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3月2日研究生線上開學之後,廣州大學9日再迎本科生開學,近3萬名師生通過「雲端」開啟2020年春季新學期課堂。開學首日,625名教師通過「雨課堂」、企業微信、騰訊課堂、騰訊會議、MOOC、微信/QQ群等在線教學平臺開出1084門線上課程。
六成教師直播授課,過半人青睞「雨課堂」
疫情防控期間師生不返校,如何落實教育部「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的要求,確保教學工作的有序、有質、有效,是擺在各高校面前的一大挑戰。
本學期,廣州大學共有1809名教師開設了5606門次課程,選課學生達45.25萬人次。為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廣州大學從2月份開始籌備在線教學工作,先後制定了2020年春季在線教學組織與實施工作方案、在線教學督導檢查實施細則,決定對4407門次課程採取在線方式進行授課,藉助現代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採取「教師線上教,學生居家學,嚴格按點上課,師生在線互動」的線上教學方式,確保防控期間「延期不停學,開學不返校,質量不降低」。
為確保在線教學的順利開展,從2月14 日開始,廣州大學通過「專題網站自主學習」+「線上直播培訓」+「一對一答疑」的在線方式,組織全校1809名教師進行了為期兩周的線上教學技能培訓。同時,鼓勵教師積極創新教學模式,根據自身課程特點、選課人數和信息化能力,合理利用各種在線教學平臺開展混合式教學設計。據統計,在各類網絡教學平臺中,雨課堂、企業微信、騰訊課堂、微信群等平臺受到廣大教師的青睞,其中過半教師選用「雨課堂」進行授課,選用企業微信、騰訊課堂、微信群的教師佔比分別為10.4%、8.5%和5.9%;在授課方式上,65.2%的教師選用直播的方式,26.2%的教師選用錄播授課,8.6%的教師採用慕課授課。
為做好在線教學的服務保障工作,方便教師進行網上教學管理、與學生進行交流溝通,廣州大學專門在雨課堂教學平臺統一組建了教學班,每個教學班均建立學習群,各學院還設置了在線教學管理服務群,並通過制定在線教學幫扶措施、招募老師助教和學生志願者、給沒有條件進行網上學習的同學提供經濟資助等方式,全面支持師生利用信息技術手段推進線上授課和線上學習。網絡技術部門更是提前部署,全力做好技術保障工作,不僅開通了在線教學技術支持專題網站,編制了50餘項各類在線教學工具或平臺使用教程,還組建由28名技術骨幹組成的服務團隊,「一對一」定點支持各學院的在線教學,遠程協助教師解決在線教學中的各類技術問題。
教師:將網上教學當成一次革新教學手段的有益嘗試
課堂上,教師們綜合運用多種網絡教學平臺「玩轉」課堂,平穩有序地進行線上教學,師生反響熱烈。許多老師表示,此次全校開展網上教學,是一次革新教學手段的有益嘗試和生動實踐。
「第一次上網課,是一種新的體驗。」網絡空間先進技術研究院姜譽老師通過「騰訊會議」平臺給學生直播講授《離散數學》課程,「因為騰訊會議可以像課堂授課一樣隨時進行師生互動」。授課前,他提前邀請學生們進入「課堂」進行互動,並以《廣州大學校歌》作為背景音樂,希望能用熟悉的旋律引起學生的共鳴,增強大家對學校的歸屬感和認同感,「這也是我開展課程思政的一次嘗試」。
新聞與傳播學院彭雨晴老師通過騰訊會議+微信群,對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核心實踐課程《新聞類電視節目主持》進行線上教學。她課前利用微信群發布公告、布置作業、分享案例,通過「騰訊會議」三次與學生集體試課,並採用視頻/語音實時交流和共享屏幕的核心功能,實現了與學生的互動答疑、課件播放、視頻案例播放、學生音頻作業播放。她認為只要堅持「內容為王」,不斷完善網上授課的形式與技巧,就一定可以完成知識的高質量傳播。
外國語學院外籍教授山中泉老師講授的課程為《日語視聽說課Ⅱ》,因外語課程需要較多互動和反饋,她便靈活地運用各種線上教學軟體,對不同類型的課程內容實施「因地制宜」,如基於微信開展小組型語音會話練習,基於騰訊課堂開展「聽寫圖畫」的聽力課程,基於Q群課堂進行單人演講式練習……她還利用騰訊會議的視頻會話功能來完成外語教學中互動交流的部分,並基於軟體的視頻會議功能創設了2-3小組的會話情景,儘可能地還原真實的課堂互動交流活動。
學生:在線教學互動性更強,學習效率更高
對於在線教學,作為聽課主體的學生們則普遍反映這種教學形式新穎,相較於傳統課堂,師生互動性更強,學習效率更高,同學們參與線上學習的積極性普遍較高。
「一開始還擔心網課的效果不行,但實際操作起來,發現其完全不遜色於真實課堂。」新聞與傳播學院大二學生吳蔚說,老師通過播放視頻、提問互動以及PPT演示,讓同學們更加容易吸收課程內容,並且在實操方面,老師還可以演示同學們的錄音,讓大家相互學習取長補短,這是一堂非常生動的播音主持課。
計算機科學與網絡工程學院李品欽同學一早就準備好課本和紙筆等候在電腦旁,準備通過企業微信參加《計算機網絡》的直播學習。他說,線上直播課堂能讓自己更加專注學習,學生不僅可以通過彈幕的形式與老師進行互動,及時得到老師的解答,還可以在線查閱資料、查收文件,自己非常喜歡這種網上授課方式。
在體育學院劉成老師主講的《特殊人群體育與管理》網課中,同學們學習熱情高漲,大家積極回答問題,甚至爭先恐後地打開麥克風搶答問題。大三學生陳楚苗表示,同學們可能是「憋」得太久了,大家都十分期待儘快回到學校上課,因為「對於體育專業的學生來說,光聽不練達不到理想的學習效果。而良好的體能、寬敞的運動場、舒適的運動鞋、適合自己的運動器材,才是體育專業學生最完美的裝備。」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林霞虹 通訊員 廣大宣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蘇琬茜