括號中的內容在誦讀時不讀出來,而兩個破折號之間的部分是正文的一部分,必須要讀出。
6省略號的使用方法1、省略號不能與「等、等等」連用。如:第二代無繩電話採用了數位技術,主要有泛歐數字無繩電話、個人可攜式電話、個人接入通信系統等,具有雙向互呼和越區切換性能。(要刪去省略號)
2、一般情況下,句末的省略號連同標點符號一同省略。如:電子信息、機電一體化、新型建築材料、生物醫藥,這些新興產業在中國的「矽谷」勃發著無限的生機與活力。(逗號應省略)
7書名號的使用方法1、表示書名、篇名(文章、規章制度等)、報刊、歌曲、電影劇作等。
2、電視節目、報刊欄目、主題等不能..濫用書名號。如:以《健康秩序、健康生活》為主題的中央電視臺「3?15」電視宣傳活動將由央視經濟頻道的11個欄目共同組織完成。(書名號應改為引號)
3、注意書名號的統管範圍。如:1933年到1934年間,魯迅先生經常在《申報副刊》的《自由談》上寫稿,攻擊時弊。(「《申報副刊》」應改為「《申報》副刊」,「《自由談》」應改書名號為雙引號)
4、書名號內還有書名時,外用雙書名號,內用單書名號。如:《讀〈石鐘山記〉有感》 《〈中國工人〉發刊詞》
5、書名和篇名連用,或詞牌曲牌名與題目連用時,中間用間隔號,外面用書名號。如:《荀子?勸學》 《念奴嬌?赤壁懷古》
8括號的使用方法1、句內括號:注釋句中的某些詞語,緊貼在被注釋或說明的詞或句子後面。如所注詞語後面有標點,要標在括號的後面;括號內的語句之間可加標點,但末尾不用標點(問號、感嘆號除外),直接用括號收住。如:推行「三證」(即機手合格證、機具檢驗證、供油證)供油制度,阻塞了油料漏洞。避諱之風可謂源遠流長,「其俗起於周,成於秦,盛於唐宋,其歷史垂二千年」(陳垣《史諱舉例?序》)。
2、句外括號:注釋整個句子,在句末標點後面;它的內部可用標點,句末標點可用可不用,要用時要標在括號內。如:「吸翠霞而夭妖」出自晉代郭璞的《江賦》(見《文選》卷十二)。
9標點符號使用誤區1.非疑問句用問號
基礎知識究竟紮實不紮實,對今後的繼續深造有重要影響。( 如果孤立來看前半句是疑問句,但是與後半句一起考慮,前面就不是一個單句,而是主謂詞組做主語,與後面的謂語部分「對今後的繼續深造有重要影響」合起來組成一個陳述句,應改為逗號。)
2.概數之間用頓號
小河對岸三、四裡外是淺山,好似細浪微波,線條柔和,蜿蜒起伏,連接著高高的遠山。「三四」是鄰近的兩個數字連用,表示大概數量。既然是概數,便不能加頓號。
3.集合詞語誤用頓號
這次嚴打的成功,和廣大公安幹、警的努力是分不開的,和公安幹、警家屬的支持是分不開的。
「公安幹警」是集合詞語,「幹」指幹部,「警」指警察。集合詞語是緊密結構,不能用頓號分隔開來。
4.同一句中用兩個冒號
晚上開大會,張書記宣布:廠裡要實行兩項改革措施:一是持證上崗,二是脫產培訓。「宣布」後面是冒號,「措施」後面又是冒號,這是不符合標點符號使用習慣的。本句兩個冒號中應有一個改為逗號。
5.引語中句末點號誤置
(1) 李白的詩多豪邁:「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2)現代畫家徐悲鴻筆下的馬,正如有的評論家所說的那樣,「神形兼備,充滿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